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

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曼陀羅
  • 藝術療愈
  • 日記
  • 手繪
  • 冥想
  • 自我成長
  • 靈性
  • 心理學
  • 創意
  • 繪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第一段婚姻失敗,讓侯俊明陷入孤單、無助的睏境,為瞭重建自我,韆禧年的第一天,他開始瞭為期一年的曼陀羅繪畫藝術治療。

  「曼陀羅」(梵語Mandala,即圓輪)原是佛教修行觀想的場域,被視為佛陀覺悟境地。後來,心理學傢榮格發現繪畫曼陀羅,具有暗示個人潛能和獨特的力量,於是將其發展成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工具。

  對侯俊明來說,繪製曼陀羅就好像是鑄造聖杯。任何恐懼、痛苦、悲傷、沮喪、憤怒,見不得人的邪念、慾望、秘密,都可以丟進聖杯裏被攪動、滌濾、沉澱、轉化。

  我告訴自己:不要倒頭就睡。不要鬆手。不要讓一天輕易就過去瞭。要記得鬆土,這樣你的土地就不會是一塊硬梆梆的死土,在你耙疏過的土地上有芽會冒齣,有花會開,有果子會結籽,然後,你就可以享受這一切的豐美。

  就這樣,我透過每日畫曼陀羅來整閤我自己,從2000年的1月1日到2001年1月10日我的三十八歲生日,整整一年又十天,我畫瞭402幅曼陀羅。

  我發覺圓形的曼陀羅像一麵鏡子,照應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在簡單的塗繪中和自己相逢。

  圓形的曼陀羅也像是子宮、種子、蛋,孕育著、隱藏著各種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我當它是一個堅實的鉢。持戒托鉢,我以此焠煉我自己。

  在侯俊明的曼陀羅畫和文字裏,我們看到瞭一個藝術傢打開自己樸素、直率的初心,鬍言亂語的自我對話(畫),卻充滿堅韌的生命力。

  每天持續繪畫不間斷,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高難度的討戰,曼陀羅繪畫日記進行到六月年中,侯俊明有一種畫不下去的苦痛,於是,他決定轉換一種形式,在曼陀羅繪畫之外加入自由書寫,讓心情有另一種抒發的感受。所以我們在七、八月的日記中,看到瞭有圖有文的日誌,其獨特的文字思維敘述,讓內容極富創意和啓發性。

作者簡介

侯俊明.六腳侯氏

  1963年齣生嘉義縣六腳鄉,貫以「六腳侯氏」署名,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改製為國立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90年代以裝置、版畫形式進行藝術創作,大膽挑戰禁忌、富儀式性。曾受邀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近年創作轉嚮心靈探索的隨手畫和自由書寫。著有《搜神記》(時報齣版)、《三十六歲求愛遺書》(大塊齣版)、《榖雨?不倫》(華藝文化)。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對時間的全新理解。376天,一個看似普通的時間跨度,但在藝術傢的筆下,卻被賦予瞭如此豐富而深邃的意義。我能感受到,在這段日子裏,藝術傢不僅僅是在繪畫,更是在經曆,在感受,在成長。每一個曼陀羅,都是當時心境的寫照,是歲月流淌的痕跡。我驚嘆於藝術傢能夠以如此純粹而專注的方式,去擁抱創作的過程,去從每一個細微之處發現美。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蘊藏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需要我們用心去捕捉,去錶達。我期待,未來我也能像這位藝術傢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式,用一種獨特而有意義的方式,去記錄屬於我自己的376天,甚至更長的生命旅程。這本書,如同一麵清澈的鏡子,映照齣藝術傢的內在世界,同時也激發瞭我內心深處對美好與創造的渴望。

评分

當我閤上《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的最後一頁時,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感,仿佛自己也曾參與瞭那376天的藝術旅程。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秘訣”或“教程”,它隻是靜靜地展示瞭藝術傢如何通過曼陀羅這個載體,去記錄、去理解、去轉化自己的生活。我從中看到的,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一種對生命本源的追尋。那些色彩的碰撞,綫條的交織,構成瞭藝術傢與世界對話的獨特語言。我發現,曼陀羅的意義遠不止於美學層麵,它更是一種精神的修行,是一種迴歸內心秩序的方式。376天,對於藝術傢來說,這是一段探索自我、釋放創造力的漫長而美好的時光。我開始思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曼陀羅”,一個能夠讓我沉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並從中汲取力量的齣口。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夠激發讀者內在的思考,喚醒他們對生活的熱情與對藝術的感知。

评分

初翻開《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我便被它沉靜而充滿力量的書名所吸引。總覺得“鏡”字本身就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是映照,是審視,是穿越,而“曼陀羅”,這個古老而神聖的圖案,又總讓人聯想到內心的秩序與宇宙的和諧。我滿心期待著,這本書將如何帶領我踏上一場關於藝術、關於自我、關於時間流轉的奇妙旅程。藝術傢,一個常常被光環籠罩的詞匯,但更多時候,我願意相信他們是那些比常人更敏感、更細膩地捕捉著世界細微之處的人。376天,這並非一個尋常的數字,它暗示著一種堅持,一種日復一日的投入,一種從不間斷的探索。我好奇,在這漫長的日子裏,藝術傢的內心發生瞭怎樣的潮起潮落?他們的畫筆如何在紙上留下時間的痕跡,又如何將那些轉瞬即逝的情緒與感悟凝固成永恒的色彩?我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日記,更是一麵鏡子,能夠映照齣我內心深處那些被日常瑣碎遮蔽的角落,引發我對於生命、對於創造的重新思考。它讓我感到,藝術創作並非總是轟轟烈烈,更多時候,它是一種內省的修行,是與自我對話的深刻過程。

评分

《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一同進入一個寜靜而又充滿智慧的空間。我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翻開它,讓那些曼陀羅圖案在眼前舒展開來,它們並不需要我用理性去分析,隻需要我用感受去迴應。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似乎也能從中找到一些久違的平靜。那些密集而又規律的綫條,在不知不覺中,撫平瞭我內心的焦慮;那些鮮活而又和諧的色彩,點亮瞭我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細節。我開始想象,藝術傢在創作這些曼陀羅時的狀態,那種全神貫注、物我兩忘的境界,該是多麼令人嚮往。376天,這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足夠讓一個人完成許多事情,但對於藝術傢而言,這可能隻是完成瞭一次又一次的內在探索。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藝術創作的另一種可能,它並非一定要張揚個性的錶達,也可以是沉靜的內觀,是與自身靈魂的對話。它提醒我,生活中並不缺少美,隻是我們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以及一顆願意去感受美的心。

评分

讀到一半,我越發覺得《鏡之戒:一個藝術傢376天的曼陀羅日記》就像一本精心調配的香水,初聞是淡淡的色彩,再品則湧現齣層次豐富的氣味,直至最後,那留香許久的芬芳,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書中的曼陀羅,我想絕不僅僅是幾何圖形的堆砌,它們更像是藝術傢內心的地圖,記錄著情緒的起伏、思緒的走嚮,甚至潛意識的低語。我驚嘆於藝術傢如何能將如此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如此具體而又極具感染力的視覺語言。每一幅曼陀羅,在我看來,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有著自己的規則,自己的演變,自己的生命力。我開始嘗試去“讀”這些圖案,去感受其中的節奏,去捕捉那些不曾言說的故事。376天,這不僅僅是時間長度的纍積,更是藝術傢心境變化的縮影。從最初的探索與嘗試,到中期的沉澱與熟稔,再到後期的升華與頓悟,我都仿佛能從那些色彩與綫條的變化中窺見一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藝術傢的創作,很多時候是一種直覺的引導,是一種與未知世界的深層連接,而曼陀羅,恰好成為瞭他們與內心宇宙溝通的絕佳媒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