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追索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的因缘、心态与历程,并析究他们如何运用其人际网络以扩张西学、西教的影响力,及其在面对异文明碰撞所产生的揉合与冲突时究竟如何自处。至于书名,乃以两头蛇作为譬喻,来形容这些夹在中西两大传统之间「首鼠两端」的奉教人士。又因天主教的入华,只是近代欧洲海权扩张中的一支插曲,故书中亦努力将触角延伸到中国以外的世界,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个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同时,也试探「e-考据学派」可能的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
黄一农
1977年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旋即至麻州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1987改行任职于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术数史和火砲史等领域。1993年应邀至荷兰莱顿大学担任首届「胡适汉学访问讲座」,并次第获授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讲座、教育部国家讲座、香港大学物理系荣誉教授、东吴大学通识讲座、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等荣誉。迄今共发表论文约百篇,详见其个人网站(ylh.theweb.org.tw/)。
第一章 大航海时代中的十字架 1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家难」 33
第三章 「泰西儒士」与中国士大夫的对话 65
第四章 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征为例 131
第五章 忠孝牌坊与十字架:魏学濂其人其事考 175
第六章 鼎革世变中的天主教徒韩霖 229
第七章 《铎书》: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乡约 253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绛州的发展及其反弹 287
第九章 南明重臣对天主教的态度 311
第十章 南明永历朝廷遣使欧洲考 347
第十一章 「中国礼仪之争」被忽略的声音 387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说」所引发的论争 437
第十三章 「两头蛇族」的宿命 463
大事年表 483
传教士姓名对照表 489
参考文献 495
名词索引 539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并非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主线,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串联起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图景。我特别喜欢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握,那些关于服饰、饮食、建筑,乃至日常生活的描写,都充满了时代感,让我仿佛能够身临其境。书中所塑造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形象,更是立体而丰满,他们有的是士大夫,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在传教士身边服务的仆人,他们的信仰之路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艰辛和不易。我被他们身上那种纯粹的信仰力量所打动,也为他们在传统观念和西方思想之间所做的艰难抉择而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不是冰冷的数据和事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明末清初历史和文化交融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它没有枯燥的说教,也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面貌。我看到了那些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他们带着知识和信仰而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撒种子,而那些本土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文化的中介者,是思想的融合者,也是信仰的守护者。书中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歧视的描绘,都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皈依”的意义,它不单单是信仰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身份认同的重塑。作者的笔力深厚,文风也极具特色,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却又充满希望的明末清初。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不失力量,将那些曾经被历史洪流淹没的个体生命,一个个地从尘封的卷宗中唤醒。我尤其对书中对“第一代天主教徒”的描绘印象深刻,他们并非是简单地接受一个外来的信仰,而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在儒家、道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去理解、去践行,甚至去转化这个新的信仰。这种融合的过程是多么复杂而又充满挑战,书中通过生动的细节,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最终找到内心平静的历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宗教的传播,更是关于文化融合的深刻探讨,是关于个体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身定位的生动案例。那些充满智慧的辩论,那些微妙的文化冲突,以及那些跨越山海的友谊,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一种古朴又带着点神秘感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厚重感。书名“两头蛇”更是引发了我的好奇,是什么样的隐喻?明末清初,一个风云变幻、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加上“第一代天主教徒”这个限定,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我一直对那个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很感兴趣,尤其是宗教在中国传播初期,那些勇敢的传教士和本土的信徒所经历的种种,是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又是如何试图理解和融合不同信仰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描绘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展现出当时人们的信仰挣扎、思想碰撞,以及他们在巨大变革中的个人命运。不单单是历史事件的堆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了他们自身和周围的世界。这本书的二版,想必在内容上经过了进一步的打磨和完善,这让我更加期待它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两头蛇”这个书名,在读完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其深意。它不仅仅指代了明末清初那个中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背景,更隐喻了那些身处其中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他们既要面对来自本土传统文化的压力,又要接受来自西方教会的要求,这种“两头受困”的状态,使得他们的信仰之路充满了荆棘。作者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文学才华,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那些传教士与中国本土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描绘,他们之间的交流、争论,甚至是一些微妙的对抗,都展现了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些为信仰而奋斗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