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从故事阅读开始。
这是一个教孩子在生活中做到不浪费的好习惯,并进一步懂得节俭的大道理。故事就从五年爱班导师甄老师见到同学们浪费和不懂得节俭的坏习惯开始,甄老师于是适时利用上课时间,告诉同学们由小钱积大钱的道理,并且从不浪费、记帐和节省开支等不同的方法,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甄老师还举了名人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要物尽其用,不可以把手机当市话打,不追逐名牌和流行……,让同学们了解「节俭」的美德跟真正的意义。甄老师还说犹太人平常虽然很节俭,但是实行「慈善捐款是正义行为」的观念,告诉同学们节俭并不等于小气,而是当省则省,让每一块钱发挥百分之百的用处,才能跟犹太人一样当个小气财神。
王永庆先生曾经说过:「赚一块钱不是真的赚,存一块钱才是真的赚。」
本书特色
1.国内第一个本土自制品格教育故事书:国内第一个以故事方式传达品格教育主题故事书,邀请国内儿童文学作家执笔、知名插画家精心绘制,取材贴近孩子熟悉的生活背景故事和情境插图,专为国小全年级量身打造的品格教育书。
2.故事阅读养成「节俭」品格:透过主题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新世纪儿童必备好品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孩子理财最佳教材:故事中举了许名人故事和生活实例,教孩子实践节俭、不浪费的行为,踏出理财的第一步。
4.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书中有小读者写的「小书虫的读后心得」,欣赏别人精采的心得,有助写作技巧进步。
5.「看看别人 想想自己」:书末针对故事重点,汇整成条列分明的学习提问,方便老师或家长与孩子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
赵莒玲
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毕业。曾任职青年日报记者、中央日报记者和编辑,现职为自由撰稿人,及南华大学传管系、嘉义大学中文系的兼任讲师。喜爱写作,擅长亲子类的书写,着作包括:《我的同班同学》、《选举IQ200》、《臭男生VS三八婆》……等书。
绘者简介
韩以茜
拿过国内外多项大奖,并于中国时报及杂志发表过专栏连载。已出版个人作品包括:图文书《小茜茜心灵手札》、诗集作品《小小情诗-青春爱做梦》、文学创作小说《南极企鹅与我的对话》……等。「如果说,『画』是我所挚爱、『设计』是我的人生……那么,『写』便是我的生命、我的灵魂……」她说。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颜色鲜艳,字体也比较活泼。拿到手之后,翻了几页,感觉内容有点…老套。讲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理财知识,像是储蓄、投资、保险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随便一搜都能找到,而且很多理财App也会提供类似的建议。我本身对理财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读起来感觉没什么新意。不过,如果对于理财小白来说,这本书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把一些复杂的理财概念,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出来,而且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省钱技巧。但是,这本书的案例都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分析和指导。像是投资方面,只说了要分散风险,但没有具体说明应该选择哪些投资产品,或者如何评估投资风险。保险方面,只说了要购买合适的保险,但没有具体说明应该选择哪些保险种类,或者如何比较不同保险产品的优缺点。而且,这本书的排版有点过于拥挤,文字太小,读起来有点费眼睛。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质量还算过关,但缺乏深度和个性,感觉就像是一本流水账,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评分说真的,我妈就是个“小气财神”级别的人物,从小到大,她省钱的招数简直是层出不穷。以前觉得很丢脸,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是要算清楚谁欠谁多少钱,甚至连几块钱的停车费都要AA。但后来慢慢长大,才发现,妈的节俭是真的帮我们撑过了很多难关。这本书读起来,很多地方都让我想到我妈。她不是那种死抠抠的省钱,而是一种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的智慧。书里提到很多实用的省钱技巧,像是善用信用卡积分、购买二手商品、自己做饭等等,这些我妈早就做到了。不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点过于说教,感觉像是在批评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我妈虽然节俭,但她也会适当地犒劳自己和家人,像是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定会买一些新衣服,或者带我们去旅行。这本书如果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指责和批评,我想会更受欢迎。而且,书里缺乏一些台湾本土的案例,像是如何利用政府的补贴政策,或者如何选择适合台湾人需求的金融产品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评分哎,最近生活压力大,开始检视自己的花钱习惯,朋友推荐了几本理财书,其中一本是讲节俭的,但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少了点台湾人那种“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精明劲儿。这本书之前在书店翻过几页,排版还算清爽,但内容嘛…感觉有点过于强调“省钱”本身,忽略了“省钱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台湾的家庭,尤其是我们这种小家庭,省钱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是为了老了之后能安心养老。单纯的抠抠搜搜,不让家人享受一点,反而会造成家庭矛盾。书里讲的很多方法,像是记账、比价之类的,我们台湾人早就耳熟能详了,而且现在App这么发达,记账软件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特别的书来教。真正需要的是,如何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刀口上,让它生出更多的价值。像是投资自己,学习新的技能,或者为未来的养老做准备。这本书如果能多花点篇幅,探讨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想会更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还行,但深度不够,感觉有点像在教人怎么“省”,而不是教人怎么“理财”。
评分我本身是做财务规划的,所以对理财书的要求比较高。这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的理财观念比较保守,过于强调储蓄和节俭,而忽略了投资的重要性。在台湾,通货膨胀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只是把钱放在银行里,时间长了,反而会贬值。所以,投资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这本书虽然提到了一些投资方面的知识,但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探讨。而且,书里缺乏一些台湾本土的理财案例,像是如何利用台湾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如何选择适合台湾人需求的投资产品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平淡,缺乏吸引力,读起来有点枯燥。如果作者能多一些生动的案例,或者多一些幽默的语言,我想会更受欢迎。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还行,但深度不够,缺乏个性,感觉就像是一本教科书,没有太多的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点像在听长辈唠叨。书里讲的很多道理,都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像是要勤俭节约、要量入为出、要为未来做准备等等。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生活总是充满了诱惑,我们总是忍不住要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本书没有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而且,书里缺乏一些现代化的理财方法,像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理财,或者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理财等等。在台湾,现在年轻人普遍都比较喜欢使用App进行理财,这本书如果能多介绍一些实用的理财App,我想会更受欢迎。另外,这本书的案例都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如果作者能多一些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案例,我想会更具有代表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有限,感觉就像是一本过时的理财指南,没有太多的实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