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环,但因语法本质抽象,使得学习者尤其是幼童很难在短期内习得,因而成了在汉字外另一个华语学习的难点。为使教师能提高教学效率,并协助学习者习得抽象的语法规则,进而延续学习动机,《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于焉诞生。我们期望透过此书的活动实例,能为多年来以操练为主的语法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本书的编写依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趣味:试图摆脱机械式的操练以及单调的纸笔练习,改由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规则的好奇与兴趣。
二、实用:本书提供的活动,具步骤明确、易于操作的特点,进行中教师便可测知学生得学习成效,并能与《实用视听华语》、《远东生活华语》、《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文听说读写》等通用的华语教材搭配使用。
三、多元:活动的形式包括了「语法点导入活动」、「语法点课后练习活动」等,书中亦附有相关的活动教具,如:「字卡」、「图卡」、「PowerPoint」等。
四、明确:书中的语法点多为使用频率较高者,书后并有附录标明各语法点的程度,以便教师查阅、检索。
本书盼能跳脱传统的机械式练习,提供多元的教学思维,教师亦可由书中的活动为起点,发展出更多有趣且接近学习者经验的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宋如瑜
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许诗聆、张玮庭、陈郁茹、龙沛名、蔡欣娟
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毕业。
壹、词类
一、时间词
1 时间的表达方式:年、月、日、星期
2 时间词的连用:以前……后来……
二、动词
3 距离的表达:……离……+距离
4 尝试、轻微、舒缓的语气:动词+ 一 +动词
三、形容词
5 程度加深的表达:形容词重叠
四、数词和量词
6 数词与名量词
7 动量词
五、副词
8 表程度的疑问副词「多」+形容词(大∕高∕长∕重∕宽∕厚∕远)
9 动作的进行:正在、在、正
10「再」与「才」的辨别
11难免……
六、介词
12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到+处所词+动词
13动作的方向:介词(往、向、朝)+方位词+动词
14动作行为目的:来∕去+处所词+动词+宾语
15表示对象或凭借的常用介词:跟、给、替、用、对
七、连词
16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或是
17再说……
八、助词
18结构助词:「的」、「地」、「得」
19语气助词「了」
20动态助词「了」
20动态助词「了」
21动态助词:「着」
22动态助词:「过」
23语气助词:而已
贰、句子成分
一、补语
24动作经历时间:动词+时量补语
25结果补语
26评论或说明:程度补语(得很∕得不得了∕极了)
参、重要句型
一、是字句
27介绍与说明:是
二、是……的句
28表示强调的方法:是……的
三、有字句
29关系的表达:有
四、把字句
30表达请求、命令、愿望:把(1)
31表达动作行为的目的:「把」(2)
五、被字句
32被动意义的表达:被
六、比较句
33比较事物、性状的同异:A跟B一样∕不一样
34比较:比、最
七、其他句型
35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形容词谓语句
36正反问句
37强调否定:一 + 量词 + 名词 + 都∕也 + 没有
38变化的表达(1):越来越+形容词
39变化的表达(2):越+动词+越+形容词
40紧缩句:一……就……
41紧缩句:再(怎么)……也……
42在……方面
八、复句
43并列复句:一边……一边……
44并列复句:又……又……
45承接复句:先……再∕然后……
46让步复句:固然……
47递进复句:不但……而且……
48转折复句:(不但+不∕没)……,反而……
49选择复句:与其……,倒不如……
50目的复句:为了……
肆、附录
附录一:语法点程度分类表
附录二:语法点与课本对照表
参考文献
翻开《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扑面而来的“实用性”。作为一名在海外工作多年的中文母语者,我总觉得自己离“地道”还有一步之遥,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或者需要精确表达的场合,总会因为一些不经意的语法错误而感到尴尬。这本书的内容,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份“语法体检报告”,它能够迅速地帮助我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交流中的“小毛病”。书中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比如在“求职面试”场景下,如何使用更专业的词汇和更规范的句子;在“跨文化交流”场景下,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在“文学鉴赏”场景下,如何理解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等等。这本书最让我惊叹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每一个语法规则背后的逻辑,让我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进阶篇”,针对一些更高级的语法现象进行了讲解,这对于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华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我真的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语法书,更是一本帮助我“升级”华语表达能力的“秘籍”。
评分读完《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学习语法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华语在书面表达上总是有那么点“怪怪的”,虽然能勉强凑合,但总感觉不够流畅自然,尤其是在写一些需要稍加修饰的邮件或者短文时,更是绞尽脑汁。这本书的内容,仿佛就是针对我这种“书面语薄弱”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没有大段大段的理论分析,而是聚焦于那些最容易出错,也最影响表达效果的语法细节。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就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句,清晰地解释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区别和用法,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之前混淆的地方。还有那些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搭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学问,这本书就用很多“错误示范”和“正确示范”的对比,让我在反思中加深记忆。我尤其欣赏它在每个语法点后都附带的“互动练习”,这些练习不是简单的填空题,而是需要我根据情境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句式,这大大锻炼了我的实际运用能力。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玩一场文字游戏,每解决一个语法难题,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现在,我写起东西来,明显感觉更自信了,那些曾经让我犹豫不决的词语和句式,现在都能信手拈来。
评分我必须说,《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打破了我对传统语法书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学好一门语言,尤其是像华语这样博大精深的语言,就一定要钻研那些复杂的语法规则,但这本书却另辟蹊径,它更注重在实际的沟通场景中去理解和运用语法。书中列举的那些“小练习”,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快速地暴露我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不足。我记得我之前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用词不当或者句子结构不清晰而显得不够专业,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商务沟通”场景下的语法纠错和优化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而且,它还涵盖了许多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如何更自然地使用敬语,如何在不同场合选择更合适的口语表达等等。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感叹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说进心坎里”了。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有引导性的方式,帮助我一步步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又智慧的导师,引导我在华语的世界里,不断地发现惊喜,不断地进步。
评分这本《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我一直以来都对华语的声调变化和语序的微妙之处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很少有书籍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对话和情境模拟,让我亲身体验到不同声调和语序所带来的意思上的差异。例如,在讲解“你**是**谁?”和“**你**是谁?”这两个句子时,书本就通过不同的对话场景,让我体会到强调对象不同时,语气的细微变化,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抽象语法概念时,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比如把介词比作“连接词”,把句子成分比作“舞台上的演员”,这些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词语辨析”栏目,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它会给出非常清晰的辨析和例句,这对于我提高语言的精准度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将复杂的华语语法“解构”得非常巧妙,让我能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逐步掌握华语的精髓。
评分这本《华语语法活动小锦囊》真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长期在国外生活的华人,我的华语水平一直停留在能基本沟通的程度,但总觉得在一些细微的表达上不够地道,词语的搭配和句式的变化也常常让我感到困惑。我尝试过很多其他的语法书,但要么太学术化,要么过于枯燥,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字典,根本提不起兴趣。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的内容设计得非常巧妙,不像传统的语法书那样一板一眼地列出规则,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来讲解语法点。比如,它会模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对话和写作情境,然后指出其中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表达方式。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的那些“小锦囊”,每一条都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悄悄点拨,简单易懂,却直击要害。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立刻找机会在和家人朋友的交流中实践,效果惊人!以前那些让我头疼的介词搭配、量词使用、动词时态等等,现在都变得豁然开朗。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活泼,时不时会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插画,让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探索。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和我一样,想要提升华语表达能力的朋友们,它真的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华语说得更地道、更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