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的故事,看似窄小窗口,探齣頭看竟是全新視野。
鮮活的比喻,彷彿閑話傢常,笑談之間流露深刻啓發。
簡單的寓言,恰如明燈一盞,照朗內心中的幽晦積鬱。
人生的境遇總有高低起伏,對於挑戰與睏境該怎樣看待、如何自處、怎麼行動,隱喻有很好的提示效果,卻沒有如說教和告誡容易引起嫌惡和防衛的缺點。禪門善巧,妙喻具有活潑生動的感動性,在適當的時機提齣,常能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領會。
瞋心如火,能燒功德之林;恨心如毒,可毀幸福人生。
寬恕是良藥,能解敵意沉?;慈悲是春陽,普照生涯美景。
珍惜自己,必能展露長纔;沃壯心誌,亨通就在未來。
貶抑自己,隻會自討苦吃;放下較量,彆有一番自在。
本書以《百喻經》中的隱喻故事為主要題材,加以引申,做為現代人參契內省的資糧。透過四十八個小隱喻,不但能給諮商及教育工作者,帶來專業上的新知,更能給一般讀者,帶來扭轉人生的反省和創意。
作者簡介
心理學傢 鄭石岩
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奬;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曆豐富,是融閤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奬,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總序∕我的創作曆程4
自序∕妙喻的啓發作用14
壹 隱喻的啓發性21
1隱喻晤談24
2隱喻的效用28
3象徵式語言32
4禪機妙喻38
5公案與隱喻44
6詩歌詠唱50
7隱喻的要領54
貳 涵養生活態度61
1殺瞭領路人64
2兩鬼爭物68
3溺死一船人72
4五人使喚一奴76
5一捧水多80
6燒衣求美服84
7沉香燒成炭88
8砍樹取果92
9黃金在岸上96
10願為王剃須100
11看窯工做瓶104
12二子分財108
參 精進踏實人生113
1隻造第三層樓116
2炒熟芝麻當種子120
3牛腹儲乳124
4縮短路程128
5莽夫治病132
6刻船尋盃136
7償還割肉140
8本末顛倒144
9為夫人換鼻子148
10驢子本事大152
11礦師的眼睛156
12愚夫討債160
肆 陶冶安定心境163
1守門人166
2拿榖粉刷牆170
3為甘蔗施肥174
4丟掉一群牛178
5偷牛賊182
6迷戀吃藥186
7受騙的牧羊人190
8我沒有魯莽194
9爐上糖漿198
10警覺的烏龜202
11傻子受苦206
12烈火盆水210
伍 啓迪穎悟智慧213
1愚人吃鹽216
2名醫採藥220
3白吃六個餅224
4老師受害228
5磨製玩具232
6禿頭求醫236
7泉水不停240
8寶篋裏有人244
9學國王眨眼248
10上樓磨刀252
11喝不完的河水256
12索討無物260
自序
妙喻的啓發作用
隱喻的故事具有豐富的意義和啓發性,無論閱讀、聽聞和欣賞,對於個人性靈、心境和情緒,都可能造成深度的感動,透過領會帶來嶄新的生活態度。在教導、溝通和諮商的過程中,若能加入恰到好處的隱喻,常能誘發當事人或學生反省、領悟和創意思考的能力,進而産生主動、負責的態度,去麵對他所麵臨的問題。
多年來,我從佛學的研究以及禪的體驗中,發現佛經所記述的內容,都是佛陀和弟子的談話(有時是個彆晤談,有時是團體會談,有時是對大眾開示或教誡),而在這樣的師徒談話中,使用瞭相當多的隱喻或譬喻,這種啓發方式不但影響瞭往後的宗教傳承方式,其對於心靈的啓發,更是引人入勝。因此我發現,隱喻具有活潑生動的感動性,隻要在適當的時機提齣,尤其是認知及意識活動到瞭相契的時候,隱喻常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領會。
隱喻不會讓人死守著定義,不緻停留在知性化(cerebration)裏,導緻雖然明白其道理,卻陷在無法引發行動和共鳴的消極態度中。隱喻能有舉一反三的作用,以及清醒麵對真理的效果,它不但能引發創意,更能産生主動性,讓人積極麵對自己當下的際遇。
於是從一九七五年起,我便引用禪宗的啓發方式,將公案禪詩運用在教學、溝通和諮商晤談上,漸漸歸納齣有效的隱喻諮商技巧。在纍積多年的諮商經驗後,我發現其運用有幾個重要原則:
●契機應緣:隱喻要與個案談話時的心理狀況相銜接,更要和他的文化及生活經驗相契閤。
●把握時機:當個案的認知基模鋪陳到某個隱喻正好可以啓發他時,適時提齣,效果最好。
●瞭解和追蹤:從隱喻中引申、互相交談和解釋,巧妙地引導投射到眼前的睏擾裏,使個案引發共鳴、省發和主動迴應問題的動機,進而産生行動計畫,並追蹤其執行狀況。
隱喻的素材很多,包括寓言、故事、軼事、詩歌、公案及譬喻等等。它們通常具有豐富的意義,透過隱喻進行交談,投射在當事人的睏擾情境中,能引發創意式的思考,對自己該怎麼看待、怎麼做、怎麼自處、怎麼行動等等,産生清醒的反省。隱喻晤談有很好的提示效果,卻沒有說教和告誡那樣容易引起嫌惡和防衛性的缺點。此外,由於它的類比特質,在晤談及事後個案的參契中,容易産生更多的自我省發,因此它對個案的啓發作用具有長期的效果。
隱喻是一種象徵性語言,這種語言不但在古老文化中普遍用來傳承生活智慧,更是心靈生活的涵養素纔。它也常用在宗教弘佈和民間習俗及儀式上,如婚喪喜慶的活動中,便有頗多具隱喻性的故事與意含。
我將隱喻使用在心理晤談上,是很自然的嘗試,三十餘年的經驗纍積,對於使用的技巧,可說已經相當活潑嫻熟、得心應手。比如說,在二○○八年這一波金融海嘯的災難中,對於財富嚴重受損的個案來說,就像是從天堂掉落地獄一般的創痛,容易引發沮喪、無助和焦慮的癥狀。一位中年男子與我談到他的失落和悲傷,錶現齣嚴重的憂鬱和沮喪。他說:「我快要活不下去瞭!真想一瞭百瞭。」我意識到他正陷入負麵的思考模式,有可能自殺或自暴自棄,因此嘗試引導他往正麵的方嚮思考。以下是我們隱喻性的談話:
「你說你遭遇到金融海嘯的大海難?」這時,海嘯已經成為隱喻瞭。
「我的生涯之船,在這一場海難中,完全翻覆,支離破碎。我就是在大海中等著被大海吞沒的船長。我的末日就在眼前。」我說:
「船長!發生海難時,要找救生設備!」
「我連救生設備都沒有瞭。」
「那麼一定有浮木或飄流的浮物,請抓住浮木,尋求生機。」
「那又有什麼用?」
「漂浮上岸,或等待救援;保住生命,再創奇蹟。」
「有奇蹟嗎?」他問。
「在最大痛苦中能撐得下去的,就像在海難中抓住一塊浮木,讓生命存活下來一樣,是人生莊嚴的壯舉。它比你過去的事業更加輝煌莊嚴。事業有生滅,精神力卻能永遠長存,會不斷創造下去。你能在沉重的打擊和失落中堅毅下去,便是在創造生命世界的奇蹟,實現生命力的光采。」
他開始有瞭反應,一種嶄新的神采綻露在他的眼裏。我們討論瞭生命的意義和信仰,談到要珍惜自己的慧命,莊嚴佛淨土。我把握時機說:
「你應該在這場海嘯中,去錶現莊嚴佛淨土的生命力。」他點點頭錶示同意。我接著又說:
「你身邊有什麼漂浮物?例如找個維生的小差事。」
「有的。我在朋友那兒找個臨時工作。」
「那個差事就是你的浮木。另一段莊嚴精采的人生,就從這裏開始。」於是,我給瞭他一張紙和一隻筆說:
「把你這位海嘯受難的船長,抓著一塊浮木求生的畫麵繪在紙上。每天看著它,並告訴自己,這是精采人生的起點,將來要接著錶現更動人的英雄故事。」
他用簡單的綫條畫齣波濤起伏的海麵,並繪齣一個人抱著浮木,在大海中漂著。我告訴他:
「參看這幅畫,去錶現炫爛的生命力。」
晤談結束,他帶著那張簡單的畫離開,神情輕鬆許多,眼神裏增添瞭毅力和勇氣,肢體也挺瞭起來。我知道,一個新的生命奮鬥史,將會從這個隱喻開始。
這是一個能近取譬的隱喻。當然,我們還有許多現成的隱喻可用,然而為瞭讓讀者更加瞭解隱喻的技巧,因此本書主要引用《百喻經》為材料,並加以解釋,以便大傢參考。
隱喻在品格教育、一般教學演講以及溝通的場閤中,都具有活潑的啓發性。在傢庭教育上,父母若能善用寓言、故事、傳記、譬喻故事、禪宗公案等作為閑聊的材料,對孩子的品格和生活態度等,必有正麵的引導功效。
隱喻諮商、教導和溝通,是一種活潑、有啓發性的心靈開悟方法,不僅可以用來幫助個案或學生,也可以用在自助式的自我諮商上,進行自我反省和啓發,讓我們踏上自我實現的人生大道。
本書從隱喻和啓發的學理齣發,以《百喻經》中的隱喻故事為主要題材,加以引申,做為現代人參契內省的資糧。透過四十八個小隱喻,不但能給諮商及教育工作者,帶來專業上的新知,更能給廣大的一般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