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罗贯中只是一个未得其时的下层文人;而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观之,他又是一个雄视千古的伟大作家。尽管我们对他的生平业绩已经难以弄清,但他的煌煌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却使他超越了同时代的几乎所有名公巨卿、文人雅士,永远辉耀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
《三国演义》是一本魅力十足的古典小说,流传至今,除了小说本体之外,还衍生发展成为地方戏曲、京剧、广播、电视、电影、电玩等素材。许多人也许没有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可能透过其他形式了解《三国演义》里的诸多情节,诸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华容道」、「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等,对于《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些认识。其实三国的故事由来已久,但一直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出现后才横扫三国故事,家喻户晓。
沈伯俊先生浸淫研究《三国演义》已经有二十多年之久,用功甚深,见解深刻而全面。在两岸三地华人地区享有盛誉,在本书《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中,对于三国史实与小说演义的廓清与爬梳整理,提供欲研究《三国演义》者重要的概念与理路,不至于失去应有之方向,是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而对于喜爱历史与《三国演义》迷者,也辩证了许多观念上的问题与人物的刻画着墨。
**评价一:** 喔,说到《三国演义》,那真的是我小学、国中、高中,甚至到现在,每次重翻都会有新体悟的经典!罗贯中先生的神奇笔触,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写得像是活生生的眼前事,人物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战役,反而是这些英雄豪杰们,在乱世中的人性挣扎。像诸葛亮,他的一生,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真的是让人看了就肃然起敬,也常常会让我反思,我们现代人,在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多一份对家国的情怀?还有曹操,一个奸雄?还是一个乱世枭雄?他的复杂性,他的才华,他的野心,都让这个角色充满魅力,也引发了我很多关于权力、道义的思考。我每次读到关于他被疑心折磨,或者是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都感觉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立体的角色,不是脸谱化的坏人。更不用说关羽,那份忠义,那份傲气,简直成了我们台湾人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到哪里都要拜一下!《三国演义》不只是历史小说,它更像是一本人生说明书,教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面对忠诚、背叛、智慧、愚蠢,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动荡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评分**评价四:** 对我来说,《三国演义》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宏大的历史格局,以及其中无数精彩的人物群像。罗贯中先生的笔触,能够将一个庞大的时代背景,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同时又能捕捉到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我常常会被小说中那些出人意料的计谋所折服,比如空城计,明明是险象环生,却被诸葛亮用智慧化解,这种智谋的较量,远比单纯的武力厮杀更加吸引人。而人物方面,我一直对诸葛亮这个角色情有独钟。他的深谋远虑,他的忠诚,他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风骨,都让我非常欣赏。但是,我也会注意到,即使是像他这样近乎完美的角色,也终究有无法改变的宿命。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司马懿,他那种隐忍,那种等待时机的能力,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往往是时代、个人能力以及无数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教会我,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人物,去理解事件,不要轻易下定论。
评分**评价三:** 关于《三国演义》,我最先接触到的,可能是在学校课本里零星的片段,但真正让我着迷,是在我大概国中的时候,一位长辈推荐给我一套全本的,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罗贯中先生的叙事手法,就像一位说书先生,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他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尤其是那些谋略的运用,更是让我拍案叫绝。赤壁之战,火攻的计谋,那种千钧一发之际,命运的转折,简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而对于人物的塑造,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一直很喜欢刘备,他的仁义,他的爱民,他的那种“以德服人”的理念,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显得尤为可贵。虽然有人说他有时会显得优柔寡断,但我反而觉得,正是这种人性的弱点,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而张飞,虽然鲁莽,但却忠心耿耿,他那一声声的怒吼,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本书不只是历史故事,它更像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让我们去理解人性的复杂,去衡量忠诚与背叛,去认识到智慧的价值,以及在困境中,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评分**评价五:** 说实话,《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最早接触到的,可能就是一些民间流传的戏剧和故事。但真正让我对它产生深刻的印象,还是在我成年之后,才开始认真地阅读。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将那段遥远的历史,变得如此生动、鲜活。我尤其喜欢小说中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那些言语背后隐藏的深意,那些眼神中流露出的复杂情绪,都写得非常到位。举个例子,像吕布,他是一个勇猛无敌的武将,但他的政治判断力却很差,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让我看到了个人能力与智慧之间的差距,以及选择的重要性。还有貂蝉,她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却能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政治斗争中扮演关键角色,她的牺牲精神和勇气,也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不只是关于战争和权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命运的深刻探讨。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有时候是为英雄的壮志豪情所感动,有时候又是为他们的无奈和悲剧感到惋惜。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比如忠诚、仁义、智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智慧。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觉得,《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与其说是在讲历史,不如说是在讲“人”。罗贯中先生的厉害之处,就是他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从纸面上跃然纸上,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谋略算计,他们的爱恨情仇,都写得淋漓尽致。像是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却也因为嫉妒而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他与诸葛亮之间的“瑜亮情结”,真的是太精彩了,每一次读到他们斗智斗勇的场景,都觉得心跳加速。还有赵云,浑身是胆,一身是胆,七进七出长坂坡救阿斗,那段描写简直是惊心动魄,他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完美武将代表啊!而且,我觉得《三国演义》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任何一个角色写成完美无缺的神,即使是像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仁义之师,他们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他们的决策也会有失误,这反而让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贴近我们普通人。每一次重读,我都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或者对某个角色的看法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才是经典的力量吧!它就像一个万花筒,你每一次去观察,都能看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