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要
→本书针对主要科目(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暨附属科目(公平交易法、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及组织法)等类科,逐一详尽介绍,并以有系统的编排方式,让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智慧财产权的精义以及重点。
→本书针对96年以后之历届考题皆有命题分析(详见下面之第三点),使读者一目了然智慧财产权之命题重点以及考试方向,俾便读者当做重点整理时的基石。
*相关考试历届试题解析
→蒐集至99年最新国家考试试题,并提供试题精要解析。
→96年后之历届试题皆附有命题配分表,借以掌握精确之命题趋势。
前 言1
智慧财产权概论3
第一部分 专利法规9
第一章 总 则11
第二章 发明专利48
第三章 新型专利167
第四章 新式样专利198
第五章 附 则226
第六章 专利与不公平竞争之关系229
第七章 相关国际条约及协定238
第二部分 商标法规281
第一编 商标法及其施行细则283
第一章 总 则284
第二章 申请註册297
第三章 审查及核准304
第四章 商标权317
第五章 异 议331
第六章 评定及废止337
第七章 权利侵害之救济345
第八章 证明标章、团体标章及团体商标354
第九章 罚 则358
第十章 附 则361
第十一章 商标与不公平竞争之关系365
第二编 商标审查基准373
第一章 各项审查基准375
第二章 作业要点与程序524
第三编 巴黎公约之商标部分567
第一章 巴黎公约概述568
第二章 巴黎公约商标部分571
第四编 与贸易有关之智慧财产权协定之商标部分579
第一章 与贸易有关之智慧财产权协定之概述580
第二章 与贸易有关之智慧财产权协定之商标部分条文内容582
第三部分 着作权法规589
第一章 总 则591
第二章 着 作601
第三章 着作人及着作权609
第四章 制版权660
第五章 权利管理电子资讯及防盗拷措施662
第六章 着作权休体管理团体与着作权审议及调解委员会673
第七章 权利侵害之救济679
第八章 网路服务提供者之民事免责要件692
第九章 罚 则705
第十章 附 则710
第十一章 着作权滥用与不公平竞争721
第十二章 相关国际条约及约定726
第四部分 公平交易法741
第一章 总 则737
第二章 公平交易法的立法意旨与修法沿革738
第三章 不公平竞争742
第四章 违反不公平竞争或限制竞争之罚则784
第五部分 智慧财产法院787
第一章 智慧财产法院设立之沿革与目的789
第二章 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特色791
第三章 智慧财产法院目前之运作与展望796
第六部分 历届试题与解析797
九十五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司法人员(三等)考试「智慧财产权法」试题799
九十六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第二次司法人员(三等)考试「智慧财产权法」试题806
九十七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第二次司法人员(三等)考试「智慧财产权法」试题816
九十八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司法人员(三等)考试「智慧财产权法」试题821
九十九年第二次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司法人员(三等)考试「智慧财产权法」试题829
参考资料 836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作者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引用了大量的法律文献、学术论文和司法判例,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且,它在阐述每一个观点时,都会提供充分的论据和逻辑支撑,不会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的分析,它详细介绍了“等同原则”、“反面推定”等概念,并且结合了台湾和国际上的一些典型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判定标准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信赖,也让我能够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接触智慧财产权法,主要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课程考试,当时的想法就是“死记硬背,考完就忘”。但是,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叙述方式有点不一样。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法律书那样,一上来就是密密麻麻的法条和判例,而是先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下智慧财产权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然后才慢慢深入到具体的法律制度。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商标法那部分,它没有把商标仅仅看作是一个商业标识,而是深入探讨了商标的“识别功能”、“广告功能”以及“品质保证功能”,并且通过几个实际案例,生动地说明了恶意抢注商标、搭便车行为等问题的危害性。我记得其中一个案例,一个新兴的文创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结果被一个老牌企业随意注册了一个类似的商标,导致消费者混淆,严重影响了该品牌的声誉和销售。这本书对这类案例的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智慧财产权保护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执行,更是对创新者辛勤付出的尊重,也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基石。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法律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反而充满了乐趣和启发。
评分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真的如同我求学路上的一个老朋友,陪伴我走过了多少个挑灯夜读的夜晚,也见证了我对知识渴求的成长。说实话,刚开始接触智慧财产权法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概念多如牛毛,条文晦涩难懂,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市面上也有不少教材,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案例陈旧,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法律实践。直到我遇到了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它的编排结构清晰明了,从最基础的法律概念讲起,层层递进,将复杂的知识点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它非常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不仅仅罗列法律条文,更深入地剖析了最新的司法实践案例,让我能够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准备一个关于专利侵权纠纷的案例分析,翻阅了书中关于专利权客体、侵权判定以及损害赔偿的章节,书中列举的几个经典案例,其分析之透彻,论证之严谨,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地领略智慧财产权法的魅力,也让我开始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性。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的实用性,绝对是我给它高分的重要原因。很多法律书籍,读起来头头是道,但一旦放到实际工作中,却发现跟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本书不一样,它非常贴近台湾的法律实践,以及我们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智慧财产权问题。比如,在讲解著作权法的时候,它详细阐述了网络传播、数字版权保护等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还举例说明了侵犯网络著作权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处理大量数字内容的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版权纠纷,因为我们网站上的一张图片被未经授权转载,对方要求赔偿。当时我们对网络侵权的行为边界、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都不是很清楚,多亏了这本书,我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和对方进行有理有据的沟通,最终也算妥善解决了问题。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法律条文,更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规避风险。这种“授人以渔”的学习体验,是我在其他书中很少获得的。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本“宝藏”。它不仅仅是帮助我通过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智慧财产权法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创新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个引路人,为我打开了智慧财产权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其中的广阔天地。书中的知识对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非常庆幸能够接触到这样一本优秀的教材,它让我从法律小白变成了对智慧财产权法有一定了解的“半个行家”。我会将这本书珍藏起来,并在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再次翻阅,相信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评分我一直对新科技的发展感到好奇,而智慧财产权法恰恰是与新科技紧密相关的领域。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在这方面的内容更新和把握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内容,更深入地探讨了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相关的智慧财产权问题。例如,它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可能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书中列举的各种观点和潜在的法律风险,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我们这些关注科技前沿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科技创新如何与法律保护相结合,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让人看了就头疼的“厚黑书”。它的字体大小适中,段落清晰,重点内容会用粗体或者斜体标示出来,而且还配有适量的插图和图表,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非常舒缓,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比如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书中就有配图清晰地展示了软件的源代码、目标代码以及用户界面等不同组成部分,让我对软件著作权的构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种良好的阅读体验,对于长篇幅的法律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让你更专注地投入到内容的学习中,而不是被糟糕的排版所困扰。
评分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法律的精神和目的。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讲解每一个法律制度的时候,都会首先阐述其背后的立法意图和价值取向。比如,在谈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时,它不仅仅罗列了受保护的作品类型,更深入地分析了著作权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创作、促进文化繁荣。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能够跳出条文本身,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法律,从而更好地掌握法律的精髓。我记得书中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探讨,它不仅仅解释了“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更深入地分析了其在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重要作用。这种辩证的分析,让我对著作权法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分析中。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法律条文比较头疼的人,总觉得它们像是一堆晦涩的文字,让人望而生畏。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引入每一个法律概念的时候,都会先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让你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含义,然后才逐步引申到法律条文。比如,在讲到“不正当竞争”的时候,它没有直接抛出《公平交易法》的相关条文,而是先用了一个“借壳上市”的比喻,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利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轻松,一点也不觉得有压力。而且,它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非常细致,比如在分析商标侵权的时候,它会从“混淆的可能性”、“驰名商标的保护”、“攀附利益”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让我对商标侵权的判定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深奥的法律理论,转化成普通读者都能理解的语言,并且通过生动的案例,让你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评分这本《智慧财产权法(9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在讲解法律条文的同时,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指导。比如,在涉及专利申请的部分,它不仅介绍了专利申请的流程、要求,还附带了许多实用的表格和范例,让我清楚地知道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我曾经尝试过自己撰写一份初步的专利申请,当时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准确描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等等,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想我肯定能事半功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你知道“是什么”,更告诉你“怎么做”,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智慧财产权领域,甚至想要从事相关职业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