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国际认证通关宝典
说明认证出题方向与模拟试题的操作
协助提升自我专业和观念
书中的技术可以用在所有的绘图系统上
由设计/制图工程师晋升为CAD应用工程师
教导绘图技巧,扎实基本工,再提升绘图效率
讲解建模技巧,加强立体空间概念和识图能力
介绍组合件组装观念和组装方式
详细解说工程图制作流程
本书提供PowerPoint教学投影片电子档,模型与工程图原稿
本书特色
近年来政府正大力推行证照制度,学历与证照已成为工程师标准配备,业界也体认到证照的重要性,而SolidWorks公司目前推出CSWA和CSWP这两项国际认证,有了SolidWorks国际证照,除了可以为个人职场上加分外,另外也多了一份自信。
SolidWorks国际认证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检定机制,通过此认证,您的专业技术将得到国际性的肯定,也将提升您职场的竞争优势。
书籍的特色
1.这是一本专门介绍SolidWorks 国际认证的参考书,它将协助读者考取证照。
2. 适合于所有高中职、职训中心与大专院校师生使用,由浅入深一步步带领读者完成练习。
3.这不只是一本介绍认证的参考书,它还可以提升自我专业的书籍。
4.书中所提到的应用精华可以运用在所有的绘图系统上。
5.透过这本书,可让您由设计/制图工程师晋升为CAD应用工程师。
6.本书提供PowerPoint教学投影片电子档,模型与工程图原稿,可减少老师备课的时间。
Chapter 1课前说明
1-1 本书使用
1-2 必备条件
1-3 研读前禁止
1-4 课程目的
1-5 课程设计
1-6 课程安排
1-7 题型探讨、作图时间、绘制要点、得分重点
1-8 出题范本
1-9 SolidWorks认证精神与参考文件
1-10 学习成效
Chapter 2学科
2-1 题型探讨
2-2 SolidWorks 线上使用指南操作
2-3 学科模拟试题
2-3-1 零件
2-3-2 组合件
2-3-3 工程图
2-3-4 操作与应用
Chapter 3 SolidWorks 环境设定
3-1 课前准备
3-2 萤幕显示
3-3 滑鼠设定
3-4 SolidWorks 环境设定
Chapter 4草图练习
4-1 草图绘制观念
4-2 草图限制条件
4-3 草图状态
4-4 草图绘制规则
4-5 自我管理的养成
4-6 草图绘制练习
4-7 练习题
4-7-1 凸轮 – 标准作图时间10分钟
4-7-2 (鱼叉) – 标准作图时间10分钟
4-7-3 (秤勾) – 标准作图时间15分钟
4-7-4 (板手) – 标准作图时间10分钟
Chapter 5零件练习
5-1 零件绘制基础
5-2 最佳草图轮廓
5-3 最佳草图平面
5-4 最佳模型显示状态
5-5 绘图步骤
5-6 基础零件
5-7 基础零件练习题
5-8 进阶零件
5-9 进阶零件练习题
Chapter 6组合件练习
6-1 组合件基本观念
6-2 组合件组装观念
6-3 爆炸图制作观念
6-4 电池盒组装
6-5 试管架组装
6-6 虎钳机构组装
Chapter 7工程图练习
7-1 工程图制作基础
7-2 工程图范本制作
7-3 活动架 工程图
7-4 弯管 工程图
7-5 电池盒组 工程图
7-6 虎钳机构组 工程图
Chapter 8零件模拟试题
8-1 课前准备
8-2 零件模拟试题-轴承座
8-3 零件模拟试题-轴心座
8-4 零件模拟试题-滑轮
8-5 零件模拟试题-支架
8-6 零件模拟试题-框架
Chapter 9组合件模拟试题
9-1 课前准备
9-2 组合件模拟试题-轴承座组
9-3 组合件模拟试题-轴心固定座组
9-4 组合件模拟试题-滑轮架组
9-5 组合件模拟试题-车轮架组
9-6 组合件模拟试题-转承架组
Chapter 10工程图模拟试题
10-1 课前准备与说明
10-2 工程图模拟试题-轴承座组
10-3 工程图模拟试题-轴心固定座组
10-4 工程图模拟试题-滑轮组
10-5 工程图模拟试题-车轮架组
10-6 工程图模拟试题-转承架组
Chapter 11进阶模拟试题
11-1 课前准备与说明
11-2 进阶模拟试题-钣金
11-3 进阶模拟试题-模型修复
Chapter 12 SolidWorks认证精神与参考文件
12-1 SolidWorks CSWP简介
12-2 CSWP 认证制度
12-3 CSWP 考核内容 资料参考来源: 实威科技
12-4 报名简章
12-5 心理准备
12-6 成绩通知
12-7 CSWP 证书和纪念品与LOGO 图示
12-8 CSWP登录榜
12-9 结语
这本书的封面颜色搭配和字体选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我是一个 CAD 软件爱好者,虽然 SolidWorks 不是我最常使用的软件,但我一直对它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很感兴趣。这次看到这本书,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深入了解它。我关注到它有“国际认证”这个关键词,这意味着它应该会涵盖 SolidWorks 比较核心和全面的功能,并且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讲解。我比较在意的是书中对软件内部逻辑和工作原理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命令。比如,为什么某个参数会有这样的设置?它会对模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解了这些,才能在实际应用中举一反三。而且,我注意到书中有提到 VCD,虽然现在大家更习惯在线观看视频,但一张附带的 VCD 至少说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不算太早,内容可能更成熟一些,而且也代表着它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学习的途径,这对于理解复杂的建模过程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位对 SolidWorks 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挑战 SolidWorks 国际认证”这个定位,让我相信它所包含的内容会非常全面和深入。我尤其关注它在“高级建模技术”和“复杂装配体的管理”方面的讲解。例如,如何利用 SolidWorks 的高级曲面命令创建出非常规的几何形状,如何处理由其他软件导入的曲面模型,以及如何有效地对包含数千个零件的装配体进行优化和管理,以保证软件的流畅运行。同时,书中所提及的“VCD”,虽然是传统媒介,但它所提供的视频演示,对于理解一些复杂的命令操作和工作流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战”的案例,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评分对于我来说,SolidWorks 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设计难题,有时候感觉自己卡在了一个瓶颈期,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这本书的“挑战”这个词,让我觉得它会提供一些能够“跳出思维定势”的方法和技巧。我尤其关注它在“零件设计”和“装配体设计”方面是否能提供一些“高级”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利用参数化设计来快速修改模型,如何通过“零部件特征”来优化装配体的性能,甚至是如何利用 SolidWorks 的“自定义工具”或者“API 编程”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作为一本面向国际认证的书籍,我相信它在“工程图和标注”方面,一定会有非常规范和专业的讲解,这对于我理解和遵循国际设计标准非常重要。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掌握一个软件,不能只停留在“会用”的层面,而是要达到“精通”的境界。这本书的“挑战 SolidWorks 国际认证”这个标题,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期待它能从更深的层次去讲解 SolidWorks 的功能,比如它在“曲面造型”、“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等方面的进阶应用。在曲面造型方面,我希望能学到更多关于曲面质量控制、曲面修复以及曲面与曲面之间平滑过渡的技巧。在仿真分析方面,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根据实际的工况来设置仿真参数,如何解读仿真结果,以及如何根据仿真结果来优化设计。而 VCD 的附带,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补充,能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操作步骤,比单纯看文字和图片要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追求细节的人,做设计的时候,尤其是在产品外观上,对曲线的流畅度和表面的光洁度要求很高。SolidWorks 在曲面造型方面确实很强大,但要精通它,需要掌握很多技巧。这本书的标题“挑战 SolidWorks 国际认证”让我觉得它应该会触及到 SolidWorks 在这方面的一些深度应用。我期待它能介绍一些关于曲面连接、曲面修复、曲面分析方面的进阶技巧,比如如何创建 G2 连续的曲面,如何处理模型中的曲面瑕疵,还有一些能提高建模效率的快捷键和技巧。同时,我对书中提到的“性能优化”也很好奇,因为我经常需要处理包含大量零件的复杂装配体,有时候会卡得不行,影响工作进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优化装配体性能的有效方法,那对我来说就太有用了。而且,我比较喜欢有图文并茂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步骤。
评分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能够“举一反三”的学习材料。这本书的定位是“挑战 SolidWorks 国际认证”,这让我觉得它不会只停留在软件的表面操作,而是会深入到 SolidWorks 的设计理念和应用逻辑。我期待它能解释清楚 SolidWorks 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某个功能,它的背后有哪些算法支撑,以及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功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曲面造型方面,除了基本的拉伸、旋转,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高级曲面工具创建出复杂、流畅的曲面,并进行有效的曲面分析,以满足我工作中对产品外观和功能的严苛要求。此外,书中提到的“VCD”,虽然是比较传统的光盘形式,但它所包含的视频演示,对于理解软件的复杂操作和演示过程,无疑是非常直观和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硬核”的感觉,这让我联想到 SolidWorks 在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领域强大的实力。我本身是做产品开发的,SolidWorks 是我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次看到这本书,特别吸引我的是它提到的“国际认证”。这意味着它应该会对 SolidWorks 的核心功能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并且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尤其期待它在“高级零件设计”、“装配体协同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方面的深入讲解。比如,如何利用 SolidWorks 进行参数化设计,以快速响应设计变更;如何通过“零部件约束”和“配置”来高效管理复杂的装配体;以及如何利用 SolidWorks 的仿真模块来预测产品的性能表现,从而减少原型制作的成本。附带的 VCD,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实际操作的演示,这对于我理解一些复杂的操作步骤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个 SolidWorks 的 Logo 加上“挑战”两个字,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入门手册。我平时做设计工作,SolidWorks 算是我的吃饭家伙,虽然用了好几年,但总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深。最近看到有同事在准备国际认证考试,就顺道来了解一下。翻了翻这本书的目录,感觉它的内容覆盖面很广,从基础建模到高级装配、曲面造型、有限元分析,甚至还有一些仿真和渲染的部分,感觉就像是把 SolidWorks 的所有重要功能都拎出来,然后系统地讲解了一遍。特别是看到里面提到了“高级曲面造型技巧”和“复杂装配体的性能优化”,这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平时工作中,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曲面,经常会卡住,不知道怎么下手,这本书的介绍听起来像是能提供一些解决思路。而且,它还提到了“工程图和标注的最佳实践”,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建完模型,最后出图的时候因为标注不规范或者工程图不够清晰,反而会造成沟通上的障碍。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 SolidWorks 的国际认证考试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只要能熟练使用软件,应付工作就好了。但最近公司里有些项目需要和国外客户对接,他们很看重这些国际认证,所以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使用 SolidWorks 的各项功能,更像是在告诉你,如何以一种“认证考试”的视角去理解和运用 SolidWorks。它应该会包含很多考试会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各种选项的含义、不同命令的适用场景,甚至还有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注意到书中还提到了“考试常见错误分析”和“解题思路拓展”,这对我这种准备考试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官,提前告诉你考试的“套路”和“陷阱”。而且,VCD 这个东西在现在看来好像有点老式,但想想看,视频演示对于学习软件操作来说,还是比纯文字来的直观。能够看到实际操作的步骤,一步一步跟着学,效率应该会高很多。
评分我从事的是模具设计行业,SolidWorks 在模具行业里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这次看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可能包含的“高级装配体设计”和“仿真分析”部分。在模具设计中,装配体是常态,如何高效地管理和优化大型装配体,避免卡顿和错误,是我的日常挑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大型装配体的配置管理”、“运动仿真”或者“有限元分析”的应用案例和技巧,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尤其关心的是,它是否会讲解如何利用 SolidWorks 的仿真工具来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比如应力、形变等,这对于评估模具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另外,书中的“制图和标注”部分,是否能提供一些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这对我与国外客户交流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