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前于整个中国,迅速离开了拚命发财的初级阶段,踏入了享受生活的世界潮流。 现在要缔造中国的upper class,具有国际观,
兼得法国人的口味、伦敦人的修养,还要像义大利人那样会享受。 热爱艺术,同时喜欢亚曼尼,
玩腻了政治,大家又重新回到经济和钞票的牌桌上, 这次的筹码是 Life style。
「一座迷雾四起的城市,午夜12点,上海正High!」上海2000万人忙着同一件事情:吃。
不管上海人、外地人、观光客,都在朝思暮想:速食盒饭,日本寿司,水煮鲶鱼,本帮红烧肉……最好每天都不一样,每顿都不一样。苏浙汇、小南国、致真、鹭鹭、新起士,福1039、福1088,是这十几年上海本帮料理界最红的新秀,美食圈的老大哥们总是耳听为虚,嘴尝为实。
那么你呢?
如果你对上海的认识,仅限于三聚氢胺与毒奶,那么有可能你尚未到过上海。
如果你对上海的时尚,只知道上海新天地,那么有可能你玩上海还不够道地。
本书的制作团队张耀工作室,以在地人的优势,国际摄影的水准,带领读者将上海狠狠吃过一遍,这本《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共分七大部分「享受主义,过一个有风格的下午」、「Lohas族要反璞归真,吃素喝茶」、「你喜欢义大利,还是法国?」「宁可吃生鱼片还是咖哩皇炒蟹」、「现在流行吃辣喝香 」、「随便弄弄就吃得七荤八素」「今天不想回家睡觉」,全方位介绍了上海识途老马的八大玩法、上海不得不知道的风格地标、上海人的咖啡馆情结、上海滩的西点老字号、在上海成为时髦的必备气质,以及为什么许多人都说上海最时髦的男人是不在家里洗澡、不在家里睡觉……等。
总之,如果你还没去过上海,这本书是旅游上海的最佳指南。
如果你已经去过上海,这本书会让你发现上海已经不是原来的上海。
如果你已生活在上海,这本书会让你知道去哪里玩可解除你对台湾思乡的痛苦。
如果你想在上海开店,那么这本书会让你知己知彼,进一步了解上海的流行脉动。
作者简介
张耀
以旅行为生活基调,不断挑战创意的摄影作家。视觉图书的始作俑者。其生活及创作方式,有人称他是「行走贵族」、「不在地的人」、「文学界的王家卫」,有人说他的书是「雅痞圣经」……。在海外,张耀已拥有一大批「咖啡迷」,他们收藏张耀每一时期的每一部作品。他说自己是拿照相机的作家。迄今已在海内外出版数十种图文着作。一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或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仰。八○年代在维也纳生活,为欧洲多家着名报纸和杂志撰写、拍摄专辑作品。经年旅行世界各着名城市,撰写一系列欧洲咖啡馆文化的作品,并于维也纳、格拉兹、萨尔斯堡及荷兰阿姆斯特丹、香港、台北举办了数十次个人作品展。一九九七年起定居巴黎。
一九九五年在台北推出《打开咖啡馆的门》、《咖啡地图》,即掀起新人文影像风潮,以后以其特别的图文创作方式,揭开一连串视觉性格化的「城市故事」:《黑白巴黎》、《彩色罗马》、《东京.雨.十三度∕上海77层楼》、《东京288小时》……,每本书,都变成一种时髦,都像一个纸上进行的电影。二○○○年在上海组建巴黎、上海张耀工作室。
张耀工作室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创作团队,因一种理想而成立,整体构想是一个国际化的创作平台。集合了上海、巴黎两地的专业编辑、设计人员,倡导世界主义与个人主义并行的创作主张。
张耀作品:一九九九年与sony music合作推出第一本音乐CD影像书,《音乐咖啡地图(一).巴黎!巴黎!》。以《咖啡地图》一书为线索,结合其全新摄影、文字,及亲自挑选跨越古典、爵士、法文歌曲,穿插九八年底的巴黎街头声音,交织成前所未有的Cafe飘乎之旅。
二○○○年,跟Epson公司合作,推出全球首次无印刷,十种不同版本的数位单本图书《七个错城》,又创视觉表达的新形式。
二○○一年,《东京.雨.十三度∕上海77层楼》,以全新的国际观,强烈的视觉语言,写照东方两个最疯狂、摩登的大都会生活。强烈的影像,再次引起「数位双城记」的热门话题。
咖啡三部曲的高潮《叫咖啡的地方》,二○○二出版后,再度激起咖啡热,其流畅而优雅的视觉语言,及更国际性的题材,创造了张耀最独特深邃的Cafe世界。
二○○四年,在《巴黎的一天》,即是美好年代的一次呈现,浓缩了千百年来的无限优雅、前卫时尚以及文学记忆,是一部最贴近巴黎个性与主张的生活美学,张耀以独特深邃的个人风格,划出一条属于巴黎、也属于你最完美的享受路线。
二○○六年,《在奢华的尽头》中,张耀以其独到的眼光,精挑细选了欧洲十家大饭店,以感性优美的文字,配以一帧帧色彩饱满、诱人目光的摄影图片,娓娓道来每家饭店的身家故事、历经的美丽与哀愁,串联起来,俨如一段旖旎、浪漫的欧洲文化史。
Part 1 享受主义,过一个有风格的下午 10
某天下午三点种,坐在南京路上 12
Vienna Cafe,借给我一个钟头奥地利时光 14
堂屋,木门青砖背后传来咖啡香 18
Keven Cafe 19
特写:上海人的咖啡馆情结 21
巧克力蛋糕,我只要awfully chocolate 26
早安!巴黎! 28
国际新面孔 30
上海滩的西点老字号 32
上海不得不知道的风格地标之 1——新天地 34
Part 2 Lohas族要反璞归真,吃素喝茶 40
五观堂素食与干叶子 44
吉祥草素食馆 45
特写:素菜不再是荤菜素做,更重要的是选料 46
宋芳和故园 48
特写:喝茶是生活的一部分 50
趣闻背景 过眼云烟老上海的茶馆 52
梅溪弄,可能是老城厢最后一间老虎灶 54
Part 3 你喜欢义大利,还是法国? 56
跟着义大利人吃面条,法国人喝红酒 59
上海义大利菜的经典和新秀 62
外滩,还是冒险家的梦吗﹖ 65
上海不得不知道的风格地标之 2——外滩 67
特写:法国人的浪漫从进门开始 72
Hamilton House又见享乐主义进驻福州路 76
特写:法租界里的花园餐厅 78
时髦男人不在家里洗澡 80
懂得爱惜自己的女人迷恋 Spa 82
Part 4 宁可吃生鱼片还是咖哩皇炒蟹 85
特写:刺身,寿司,还有泡菜拌饭 88
仁清 90
芭芭露莎:公园里的东南亚风情 91
Ester's Bear,与泰迪熊一起进餐 92
上海识途老马的八大玩法 94
去虹梅路品尝世界主义
去岳阳路散步看花园弄堂石库门巷子
去黄浦江上乘船
逛古玩街钻仓库,淘宝
去上海博物馆泡泡
去西郊公园看大树
到古北去洗头,做脚
从七宝古街玩到畲山
上海的其他玩法、吃法……
Part 5 现在流行吃辣喝香 115
麻辣风暴 116
人气最旺的餐厅 117
揽香川菜馆:上海人的「辣味观」 118
上海不得不知道的风格地标之 3——滨江大道 119
你去演唱会,还是音乐会﹖ 120
在上海成为时髦的必备气质 124
Part 6 随便弄弄就吃得七荤八素 128
特写:上海小市民的生煎信仰 130
都是大众点评网惹的祸 133
兰心餐厅,22年前妈妈的味道不变 134
我家 135
最怀念外婆的红烧肉 136
兰桂坊,全上海最棒的黄鱼面 137
特写:上海还有吃早茶的地方吗? 139
广东小厨 比茶餐厅更私人的馆子 142
Part 7 今天不想回家睡觉 146
浦江饭店(礼查饭店),岁月是什么味道 148
去金茂睡觉看夜景 150
老时光 隐匿在弄堂深处的Old House 154
上海有个新西湖 156
薇爱,情人们的3小时约会点 160
老船长青年酒店 164
特写:青年旅馆已经是过去式,现在流行Boutique 165
午夜12点,上海正High 168
尾声 小南国,鹭鹭,上海阿叔,致真……上海美食圈里的大哥大们 174
拿到《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所传达的生活理念所吸引。它似乎在鼓励一种更加积极、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快节奏的都市中,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慢时光”,如何去拥抱那些能够滋养心灵的体验,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优雅过生活”的实用建议,比如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做出更健康、更美味的选择,如何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些能够带来放松和乐趣的爱好,又或者是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一种得体而真诚的态度。同时,我对“最In玩乐吃喝地图”部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期待它能带领我发现一些真正能够体现上海“In”的元素,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而是能够让我深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它能推荐一些有特色的餐厅,它们可能不追求奢华,但却有着独特的风味和故事;我也希望它能介绍一些新颖的玩乐方式,比如某个独立剧场的演出,或者是一个可以让我参与其中的文化活动。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好地去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并从中汲取灵感,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新上海主义”生活,这是我最大的期待。
评分上海,对我而言,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它是一座承载了太多故事的城市,既有十里洋场的繁华,也有小巷深处的温情。《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这本书,我预感它会成为我探索这座城市的最佳伴侣。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生活”的理解,它能否引导我跳出旅行者的视角,去尝试像一个真正的“上海人”一样去生活?我渴望了解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属于自己的闲适与放松,如何在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找到那片属于心灵的绿洲。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如何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复古旗袍,如何在家中调制一杯经典的鸡尾酒,或者是在清晨的公园里,感受那份宁静与惬意。而“最In玩乐吃喝地图”的部分,我期待的是一些能够激发我灵感的建议,或许是某个新兴的艺术画廊,或许是一家以创意菜闻名的小馆子,又或许是某个能让我沉浸其中的音乐现场。这本书能否让我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让我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乐趣,这是我最为期待的。
评分这本《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光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上海,这个充满魔力的都市,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道不尽的风情。我一直觉得,上海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融合了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独特气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带着我穿梭于这座城市的脉络之中,从那些隐藏在弄堂深处的百年老店,到矗立在高楼之巅的摩登酒吧,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属于上海的独特魅力。我特别期待它能带领我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私藏”地点,那些真正能体现“优雅过生活”精髓的地方,或许是一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咖啡馆,或许是一个可以静心品茶的秘密花园,又或许是某个老建筑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历史印记。我也对“最In玩乐吃喝地图”部分充满好奇,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玩乐方式,不仅仅是那些大众熟知的网红打卡点,而是能让我真正融入当地生活,体验上海的“In”究竟体现在哪里。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优雅”的定义,是来自于精致的服饰,还是丰盛的餐桌,亦或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这本书能否为我解答这些疑惑,让我在这座繁华都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优雅与自在,我拭目以待。
评分翻开《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心策划的上海都市漫游。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不仅仅是对景点的罗列,更是对这座城市背后文化脉络的深入挖掘。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优雅过生活”的解读,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如何在家中布置一个充满格调的角落,如何在周末的午后泡一杯香浓的咖啡,如何在一天的忙碌之后,用一段舒缓的音乐来犒劳自己。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却构成了“优雅”最真实的底色。而“最In玩乐吃喝地图”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期待的不仅仅是那些高档餐厅的介绍,而是能发现那些充满创意、独具匠心的独立小店,它们可能藏匿在不起眼的街巷,却有着令人惊艳的美食和独特的设计。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参与式的体验,例如手作课程、小型音乐会、或者是在某个有历史的老建筑里举办的读书会,这些都能让我更深入地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创造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In”并非盲目追随潮流,而是懂得发掘属于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城市灵魂的书籍情有独钟,《新上海主义:优雅过生活/最In玩乐吃喝地图》这本书,从书名上就传递出一种精致而充满活力的气息,让我充满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更能成为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读物。我想要从书中读到关于如何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中,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优雅”,这种优雅并非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关注。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一套能够彰显个性的家居装饰,如何搭配出适合不同场合的着装,或者是在品尝美食时,如何去体会其中的层次和韵味。同时,“最In玩乐吃喝地图”的部分,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惊喜,发现一些尚未被大众熟知的,却充满独特魅力的去处。我想要的是那些能够让我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独特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地方,或许是某个充满故事的老洋房咖啡馆,又或许是一个汇聚了本地独立设计师的创意市集。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新上海主义”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让我在这个城市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与乐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