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

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资料库
  • 信息管理
  • 数据管理
  • 数据库
  • 知识管理
  • 信息架构
  • 数据架构
  • 精简版
  • 原理
  • 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针对资料库管理的入门课程所设计的,适用于资管科系、商管科系、资讯科系以及资料库进修课程使用。各章延续使用三宜家具个案,来说明资料库管理的观念。本书附有完整的SQL说明,借由实例介绍重要的SQL命令,以及SQL的进阶功能。并清楚解说资料库的基础理论与设计,加以实例辅助说明理论,架构完整。

本书特色

  1 . 深入的资料库观念介绍:涵盖资料库领域所有的重要观念,包括正规化理论、交易处理、并行控制、回复技术等。

  2 . 完整的资料库塑模过程介绍:以实际个案导引,详细介绍使用E-R模型进行概念性塑模的方法。

  3 . 最新技术介绍:书中说明採用最新的符号表示法,为目前业界主流的E-R图形工具所使用的表示法。

  4 . 涵盖资料库进阶课题:介绍资料仓储、分散式资料库、物件导向式资料塑模与资料库开发,以及物件关联式资料库等议题。

深入探索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库设计与实践前沿 图书名称: 数据架构师指南:从理论基石到现代数据管理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高级学生以及对数据管理有深入探究需求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数据库系统理论框架与现代设计实践的权威指南。我们不聚焦于某一特定教材的精简版本,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数据模型演进、高级查询优化、系统可靠性保障以及面向未来数据挑战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数据管理的基石与演进 (Foundations and Evolution) 第一章:数据模型的哲学基础与形式化定义 本章从信息科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据模型的核心概念——它如何充当现实世界与计算机存储之间的精确桥梁。我们将系统地回顾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数学基础,重点阐述第一、第二、第三范式(1NF, 2NF, 3NF)的严格定义及其在消除数据冗余和保证数据一致性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更进一步,我们将探讨超越传统范式限制的高级范式(如BCNF),并解析其在复杂业务规则下的实际应用边界。 此外,本章还将引入实体-关系(E-R)模型作为概念设计的起点,详细讨论如何将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转化为严谨的逻辑结构。我们将分析面向对象的模型(OOM)与对象-关系模型(ORM)的特征,为后续的NoSQL讨论奠定理论铺垫。重点分析关系代数的完备性,解释选择(σ)、投影(π)、连接(⋈)等基本操作如何构成所有复杂查询的基石,并讨论元组演算与域演算在形式语义上的等价性。 第二章:高级数据结构与存取路径优化 数据库性能的瓶颈往往在于数据如何被物理存储和检索。本章将聚焦于高效索引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我们将详细剖析B+树(B+ Tree)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多路平衡搜索特性、磁盘I/O的最小化策略,以及在范围查询和点查询中的性能表现。随后,讨论B树与B+树的差异,并引入哈希索引(Hash Index)的适用场景,特别是其在等值查询中的近乎常数时间复杂度。 更进一步,我们将探讨位图索引(Bitmap Index)在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在低基数属性上的优势与并发更新时的局限性。对于复合索引,我们将深入探讨“最左前缀原则”的深层含义,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用于判断多列组合索引的最佳顺序,以最大化查询优化器的利用效率。本章还将触及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与非聚簇索引的物理布局差异,及其对数据检索效率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部分:事务管理与系统可靠性 (Transac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 Reliability) 第三章:事务处理的并发控制机制 事务(Transaction)是确保数据完整性与系统正确性的核心概念。本章将深入解析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属性的严格要求及其在分布式环境中的挑战。我们将详细阐述并发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的经典策略: 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s): 介绍共享锁(S-Lock)与排他锁(X-Lock),并系统分析两阶段锁定(2PL)协议的严格性,以及“严格两阶段锁定”(Strict 2PL)在实践中的必要性。同时,探讨活锁(Livelock)和死锁(Deadlock)的检测、预防与恢复机制,如时间戳或回滚机制。 时间戳排序(Timestamp Ordering): 分析如何利用事务开始时间戳来保证串行化执行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锁机制在系统开销上的权衡。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作为现代高性能数据库(如PostgreSQL, Oracle)的基础,我们将解析MVCC如何通过维护数据历史版本,实现读操作的无阻塞,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第四章:数据库的恢复技术与容错设计 本章关注系统在崩溃后如何保证数据的不丢失和一致性。我们将详细探讨日志记录(Logging)机制,特别是预写日志(Write-Ahead Logging, WAL)的原理,这是保证持久性的核心技术。 分析不同恢复算法的实现细节: 延迟更新(Deferred Update)与立即更新(Immediate Update)策略的优劣。 检查点(Checkpoint)机制在缩短恢复时间中的作用及其触发策略。 完全恢复(Total Recovery)过程的步骤,包括重做(Redo)和撤销(Undo)操作的精确应用,以确保数据库状态精确地回溯到最近一次一致性点。 本章还将引入故障模型(如系统崩溃、介质故障)对恢复策略提出的不同要求,并讨论如何在保证强一致性的同时,优化恢复过程的延迟。 第三部分:现代数据管理范式与实践 (Modern Paradigms and Practice) 第五章:查询处理与优化的高级策略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智能”主要体现在查询优化器上。本章将不再停留在基础的查询执行计划生成,而是深入探讨优化器的内部工作原理。我们将分析统计信息(Statistics)的收集与维护,包括直方图(Histograms)在估计谓词选择率中的关键作用。 重点讲解成本模型(Cost Model)的构建,如何精确评估CPU时间、磁盘I/O和内存消耗。深入剖析优化策略的演进: 基于规则的优化(RBO): 侧重于应用已知的等价变换规则。 基于成本的优化(CBO): 详细分析其如何通过遍历查询执行树的可能组合,选择最低成本的执行路径。特别讨论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在连接顺序选择中的应用。 此外,本章还将分析复杂查询操作符的执行效率,如嵌套循环连接(Nested-Loop Join)、哈希连接(Hash Join)和归并连接(Merge Join)的适用场景切换点。 第六章:面向大数据与分布式环境的扩展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单机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本章将探讨如何将数据库技术扩展到分布式环境。我们将分析数据分区(Partitioning)与数据复制(Replication)的策略: 分区技术: 探讨基于范围、列表和哈希函数的分区方法,以及跨分区查询的路由机制。 一致性模型: 深入理解CAP定理的权衡,并对比BASE理论下的数据可用性设计。解析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是如何通过向量时钟(Vector Clocks)或修复协议(Anti-Entropy)来逐步收敛的。 分布式事务挑战: 阐述两阶段提交(2PC)的局限性,并探讨更具弹性的三阶段提交(3PC)或Paxos/Raft等共识算法在保证分布式系统一致性方面的应用。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使其能够独立分析、设计和优化复杂的、面向高可用性要求的现代信息系统,确保所构建的数据平台不仅能够正确存储数据,更能高效、可靠地支撑业务决策。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资料库环境
资料很重要!  
简介  
1.1 基本观念与定义 
1.1.1 资料  
1.1.2 资料与资讯  
1.1.3 Metadata  
1.1.4 资料库管理系统  
1.1.5 资料模型  
1.1.6 关联式资料库  
1.2 传统的档案处理系统  
1.2.1 三宜家具公司的档案处理系统  
1.2.2 档案处理系统的缺点  
1.3 资料库技术  
1.3.1 资料库技术的优点  
1.3.2 实现资料库效益时必须当心之处  
1.3.3 资料库技术的成本与风险  
1.4 资料库环境的组成元件  
1.5 资料库应用的范围  
1.5.1 个人资料库  
1.5.2 工作群组资料库  
1.5.3 部门∕事业部资料库  
1.5.4 企业资料库  
1.5.5 结合网站的资料库  
1.5.6 资料库应用摘要  
1.6 资料库系统的演进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2章 资料库开发流程
简介  
2.1 资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资料库开发 
2.1.1 资讯系统架构 
2.1.2 资讯工程
2.1.3 资讯系统规划 
2.2 资料库开发流程 
2.2.1 系统开发生命週期 
2.2.2 其他的资讯系统开发方式 
2.2.3 套装资料模型的角色 
2.2.4 CASE与储存库的角色 
2.3 管理资料库开发所涉及的人员 
2.4 资料库开发的三纲要架构
2.4.1 三纲要元件 
2.4.2 纲要简介
2.4.3 开发策略 
2.5 三层式资料库位置架构 
2.6 开发三宜家具的资料库应用软体 
2.6.1 简化的专案资料模型范例 
2.6.2 三宜家具公司专案的现阶段需求 
2.6.3 让使用者需求与资讯系统架构相配 
2.6.4 分析资料库的需求 
2.6.5 设计资料库 
2.6.6 使用资料库 
2.6.7 管理资料库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3章 业务法则与E-R模型概观
简介  
3.1 建立组织业务法则的模型 
3.1.1 业务法则简介  
3.1.2 业务法则的范畴  
3.1.3 资料名称与定义  
3.2 E-R模型:概观  
3.2.1 E-R图范例  
3.2.2 E-R模型符号  
3.3 E-R模型中的实体  
3.3.1 实体类型 vs. 实体实例 
3.3.2 实体类型 vs. 系统的输入、输出或使用者 
3.3.3 强势 vs. 弱势实体类型 
3.3.4 实体类型的命名与定义 
3.4 E-R模型中的属性 
3.4.1 必要性 vs. 选择性属性 
3.4.2 简单属性 vs. 复合属性 
3.4.3 单值属性 vs. 多值属性 
3.4.4 内储属性 vs. 衍生属性 
3.4.5 识别子属性 
3.4.6 属性的命名与定义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4章 建立E-R模型中的关系与塑模范例
简介   
4.1 E-R模型中的关系  
4.1.1 关系的基本观念与定义  
4.1.2 关系的向度  
4.1.3 属性或实体?  
4.1.4 基数限制  
4.1.5 时间相依资料的塑模  
4.1.6 多重关系
4.1.7 关系的命名与定义  
4.2 E-R塑模范例:三宜家具公司  
4.3 三宜家具公司的资料库处理  
4.3.1 显示产品资讯  
4.3.2 显示顾客资讯  
4.3.3 显示顾客订单状态  
4.3.4 显示产品业绩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5章 延伸式E-R模型与业务法则
简介   
5.1 超类型与子类型的表示法  
5.1.1 基本观念与符号  
5.1.2 特殊化与一般化的表示法  
5.2 超类型?子类型关系中的指定限制  
5.2.1 指定完全性限制  
5.2.2 指定分离性限制  
5.2.3 定义子类型鑑别子  
5.2.4 定义超类型?子类型阶层  
5.3 EER塑模范例:三宜家具公司  
5.4 实体丛集化  
5.5 套装资料模型  
5.6 再探业务法则  
5.6.1 业务法则的分类  
5.6.2 结构化主张  
5.6.3 行动主张  
5.6.4 业务法则的表达方式与强制实施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6章 逻辑资料库设计与关联式模型
简介   
6.1 关联式资料模型  
6.1.1 基本定义  
6.1.2 范例资料库  
6.2 完整性限制  
6.2.1 值域限制
6.2.2 实体完整性  
6.2.3 参考完整性  
6.2.4 建立关联式表格  
6.2.5 良好结构的关联表  
6.3 将EER图转换为关联表  
6.3.1 步骤1:对应一般实体  
6.3.2 步骤2:对应弱势实体  
6.3.3 步骤3:对应二元关系  
6.3.4 步骤4:对应联合实体  
6.3.5 步骤5:对应一元关系  
6.3.6 步骤6:对应三元(以及n元)关系  
6.3.7 步骤7:对应超类型?子类型关系  
6.3.8 将EER转换为关联式资料模型的摘要  
6.4 正规化
简介  
6.4.1 正规化的步骤  
6.4.2 功能相依性与键  
6.5 正规化范例:三宜家具公司  
6.5.1 步骤0: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视界  
6.5.2 步骤1:转换成

第一正规化形式  
6.5.3 步骤2:转换成

第二正规化形式  
6.5.4 步骤3:转换成

第三正规化形式  
6.5.5 决定性属性与正规化  
6.5.6 步骤4:进阶的正规化  
6.6 合併关联表  
6.6.1 范例  
6.6.2 视界整合的问题  
6.7 定义关联键的最后步骤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7章 实体资料库设计与效能
简介  
7.1 实体资料库设计流程  
7.1.1 资料量与用法的分析  
7.2 设计栏位  
7.2.1 选择资料型态  
7.2.2 控制资料完整性  
7.3 设计实体记录与反正规化  
7.3.1 反正规化  
7.4 设计实体档案  
7.4.1 指标  
7.4.2 档案结构  
7.4.3 档案结构的摘要  
7.4.4 丛集档案  
7.5 运用与选择索引  
7.5.1 产生唯一键索引  
7.5.2 产生次键(非唯一的)索引  
7.5.3 何时要使用索引  
7.6 RAID:借由平行处理来改善档案存取效能  
7.7 设计资料库  
7.8 最佳化查询效能  
7.8.1 平行查询处理  
7.8.2 覆盖自动的查询最佳化  
7.8.3 选择资料区块大小  
7.8.4 平衡磁碟控制模组之间的I/O  
7.8.5 优良查询命令的设计原则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8章 SQL简介
简介   
8.1 SQL标准的历史  
8.2 SQL在资料库结构中的角色  
8.3 SQL环境  
8.4 以SQL定义资料库  
8.4.1 产生SQL资料库定义  
8.4.2 建立表格
8.4.3 建立资料完整性的控制  
8.4.4 改变表格定义  
8.4.5 移除表格  
8.5 新增、修改及删除资料  
8.5.1 批次输入  
8.5.2 删除资料库内容  
8.5.3 更新资料库的内容  
8.6 RDBMS中的内部纲要定义  
8.6.1 建立索引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9章 处理单一表格
简介  
9.1 SELECT叙述的子句  
9.2 使用运算式  
9.3 使用函数  
9.4 使用万用字元 
9.5 使用比较运算子  
9.6 使用布林运算子  
9.7 使用范围当限定条件  
9.8 使用DISTINCT  
9.9 在清单中使用IN与NOT IN  
9.10 排列结果的顺序:ORDER BY子句  
9.11 对结果分类:GROUP BY子句  
9.12 根据类别来限定结果:Having子句  
9.13 使用与定义视界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0章 SQL深入探讨
简介  
10.1 处理多个表格 
10.1.1 等值合併 
10.1.2 自然合併 
10.1.3 外部合併 
10.1.4 联集合併 
10.1.5 涉及4个表格的多重合併范例 
10.1.6 子查询 
10.1.7 相关联子查询 
10.1.8 使用衍生性表格 
10.1.9 查询的组合 
10.1.10 条件式运算 
10.2 确保异动完整性 
10.3 资料字典工具 
10.4 SQL:2003对SQL的改良与延伸 
10.5 触发程序与常式 
10.5.1 触发程序 
10.5.2 常式 
10.6 内嵌式SQL与动态SQL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1章 主从式资料库环境
资料与储存地点 
简介  
11.1 主从式架构 
11.1.1 档案伺服器架构 
11.1.2 档案伺服器的限制 
11.1.3 资料库伺服器架构 
11.2 3层式架构 
11.3 分割应用程式 
11.4 大型主机的角色 
11.5 使用中介软体 
11.6 主从式架构方面的议题 
11.7 利用ODBC连结储存在资料库伺服器上的外部表格 
11.8 利用JDBC连结储存在资料库伺服器上的外部表格 
11.9 主从式架构的前景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2章 网际网路资料库环境
简介  
12.1 网际网路与资料库连线 
12.2 网际网路环境 
12.3 网际网路架构的常见元件 
12.3.1 网际网路相关的语言 
12.3.2 XML概观 
12.3.3 伺服端延伸模组 
12.3.4 网站伺服器介面 
12.3.5 网站伺服器 
12.3.6 客户端延伸模组 
12.4 网站对资料库工具 
12.4.1 网站式服务 
12.4.2 服务导向架构(SOA) 
12.4.3 语义网站 
12.4.4 网际网路技术变动速度的问题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3章 资料与资料库管理
简介  
13.1 资料与资料库管理师的角色 
13.1.1 传统的资料管理 
13.1.2 传统的资料库管理师 
13.1.3 资料管理方式的演进 
13.2 开放原始码的趋势 
13.3 企业资料塑模 
13.3.1 组织的角色 
13.3.2 资讯系统架构的角色 
13.4 管理资料安全 
13.4.1 资料安全的威胁 
13.4.2 建立主从式架构的安全性 
13.4.3 结合网站之资料库的主从式安全议题 
13.4.4 资料库软体的资料安全功能 
13.4.5 视界 
13.4.6 完整性控制 
13.4.7 授权法则 
13.4.8 使用者自定程序 
13.4.9 加密程序 
13.4.10 验证机制 
13.4.11 安全原则与程序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4章 资料库回复与并行式控制技术
简介  
14.1 资料库的备份与回复 
14.1.1 基本的回复工具 
14.1.2 回复与重新启动的程序 
14.1.3 资料库失败的原因 
14.2 控制并行式存取 
14.2.1 遗失更新的问题 
14.2.2 循序性 
14.2.3 锁定机制 
14.2.4 版本法 
14.3 管理资料品质 
14.3.1 资料品质的状态 
14.3.2 改善资料品质 
14.4 资料字典与储存库 
14.4.1 资料字典 
14.4.2 储存库 
14.5 资料库效能调校概论 
14.5.1 DBMS的安装 
14.5.2 记忆体与储存空间的使用 
14.5.3 输入?输出(I/O)的竞争 
14.5.4 CPU的使用 
14.5.5 应用系统的调校 
14.6 资料可用性 
14.6.1 停摆期的成本 
14.6.2 确保可用性的措施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第15章 资料库进阶课题
简介  
15.1 资料仓储 
15.1.1 资料仓储的基本观念 
15.1.2 资料仓储架构 
15.1.3 使用者介面 
15.2 分散式资料库 
15.2.1 目标与取舍 
15.2.2 资料库分散方式的选择 
15.2.3 分散式DBMS 
15.2.4 查询最佳化 
15.3 物件导向式资料塑模 
15.3.1 UML 
15.3.2 物件导向式资料塑模 
15.3.3 聚合的表示 
15.4 物件导向式资料库开发 
15.4.1 物件定义语言 
15.4.2 建立物件实例 
15.4.3 物件查询语言 
15.5 物件关联式资料库 
15.5.1 基本观念与定义 
15.5.2 延伸式SQL 
本章摘要 
词汇解释 
学习评量 

附录A 进阶的正规化形式
A.1 BOYCE-CODD正规化形式 
A.1.1 STUDENT_ADVISOR中的异常 
A.1.2 Boyce-Codd正规化形式(BCNF)的定义 
A.1.3  转换关联表为BCNF 
A.2 第四正规化形式 
A.2.1 多值相依性 
A.3 更高阶的正规化形式 
词汇解释 
词汇缩写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项目经理,虽然不直接参与数据库开发,但对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性能有着高度关注。这次审阅《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我发现这本书在“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数据治理”方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视角。《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从业务需求出发,强调了数据模型设计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避免出现“为设计而设计”的脱节现象。作者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如何识别关键实体和关系,以及如何根据业务特性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这对于我理解技术团队的决策,并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数据质量管理”的部分,虽然没有详细介绍具体的工具和流程,但对于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概念的强调,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来保证这些质量指标,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巧,更是对业务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对数据资产的审慎管理。这本书的内容,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从更高层次审视数据库设计的框架。

评分

这本《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沉静而专业的学术气息,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严肃的技术书籍。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疏朗,即使是长期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条理清晰地列出了各个章节的主题,从最基础的数据模型到复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再到实际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技巧,几乎涵盖了数据库领域的核心内容。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部分,虽然书中并未深入讲解SQL的语法细节,但对于理解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范式理论的意义以及如何设计出结构良好、冗余度低的数据库模式,却有着非常独到和精辟的阐述。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化繁为简,将一些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图示,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解释“主键”和“外键”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瞬间打通了我对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认知壁垒。整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流畅,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乏实践的指导性,读来让人受益匪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数据世界的大门。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精简版”名副其实,但“精简”的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缩水”感,反倒让人觉得处处是精华。我是一名初学者,之前对数据库的了解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碎片知识上,这次有幸接触到《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对于“数据库系统架构”的介绍,我尤其喜欢。它用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将数据库从物理存储到逻辑视图,再到用户接口的整个流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再感到迷茫。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事务管理”的章节,它没有过于深入地探讨并发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而是侧重于解释事务的ACID特性是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合理地设计和使用事务。作者通过模拟一些常见的并发场景,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隔离级别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规避建议。这种注重原理和应用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

我是一位在校学生,正在学习数据库相关的课程,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可以说,这本书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我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老师在讲解数据库原理时,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难以直观理解,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具象化。例如,在讲解“数据存储结构”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二叉树或B+树的细节,而是通过一个类比,生动地展示了数据如何被组织起来,以便于快速查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轻松愉快。书中关于“数据库安全性”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详细地介绍了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的安全威胁,并给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例如参数化查询、访问控制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提前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开发中加以重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是初学者系统学习数据库原理和设计的绝佳读物。

评分

我是一位有一定数据库开发经验的从业者,一直想系统性地梳理一下关于数据库设计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阅读《资料库原理与设计(精简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知识刷新”和“体系重塑”。书中对于“数据模型”的介绍,虽然没有详述各种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具体实现,但对于关系型数据模型本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如何从业务需求出发,构建高内聚、低耦合的数据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关于“数据规范化”和“反规范化”的权衡分析,作者给出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指导。他不仅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规范化,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在何种情况下,为了提升查询性能,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冗余(即反规范化),并且如何控制这种冗余的度。这种辩证的分析,让我对数据库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照搬书本上的范式规则,而是能够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做出更明智的设计决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数据库性能调优”的基本思想,虽然篇幅不多,但却点出了关键问题,比如索引的设计原则、查询优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等,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