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蝴蝶食草与蜜源植物大图鑑(上)

台湾蝴蝶食草与蜜源植物大图鑑(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有着「蝴蝶王国」的美誉,但生态环境的剧变却让许多蝴蝶失去了踪影。如果没有可供蝴蝶产卵的植物,没有毛毛虫需要的食物,没有蝴蝶需要的蜜源植物,就不可能看得到美丽的蝴蝶。植物与蝴蝶两者环环相扣的亲密关系一直是备受忽视的部份,如果想要保护蝴蝶,第一步一定要先保护蝴蝶的食草与蜜源植物。

  以往的蝴蝶图鑑的功能仅止于种类的鑑别,本书提供更全面性的观点,堪称蝴蝶的生活史。

  蝴蝶与植物的亲密关系,在这本台湾首见的跨物种图鑑中首次揭露。没有蝴蝶食草或蜜源植物,就不会有漫天飞舞的彩蝶,想要保育蝴蝶,一定要先保护蝴蝶原生地的植物生态。上册介绍113种蝴蝶食草与其相关的蝴蝶种类。

  下册介绍37种蝴蝶食草及其相关蝴蝶种类,以及60种蜜源植物,书末并有309种台湾蝴蝶的生态图鑑。全书共收录约1,600张精采照片。


作者简介

林春吉

  1966年生于兰阳平原,孩提时代起对于自然界中的鱼类、虾类、兰花、蝴蝶、甲虫、水生植物、森林树木、两栖爬虫、鸟类、哺乳动物、恐龙及U.F.O充满热情与兴趣,也奠定了往后写作和生态摄影的基础。目前在兰阳平原的自家庭园「阿吉的绿世界」中培育多种水生植物、鱼类、蝶类、兰花及其它野生树木花草。着有『台湾淡水鱼虾生态大图鑑﹝上﹞』和『台湾淡水鱼虾生态大图鑑﹝下﹞』﹝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出版序    4
推荐序    5
作者的话   6
认识台湾蝶类、食草与蜜源植物  10
台湾蝴蝶食草大图鑑       15

第一部份  地生性草本植物    16
糯米团             18
火炭母草            20
节花路蓼            22
马齿苋             24
平伏茎白花菜          26
焊菜              28
倒吊莲             30
火燄草             32
假含羞草            34
炼荚豆             36
琉球山蚂蝗           38
波叶山蚂蝗           40
决明              42
望江南             44
菽草              46
合萌              48
穗花木蓝            50
酢酱草             52
冬葵              54
喜岩堇菜            56
短毛堇菜            58
台湾前胡            60
乌面马             62
台湾肺形草           64
马利筋             66
甘薯              68
风轮菜             70
阿里山紫花鼠尾草        72
泥花草            74
赛山蓝            76
爵床             78
台湾鳞球花          80
兰崁马蓝           82
台湾马蓝           86
柳叶水蓑衣          88
大车前草           90
白花鬼针草          92
台湾芭蕉           94
岛田氏月桃          96
月桃             98

第二部份 禾草、竹类与棕榈  100
台风草            102
台湾芦竹           104
早熟禾            106
李氏禾            108
水稻             110
川上短柄草          112
柔枝莠竹           116
刚莠竹            118
芒草             120
桂竹             124
玉山箭竹           128
麻竹             132
山棕             136

第三部份 裸子植物与中小型灌木 138
苏铁             140
沙楠子树           142
青苎麻            146
落尾麻            148
阿里山十大功劳        150
笑靥花            152
毛胡枝子           154
篦麻             156
石苓舅            158
乌柑仔            160
小叶铁仔           162
吕宋荚?            164

第四部份 常绿乔木      166
长尾尖叶槠          168
赤皮             170
青刚栎            174
锥果栎            180
卷斗栎            184
狭叶栎            186
短尾叶石栎          190
山黄麻            194
榕树             196
小叶桑            198
玉兰             200
大头茶            204
秀柱花            206
水丝梨            208
铁色             210
台湾假黄杨          212
细叶馒头果          214
野桐             216
血桐             218
柑橘属            220
山刈叶            224
罗氏盐肤木          226
樟叶槭            228
树杞             230
大花灰木           232
山黄栀            234
水金京            236
樟树             238
土肉桂            242
青叶楠            244
龙眼             248

第五部份 落叶乔木      250
水柳             252
台湾赤杨           254
阿里山千金榆         256
山毛榉            258
台湾朴            260
朴树             264
榉木             268
台湾?树           272
山樱花            278
合欢             280
阿勃勒            282
鱼木             284
贼仔树            286
食茱萸            290
无患子            294
钟萼木            296
山猪肉            298
蝴蝶食草植物学名索引     300
蝴蝶学名索引         302

图书序言

出版序

营造蝴蝶花园的第一步  张蕙芬

蝴蝶在花丛间飞舞的景象,大概很少人不爱,特别是蝴蝶多采多姿的色彩以及优雅曼妙的舞姿,每每吸引人们的目光。对于生活在台湾的人而言,蝴蝶就像是每个人熟悉的老朋友,甚至在台湾经济起飞的时代,蝴蝶也曾贡献一己之力,为台湾赚取了许多外汇,也让台湾赢得「蝴蝶王国」的美誉。
但曾几何时,生态环境的剧变让许多蝴蝶悄悄失去了踪影,以往春夏间满天飞舞的画面成了许多人脑海中的回忆,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间或国家公园里还看得到一些过去台湾蝴蝶的盛况。
蝴蝶的数量向来是数以百万计,怎么可能会消失?长久以来台湾空有「蝴蝶王国」的美誉,却对珍贵自然资源的调查十分有限,许多蝴蝶的生活史付之阙如,又如何有效保护牠们呢?
如果没有可供蝴蝶产卵的植物,没有毛毛虫需要的食物,没有蝴蝶需要的蜜源植物,就不可能看得到美丽的蝴蝶。植物与蝴蝶两者环环相扣的亲密关系一直是备受忽视的部份,如果想要保护蝴蝶,第一步一定要先保护蝴蝶的食草与蜜源植物。但这一部份的资料却是少得可怜。
作者林春吉先生从小就是个狂热的爱蝶人,他的蜕变历程也有几分类似他所热爱的蝴蝶。从热衷蒐罗珍奇蝴蝶标本的少年,到以生态摄影留下蝴蝶倩影的青年时期,乃至现阶段的再造蝴蝶花园,一切都是知识的累积与持续不断的热情,让他走出不同于学者的路。
但这些点点滴滴的资料无疑是台湾图鑑的崭新呈现,以往蝴蝶图鑑的功能仅止于种类的鑑别,但无法提供任何蝴蝶生活史的资料。如今『台湾蝴蝶食草与蜜源植物大图鑑』的问世,将提供更为全面性的观点,也是台湾首见的跨物种图鑑。
从蝴蝶的食草与蜜源植物的种类不难看出,原生地的植物生态是否保护良好,对蝴蝶的生存实在攸关重大,许多其貌不扬的野草、野花,提供了美丽蝴蝶的生活所需。其实还有许多蝴蝶的生活史尚待揭露,特别是许多森林里的种类,但台湾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剧变,让许多自然研究像是与时间赛跑,但愿这两本图鑑的出版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爱蝶人投入此领域,以期使台湾蝴蝶的秘密生活不再是秘密。

自序

爱上蝴蝶的那一刻  林春吉

  犹记得在小二那年的暑假前夕,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亲友家门前的那排花篱时,突然被眼前的景致给震摄住了,那是一幅蝶恋花的夏日风情画,几只红纹凤蝶悠游于扶桑花间,蝶只访花的曼妙镜头,就好像仙子下凡般,让人感觉向往无比,迷恋蝴蝶的种子就此在我心里扎根。
  如果说后续有什么力量继续推波助澜的话,升上小六那年的春节,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由陈维寿老师撰写的『台湾的蝴蝶』一书,无疑将我爱蝶的热情完全套牢。或许命运早有安排,就在踏出校园的前几週,班导林晴亮老师居然也开始迷恋蝴蝶,多了这么一位恩师陪同,我的野外採集经历就此灿烂展开。
  国一那年夏天,才拥有第一个真正的捕虫网,迄今还记忆犹新,当时拿?由奶奶亲自缝制的网子,在田野里捕获到孔雀纹蛱蝶及琉璃紫蛱蝶的那份喜悦,真是难以形容。而标本制作过程虽然克难,却也十分管用,像展翅板材料取自保丽龙、大头针取代昆虫针、饼干盒充当标本箱等,这些用具成为早期收藏昆虫的最佳组合。
  或许是抵不过採集过程的快乐引诱,有了网子的隔年初秋,竟然约了邻居的学弟,一起逃学上山採蝶。我们三人共同计划了几天,到了履行日的当天,便将书包藏匿在稻田中,校服的更换也是必要的,否则遇到学校老师,后果可真不堪设想。在一个多小时忧喜参半的脚踏车之行后,终于顺利抵达目的地「大礁溪」;随后採集到的大琉璃纹凤蝶、枯叶蝶及台湾麝香凤蝶,真让我欢喜若狂,完全忘了明天要向老师解释请假的烦恼,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为蝶疯狂的日子。
  其实在那段岁月里,也就是民国60年代的中晚期时间,根本不用前进山区,在我们兰阳平原里,每到了春夏季节,到处都有彩蝶的踪迹。只要踏出家门的水稻田环境,大型蝶道年年发生,往来的成员众多且数量庞大,如淡黄蝶、端红蝶、琉球青斑蝶、青带凤蝶及乌鸦凤蝶等。
  这些蝶类看似普通,但是对于当时还是初学者的我来说,只只意义非凡。为了捕捉这些彩蝶,田埂及马路便成为理想的守候地点,那些飞行快速的淡黄蝶或青带凤蝶,也成为当时最大的挑战,烈日下的长时间曝晒常导致中暑连连,父母的责备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为了蝴蝶受点苦也是值得的。
  随着岁月的增长,到了70年代,也开始有机会远征台湾各处的蝴蝶栖地,许多梦幻的珍稀彩蝶逐一发现,如闪电蝶、宽尾凤蝶及珠光凤蝶等,其间探询过程及经历趣事,将分散记述在各单元中。
  退伍后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让我有机会定居梨山,结果一住就是六年,靠着果园经营维生,当时家人及亲朋好友对我的作法,深感不解。的确,那段远离人群的岁月孤寂难免,但是想要深入了解中海拔山区蝶类生态的慾望,也只能借此机会达成,得失之间也只能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
  现在回想起来,假如没有历经那段艰苦的日子,如今对于一般人深感陌生的高山蝶类习性,也不会如此熟悉,精华点滴便是打从那一刻起才源源不绝地吸收,进而蕴酿出浩瀚的知识泉源。那一段岁月是在民国78至83年之间,或许因地利之便,许多以往被视为珍贵的蝶类,久而久之见到牠们的次数,反而变成稀松平常,像大紫蛱蝶、黄凤蝶、马拉巴绿蛱蝶或白蛱蝶等,感觉就像平地出产的无尾凤蝶那般容易发现,生态拍摄过程也就顺畅无比。
  谈到蝴蝶生态摄影,那要从我住在梨山的隔年谈起,在这之前,对于蝴蝶的兴趣仅止于标本蒐集。尔后经由几位友人的游说,才逐渐放弃採蝶的行为,改由镜头所取代。
  其实在我「弃网投影」的初期,曾经挣扎过一段时间,毕竟採集行为也持续十几年了,那种乐趣一时要放手,并不是那么容易。尔后在摄影与採集方面不断发生冲突,以及日渐领悟对于自然生命的尊重,事隔两年后才完全放弃标本的蒐集。
  举个实例来说,有次在中横支线南山村附近的森林中,看见一只井上乌小灰蝶,相信台湾现有的标本不会超过十只,这么稀有的蝶类出现在眼前时,原始慾望蛊惑我要採集牠,新观念则提醒我赶快对焦按下快门,就在左右为难的过程中,蝶只飞离,结果就是两头落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累积之后,最终才真正领悟,摄取蝶影生态才是永恆之道。
  这些年来,由迷蝶、採蝶、蒐蝶到摄蝶,过往经历有道不尽的故事,本书仅是节录部分精华而已,往后若有机会将会陆续出版相关书籍,再与读者们分享那些喜悦的成果。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