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媒大国」。
日本媒体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其报导模式、评论态度、新闻价值的判断与取舍、版面的策划与栏目的「划一性」,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种「划一性」特征,再加上各大报纸及各电视台狂轰滥炸式(日本人称之为「集中豪雨」式)的、倾向于煽情渲染式的激情报导手法,使得日本国内话题和热潮接连不断地出现。让人不由得产生如下疑问:日本的大众传媒能否正确传达世界(特别是亚洲)的真相?
有关日本传媒对亚洲的报导,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问题。
其一是和日本传媒所具有的特质分不开的,亚洲报导是日本大众传媒的构成部分,因此日本媒体报导所具有的特征和倾向也就会反映在亚洲报导?。亚洲报导的问题可以说是日本大众传媒报导问题的一个缩影。
其二是战后日本大众传媒的亚洲报导所特有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关系到日本传媒将亚洲报导置于何等位置,也与大众媒体对亚洲的视点有关。除了越南战争等特殊问题的报导外,二次大战后日本对亚洲报导的重点,与其说是向受众介绍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加深其理解,不如说是偏重于日本的 「国家利益」,或者与日本企业及日本人密切相关的问题。
总论:日本的亚洲报导往何处去?
第一部分: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论
第一章 日本大众传媒东南亚报导的特征与基调
第二章 日本战前「南方报导」与战后「东南亚报导」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第三章 战后日本的华侨与华人论——日本传媒与专家论调分析
第四章 从留学生问题报导看日本传媒的「内部国际化」观
第五章 开国乎?锁国乎?——引发「国民大辩论」的外劳输入问题
第六章 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与日本舆论走向
第二部分:从亚洲看日本的变与不变
第七章 战后日本的亚洲政策与日亚摩擦
第八章 从亚洲的角度看日本的「海外派兵」论
第九章 从鼓吹「雁行论」到担忧「日本虚无论」 ——「日本模式」的反思和启示
第十章 日本的「常任理事国梦」与舆论诱导
第十一章 从「小泉现象」看日本政治的变与不变
第三部分:日本与亚洲、世界的对话与沟通座谈
外国记者眼中的日本及日本报章
亚洲眼中的日本、日本眼中的亚洲——什么是真正的国际性?
日本的亚洲报导 亚洲的日本报导
第四部分:从安倍政权到福田内阁
「安倍风筝」是怎样腾空飘扬的?
日本决策者眼中的「中国崛起」
日本究竟将往何处去?——从福田插曲到安倍偷拜「军神」
日本新相安倍为何急于访问中韩?
融冰之旅乎?薄冰之行乎?
日本对华态度之「调温」与舆论导向
日本修宪声中看中曾根哲学与史观
日本修宪声中再谈中曾根的政治哲学
谁该为不成熟的安倍政权负责?——写在唿之欲出的福田政权诞生前夕
如何解读福田的「背水一战内阁」
如何解读福田的「迎春之旅」 ——接受《参考消息》访谈
日本传媒怎样帮福田打牌?
日本传媒解读中日新关系
再谈日本传媒对中日关系的解读
日本为何错误解读军机赴华事件
日本传媒奥运报导何以「杂音」多?
福田首相为何唐突弃甲而逃?
日本首相争夺战只是一场戏
麻生拜相与日本走向
中日两国民间情感何以落差大?
后记
我必须承认,当我翻开《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外交》这本书时,带着一些既定的刻板印象,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些印象被一一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更为 nuanced 的视角。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日本描绘成一个刻板的“加害者”或“受益者”,而是呈现了一个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努力在亚洲地区寻求平衡与影响力的国家形象。书中对于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通过媒体塑造其在亚洲的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如何影响其外交策略的分析,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考究,那些具体的报导片段、外交声明,都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国家的外交,必须先理解它如何理解世界,特别是它如何理解自己的邻居。这种由内而外的审视,让我对我们与日本的关系,以及亚洲区域的未来,有了更深沉的思考。
评分在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外交这本书的海洋里徜徉,我仿佛搭乘着一艘由文字织就的船,穿越了漫长的岁月中,那些关于日本如何观察、理解并互动于亚洲大陆的种种面貌。这本书绝非枯燥的学术论文集,而是如同精心策划的摄影展,从不同的角度捕捉了历史的肌理和地缘政治的脉动。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如何将冷冰冰的官方文件、新闻报道,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得以窥见日本决策者在错综复杂的亚洲关系网中,是如何运筹帷幄,又如何被国际舆论所塑造。书中对于战后日本如何试图修复与亚洲各国关系的细致描绘,尤其让我产生共鸣,那些曾经的伤痕,以及在经济发展大潮下,亚洲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都在作者的笔下有了鲜活的生命。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将日本视为一个东亚的近邻,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亚洲区域舞台上扮演的复杂角色,以及它与我们这片土地之间,那种既充满张力又无法割舍的联系。
评分在《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外交》这本书里,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智识上的碰撞。作者以一种近乎侦探般的严谨,抽丝剥茧地揭示了日本在亚洲的媒体宣传与外交实践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接触到的关于日本的“形象”,往往是经过精心构建和传播的,而这种构建,又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外交决策。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对不同时期日本媒体如何塑造对华、对韩、对东南亚等区域的报道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些分析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情感以及现实的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这些媒体的“声音”与日本政府的外交“行动”进行对比,展现了两者之间的张力与协同。这种跨领域的分析,让我对区域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作为台湾读者,我们应该如何更全面、更批判性地理解日本在亚洲扮演的角色。
评分读罢《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外交》一书,我的感受就如同走进了迷宫,却发现每个岔路口都隐藏着通往更深邃洞察的钥匙。作者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解构了日本媒体如何构建对亚洲的认知,又反过来,这些媒体的报导又如何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书中的案例分析,从历史上的事件到当代的地缘政治议题,都展现了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强大力量。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揭示了报导中的“视角”和“叙事”是如何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起来的,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接收到的关于亚洲以及日本的信息。它迫使我去思考,那些看似客观的新闻,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立场和动机。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外交并非只是领导人之间的密室谈判,而是与民众的认知、媒体的议程设置息息相关的宏大工程。这种对媒体与外交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剖析,让我对整个区域的互动有了更为立体的理解。
评分《日本的亚洲报导与亚洲外交》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份精美的地图上,标记出了历史的航道和政治的暗礁。作者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野,梳理了日本在亚洲区域政治舞台上的种种作为,从早期的殖民扩张到战后的经济崛起,再到如今在地缘政治中的多重角色。我特别佩服作者处理复杂历史事件的能力,他并没有回避那些敏感的、具有争议性的过去,而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呈现了不同时期日本与亚洲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书中对于“报导”与“外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论述,更是点睛之笔。它让我明白,媒体的镜头和外交的语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同塑造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能够清晰地看到,日本是如何试图在亚洲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陆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之共同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