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投資中國大陸股市有精闢的見解和獨到的分析,是投資中外股市的必備參考書。
老外看中國
近年,中國的快速崛起,誘發大量老外經濟學傢和投資者對研究中國的興趣。老外在學術研究和經濟發展多個領域均走在中國前麵,因此,其言論甚具參考價值。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福格爾(Robert Fogel)說:
中國是未來的王者
2040年前,中國仍能維持每年8%以上的GDP增長,而美國與歐洲同期則為2.8%和1.2%......2040年, 中國佔全球GDP由現時的5%暴增至40%,美國則由現時接近30%降至14%。摘錄自《中國經濟扶搖直上32年》,iMoney,2008年8月23日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總經理喬納森加納 (Jonathan Garner)說:
中國消費者崛起將成全球投資主題
中國消費者不僅越來越富有,而且他們開始捨得花錢。這無疑給未來10年(2004-2014)或更長時間內的全球消費類公司帶來瞭無限的商機與挑戰。中國消費者對這些公司的影響無異於過去10年中國生産商對資源類公司帶來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很有可能將於2014年取代美國消費者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
摘錄自《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nsumer – Theory and Evidence》,2005
國際知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 (Jim Rogers)說:
中國正在令投資者變得富有
我從來沒有賣掉我的任何一傢中國公司……在2008年賣掉中國的公司就像在1908年的時候賣掉美國企業一樣。當然,比方說當中國市場再跌40%,那又怎樣!你迴頭看看過去的100年, 當你從1928年的美國經濟的繁榮看過來,或在 1938 (經濟大蕭條的底部) 看過來, 有人在1908年買入瞭股票, 他們將慶幸自己沒有在1908年賣掉股票。」
摘錄自《Exclusive Interview: Jim Rogers Continues to View China as the World’s Best Long-Term Profit Play》, Money Morning, 2008年8月20日
作者簡介
尹滿華
現職傲揚集團投資總監,以「順策而行」為投資座右銘。尹先生多年來專注研究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和資本市場改革,又積極投資中國,「中國通」的形象突齣,經常為媒體的採訪的對象。
尹先生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財務係,曾為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審計經理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客席講師﹔現為香港會計師公會、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和香港證券學院會員。
尹先生認為中國股市是典型的以政策為導嚮的股市,中央的片言隻字足以影響中國經濟和股市的發展,因為政策影響經濟,經濟主導股市。因此,投資中資股必須跟著國傢政策走,必能少繳學費少受傷害,賺到錢,纔是投資中國的上上策。
尹先生本?「順策而行」的投資理念,屢次成功預測政策風嚮,洞燭機先,成功獲利。2004年創立亞洲區內首批中國A股基金,成功預測A股的一輪牛市行情。2006年更開始涉獵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報酬獲利豐盛。
尹先生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時常被各大媒體關注和報導,其中包括﹕
2005年6月6日,上證綜閤指數創下9年低位至998點,6月7日,尹先生於香港<<信報>>發錶文章錶示,由於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A股將告彆熊市。一如所料,上證綜閤指數自998點強力反彈,展開一輪大牛市。
2006年1月,尹先生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的邀請,與7大著名中國內地經濟學者暢談2006年中國股市,尹先生是8大專傢中唯一對A股2006年告彆熊市錶示樂觀的講者,結果,上證綜閤指數於2006年上升130%。
2006年7月20日,尹先生於香港<<經濟日報>>發錶文章錶示,國內證券商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將陸續上市。截至2007年12月,8傢證券公司包括海通證券、東北證券和國元證券已完成藉殼上市申請。此外,大量證券公司透過配售股份於策略及財務投資者以擴大資本,為上市作積極的準備。
讓資本看見中國 8
自 序 13
中國A股值得期待 16
第1章 投資中資股:順著政策走
1.1「國九條」拉開資本市場改革的序幕 28
1.2銀行業改革:重組、引資、上市 31
1.3證券業改革:重組、上市 41
1.4信託業改革:上市或被收購 49
1.5投資「十一五」前途無限 57
1.6人民幣長期升值是必然趨勢 72
1.7重慶:城鄉綜閤配套改革試驗區 79
1.8天津:全國金融業改革創新試驗區 83
1.9會計準則國際化 增加投資者信心 90
1.10 十七大揭示投資方嚮 91
1.11政府力挺中小企業上市 94
1.12中國創投春天來臨 96
1.13十年磨一劍 中國創業闆推齣在即 98
1.14中國創業闆沿用納斯達剋模式 101
1.15中國創業闆 門檻高 增吸引力 104
第2章 股市發展史
2.1內地股市的發展史 108
2.2內地的A股和B股以及香港的H股和紅籌股 116
2.3內地股市的股本結構 122
2.4內地股市的現況和趨勢 124
第3章 中資股背景:內地的宏觀經濟
3.1國內生産總值(GDP) 128
3.2對外貿易 139
3.3外商直接投資(FDI) 151
3.4外匯存款 157
3.5中産階層 163
第4章 變革:股權分置改革
4.1股權分置的曆史和近況 168
4.2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方案 175
4.3股權分置改革對內地股市的影響 184
4.4股權分置改革衍生的投資機會 190
第5章 QFII的製度安排
5.1QFII的發展曆史和近況 196
5.2QFII對內地證券市場的影響 206
第6章 QDII的製度安排
6.1QDII的發展曆史和近況 220
6.2QDII對股市的影響 234
第7章 總結 239
2004年,我首次接觸中國內地A股。同年9月,我跟友人一起創立瞭香港首批以投資中國內地A股為主的基金─馬可孛羅至真中國基金Marco Polo Pure China Fund。當時投資A股絕對不容易,因為A股仿似西藏高原上的一個湖,跟國際金融市場這海洋是不相連的;因此,我們無法將國際的一套完全照搬到A股市場。此外,當時坊間以介紹A股為主的資料非常缺乏,境外機構對A股的研究報告更可謂寥寥可數,大大地加深瞭公司調研的難度。
中國內地A股市場甚具中國特色,例如中國內地存在著上市公司發行的不可在交易所買賣的股份,我們把它們稱為「非流通股」。非流通股為中國內地曆史遺留産物,為全球獨有,而正正就是這些非流通股主導著整個A股市場的後續發展。此外,A股公司的財務報錶披露不足,會計準則又有彆於國際標準。投資A股的睏難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基於對中國內地經濟長期看好的信念和相信政府將大力改革資本市場的判斷,我堅定地看好A股。2005年2月,我首次於中國內地的財經雜誌《招銀財富》發錶瞭一篇名為「中國A股值得期待」的文章。這是我首次於媒體發錶中國內地A股相關的文章。文章代錶瞭我當時對中國內地A股的看法。雖然事隔三年,文章大部分觀點至今仍然正確。
當時我大膽預期「A股將會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國內市場定能孕育齣如沃爾瑪、思科係統、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三星電子、LG及戴爾電腦等跨國企業。」
一如所料,中國內地A股2006和2007年連續兩年成為全球錶現最佳市場之一。2008年的奧運會、2009年的中共成立六十年壽辰、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金融改革繼續深化、國企重組閤併繼續、人民幣升值繼續、內部消費升級……這種種利好因素將支持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持續發展。未來十年,中國內地A股仍為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
中國內地A股市場自2005年至今,發展速度之快,實為我預料之外。截至2007年底,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中人壽、工商銀行已晉身全球十大市值之列,深滬市場的市值已位列全球第三!
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除帶動A股市場外,還帶動瞭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和國企股的發展。我甚至認為未來紅籌和國企將有力跑贏A股。原因很簡單,隨著QDII和資金自由行(港股直通車)的推行,中國內地A股市場未來將麵對著資金流齣的問題,而紅籌國企將受惠於資金流入的曆史機遇,且價錢便宜。
此書取名《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實為我的親身體會。投資中資股必須順著國傢政策而行,方為上策。硃鎔基在任時,中國內地股市被稱為「硃市」,硃總理的片言隻字足以影響中國內地經濟和股市的發展。例如硃總理於90年代初宣佈一刀切式的宏觀調控,以壓抑過熱的經濟,結果總體經濟急速下滑,並為市場製造瞭大量的「爛尾樓」。2007年11月,溫傢寶總理一句港股直通車開車無期,結果?生指數和國企指數立即自高位大跌數韆點,充分地體驗到「溫市」的利害。
2005年底,我已有意齣版此書,以分享投資中國內地的心得。然而,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快,書本已完成的章節在短時間內已經不適用,再加上我於研究和投資方麵工作繁重,書本的推齣日期一直往後推。書本現在能夠順利麵世,我要感謝太太給我的支持,願意減少相聚的時間,讓我能夠專心寫作,令此書能夠順利完成。
成書倉促,如有錯漏,懇請指正。
尹滿華
2008年春
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投資指南!我一直對投資中國內地股市充滿瞭好奇,但又畏懼於其復雜多變的政策環境。市麵上充斥著各種關於技術分析、宏觀經濟的解讀,卻很少有能把政策和股市投資的內在聯係講得如此透徹的書。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擊痛點,“看懂政策賺大錢”,這正是無數像我一樣的散戶投資者所渴望的“點石成金”的秘訣。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僅從書名和簡介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力和獨到的見解。我期待它能帶領我穿越迷霧,真正理解政策對中資股估值和增長潛力的影響,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我尤其關注作者如何將晦澀的政策條文轉化為可操作的投資邏輯,是單純的羅列,還是有深入的分析和案例佐證?這本書是否能教會我如何識彆那些政策利好即將顯現的行業和公司?這無疑是衡量一本投資書籍價值的關鍵所在。我非常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找到那些被市場忽視但卻蘊藏巨大價值的投資機會,實現資産的穩健增值。
评分我是一名剛入股市不久的投資者,對很多投資概念還處於摸索階段。一直以來,我對中國股市的認識比較模糊,總感覺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太大瞭,尤其是政策方麵,更是讓人捉摸不透。市麵上有很多教你如何選股、如何分析財報的書,但很少有專門針對政策風險和機遇進行係統性解讀的。當我看到這本書《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的時候,我眼前一亮,這正是我急需的“救命稻草”。我希望這本書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政策變化與股市行情之間的微妙關係,讓我明白政府的每一次調控、每一次導嚮,究竟會給哪些行業帶來春天,又會給哪些行業帶來寒鼕。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政策的齣颱是如何影響瞭某傢上市公司的股價,以及投資者應該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做齣反應。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套識彆政策性投資機會的框架,那將對我未來的投資之路産生深遠的影響,讓我不再是盲目跟風,而是能夠有理有據地進行投資。
评分我在投資中資股時,最常遇到的睏境就是對政策走嚮的迷茫。感覺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棋盤,而政策就像幕後操盤手,隨時可能落下一枚關鍵的棋子,改變整個局勢。很多時候,我們隻能被動地接受市場的變化,卻很難主動地去理解和預測。因此,當看到《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這本書名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我非常渴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清晰的思路,告訴我如何像內部人士一樣去理解政策,如何將那些官方文件、新聞報道中的信息,轉化為對股市有指導意義的判斷。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大量的實例,通過具體的案例來闡述政策如何影響股價,以及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能教會我識彆那些即將受益於政策的公司,以及如何規避那些可能受到政策打擊的公司?這本書的價值,將在於它能否幫助我從一個“看客”變成一個“玩傢”,真正地掌握主動權,通過理解政策,在資本市場中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评分作為一名在投資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股民,我深知政策對於中國股市的影響之大。每一次重大的政策調整,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也可能孕育齣新的投資機遇。然而,理解和解讀這些政策,尤其是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投資策略,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市麵上不乏分析公司基本麵和技術麵的書籍,但能係統性地將政策與投資緊密結閤,並給齣具體操作建議的書籍卻鳳毛麟角。這本書的標題《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無疑抓住瞭問題的核心。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製定邏輯和執行方式,揭示不同政策對中資股估值、行業前景以及個股錶現的深層影響。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他獨特的政策解讀框架和投資方法,幫助投資者建立起一套有效識彆政策風險、規避潛在陷阱,並抓住政策紅利從而實現財富增值的實戰經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否真正賦予投資者“火眼金睛”,在紛繁復雜的政策信息中,洞察齣那條通往財富增長的“金光大道”。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非常吸引人,直觀地指齣瞭投資中資股的關鍵——政策。我一直認為,在中國這樣的經濟體中,政策的影響力是其他國傢無法比擬的。然而,普通投資者往往難以把握政策的齣颱邏輯、演變趨勢以及對不同行業和公司的具體影響。市麵上大多數投資書籍偏重於技術分析或公司基本麵研究,對於政策層麵的深入解讀卻相對較少。因此,《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這一領域的空白。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復雜的政策解讀轉化為實際的投資策略的。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不同類型的政策(例如産業政策、金融政策、環保政策等)對股市的影響機製?是否會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投資者識彆政策的潛在風險和機遇?我期待書中能夠有精彩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過精準解讀政策,在市場波動中發現並抓住投資機會,從而實現“賺大錢”的目標。這本書有望成為我投資中資股的“指南針”,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市場,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