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公式原理重点精要,模拟试题历届考题完备)(8版)

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公式原理重点精要,模拟试题历届考题完备)(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计算机概论
  • 计算机原理
  • 考研
  • 公共课
  • 抢分系列
  • 公式
  • 模拟题
  • 历年真题
  • 国营事业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真模拟题库含难题精析☆
  ☆收录内容精准涵盖命题趋势范围☆
  ☆中华电信国营事业甄试专用☆


  一、本书特色
  考情完备:本社网站将随时提供最新考讯与最新相关考试情报。
  模拟试题:依照本科目命题方向,建立全真模拟试题,增加演练机会。
  较难试题附有解析,透过大量试题演练,提昇自我实力。   
  历届试题:完整收录近年相关试题,使读者全盘掌握考试趋势。
  各科考题均附有解析,使读者能熟习基本作答方式。

  二、学习心得
  建议熟读本书内容,最好能搭配教科书或原文书,将相关的公式与原理重新阅读过。本书特别收录 91~107 年相关试题,并附上解答以供参考。

  原理与公式都熟习后,一定要自己动笔练习,一开始尽量先练习典型而且解答详实的题目,切记!解析只用读的而不动笔,一定无法发现自己盲点所在。

  电脑的资料表示法、作业系统和资料通讯等章节最为重要,考生必须要多做相关题目的练习,如果是计算类题型更应该要勤加计算,才能在考试时快速的作答。

  历届试题之熟悉:历届试题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考试,命题委员会有不同的偏好。勤做相关考古题,除了可以看出命题趋势,更可了解命题委员对题型之偏好,例如考题为测验题共五十题,不可能每题都是需要花时间之思考题,必定会搭配一些能快速回答之观念题或记忆题。因此,历届试题可方便考生评估在考场作答时之时间分配,更可搭配真实的考试时间做计时,评估出更有效率的临场解题策略。

  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检视自己对此科目内容了解的程度,提早面对自己的弱点来加强,如此,必可比临场出错好得多,更可降低因为临场紧张或其它种种因素而造成之失误。

  考试除了自身的实力加强,最好也能相约实力相当、志同好友编组读书会,对于难懂的观念,或是难解的试题,可由互相讨论的方式解决,如此教学互长,必然有所裨益。

  三、命题趋势
  重要程度   命题重点
  ​★★★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  电脑之资料表示法
  ★★★   程式语言
  ★★★   作业系统
  ★★★★★  网际网路与资料通讯
    
  编者註: 上表为最重要的命题重点,但其它章节往往是衔接概念的内容,因此仍然不可忽略。
深度剖析:从算法思想构建现代计算基石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发展脉络,重点关注驱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演进路径。它并非面向特定考试的应试指南,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计算思维框架。 本书的叙述将紧密围绕计算的本质展开,从信息如何被编码、存储、处理,到指令如何被执行,再到系统如何协同工作,构建一个由浅入深、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计算的哲学与逻辑基础 本部分将探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石,着重分析计算模型如何从数学逻辑中抽象而来。 1. 数理逻辑与布尔代数的回溯 我们将从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探索开始,引向乔治·布尔对逻辑运算的代数化处理。核心内容包括逻辑联结词的定义、真值表分析、以及如何使用布尔代数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我们不仅会介绍标准的逻辑门(AND, OR, NOT, XOR, NAND, NOR)的符号与真值表,更会深入探究它们在物理实现上的约束与优势。此外,德摩根定律、分配律等代数性质的推导过程将被详细阐述,作为后续电路设计的基础。 2. 形式化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的引入 计算的边界在哪里?本章将引入形式语言理论,这是理解编译器设计和程序解析能力的关键。我们会系统介绍Chomsky 等级体系,从最基础的无上下文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s, CFG)到正则文法(Regular Grammars)。 重点讲解有限自动机(Finite Automata, FA),包括确定性有限自动机(DFA)和非确定性有限自动机(NFA)之间的等价性证明,以及它们识别正则语言的能力。对于更复杂的计算,如下推自动机(Pushdown Automata, PDA)在识别CFG中的作用,也将进行详尽的论述,辅以实例解析语言结构的嵌套与递归特性。图灵机作为计算能力的终极模型,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判定问题(Decidability)研究中的地位,将被作为本节的理论高潮。 第二部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演进与核心组件 本部分将聚焦于指令集、处理器设计以及内存层级的物理实现,解释软件指令是如何转化为硬件操作的。 1. 处理器设计的核心:指令集架构(ISA) 本书不会仅仅罗列指令,而是着重分析指令集架构(ISA)的设计哲学。我们将比较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与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的设计权衡,探讨指令格式(定长与变长)、寻址模式的多样性及其对流水线效率的影响。深入剖析操作码(Opcode)的设计如何平衡指令密度与解码速度。 2. 数据的表征与运算实现 浮点数的标准与陷阱:本章将详细解析IEEE 754浮点数标准(单精度与双精度)的构成(符号位、指数、尾数),并讨论由此带来的精度损失和边界情况(如NaN, Infinity)。在整数运算方面,补码表示法如何简化加减运算的电路实现,以及乘除法的核心算法(如Booth算法、恢复/无恢复除法)的逻辑流程,将被细致分解。 3. 层次化存储结构与性能优化 内存系统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我们将探讨存储器金字塔的逻辑结构(寄存器、SRAM、DRAM、磁盘),强调其访问时间与成本的权衡。 重点解析Cache 映射策略: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的数学模型与冲突概率分析。对于每次访问,如何计算命中率、未命中惩罚,以及写策略(Write-Through, Write-Back)对系统一致性的影响,将是本章的重点。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在虚拟内存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缓存机制,也将被纳入讨论范围。 第三部分:操作系统与资源管理的核心机制 理解操作系统,就是理解如何将有限的硬件资源高效、安全地分配给并发运行的多个程序。 1. 进程与线程的并发抽象 进程的定义(地址空间、资源集合)与线程的区别(共享地址空间、独立的执行流)将被清晰界定。我们将深入探讨进程间通信(IPC)的各种机制,包括信号量、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并分析它们在同步和互斥场景下的适用性。 2. CPU调度的算法博弈 本章将系统性地分析各种CPU调度算法的性能指标(吞吐量、周转时间、等待时间、响应时间)。从非抢占式的先来先服务(FCFS)到抢占式的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和时间片轮转(Round Robin),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甘特图示例,推导每种算法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同时,多级反馈队列(MLFQ)的设计原理,用以平衡交互式和批处理任务的需求,也将被详细阐述。 3. 内存管理的地址转换与保护 深入探讨分段与分页两种内存管理方案的优劣。分页机制中,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页表(Page Table)的结构、多级页表如何解决页表过大的问题、以及TLB的作用——将被详尽描绘。对于缺页中断(Page Fault)的处理流程,以及页面置换算法(如OPT, LRU, FIFO, LFU)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效率差异,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网络通信与分布式系统的基础模型 现代计算系统几乎都运行在网络之上,本部分将构建读者对数据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输的认知框架。 1. 协议栈的结构与TCP/IP的精髓 本书将采用OSI参考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但重点解析实际应用最广泛的TCP/IP五层模型。逐层解析每一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与CSMA/CD;网络层的IP寻址(IPv4/IPv6)和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2. 可靠传输的实现:TCP的精妙设计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实现可靠、有序数据流的关键。我们将聚焦于滑动窗口机制如何保证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平衡。详解慢启动(Slow Start)、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的指数退避策略,以及超时重传机制(如RTO的计算)如何动态适应网络状况,确保数据无差错到达。 3. 分布式系统的挑战与一致性模型 介绍分布式计算的基本挑战,如故障检测、部分失效和时间同步问题。简要概述CAP理论的权衡,并探讨在需要强一致性的应用场景中,如何通过诸如两阶段提交(2PC)等协议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 总结而言,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超越对特定技术点(如某个版本操作系统的API或某一编程语言的特定语法)的记忆,而是专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内那些历经时间考验、不易过时的核心原理和设计思想。 读者在阅读完本书后,将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知识体系,能够理解新技术的底层原理,并具备分析和设计复杂计算系统的能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Part 1   内容整理

Chapter 1  电子计算机简介  3
1-1  电子计算机简介  3
1-2  电子计算机的演进  4
1-3  电子计算机的种类  8
1-4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9
Chapter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1
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1
2-2  电脑的硬体组织――五大单元  12
2-3  电脑的软体组织  16
2-4  韧体  16
Chapter 3  数字系统  18
3-1  何谓数字系统  18
3-2  数字系统表示方法  19
3-3  数字系统间的转换  20
3-4  补数  25
3-5  数字系统的运算  27
Chapter 4  资料的表示方法  31
4-1  资料的储存单位  31
4-2  文字资料的表示方法  32
4-3  数值资料的表示方法  41
Chapter 5  输出/入週边设备  45
5-1  辅助记忆体  45
5-2  输入与输出设备  55
Chapter 6  程式语言  57
6-1  指令与程式  57
6-2  程式语言  58
6-3  BASIC 程式语言介绍  62
6-4  BASIC 语言常用指令  64
6-5  BASIC 的基本指令叙述 66
6-6  参数传递的方法  69
Chapter 7  程式开发  71
7-1  资料与变数  71
7-2  流程图  73
7-3  基本运算  78
7-4  布林函数  82
7-5  程式设计的程序  89
Chapter 8  资料处理  92
8-1  基本的资料处理  92
8-2  作业处理系统  93
8-3  磁碟作业系统  96
Chapter 9  资料结构  99
9-1  资料结构概要  99
9-2  线性串列结构  100
9-3  树状结构  106
9-4  排  序  114
Chapter 10  作业系统  119
10-1  何谓作业系统  119
10-2  作业系统的功用  120
10-3  作业系统的种类  120
10-4  语言翻译程式  121
10-5  公用程式  122
10-6  作业系统常见问题  122
Chapter 11  应用软体介绍  125
11-1  一般常用的应用软体  125
11-2  中文电脑  127
11-3  电脑病毒  130
11-4  网路应用与自动化  133
11-5  资讯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  135
Chapter 12  资料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137
12-1  资料完整性  137
12-2  电脑硬体的保护措施  140
12-3  系统软体的保护措施  141
12-4  资料的安全性(保密性)  147
Chapter 13  资料库  150
13-1  资料库定义  150
13-2  资料库系统的特性与优点  150
13-3  资料库系统之架构  154
13-4  结构化查询语言  157
13-5  关联式资料结构  158
13-6  正规化  167
Chapter 14  资料通讯  181
14-1  资料通讯系统  181
14-2  通讯线路  184
14-3  IP 封包  192
14-4  硬体设备与介面  195
14-5  通讯网路架构  197
14-6  资料通讯的应用  202
14-7  通讯协定  203
Chapter 15  区域网路  209
15-1  概  论  209
15-2  区域网路之基本原理  210
15-3  乙太网路  211
15-4  区域网路的分类  213
15-5  与区域网路有关之产品  214
15-6  区域网路在办公室中之应用  215
Chapter 16  管理资讯系统  217
16-1  管理资讯系统  217
16-2  人工智慧与专家系统  220
16-3  多媒体的世界  223
附录  微软  & Office 常用小技巧  227
 
Part 2   模拟试题及解析  
Round 1  模拟试题及解析  231
Round 2  模拟试题及解析  239
Round 3  模拟试题及解析  247
 
Part 3   相关考试历届试题解析  
91年经济部办理台湾电力公司新进职员甄试「网路概论」试题  255
93年经济部办理台电公司及中油公司新进职员甄试「电脑概论」试题  263
93年经济部办理台电公司及中油公司新进职员甄试「网路概论」试题  271
94年中国石油公司委託台湾金融研训院办理雇用人员甄选「电脑常识」试题  277
96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资讯科学概论」试题  283
96年特种考试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考试「计算机概要」试题  291
96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遴选「计算机概论(含计算机网路)」试题  304
96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遴选「计算机概论」试题  313
96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遴选「计算机概要」试题  323
97年农田水利会新进职员联合统一考试「电子计算机概要」试题  333
97年华南金融集团新进人员联合甄试「计算机概论(含作业系统、资料库、TCP/IP)」试题  344
97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资讯科学概论」试题  350
98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情报人员(五等)考试「计算机大意」试题  359
98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遴选「计算机概要」试题  366
98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遴选「计算机概论」试题  376
99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关务人员(四等)考试「计算机概要」试题  384
100  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进从业人员(基层专员)遴选「计算机概论」试题 394
100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402
101  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从业人员(基层专员)遴选甄试「(1)计算机概论;(2)程式设计概论及资料库管理」试题  412
102  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机构从业人员(基层专员)遴选「(1)计算机概论;(2)程式设计概论及资料库管理」试题  425
103  年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机构从业人员(基层专员)遴选「(1)计算机概论;(2)程式设计概论及资料库管理」试题  440
103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456
104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465
105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479
106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496
107  年经济部所属事业机构新进职员甄试「(1)计算机原理;(2)网路概论」试题  514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公式原理重点精要,模拟试题历届考题完备)(8版)》简直是我这次国营事业考试的救星!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计算机概论这种科目,要从零开始啃,而且还要考到原理,感觉就像是在一座大山面前,自己渺小得像只蚂蚁。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真的太友善了,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堆砌大量专业术语、让你看了就头晕的教科书。相反,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每个章节都配有非常清晰的图解和生动的比喻。比如讲到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的时候,作者用了生活中的“开关灯”来类比,一下子就把我这个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人给点醒了。而且,它还很贴心地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内存和外存,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抓住重点。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贴士”或者“专家提醒”,这些小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往往能点出考试中常考的陷阱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我记得有一次,我卡在一个关于“操作系统”的原理上好久,看了好几遍官方教材都理解不透,结果翻到这本书里关于操作系统的章节,它用了一个“指挥交通的警察”的比喻,瞬间就让我豁然开朗,明白了这个复杂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真的不愧是“抢分系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考生学习路径的一种精心设计,让我在复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的深度,又能提升应试的技巧,感觉真的在“抢分”了!

评分

这本《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简直是为我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量身定做的!我距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又必须考计算机概论,那种焦虑感可想而知。拿到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历届考题完备”这一部分,因为我觉得这是最直接反映考试方向和难度的材料。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收录了历年考题,而且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这种解析不是简单的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会深入剖析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以及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技巧。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陷阱题”的拆解,它会明确指出题目中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并且告诉你如何去识别和规避。通过做这些历届考题,我不仅巩固了之前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摸清了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和偏好。有几次,我发现考题的问法虽然不同,但考察的知识点和书中的某个例题惊人的相似,这让我信心大增。而且,书中还针对一些反复出现的考点,给出了“高频考点提示”,让我能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有可能考到的地方,大大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这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考试技巧的训练,让我觉得自己在真实考场上也不会那么慌张了。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基础的学习者,对于任何知识点,我都希望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讲解计算机概论的各个概念时,并没有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原理”。比如,在讲到CPU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时,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CPU是做什么的,而是详细解释了指令周期、寄存器、ALU等核心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甚至还用一些简单的图示来模拟CPU执行指令的过程。这种对原理的深入挖掘,让我对计算机的整体运作有了一个更宏观、更深刻的理解。我之前看的一些教材,可能会过于强调理论的严谨性,反而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复杂的原理,也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公式原理重点精要”,这些总结性的内容,就像是提炼出来的“干货”,能够帮助我快速回顾和巩固重要的原理。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网络协议”时,会从OSI七层模型或者TCP/IP四层模型讲起,然后逐层解释每一层的功能和常见的协议,并且会点出不同协议之间的关系,这让我不再是零散地记忆一些协议名称,而是能够理解它们在整个网络通信中的作用。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计算机概论的核心。

评分

我是一名跨考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这次为了国营事业考试,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学习计算机概论。拿到这本《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的时候,我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它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非常适合零基础的考生。它从最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引导我们进入计算机的世界。书中的“公式原理重点精要”部分,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实际内容却是非常易于理解的。它把那些复杂的原理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配以大量的插图和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讲到“二进制”的时候,作者用了“电灯开关”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这个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明白了二进制的逻辑。而且,它还非常贴心地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设置了“重点回顾”和“易错点提示”,这对我这种容易混淆概念的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我卡在“CPU和内存的区别”上,看了好久书都理解不透,结果翻到这本书的“重点回顾”部分,用一个简洁的表格就清晰地对比了两者的功能和特点,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计算机概论并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情,它真的在帮助我“抢分”,而不是让我“丢分”。

评分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这次国营事业的考试,我却选择了一本“概论”的书。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浅显,不适合我。但拿到这本书,我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虽然名为“概论”,但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对很多基础概念的讲解,都挖掘到了“原理”的层面,这对于巩固我的基础知识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公式原理重点精要”部分,它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计算机科学中一些核心的数学原理和公式进行了梳理。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一些我之前学过但理解不够深入的概念,比如“算法复杂度分析”中的Big O notation,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释和应用示例,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而且,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它会先从宏观的概念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原理和公式,再通过大量的例题和模拟题来巩固。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逻辑门”和“布尔代数”时,能够清晰地展示它们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这让我对计算机硬件的底层运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即便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参考书,它能够帮助我查漏补缺,深化理解,并且找到考试的侧重点。

评分

我是在ptt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说它对于国营事业的计算机概论考试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完全没有计算机背景的社会人士来说。拿到书之后,我发现它确实名不虚传。这本书的重点非常突出,它不会让你花费太多时间去钻研那些可能在考试中占比很小的理论。它聚焦于计算机概论的核心概念,并且用一种非常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公式原理重点精要”部分,我觉得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把那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和原理,通过简化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梳理,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核心算法的讲解,虽然没有像专业教材那样深挖其数学证明,但它清楚地解释了算法的思路、运行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这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机制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大量的例题,并且详细地解析了每一步的解题思路,让我能够模仿着去练习,逐渐掌握解题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数据结构”的部分,之前我对链表、树、图这些概念总是感觉很抽象,但这本书用图示化的方式,把这些结构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并且结合了常见的应用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懂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这本书的复习效率真的非常高,我不需要自己去筛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它已经帮我做好了,我只需要跟着它的节奏走,就能有效地提升我的应试能力。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效率的人,尤其是在备考国营事业这种竞争激烈的考试时。这本书的“高效性”是它最大的亮点。它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直观的方式,把计算机概论中的核心知识点呈现出来。我最看重的是它“公式原理重点精要”的部分,这就像一个浓缩的知识精华,让我能够快速地回顾和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而且,它对公式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公式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公式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如,在讲到“信息熵”的时候,它清晰地解释了信息熵衡量的是不确定性,并且给出了计算信息熵的公式,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能够实际操作,从而深刻理解。这本书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为它在“模拟试题历届考题完备”的部分,提供了非常详尽的题目解析。我通过做这些题目,不仅检验了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题目,如何去快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一道关于“网络协议分层”的题目,一度卡住了,翻看书中的解析,才发现原来它考察的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容易被忽略的原理,而这本书恰恰把这个原理讲得很透彻。这本书让我感觉,我的每一分钟复习时间都用在了刀刃上。

评分

对于一个已经步入社会,但又渴望通过国营事业考试来改变职业生涯的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这本书的“高效性”是我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它精炼的内容,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计算机概论的精髓,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那些冗长且可能跑偏的教材。这本书的“公式原理重点精要”部分,就像一个浓缩的知识库,将所有最重要的公式和原理都提炼出来,并且配以简明的解释。我尤其喜欢它对数学公式的处理方式,它不会让你去推导复杂的证明,而是直接告诉你公式的含义、使用场景以及相关的例题,这对于应试来说,效率极高。例如,在讲到“信息论”相关的公式时,书中直接给出了计算信息量、熵的公式,并且配有实际的计算题,让我能够快速上手。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也很明确,我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在这段时间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我记得有一次,我只需要复习“编码”相关的知识点,我直接翻到对应的章节,几页纸的精要内容,配上几道例题,我就能快速掌握,效率比我之前看那些厚重的教材高出许多。这本书真的是我复习过程中的“加速器”,让我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提升我的应试能力。

评分

说实话,在选择国营事业考试的复习资料时,我看了很多本,但最后选择了这本《国营事业「抢分系列」【计算机概论(含原理)】》。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公式原理重点精要”和“模拟试题历届考题完备”这两个点。我一直认为,计算机概论这门课,不仅仅是背诵概念,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和掌握解题技巧。这本书完美地结合了这两点。它对公式和原理的讲解,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陈述,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比如,在讲解“数据传输速率”的公式时,它不仅给出了公式,还解释了每个变量的含义,并且用一个实际场景来演示如何计算,这让我瞬间就理解了。更重要的是,它对历年考题的解析非常到位。它不仅给出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对解题思路的剖析,以及对易错点的提醒。我通过做这些历年考题,不仅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了解考试的出题方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题目,如何去选择最适合的解题方法。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关于“网络延迟”的题目时,遇到了困难,翻看书中的解析,才发现原来它考察的是一个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公式应用,而这本书恰恰把这个公式和应用都讲得很清楚。这本书真的是我考试路上的“定心丸”。

评分

我是一个对计算机原理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所以当我在选择国营事业的复习资料时,我非常看重“含原理”这部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深入地剖析了每个概念背后的原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操作系统”的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操作系统是什么,而是详细解释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模块是如何工作的,并且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帮助理解。例如,在讲到“进程调度”的时候,作者用了“餐厅服务员”来比喻,详细地解释了不同的调度算法如何影响资源的分配和程序的执行效率。这种对原理的深入挖掘,让我对计算机的运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书中“公式原理重点精要”的部分,更是将一些复杂的原理进行了提炼和总结,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核心要点。我记得有一次,我复习“数据库原理”时,对于“事务的ACID特性”一直理解得不太到位,但这本书用非常清晰的例子,解释了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这四个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计算机概论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真正理解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的核心技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