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

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Access 2003
  • 数据库
  • 办公软件
  • 教材
  • VCD
  • 随手翻
  • 计算机
  • 教程
  • 学习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它是针对没时间去探讨一套软体的人而写的。书不在厚,够用就好,所以它并不详述该软体的所有功能,而针对较常用的部份以图文循序的方式列出步骤并详加解说,甚至在您遇到问题时再随手翻翻即可!

由资料库范例来了解资料库系统
认识资料库的七类物件
资料表与资料的维护
如何使用关联式资料库
如何制作表单并以表单来维护资料
各式报表的制作
Access在www上的运用
切换表单的制作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教程》 第一部分:绪论与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结构概览 本章旨在为读者建立一个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并引入数据结构在现代计算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从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出发,简要回顾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方式。随后,深入探讨什么是数据、信息以及知识,并解释数据如何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 数据结构的概念将被清晰界定,它不仅仅是数据的组织方式,更是数据在特定算法环境中进行高效操作的基础。我们将区分抽象数据类型(ADT)与具体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理解ADT关注“能做什么”,而具体数据结构关注“如何实现”。本章还会对算法进行初步介绍,强调算法的五个基本特性:正确性、确定性、输入、输出和有效性。最后,概述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效率分析方法,特别是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引入大O、Ω和Θ符号,为后续的性能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 算法分析与初步实现 本章聚焦于量化算法的性能。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通过计算基本操作的次数来推导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重点分析常见的复杂度等级,如常数时间$O(1)$、对数时间$O(log n)$、线性时间$O(n)$、线性对数时间$O(nlog n)$、平方时间$O(n^2)$以及指数时间$O(2^n)$,并辅以实例说明它们在不同规模输入下的性能差异。 空间复杂度分析也将被涵盖,讨论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内存资源。随后,我们将转向一个实践性的内容:程序设计语言基础回顾与算法的描述方法。介绍流程图、伪代码以及结构化编程的概念,确保读者能够准确、无歧义地表达算法逻辑。本章结束时,会通过对简单操作(如最大值查找、顺序查找)的复杂度分析,巩固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线性数据结构 第三章 数组与动态数组 数组作为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在本章被深入探讨。我们将讨论静态数组的内存布局、访问机制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固定大小。随后,引入动态数组(如C++中的`std::vector`或Java中的`ArrayList`),分析其实现原理,特别是动态扩容的操作如何影响其平均时间复杂度。 本章重点分析基于数组实现的常用操作:插入、删除、元素的访问与修改,并精确计算这些操作的最好、最坏和平均时间复杂度。此外,还会涉及多维数组的存储方式(行主序和列主序),以及矩阵的特殊表示法(如压缩存储上三角矩阵)。 第四章 栈(Stack) 栈是一种遵循后进先出(LIFO)原则的线性结构。本章将详细阐述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包括`Push`(入栈)、`Pop`(出栈)、`Peek`(查看栈顶元素)和`IsEmpty`操作。 我们将介绍两种主要的栈实现方式:基于定长数组的实现和基于链表的实现。对比这两种实现方式在性能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劣。实践应用方面,本章将重点讲解栈在函数调用中的作用(调用栈)、表达式求值(中缀转后缀/前缀,以及后缀表达式的计算)以及递归问题的非递归化处理。 第五章 队列(Queue) 队列是一种遵循先进先出(FIFO)原则的线性结构。本章定义队列的ADT操作:`Enqueue`(入队)、`Dequeue`(出队)、`Front`(查看队首元素)和`IsEmpty`。 我们将实现基于数组和基于链表的队列。特别关注数组实现的循环队列,分析其如何高效利用固定空间,避免“假溢出”问题,并计算其关键操作的复杂度。队列的应用场景将是本章的重点,包括任务调度、缓冲区管理、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的基础结构等。 第六章 链表(Linked List) 本章深入探讨链式存储结构,这是理解更复杂数据结构的基石。我们将从单链表的结构入手,详细分析节点(Node)的组成、头指针的作用以及空指针的意义。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将通过详细的图示和伪代码进行讲解。 随后,扩展到双向链表,分析其相较于单链表的优势(如高效的前驱访问)以及引入的额外开销(额外的指针域)。最后,介绍循环链表,并讨论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便利性。 第三部分:非线性数据结构 I:树 第七章 树的基本概念与二叉树 树是一种层次结构的数据结构,本章首先定义树的基本术语,如根、节点、度、深、高、子树等。重点引入二叉树的概念,包括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和完美二叉树的精确定义,以及它们的高度与节点数的数学关系。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是本章的另一核心:双亲表示法(不常用)和二叉链表表示法。二叉链表将作为后续所有树操作的基础。 第八章 二叉树的遍历与应用 本章专注于如何系统地访问二叉树中的所有节点。我们将详细介绍四种经典的遍历方法: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重点阐述如何利用递归和非递归(使用栈)方法实现这四种遍历。 一个关键的实践点是:如何根据两种不同遍历的结果(如前序+中序,或后序+中序)唯一地重建原二叉树。本章结尾会介绍赫夫曼树的基本构建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实例。 第九章 二叉搜索树(BST)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是第一个引入有序概念的非线性结构。本章明确BST的严格定义:左子树所有节点值小于根节点,右子树所有节点值大于根节点。 我们将重点分析在BST中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算法,并推导出其平均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理解在退化情况下(如数据有序插入),BST可能退化成链表,导致性能下降至$O(n)$。 第十章 平衡二叉搜索树简介 为了克服标准BST的性能瓶颈,本章引入平衡二叉树的概念。我们将概述AVL树和红黑树(Red-Black Tree)的维护机制,侧重于理解它们如何通过旋转操作(左旋、右旋、双旋)来保持树的相对高度平衡,从而确保所有基本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维持在$O(log n)$。虽然不深入AVL树或红黑树的全部细节实现,但必须理解其平衡思想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非线性数据结构 II:堆与图 第十一章 堆(Heap)与优先队列 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用于高效地实现优先队列。本章详细介绍最大堆和最小堆的结构特性,并着重分析其基于数组的存储表示方法。 核心算法包括:Heapify(建堆)、Insert(插入)和ExtractMax/Min(提取最大/最小值)。我们将精确分析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并展示如何利用堆结构来高效地解决查找第K大/小元素的问题。 第十二章 图论基础与存储结构 图(Graph)是最复杂、应用最广的数据结构之一。本章首先定义图的基本概念:顶点、边、权值、有向图、无向图、连通性、路径、回路等。 重点讲解图的两种主要存储结构: 1.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分析其空间开销与判断是否存在边的效率。 2. 邻接表(Adjacency List):分析其在稀疏图中的空间优势以及遍历操作的实现。 本章还会介绍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的原理与实现,并对比它们在不同存储结构下的性能表现。 第十三章 图的经典应用算法 本章将图论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深入学习和实现两个最基础且重要的图算法: 1. 最小生成树(MST):详细讲解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的逻辑,分析它们如何利用贪心策略,并对比它们在不同图结构下的效率。 2. 最短路径问题:讲解Dijkstra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用于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非负权值)。同时,简要介绍处理含负权边的Bellman-Ford算法的基本思想。 第五部分:数据结构与高效算法 第十四章 排序算法(内部排序) 排序是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本章将系统地分类和分析各种内部排序算法: 1. 简单比较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分析其$O(n^2)$的复杂度,并讨论它们在小规模或基本有序数据中的适用性。 2. 高效比较排序:快速排序(Quicksort)和堆排序(Heapsort)。重点分析快速排序的划分(Partition)过程、枢轴选择策略及其平均$O(nlog n)$的性能;以及堆排序的实现流程。 3. 非比较排序:介绍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和基数排序(Radix Sort)的基本思想,说明它们在特定数据类型下可以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 第十五章 查找技术与哈希(散列) 本章回顾并比较不同查找结构的效率:顺序查找、二分查找(需有序数据)、基于树的查找(BST)。 核心内容是哈希表(Hash Table)。我们将详细介绍散列函数的设计原则(如何均匀分布关键字),以及处理冲突的两种主要方法: 1. 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使用链表解决冲突。 2. 开放地址法(Open Addressing):包括线性探测、二次探测和双重散列。 分析装填因子(Load Factor)对哈希表性能的影响,并推导理想情况下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接近$O(1)$。 附录:递归、回溯与动态规划初步 本附录将简要介绍高级算法设计范式。首先,深入理解递归的本质、递归关系式和尾递归的优化。然后,概述回溯法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如八皇后问题、迷宫问题)中的应用框架。最后,引入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并以斐波那契数列或最长公共子序列为例,说明其与纯递归的区别和优势。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认识Access 2003
1-1 为何要使用Access?
1-2 资料库管理系统
1-3 启动Access
1-4 关闭资料库档案
1-5 开启已存在的资料库
1-6 结束Access
1-7 认识Access视窗
 习题

Chapter 2 由范例认识资料库系统
2-1 开启范例资料库档案
2-2 资料库的七类物件
 习题

Chapter 3 资料表的建立
3-1 建立资料表
3-2 索引的建立
3-3 资料表的检视修改
3-4 栏位属性
3-5 资料表的更名与删除
 习题

Chapter 4 资料的编辑
4-1 记录的新增
4-2 记录的修改
4-3 记录的删除
4-4 栏位的冻结
4-5 栏位的搬移
4-6 栏位的隐藏
4-7 资料表的汇入与汇出
 习题

Chapter 5 关联式资料库
5-1 关联的建立
5-2 关联的处理
 习题

Chapter 6 表单的建立与资料的编辑
6-1 表单的建立
6-2 由表单编辑资料
 习题

Chapter 7 资料的查询
7-1 查询的建立
7-2 运算式建立帮手
7-3 使用参数
7-4 交叉资料表
 习题

Chapter 8 报表的制作
8-1 资料表、查询及表单的列印
8-2 自动报表
8-3 报表精灵
8-4 计算栏位与合计
8-5 标签的制作
 习题

Chapter 9 Access在WWW上的运用
9-1 超连结
9-2 将Access物件汇出或HTML
9-3 资料页
 习题

Chapter10 切换表单
10-1 建立切换表单
10-2 主切换表单的编辑
10-3 编辑子切换表单中的项目
10-4 切换表单的美化
10-5 设定为启动画面
 习题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Access 2003这个软件有点神秘,虽然知道它很强大,但每次打开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有些时候用Excel来管理,真的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当我看到《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这本书时,我心里就像燃起了一点希望。 “随手翻”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肯定不是那种需要一口气读完的厚重教材。我希望它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实用技巧和小窍门,就像一本秘籍一样,遇到问题就翻到相关章节,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讲解如何设计数据库,比如如何建立不同表之间的联系,如何设置主键和外键,这些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或者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那就太棒了。能够看到实际的例子,对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会很有帮助。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个VCD。我一直觉得,光看文字教程,很多操作步骤都理解不深,视频演示就直观多了。我希望VCD里面能有真人演示,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操作,比如如何创建表、如何编写查询语句、如何设计报表等等。如果VCD里还能有一些“高级玩法”的演示,那我真的会觉得这本书物超所值了。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彻底掌握Access 2003,让它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最近在考虑学习数据库管理,而Access 2003又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个版本。市面上关于Access的资料不少,但我总觉得很多都太学院派了,理论多过实践。所以,当我无意中看到《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精选教材”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有针对性,而“随手翻”则暗示了一种轻松便捷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我需要的。 我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做到“随手翻”的特性,也就是说,当我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我可能会经常需要了解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数据库结构,如何利用各种查询来分析和提取我想要的数据,以及如何创建专业美观的报表。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丰富的实例,比如如何构建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或者一个简单的库存管理系统,这些实际的应用场景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本书还附带了VCD。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一直觉得,文字教程虽然重要,但很多复杂的操作步骤,通过视频来演示会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我希望VCD中能有详细的操作演示,从数据库的创建到各种功能的实现,都能一步步地展示出来。如果VCD里还能包含一些高级技巧或者快捷方式的演示,那我一定会觉得这本书非常超值。我希望这本教材能成为我深入学习Access 2003的敲门砖,让我能够自信地运用它来处理各种数据任务。

评分

作为一个对数据管理和信息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快速入门并掌握Access 2003核心技术的书籍。《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随身携带的“技术顾问”,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随手翻”这个词,让我对这本书的学习体验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呈现内容,每一页都可能包含一个实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设计和构建高效的数据库,例如如何定义数据类型、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利用查询工具来挖掘数据中的价值。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范例,比如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订单管理系统,或者一个员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据库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而随书附带的VCD,更是让我感到惊喜。我一直认为,对于像Access这样涉及大量图形界面操作的软件,视频教程比纯文字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我期待VCD中能够有详细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演示,让我能够跟着视频一起动手实践,从而加深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理解。如果VCD还能包含一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些进阶的技巧分享,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无法估量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彻底摆脱对Access的陌生感,成为我数据管理道路上的坚实助力。

评分

我一直对数据库管理技术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的一些Access教材往往过于理论化,看得我头昏脑胀,真正实践起来却无从下手。这本《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的光是名字就让我眼前一亮。“精选教材”预示着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随手翻”则传递了一种便捷的学习理念,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拿出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我尤其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Access 2003的核心功能。比如,它是否能详细介绍如何设计高效的表结构,如何利用查询来提取和分析数据,如何创建美观且实用的窗体和报表。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操作步骤,更能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些操作背后的逻辑。再者,附带的VCD是一大亮点,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实际操作演示,让我能够跟着视频一步步地进行练习,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我设想,通过VCD,我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库的创建、字段的设置、关系的建立、查询的编写、窗体的设计以及报表的生成等全过程,这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信心。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Access 2003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数据库概念到进阶的应用技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比如,对于初学者,需要有清晰的入门指导;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用户,则希望能提供更深入的技巧和优化方法。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掌握Access 2003技术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Access 2003精选教材 随手翻(附VCD)”。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处理数据、但又不太擅长编程的人,Access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难啃的骨头”。我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快速上手,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啃那些厚重的技术手册。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立刻就觉得它可能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救星”。 “随手翻”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了一种非常友好的学习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轻松、直观的方式来讲解Access 2003的功能。想象一下,当我遇到一个Access操作上的问题时,可以随时翻开这本书,找到对应的章节,然后立刻得到清晰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就像随身携带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我特别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比如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客户管理数据库,或者如何设计一个库存管理系统。这些贴近实际应用的例子,能够帮助我更快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我自己的工作中。 而且,这本书还附带了VCD,这简直是太棒了!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视频教程比纯文字更能帮助我理解复杂的操作步骤。我希望VCD里的内容能够与书本上的内容相辅相成,通过视频演示,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点击、每一个设置的动作,这会大大降低学习门槛。也许VCD里还会包含一些软件的安装和基本设置的教程,甚至是更高级的应用演示,这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物超所值。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Access 2003的最佳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