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岛至另一个岛,一个被马来西亚华文文坛和台湾学界视为大逆不道的坏孩子──黄锦树,在他犀利的评论文字底下,和他极具讽刺能事的小说故事里,可看见作者洞察人生的高度敏感,以及非常细腻的广泛阅读。
但散文呢,散文书的意义何在?尤其这是黄锦树的第一本散文集,距离他在台湾出版四本短篇小说集和三本评论集后,又显现了另一层任重道远的文学∕文化意味。因为对于作者来说,散文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学行动!
黄锦树左手写小说,右手写评论,从大学时代创作迄今,摸索了近二十年。对于台湾文坛来说,这位出生于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和台湾文坛得过无数小说奖的创作者,能够兼具三种文类,实不多见。这本散文集大致再现了黄锦树来台以后,跌跌撞撞走到今天的历程,以及他个人对家国、政治、生命环境的种种徬徨。书名取为「焚烧」,即烧一烧,让元素重新离散聚合。
本书第一辑的文章写于1989至1996的八年间,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国家、人文、历史、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以文学来关怀大至家国的课题,小至自我的主题。第二辑的文章比较接近杂文,收入作者的小部分文学风云录,以及学术风云录,即生存在台湾这个学术环境底下所产生的感想。第三辑的文章为主体部分,写于2005至2006年,大部分是回顾作者于这十年(1996至2006)到埔里后的生活。人与事,景与境,匆匆十年,时间飞快流逝,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家国,从离散漂泊到蛰居停驻,从故乡到他乡,黄锦树的人生风景,文学图像,在字里行间,不禁流露出几许风雨的沧桑意味。这本散文集,无疑可视作作者的另一种文学心事──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笔下一览无遗。
知识分子的心事──家事、国事、天下事,
黄锦树以散文,用文字吶喊出,
知识分子事事关心的文学行动!
作者简介
黄锦树
一九六七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为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曾获大马乡青小说奖、客联小说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幼狮文艺世界华文成长小说奖、冰心文学小说奖等奖项。着有短篇小说集《梦与猪与黎明》、《乌暗暝》、《由岛至岛Dari Pulau Ke Pulau》、《土与火》,论文集《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马华文学与中国性》、《谎言或真理的技艺:当代中文小说论集》、《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并编有短篇小说集《一水天涯:马华当代小说选》、《别再提起:马华当代小说选(1997-2003》、《原乡人:族群的故事》、《想像的本邦:现代文学十五论》等。
我最近终于把《焚烧》这本书读完了,感觉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一样,但是又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作者的笔法实在是太犀利了,她能够把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恐惧,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挣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我会在某个时刻,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看到我身边的人,那种感觉,既心酸又无奈。而且,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情感关系时,也极其细腻,那种爱与恨,那种背叛与救赎,都写得非常到位,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最终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评分《焚烧》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她能够巧妙地将几个看似无关的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来,最终揭示出隐藏在背后的真相。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让我非常有参与感,我一直在努力地去理解,去分析,去预测。而且,书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背景,自己的动机,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张力和火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那些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时的勇气,她并没有回避这些,而是选择直面它们,让读者去思考,去反思。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展了,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我最近读了《焚烧》,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反思了很多。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之后就丢在床头的书,而是会让你在之后的很多日子里,都会时不时地想起里面的情节和人物。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显然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对人性以及社会运作的机制有着深刻的洞察。书里的一些情节,虽然读起来让人觉得有点沉重,甚至会让你感到不适,但正是这些情节,才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和现实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能力,她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挣扎和痛苦,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在特定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做出不同选择的普通人。这种复杂性,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而且,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让你在紧张和舒缓之间来回切换,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趣。
评分天啊,我最近追完一本叫《焚烧》的小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写这篇文的时候,心情还是一波三折的。这本书的作者,我必须说,她绝对是个狠角色,把人性的黑暗面和人与人之间那种既深刻又扭曲的联结,描绘得淋漓尽致,一点不留情面。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关于某个群体内部矛盾的故事,但随着情节的展开,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卷入了一个更加宏大的叙事里,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的森林里,你以为前面就是出口,结果却发现更深的迷雾在等着你。书里的角色,没有一个是完美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带着一些让人不舒服的特质,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显得异常真实,你会在某个瞬间,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看到你身边的人。那种无力感,那种被宿命或是环境逼到绝境的挣扎,简直是写进了我的心里。而且,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绪变化,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传递出千言万语,让人回味无穷。读完之后,我整个人都有点虚脱,但又忍不住要去思考,去解析,那种被文字带来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读物,它需要你沉浸其中,去感受,去体会,去面对那些你可能一直回避的东西。
评分我最近读的《焚烧》,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作者对人性的洞察,简直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程度。她笔下的角色,都不是脸谱化的,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挣扎,有自己的矛盾。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最终会引发多么巨大的连锁反应,而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又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爆发。书里的情节,充满了戏剧性,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是凭空捏造,而是紧密地围绕着人性的逻辑展开。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时的细腻,那种爱恨交织,那种背叛与原谅,都写得非常深刻,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更加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抉择。
评分《焚烧》这本书,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完,感觉脑子里像是在打仗一样,各种思绪在翻腾。作者的笔力真的不是盖的,她能够把最隐秘的人性弱点,最难以启齿的秘密,都毫不留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以为我读过很多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书了,但《焚烧》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书里的角色,都不是那种扁平化的符号,他们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有时候你恨得牙痒痒,有时候又忍不住同情他们。这种矛盾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而且,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伦理困境时,也非常大胆,她不会回避那些敏感的问题,而是选择直面它们,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剥了一层皮,但又有一种被洗礼过的感觉。这本书绝对不适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读者,但如果你想要挑战自己,想要看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么《焚烧》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我必须承认,《焚烧》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作者的笔触实在是太锋利了,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解剖师,把人性的每一个角落都剖析得清清楚楚,丝毫不留情面。书里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甚至可以说,他们身上都带着一些让我感到刺痛的缺点,但是,正是这些缺点,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如此立体。我会在某个瞬间,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或者看到我认识的某个人,那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恐惧。而且,作者在描写人物之间的关系时,也极其细腻,那些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多么汹涌的情感暗流,多么复杂的算计和纠葛,都让她写得淋漓尽致。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被不断地拉扯,不断地被颠覆,直到最后,才缓缓地浮出水面,但那份震撼,却久久不能平息。
评分《焚烧》这本书,真的是让我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轰炸”。作者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她构建了一个非常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规则都似乎被颠覆,人性也暴露出了最原始、最赤裸的一面。我一开始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但随着情节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发展,那种惊喜和惊吓交织在一起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书中的人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动机和秘密,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张力,有时候让你猜不透,有时候又让你恍然大悟。而且,作者在细节的描写上,也做得非常到位,那些场景、那些对话,都充满了力量,能够瞬间将你带入故事之中。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冒险,虽然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最终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评分《焚烧》这本书,让我彻底颠覆了我对某些事物原有的认知。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她能够从一个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书中的情节,充满了悬念和反转,每一次当我以为自己已经猜到了真相的时候,作者总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而且,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张力和火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那些人性的复杂性和灰色地带时的笔触,她并没有简单地将人物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了他们多面性的一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展了,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老实说,《焚烧》这本书的后劲真的有点大,尤其是读到最后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洗礼,身心俱疲,却又有一种莫名的释然。作者在构建这个故事的时候,显然花了很多心思,那种对于细节的打磨,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我尤其喜欢她处理时间线的方式,那种看似跳跃,实则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法,把读者牢牢地抓在手里,让你不断地去猜测,去拼凑,去期待下一个真相的揭晓。书里那些关于爱恨情仇的描写,也绝对不是那种俗套的言情桥段,而是掺杂着更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有时候你会觉得,那些角色的选择,虽然痛苦,却是他们当时唯一可能做出的决定。这种无奈感,是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地方之一。而且,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相当有功力,她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能够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角色的处境,那些场景仿佛就在你眼前上演。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与一场盛大的戏剧,你既是观众,又是某个角色,被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