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颱灣絕無僅有的女性素人建築傢,在全颱蓋起一係列的「伍角船闆」餐廳建築,成為吸引國際間關心自然建築的媒體、單位或團體等,列入來颱觀光必看景點,是全颱唯一完整介紹謝麗香奇幻的內心世界與建築的傳奇。
「伍角船闆」是從地上長齣來的建築;
有瞭「伍角船闆」,城市變得有趣多瞭;
走進「伍角船闆」像走入樹林搭建的房屋有著懸奇之美;
不同的伍角船闆,建築人發齣不同的贊嘆。
一個女人起厝奇聞,正成為國內外遊客的觀光新地標。
本書收錄建築師漢寶德先生、學者吳介祥小姐專文,並專訪母語空間董事長劉育東先生,以及謝麗香小姐2008年最新創作。
作者簡介
謝麗香
颱南縣西港人,無建築專業背景的建築素人,民國80年突發奇想動手蓋瞭自宅後,心中湧起強烈追逐建築創作夢想的意念,因緣際會,得以從88年投入建築創作至今,已完成全颱6傢<伍角船闆>。她靠自創工法、不受拘束的直覺構圖、以及過人的堅強意誌,將建築創作當作一生追求的夢想事業。崇尚大自然山林生活,隻要有機會仍會爬上果樹摘食水果、在野瀑沖身淋浴。目前積極投入各式藝術創作,作品陸續展齣於颱南店伍角船闆。
吳鞦瓊
雲林縣人,曾任職雜誌主編,專訪藝文人物,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名人觀景颱A座築夢的時代
名人觀景颱B座塑泥賦靈的女媧氏--天堂樹
名人觀景颱C座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編者序就是停不下來
楔子
chapter1蓋房子的女人
chapter2命名的由來
chapter3美夢的開始
chapter4無預警的危機
chapter5生命中的貴人
chapter6不能歇止的熱情
chapter7新生的孩子
chapter8含孕珍珠的外衣
chapter9不受約束的靈魂
chapter10迴到山林的懷抱
chapter11來自童年的養分
chapter12相類近的靈魂自由
chapter13原始而有味的工法
chapter14婚姻鬧劇的結局
chapter15我的父親與母親
chapter16颱北的天空
chapter17如火一般的焠煉
跋 神秘而未知的能量
編者序
就是停不下來
兩年前撰寫<小女人建築大夢>時初識謝麗香,直覺她是一個「隨時都在動」的人,當時我的解讀是,她正處在<伍角船闆>颱北店施工進度的焦慮中,後來纔慢慢地理解,謝麗香的「動」是另一種不能停止的,持續在滋生的創作欲念,一種可怕又或者可貴的能量,讓她永遠處於停不下來的狀態!
<永遠的母校與鄉親>
前年一個颱風打壞瞭謝麗香在颱北山上的住處屋頂,顧不得找工人來修理,自己就先急著爬上屋頂去看,一個沒留神就摔下來瞭,受傷也逼得她隻好迴颱南老傢休養,但是一刻也不能閑著的謝麗香,硬是把老傢的房子又改造瞭一次,變成金砂村的「觀光景點」,可能也是方圓幾十裏內唯一賣咖啡的地方!
「事有輕重緩急」這種邏輯謝麗香也有,但排序顯然大有不同,比如腳受瞭傷,總該先養好吧,但是她即使拄著拐杖也要「把該做的事先做好」,完全不理會腳傷可能留下更嚴重的後遺癥;這期間她不僅完成瞭日前在颱南縣總爺藝文中心的「天堂樹」雕塑創作,還參與瞭母校金砂國小的護校活動。
形容自己「像瘋婆子一樣四處去求小孩」,簡直到瞭不顧形象的地步,為瞭在限期內找到八名學童來入學,謝麗香可是「講到口水都乾瞭」,不知傢長們是深受她的誠意感動,或是實在「不堪其擾」,反正最後也答應孩子來入學瞭,在鄉親們一起努力下,金砂國小總算免於被廢校的命運,身為金砂國小第一屆畢業生,謝麗香還答應今後五年要擔任駐校藝術傢,陪著這些小小學弟妹一起「練藝術武功」,這個學校算來可是她藝術生命的啓濛之地!
有趣的是,這個做起事來拼命三郎似的奇女子,竟被找去當「空間母語基金會」的董事,原來是創辦人梁傢銘先生從<小女人的建築大夢>一書看到她的特質而深受感動,於是主動前來邀約,這也是謝麗香長期在藝術創作的個人世界之外,第一次加入的團體組織。
<坐在接近天堂的樹梢>
伍角船闆颱北店開幕之後,謝麗香先「迴去女人島休息」,因為實在受不瞭城市的空氣和噪音!也許是颱北店耗費太多體力瞭,她開始朝嚮平麵創作,以女體樣態為藍本完成瞭「蜻蜓」係列,畫中隱約透露女性幽微而細膩的自我探索,這種「寜靜的錶達」讓人看見創作者內在的情感轉摺,也像是預告謝麗香的創作之路有瞭另一個開端,尋著這條路往下走,將會看見另一種生命景象。
今年八月,謝麗香在總爺藝文中心展齣十棵「天堂樹」,以接近「直言」的錶達形式來呈現創作者的情感觀點,被藝術評論傢稱為「女媧氏」,頗有情天難補的意味。
「天堂樹」其實是謝麗香腳傷之後的創作,因為行動無法如常人般自如,她覺得非常沮喪,好像靈魂也被肉體禁錮一般,有一段時期住在東北角的山間,陪伴她的隻有玻璃屋外無止盡的綠樹,她有時不免覺得時空交錯,彷彿迴到童年的鄉間,隻是愉悅的初心卻已不可得。
她於是開始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是哪一個時期遺失瞭那個初心?那麼單純的眼睛所看見的純粹的世界哪裏去瞭?那些曾經擁有的快樂能量要去哪裏補充?她得到瞭一個結論,原來人要嚮樹學習!即使經曆風雨摧殘也不忘長齣新枝,從來不會錯過花開的時節,這是樹的天性,那麼自己又如何會失去純真的人性呢?!
原來是被成人世界不可避免的諸種情感濛蔽瞭!有瞭這樣的覺知,謝麗香於是以「天堂樹」為名開始泥塑創作,以一種近乎詩化但實則原始直接的情感來詮釋自己的心境,她用<精神睏獸>來說明自己奴隸般的追求慾望,像陷在無底洞裏,情慾二字雖可解讀為女性的情感自主,但用在謝麗香身上,則更是服從於創作欲望的驅使,令她如奴隸般無法脫身難以自拔。
<消失中的伍角船闆>
從今年九月起,「伍角船闆」颱南店將停止餐廳營業轉為藝術展覽空間,負責這一項規劃的陳緯一先生,也是謝麗香人生中的「聖音」,不僅一路支持她的創作,也隨時喚齣群蝶,將她從榖底救起;麵對明年三月租約到期「不可逆的事實」,陳緯一雖然難免不捨,但仍樂觀看待,因為一直以來,他和謝麗香一樣以藝術創作來看待「伍角船闆」的建築,這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因為有生命因此也會有終止的一日,每一座建築體都是建造在承租的土地上,陳緯一說,「說不定過瞭十年,颱灣就沒有伍角船闆的建築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