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在逐渐摆脱传统西发利亚体系的国家主权观后,如何自行调适及与国际社会接轨,并讨论使中国从原本排斥、害怕国际社会转为接纳国际社会的最终原因,甚至明确表达在其未来的对外行为政策中,主要方向之一就是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以上述论点为基础,作者选定中国近年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探讨此一主题的切入点,辅以三项研究途径,试图解释中国态度转变之原因。本书也整理出中国在参与维和行动中,包含实际参与行为和投票行为两大部分,并阐释其态度逐渐转变所代表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俊毅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中国大陆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亚太区域研究等。着有期刊论文〈江泽民对共军现代化之影响〉、〈北京的儒学外交〉。
致谢辞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名词释意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五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架构
第二章 三个研究途径
第一节 国际建制理论
第二节 维和行动及其演变
第三节 中国当前的国际战略分析
第三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情形
第一节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第二节 1999年之前中国的参与情形
第三节 2000年之后中国的参与情形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分析及遭遇之困难
第一节 原因分析
第二节 困难与限制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检讨
第一节 国际建制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维和行动本身的质变
第三节 中国国际战略的解释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心得
附录一 中国历年个别维和行动之参与率(1990-2008∕4)
附录二 中国历年所参与维和行动之发言纪录(1990-2008∕4)
附录三 中国投票行为的态度转变(1973-2007)
附录四 中国历年参与维和行动之组成比例
附录五 中国历年参与维和行动组成情形图示(1995-200∕4)
附录六 中国历年参与维和行动成长率及图示(1995-2008∕4)
附录七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大事纪
参考书目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立刻联想到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的身影,尤其是其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信息量,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中国在参与维和行动过程中的“变革”的。这种变革是否体现在中国在国际安全领域所持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观望和谨慎,到如今的积极主动、深度参与?是否也体现在中国军队在维和行动中的能力提升,例如装备的现代化、人员的专业化、任务的复杂化等?而“合作”二字,则让我对书中描绘的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中国是如何在联合国维和的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有效合作的。这种合作是否涵盖了政治协调、军事行动、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能力建设等多个层面?书中是否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中国在南苏丹、马里等维和任务中的表现,来生动地展现中国军队的专业素养、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参与维和行动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当我看到《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的思绪立刻被拉回到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转变。这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深度的题目,它承诺将深入探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一关键议题。“变革”二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中国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中国在国际安全观念、外交政策上的根本性转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解读,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逐渐成长为一个积极参与全球和平与安全事务的建设性大国。这种转变是如何体现在其参与维和行动的规模、任务类型、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又是否触及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战略考量和对世界秩序的认知?而“合作”则是我关注的另一个核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中国在维和行动中,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具体合作模式和实践。这种合作是否仅仅局限于军事援助,还是包含了政治协商、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能力建设等更广泛的领域?中国在与其他主要力量进行维和合作时,是如何应对挑战、寻求共识、实现共赢的?这本书的题目就暗示着它将是一次对中国外交政策深度分析的旅程,我渴望从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宏大叙事下的细节充满了求知欲,而《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题目,恰恰预示着它将不会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中国参与维和行动背后的复杂动因,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考量,也包括经济、社会乃至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例如,中国是如何在国际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重新定位自身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角色?这种“变革”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政策调整和战略部署上的?是哪些国际事件、国内改革或者理念的转变,促使中国在联合国维和领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精力?而“合作”二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阐述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维和行动中的具体合作模式,例如在装备、人员培训、情报共享、政治协调等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创新性的合作机制?中国又是如何处理与其他主要维和参与国之间的分歧和合作共赢的?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维和任务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展现中国军队在执行任务时的专业素养、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与当地民众的互动情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中国维和实践的演进轨迹,以及其在推动全球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实际贡献。这本书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我预感这将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之旅。
评分《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书名,立即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图景:一个正在深刻转变、积极拥抱国际合作的中国。我一直关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演变,而联合国维和行动无疑是中国践行国际责任、提升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变革”历程的。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对待国际安全问题上,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是否意味着中国军队在维和领域的专业能力、装备水平、任务承担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合作”这个词,则让我对书中关于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联合国机构在维和行动中进行互动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维和任务中是如何协同作战、分享经验、共同应对挑战的。例如,在后勤保障、情报共享、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是否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模式?中国在维和行动中,又是如何平衡自身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的?这本书的题目就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预示着它将为我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安全贡献的绝佳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国家发展轨迹和战略方向的书籍情有独钟,而《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变革》二字,让我联想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以及其在安全观念上的演变。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释这种“变革”的,它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从最初的谨慎旁观,到如今积极参与,这种转变的动因是什么?它对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合作”这个词,更是勾勒出一幅多边主义的画卷。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述中国在联合国维和框架下,如何与其他国家进行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否涵盖了政治协调、军事行动、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中国在与其他大国,特别是西方国家进行维和合作时,是否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具体的合作案例,例如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中,与当地国家以及其他国际力量是如何协同作战,共同维护和平的?我相信这本书将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角色,以及其参与维和行动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试图寻找一本能够清晰、系统地解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演变的著作,而《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我的需求。我尤其想知道,“变革”这个词在书中是如何被具象化的。从最初的有限参与,到如今成为联合国维和摊款的第二大贡献国,并派遣数量庞大的维和部队,这背后的决策过程、战略调整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究竟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中国在参与维和行动中,其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之间的平衡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这种参与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现代化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合作”则是我非常关注的另一个维度。我非常好奇,中国在与联合国、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其他维和参与国的合作中,是如何构建信任、化解分歧、实现互利共赢的?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具体的合作案例,例如在联合国的框架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何协同执行复杂的维和任务,或者在人道主义援助、灾后重建等领域,中国又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帮助我理解中国维和行动的战略意图、实践经验以及它在塑造全球和平与安全秩序中的重要地位。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政策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崭新而深刻的窗户。我一直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化很感兴趣,而联合国维和行动无疑是中国走向国际化、承担更多责任的标志性领域。这本书的题目就直击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中国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相对被动的参与者,成长为如今在维和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变革”二字,在我看来,不仅指的是中国自身国力的提升,更是指其国际观、安全观的转变。从最初的观望、谨慎参与,到如今派遣规模日益扩大、任务日益复杂、装备日益精良的维和部队,这中间的轨迹必然充满了决策者的智慧、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而“合作”二字,则凸显了中国并非孤军奋战,而是积极融入多边框架,与其他国家、联合国机构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这种从“中国视角”来审视中国维和实践的研究,无疑能够填补我们现有认知中的一些空白,让我能够更立体、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外交的深度和广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解析这些“变革”背后的动因,又是如何描绘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维和领域“合作”的细节和成果的。这本书的选题本身就充满了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相信它能为读者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到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瞬间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战略转型和外交实践感到着迷,而《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标题,恰恰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国国际角色演变的探究欲。“变革”二字,在我看来,绝非仅仅是国力的简单增长,更是指中国在国际安全理念、国家战略以及外交政策上的深刻调整。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揭示中国参与维和行动所带来的内在“变革”的。这种变革是否反映了中国从一个相对孤立的大国,逐渐融入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的进程?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在各种国际压力和机遇下,中国是如何做出参与维和行动这一战略选择的,以及这种选择又对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推动作用?而“合作”的另一半,则勾勒出了一幅多边主义的宏伟画卷。我极为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述中国与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机构在维和行动中的具体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是否超越了简单的军事派遣,而是在政治协调、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能力建设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这一宏大议题上,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维和实践,展现出其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担当的。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国家战略核心的书籍非常着迷,而《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从书名来看,它不仅仅是记录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事实,更是要深入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变革”逻辑和“合作”策略。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解读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变革”之处。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安全观、国际观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是否从一个仅仅追求自身安全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更愿意承担全球安全责任的国家?这种转变又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维和行动中的?例如,在任务的性质、规模、装备以及人员素质方面,是否都展现出了与过去不同的特点?而“合作”二字,更是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描绘中国在联合国维和框架下,如何与其他国家进行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是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的,还是涵盖了政治、经济、人道主义援助等多个领域?中国在与其他大国,特别是西方国家进行维和合作时,是否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具体的合作案例,例如在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中,中国与当地国家以及其他国际力量是如何协同作战,共同维护和平的?这本书的题目就暗示着它将是一次对中国外交战略深度的挖掘,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中找到答案。
评分读到《变革与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之研究》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渐重要的身影,尤其是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深层逻辑和实践。“变革”一词,让我充满了好奇,它意味着中国在参与维和行动的过程中,一定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是否体现在中国对国际安全局势的认知、对自身国际责任的理解,亦或是对维和行动的战略定位上?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中国在力量增长的同时,是如何调整其安全观,从一个相对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而“合作”二字,则让我对书中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国机构在维和领域如何开展互动的描写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展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维和任务中的合作模式,例如在装备支援、人员培训、情报共享、政治协调等方面,中国是如何发挥作用,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建和平的。这本书无疑将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外交战略和全球安全贡献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深刻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