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说植物会吃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
何况为了捕虫吃虫,它们还特化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器官!
除了一般人最熟知的捕蝇草的「捕兽夹」、猪笼草的「水桶陷阱」,
毛毡苔、南非捕虫树是另一类分泌黏液的捕虫高手,
瓶子草由叶子卷成的「甜筒」,也让昆虫无法抵挡。
然而,除此之外,
你知道有种貍藻能在水中「造网」捕虫吗?
螺旋貍藻的根部更能特化成螺旋状迷宫,在土壤里大快朵颐。
一般人都熟知非洲堇,但很少人知道也有会吃虫的捕虫堇,
而且它们美丽的花,比起园艺花卉毫不逊色,
甚至连凤梨科植物中,也有食虫凤梨!
这些食虫植物它们制造陷阱,打造迷宫,造网捕虫,
由叶子特化成的捕虫利器,成了园艺爱好者培植观赏的臻品最爱,
至今已培育出许多奇艳无比的种类。
就栽培而言,食虫植物各有特殊的生育环境,
许多种类更是对气候条件非常挑剔,
如何成功地栽培繁植成了爱好者的一大挑战,
本书作者以长年的多国游访与培植经验,
介绍各种食虫植物的习性与照顾要领,
是认识食虫植物、栽培食虫植物的最佳指南。
本书特色
1台湾第一本、也是唯一的食虫植物图鑑,介绍全球15大类、近300种食虫植物。
2作者栽培食虫植物二十多年,经验丰富、知识广博;依台湾四季的环境气候、食虫植物的生态,详细解说栽培方法与繁殖的诀窍,是食虫植物迷的实用手册。
3作者亲访世界各地食虫植物的故乡,全书近700张精美摄影,让读者一睹全球食虫植物的多样面貌。
作者简介
夏洛特charlot
出生于台北,自幼喜欢饲养动物,十岁开始种花,至今二十多年不曾脱离养花莳草的生活。一旦着迷于某种植物,便一头栽入研究,栽种的植物既多且广,尤其对不易养植的物种,更是兴致勃勃地一再尝试与挑战,亲自栽植的丰富经验,使他的园艺功力扎实又具说服力。面对钟爱的植物,他必定前往其原生故乡一探究竟,同时也为栽种时遭遇的疑惑寻找解答。
对于植物总有不尽的狂热喜好,长年大量且广泛地阅读相关知识;除了园艺,对于植物自然史及花艺,也颇有兴趣与研究。charlot总有独到的对于自然界美的看法与感受力,因此表现出的花艺创作每每让人耳目一新。他厌恶制式的生活方式,目前在热带地区过着一直以来所向往的寻访植物的流浪生活。文章不定期于『花草游戏』杂志刊出。
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對於我這樣一個「細節控」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喜歡鑽研事物背後的「原理」,而這本書恰恰滿足了我的這種「求知慾」。它不只是簡單地展示植物的外觀,而是深入地探討了食蟲植物「捕食」背後的「科學原理」。例如,它會詳細解釋捕蠅草的「觸毛」是如何偵測到昆蟲的「觸碰」,以及「兩次觸碰」之間的時間差是如何計算的,這背後涉及到「神經傳導」的原理。它還會分析豬籠草「捕蟲瓶」內壁的「結構」,為什麼會那麼「滑」,讓昆蟲難以逃脫,以及「消化液」是如何工作的。書中還會提到一些關於「植物生理學」的知識,像是為什麼食蟲植物需要「純水」,以及「介質」的「酸鹼度」對牠們的影響。這些「科學的解讀」,讓我覺得不僅僅是在「欣賞」這些植物,更是在「理解」牠們。我特別欣賞書中那些「示意圖」,能夠將複雜的「科學原理」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理解。例如,解釋狸藻「吸水」原理的圖,一目了然。這本書讓我感覺,每一個生命現象背後,都蘊藏著精妙的「科學奧秘」,而食蟲植物,更是將這些奧秘展現得淋漓盡致。它讓我對「科學」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也對「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一直對食蟲植物抱持著一種又敬畏又好奇的心情,覺得牠們彷彿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生物。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就像是一本打開通往那個星球的護照,讓我得以一窺其堂奧。我特別著迷於書中對食蟲植物「演化」的解讀。它不是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用非常生動的比喻,解釋了為什麼這些植物會演化出如此奇特的捕食能力。像是為了在營養貧瘠的濕地生存,牠們發展出了「雙贏」的策略:用美麗的花朵或誘人的氣味吸引昆蟲,然後將牠們變成自己的養分。這種「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讓我對大自然的神奇造物更加讚嘆。書中對於不同「捕蟲機制」的分類和介紹,也極具啟發性。從主動出擊的捕蠅草,到被動等待的瓶子草,再到那運用「真空吸力」的狸藻,每一個機制都展現了生命力的極致展現。我尤其喜歡它對「補蟲袋」內部結構的細膩描繪,那複雜的消化液分泌、那滑溜溜的內壁,無不展現著自然界最精密的「陷阱設計」。圖鑑中大量的「照片」,不只是呈現了植物的外觀,更捕捉到了牠們「互動」的瞬間,像是捕蠅草成功捕捉到獵物的瞬間、露珠在茅膏菜葉片上閃耀著誘人光芒的時刻,這些畫面都充滿了生命力,也讓我更加理解牠們「生存」的意義。這本書讓我覺得,食蟲植物並非只是奇特的觀賞品,牠們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故事的「生態系統」,牠們的存在,是對於環境極限挑戰的一種回應,也是生命力不斷演進的證明。
评分我原本是抱著「姑且一看」的心情入手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沒想到它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出預期!我一直覺得食蟲植物很「酷」,但總覺得離我生活很遠。這本書卻讓我感覺,原來這些「奇特的生物」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觸手可及」。書中對於「栽培」的部分,寫得非常「實用」和「接地氣」。它不只是告訴你基本的栽培方法,還深入探討了「不同季節」對食蟲植物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栽培問題。例如,它會詳細說明在「夏季高溫」的時候,該如何為豬籠草提供足夠的濕度和通風;在「冬季低溫」的時候,又該如何為某些需要「休眠」的品種做好準備。書中還介紹了一些「容器種植」的技巧,這對我這種住在都市,空間有限的讀者來說,非常受用。它告訴我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盆器」,以及如何進行「換盆」。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提供了一些「選購」食蟲植物的建議,如何挑選「健康」的植株,避免買到「有問題」的。這些「貼心的提示」,讓我在開始我的食蟲植物之旅之前,就充滿了信心。讀完這部分,我真的覺得,原來在家裡種植一盆獨特的食蟲植物,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夢想。這本書讓我覺得,園藝不再只是單純的「賞玩」,更是一種「與自然互動」的「樂趣」,一種「體驗生命」的「過程」。
评分哇!看到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的封面,就整個被燒到了!我本來就對那些奇特的植物有點興趣,但總覺得食蟲植物離我好遙遠,感覺是很專業、很難入門的領域。結果一翻開這本書,整個世界都打開了!裡面不只是單純的照片,更像是帶你進入一個奇幻的微觀世界。我特別喜歡書中對各種捕蟲機制細膩的描寫,像是捕蠅草的彈簧式開合、豬籠草的陷阱設計、茅膏菜的黏液藝術,還有狸藻那神出鬼沒的地下水袋,每一個都讓我嘖嘖稱奇。圖鑑的編排也很用心,不是隨便把圖片放上去,而是有系統地介紹了不同科、屬的食蟲植物,從它們的形態特徵、原生環境,到最吸引人的捕食方式,都解說得非常清楚。尤其是一些我從來沒聽過的品種,像是我一直以為食蟲植物都很「醜」的刻板印象,在這本書裡被完全顛覆了,有些種類的花朵竟然如此嬌美,葉片也充滿了藝術感,讓我驚訝不已。而且,作者似乎對於如何讓新手讀者理解這些複雜的生態習性下了很大的功夫,用詞都很淺顯易懂,又不會犧牲掉科學的嚴謹性,這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實在太友善了。書中的圖片更是不用說,清晰、精美,每一個細節都捕捉得剛剛好,彷彿可以透過照片聞到那叢林的濕氣,感受到牠們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奇妙智慧。讀著讀著,我真的開始幻想自己也能在家裡種植一盆,看著牠們一點一點地捕捉小蟲,那絕對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生命體驗。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大自然充滿巧思的另一面,也激發了我對這個領域更深的好奇心。
评分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根本就是為我這種「園藝新手」量身打造的!之前也嘗試過種些花草,但總是種到枯萎,所以對「栽培」這件事一直有點卻步。沒想到這本書對於食蟲植物的栽培部分,真的寫得超細膩,而且非常務實。它不是那種空泛的講講,而是從最基本的「光照」、「水分」、「介質」開始,一一分析不同種類的食蟲植物對這些條件的需求。例如,它會明確告訴你,像捕蠅草這種需要「高光照」的,跟某些像射手草這種喜歡「散射光」的,在擺放位置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更讓我安心的是,它對於「水分」的說明,非常強調「純水」的重要性,解釋了為什麼自來水會對食蟲植物造成傷害,這點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而且,它還提供了關於「介質」的配方建議,告訴你該如何混合泥炭土、珍珠石、水苔等等,才能模擬出食蟲植物的原生環境,這對我這種對土壤成分完全沒概念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書中還附有許多「栽培小撇步」和「常見問題解答」,像是我最擔心會不會養到「爛根」的問題,或是「夏天太熱怎麼辦」,書裡都有針對性的建議,而且還附上了圖片輔助說明,讓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判斷和處理。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不同品種時,會同時標註出牠們的「栽培難易度」,這樣我就可以從比較容易上手的品種開始嘗試,慢慢累積經驗,增加信心。讀完栽培的部分,我突然覺得,原來種植食蟲植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掌握對的關鍵,並且細心觀察,我也是有機會成功的!這本書讓我從對食蟲植物的「仰望」變成了「躍躍欲試」,真的太棒了!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食蟲植物的印象,就是「吃蟲的植物」。聽起來有點「嚇人」和「怪異」。但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徹底刷新了我的「觀念」。它讓我看到,食蟲植物的美,不僅僅在於牠們捕食的「奇特」,更在於牠們「本身」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書中的圖片,真的是「極致的藝術品」。我特別喜歡那些「微距攝影」的照片,能夠清晰地看到捕蠅草葉片上的「細毛」,這些細毛可不是裝飾,而是觸發牠們「開合」的「感應器」。還有茅膏菜葉片上那些「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彷彿是精心鑲嵌的「寶石」。而豬籠草那「色彩斑斕」的「捕蟲瓶」,更是像精美的「藝術品」,每一種都有著獨特的「紋路」和「造型」。書中還介紹了一些「花期」的時候,食蟲植物會開出「嬌豔的花朵」,雖然牠們以蟲為食,但牠們的「生命力」和「美麗」是絲毫不減的。這本書讓我明白,食蟲植物並非只有「陰森」的一面,牠們也有著「柔美」和「精緻」的一面。牠們的存在,是為了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而牠們所演化出的「美麗」,也是一種「適應」和「生存」的「策略」。這本書讓我對「美」的定義有了更深的「思考」,原來,生命力本身,就是一種極致的「美」。
评分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真的讓我對「植物」有了全新的「視角」!我一直以為植物就是安靜地待在原地,然後默默生長。結果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讓我看到,原來植物的世界裡,也存在著如此「充滿戲劇性」的生存鬥爭。書中對於不同食蟲植物「捕食方式」的描寫,真的讓我歎為觀止。像是茅膏菜的「黏液陷阱」,它的葉片上佈滿了無數的觸手,分泌出晶瑩剔透的黏液,一旦昆蟲觸碰到,就會立刻被牢牢黏住,然後觸手會慢慢捲曲,將獵物送入口中。這種「緩慢而致命」的過程,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案」。又像是捕蠅草那「閃電般的開合」,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彷彿是植物界中的「速度王者」。書中還詳細介紹了「誘捕」的機制,像是有些豬籠草會散發出「誘人的氣味」,有些則會利用「鮮豔的色彩」來吸引昆蟲。這些細節的描寫,讓我感覺自己不只是在看圖鑑,而是在觀看一部關於「生命生存」的「紀錄片」。書中還強調了食蟲植物在「生態平衡」中的作用,牠們能夠幫助控制昆蟲的數量,這也是一種「自然的力量」。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大自然中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食蟲植物,也擁有如此令人驚嘆的「生存智慧」。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食蟲植物的「認識」停留在國中生物課本上的捕蠅草。所以當我看到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時,我以為這本書會是很「學術」或很「難懂」的。但事實完全相反!書中對於食蟲植物的「分類」和「介紹」,處理得非常「循序漸進」,而且非常「圖文並茂」。它從比較常見的科、屬開始介紹,然後逐步深入到一些比較「小眾」或「特別」的品種。每一個品種的介紹,都包含牠們的外觀特徵、捕食方式、原生環境,以及最重要的,牠們的「栽培注意事項」。我特別欣賞它在解釋「捕蟲機制」時,會運用很多「簡單易懂」的比喻,像是把瓶子草的比喻成「滑水道」,把捕蠅草比喻成「開合門」,這些比喻讓我在瞬間就能抓住重點,理解牠們的運作原理。書中的「術語」也解釋得非常清楚,即使我對植物學的知識不多,也能夠輕鬆理解。而且,它還會介紹一些「食蟲植物的生態系統」,讓我知道這些植物並非獨立存在,而是與牠們的環境「緊密相連」的。例如,它會提到某些豬籠草會與「螞蟻」形成互利的關係。這些「生態連結」的知識,讓我覺得非常新奇,也擴展了我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總之,這本書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進入食蟲植物的世界,讓我覺得這個領域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充滿了「趣味」和「探索」的空間。
评分我從來沒想過,一本關於食蟲植物的書,可以寫得這麼「有故事性」!《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並不是單純的圖鑑,它更像是帶你走進一個「奇幻的生物世界」的導覽手冊。書中對於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不僅僅是列出牠的學名、分布,而是會深入地探討牠的「生存故事」。例如,介紹捕蠅草時,你會了解到牠如何在貧瘠的土壤中,發展出如此高效的捕食策略;介紹豬籠草時,你會驚嘆於牠那精巧的「陷阱」是如何演變出來,以及不同品種的豬籠草,各自發展出怎樣獨特的「捕食方式」。書中經常運用一些「擬人化」的筆觸,但又不會失去科學的嚴謹性,讓我在閱讀時,彷彿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書頁中跳躍。我特別喜歡它關於「食蟲植物的進化」的討論,它不是冷冰冰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了「生命力」的解讀,解釋了為什麼這些植物會走上這條「以蟲為食」的道路。書中也穿插了一些關於「發現歷史」或「傳說故事」,這些小小的「額外知識」,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有趣。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不只是在認識一種植物,更是在「認識一種生命」,認識牠們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掙扎求存,以及牠們所展現出的令人驚嘆的「生存智慧」。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植物」這個看似靜態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敬意」。
评分這本《食蟲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簡直是一本「視覺饗宴」!我平常就很喜歡翻閱圖鑑類的書籍,尤其喜歡那種圖片精美、資訊豐富的。這本書完全滿足了我對「高質量圖片」的期待。書中的照片,每一張都處理得非常專業,光線、構圖、色彩都恰到好處,把食蟲植物最迷人的地方都呈現出來了。我特別喜歡那些「特寫鏡頭」,能夠清楚地看到捕蠅草的「刺毛」,茅膏菜葉片上「黏液珠」的質感,以及瓶子草「瓶口」內側細膩的紋路。這些細節的呈現,讓我感覺自己彷彿就站在這些植物面前,能夠近距離地觀察牠們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而且,書中的「插畫」和「示意圖」也運用得非常巧妙,特別是在解釋一些比較複雜的「捕蟲機制」時,用簡單明瞭的插畫來輔助說明,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容易理解得多。例如,在解釋狸藻的「真空吸力」原理時,那些箭頭和壓力示意圖,一下子就點醒了我。書中的「排版」也非常舒服,留白適中,文字和圖片的比例安排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擁擠。每一頁都充滿了設計感,讓人翻閱起來心情愉悅。我認為,一本好的圖鑑,圖片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絕對能滿足我這樣一個「圖片控」的視覺需求。不僅如此,這些精美的圖片也讓我對食蟲植物產生了更強烈的「親近感」,不再覺得牠們是遙不可及的異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