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嘗試追索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的因緣、心態與曆程,並析究他們如何運用其人際網絡以擴張西學、西教的影響力,及其在麵對異文明碰撞所産生的揉閤與衝突時究竟如何自處。至於書名,乃以兩頭蛇作為譬喻,來形容這些夾在中西兩大傳統之間「首鼠兩端」的奉教人士。又因天主教的入華,隻是近代歐洲海權擴張中的一支插麯,故書中亦努力將觸角延伸到中國以外的世界,希望能提供讀者一個較為寬廣的曆史視野。同時,也試探「e-考據學派」可能的研究路徑。
作者簡介
黃一農
1977年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物理係,1985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係博士學位,鏇即至麻州大學天文係從事研究。1987改行任職於清華大學曆史所,研究興趣為天文學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險史、術數史和火砲史等領域。1993年應邀至荷蘭萊頓大學擔任首屆「鬍適漢學訪問講座」,並次第獲授傑齣人纔發展基金會講座、教育部國傢講座、香港大學物理係榮譽教授、東吳大學通識講座、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名譽教授等榮譽。迄今共發錶論文約百篇,詳見其個人網站(ylh.theweb.org.tw/)。
第一章 大航海時代中的十字架 1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傢難」 33
第三章 「泰西儒士」與中國士大夫的對話 65
第四章 儒傢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徵為例 131
第五章 忠孝牌坊與十字架:魏學濂其人其事考 175
第六章 鼎革世變中的天主教徒韓霖 229
第七章 《鐸書》: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鄉約 253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 287
第九章 南明重臣對天主教的態度 311
第十章 南明永曆朝廷遣使歐洲考 347
第十一章 「中國禮儀之爭」被忽略的聲音 387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說」所引發的論爭 437
第十三章 「兩頭蛇族」的宿命 463
大事年錶 483
傳教士姓名對照錶 489
參考文獻 495
名詞索引 539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並非以宏大的曆史敘事為主綫,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串聯起明末清初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遷和文化圖景。我特彆喜歡作者在細節上的把握,那些關於服飾、飲食、建築,乃至日常生活的描寫,都充滿瞭時代感,讓我仿佛能夠身臨其境。書中所塑造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形象,更是立體而豐滿,他們有的是士大夫,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在傳教士身邊服務的僕人,他們的信仰之路各有不同,但都充滿瞭艱辛和不易。我被他們身上那種純粹的信仰力量所打動,也為他們在傳統觀念和西方思想之間所做的艱難抉擇而思考。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另一麵,不是冰冷的數據和事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於他們的篇章。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一種古樸又帶著點神秘感的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曆史厚重感。書名“兩頭蛇”更是引發瞭我的好奇,是什麼樣的隱喻?明末清初,一個風雲變幻、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加上“第一代天主教徒”這個限定,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我一直對那個時期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衝突很感興趣,尤其是宗教在中國傳播初期,那些勇敢的傳教士和本土的信徒所經曆的種種,是如何在夾縫中生存,又是如何試圖理解和融閤不同信仰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描繪那個時代的社會圖景,展現齣當時人們的信仰掙紮、思想碰撞,以及他們在巨大變革中的個人命運。不單單是曆史事件的堆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鮮活的人物,他們的情感、他們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影響瞭他們自身和周圍的世界。這本書的二版,想必在內容上經過瞭進一步的打磨和完善,這讓我更加期待它的深度和廣度。
评分“兩頭蛇”這個書名,在讀完之後,我纔真正體會到其深意。它不僅僅指代瞭明末清初那個中西文化交匯、新舊思想碰撞的時代背景,更隱喻瞭那些身處其中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所麵臨的身份認同睏境。他們既要麵對來自本土傳統文化的壓力,又要接受來自西方教會的要求,這種“兩頭受睏”的狀態,使得他們的信仰之路充滿瞭荊棘。作者以其深厚的史學功底和文學纔華,將這段曆史娓娓道來,字裏行間充滿瞭對曆史人物的同情與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那些傳教士與中國本土知識分子之間關係的描繪,他們之間的交流、爭論,甚至是一些微妙的對抗,都展現瞭那個時代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這本書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那些為信仰而奮鬥的人們充滿瞭敬意。
评分對於我這樣對明末清初曆史和文化交融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場盛宴。它沒有枯燥的說教,也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瞭那個時代最真實的麵貌。我看到瞭那些來自西方的傳教士,他們帶著知識和信仰而來,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撒種子,而那些本土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則在其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是文化的中介者,是思想的融閤者,也是信仰的守護者。書中對他們內心世界的探索,對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和歧視的描繪,都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皈依”的意義,它不單單是信仰的改變,更是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甚至是身份認同的重塑。作者的筆力深厚,文風也極具特色,使得這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魅力,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那個動蕩不安卻又充滿希望的明末清初。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不失力量,將那些曾經被曆史洪流淹沒的個體生命,一個個地從塵封的捲宗中喚醒。我尤其對書中對“第一代天主教徒”的描繪印象深刻,他們並非是簡單地接受一個外來的信仰,而是在中國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在儒傢、道教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去理解、去踐行,甚至去轉化這個新的信仰。這種融閤的過程是多麼復雜而又充滿挑戰,書中通過生動的細節,讓我體會到瞭他們的睏惑、他們的掙紮,以及他們最終找到內心平靜的曆程。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宗教的傳播,更是關於文化融閤的深刻探討,是關於個體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尋找自身定位的生動案例。那些充滿智慧的辯論,那些微妙的文化衝突,以及那些跨越山海的友誼,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