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一体化最厉害的是金融,金融危机后没有任何制度改善,资本自由流动让全球一体两极分化;
石油等战略要害领域,绝非市场经济;
战争经济带来美国的繁荣,同时维系美元霸权和对战略资源的控制;
亚洲国家廉价劳动为美国提供廉价产品,辛辛苦苦赚点外汇,再买低回报美国债券,补贴美国;
金融危机中,印尼政治颠覆、国家分裂,香港政府被迫“庄家下场”,马来西亚不得不外汇管制;
当前中国经济股市、楼市泡沫,人民币昇值的压力来自不断昇值,迫近中国的金融危机无法避免;
北水南调的股市直通车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
香港金融越发展,贫富两极分化越严重。
作者简介
梁晓
1998年获广州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在香港亲身经历粤海系红筹公司盛极而衰、继而重组的全过程,完成数十篇《香港传真》,合着有《香港联系汇率保卫战》。中信泰富政治暨经济研究部助理经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近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一直在思考,这种“连接”是否真的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扁平,或者说,信息流动上的便捷,是否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和鸿沟?这本书的书名,无疑触及了这个核心的疑问。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在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是否存在新的壁垒,以及不同群体在信息洪流中的处境差异。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高度依赖网络连接的社会,我好奇作者是如何解读这种“平坦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以及它对个人生活、社会关系乃至国家发展的影响。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引人深思的案例,展示在看似“平坦”的世界里,仍然存在的各种不平等和复杂性。这样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形态,非常有帮助,也能让我反思自身在其中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字体和版式设计,让我觉得很舒服,不是那种为了省纸而做得密密麻麻的排版,而是有足够的留白,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最近比较关注一些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著作,因为我觉得,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人性,以及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有点抽象,但“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探讨,因为我一直觉得,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我也会特别留意作者是否能够引用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并且用一种相对平实的语言来呈现,避免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总之,一本能够引发共鸣、提供新知,并且阅读体验良好的书,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了。在台湾,我们对于“世界”的概念,总会带有一些独特的视角,毕竟我们身处一个比较敏感的地缘政治位置,很多国际事务的发生,我们都能感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作者在谈论“世界”的时候,究竟是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交流,亦或是政治格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提供一些颠覆性的思考。我尤其期待的是,书中能否深入探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连接与隔阂,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一直相信,理解世界,首先要理解不同的人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这本书的长度似乎也比较适中,不会让人觉得冗长乏味,也不会因为太短而显得内容不够充实,希望它能在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里,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最近在研究一些关于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议题,一直想找一本能够提供宏观视角,又不会过于学术化的读物。这本书的名字虽然不是直接点明主题,但“世界”这个词就足够引起我的好奇心,让我联想到我们身处的这个日益紧密的共同体,以及其中蕴含的各种复杂互动。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够解释一些当下发生的国际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贸易摩擦、科技竞争,还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我希望它能用一种比较生动、易懂的方式来阐述这些概念,最好是能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会留意作者在书中是否能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一本引导思考的书,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可以深入探讨一些我一直以来都很关心的问题,并且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不得不说,非常有质感,厚实的封页,加上低调但又很有品味的烫金书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有一种“值得一读”的预感。封面插画的色调很舒服,不是那种荧光色或者过于鲜艳的,是偏向沉静但又富有层次的,给人一种思考的空间。打开扉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纸,印刷清晰,字号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有负担。装订也很牢固,翻阅起来不会有书页散落的担忧。我之前也买过一些精装书,但很多时候都只是形式上的华丽,这本书则是在细节上都做到了恰到好处,让人觉得作者和出版社在内容的呈现上是下了功夫的。我甚至会考虑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小小的装饰品放在我的书架上,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很吸引人的工艺品。这种精美的包装,会让我对书的内容本身更加期待,总觉得能配得上这样外在的,应该也是一部不俗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