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毛泽东
  • 文化大革命
  • 历史
  • 政治
  • 中国现代史
  • 传记
  • 20世纪
  • 社会运动
  • 红色历史
  • 中共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今年10月1日是中共建政60周年,毛泽东自认他一生只作了两件事,创立新中国是其中之一。其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两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影响千万生灵的大事。

  这本书的原名是【一阵风雷惊世界-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距离毛泽东创立新中国一甲子就要到来,立绪文化重新推出韦政通教授所着的这本书,希望曾经错过它们的热爱历史与传记的读者们,有机会展读。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毛泽东

  晚年的毛泽东对自己一生所做的自我评价,认为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打败日本和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在中外众人皆谓是一场大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在毛泽东心目中,却是与建立新中国等同得意、自豪的大事?本书要探讨的就是这个至今未解之谜。

  本书是作者研究毛泽东的系列着作第二部,其前一部为《毛泽东的性格与命运----无限风光在险峰》,本书延续其研究,除分析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环境背景外,并从其性格层面来分析毛发动文革的深层因素。

  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仍旧运动、斗争、革命不断,主要亦是毛近乎天生「好乱恶治」的性格使然。同时文革亦非毛晚年的错误,而是他自青年时期即已深植的治乱观念,例如「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等等。

  此外本书尚收录文革期间死亡的资料研究,如死亡万岁、死亡实录、学生打死老师、异议者之死、老革命家之死等,乃是最令人不可思议,惊心动魄的场景。

  假使二十世纪中叶,让几亿中国人民卷入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雷电交作、狂风暴雨的交响乐,那么毛一生所有的运动和斗争,都不过是达到这最终高潮的旋律而已!在这条群众运动道路的尽头,毛泽东时代就此终结,灌溉革命的知识分子死了,革命的大树也枯萎了。

作者简介

韦政通

  江苏镇江人,早年因劳思光先生启蒙,立志向学,并受牟宗三先生影响,走上学术思想道路,扮演着学者、思想家、知识分子三种角色。一九五八年由徐复观先生大力相助,以着作检定获教师资格。曾任中国文化学院等校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科主讲中国哲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生指导,《中国论坛》半月刊编委会召集人,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编委等。

  一九八八年访问北京大学时,应聘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一九八四年起与傅伟勋教授合作主编《世界哲学家丛书》,着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等三十一种,详见本书附录。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上篇 树苗与大树:文革的根源
楔子

1毛泽东青年期的革命观  1
前言
第一节 群众运动与革命
第二节 反对资产阶级
第三节 革命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
第四节 以俄为师
第五节 文革的心态

2马、列、史、毛  33
前言
第一节 马克思与毛泽东
第二节 列宁与毛泽东
第三节 史达林与毛泽东

3阶级斗争  63
前言
第一节 一九四九年前的阶级斗争
第二节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
第三节 一九五九、一九六二斗争彭德怀
第四节 一九六三 ~ 一九六五「四清」运动中的阶级斗争

4不断革命  109
前言
第一节 不断革命的理论
第二节 上层建筑的革命
第三节 革命的自我否定
中篇 打倒一切:文革的破坏性

5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141
前言
第一节 从「大乱」到「大治」的问题
第二节 内心不安与告诫江青
第三节 对林彪的暧昧态度
第四节 对未来的预言

6毛泽东的角色  171
前言
第一节 毛泽东的三把火
第二节 造神运动
第三节 崇拜暴力的《毛语录》
第四节 毛泽东的心理状态

7触及灵魂的革命  235
前言
第一节 灵魂的再造
第二节 触及灵魂革命的真相

8创造性的毁灭  263
前言
第一节 文革浩劫的直接因素
第二节 种种暴行与破坏
下篇 人性的炼狱:文革与死亡

9死亡万岁  335
第一节 谁之罪
第二节 死亡实录
第三节 死亡万岁

10死亡的类型  375
前言
第一节 自杀
第二节 学生打死老师
第三节 异议者之死
第四节 老革命家之死
附录:韦政通教授着作年表

图书序言

自序
韦政通

  这是我研究毛泽东的第二本着作,它关系到毛泽东这位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巨人一生成败得失最具关键性的一段历史──「文化大革命」。在这本书里,你大概可以知道所谓「文革浩劫」所有主要的情节,但我最关心的问题是:

  第一,在历史层次上,如何还原历史真相,突显毛泽东在「文革」历史中的角色。大陆学者对「文革」的研究,已有相当成就。但因政治因素,仍不免把「文革浩劫」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林彪和「四人帮」,本书涉及林彪和「四人帮」的比例不多,因为这场以「打倒一切」为主要诉求的运动,毛泽东既非藏镜人,也非幕后黑手,而是赤膊上阵,亲自登上前台,点燃了熊熊烈火,才使运动如燎原之火,迅速扩及全国。江青被审讯时说,她只是毛泽东的一条狗,正道出「四人帮」的共同心情和哀怨,但「四人帮」在「文革」中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每个人判一百个死刑也难以赎其罪!问题是在,如果没有毛泽东处心积虑、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党内其他高层领导人的感受,意志坚定地发动「文革」,并充分放任「四人帮」,所有的滔天罪行根本不可能发生。

  第二,在思想层次上,我们要用什么方法、什么观点去解释像「文革」如此荒谬的现象?多年来因我受心理分析学家佛洛姆的影响,使我对负面人性(人性的黑暗面)的问题,一直在思考,他这方面的理论,因我在毛泽东已公开的文献中,找不到足够相应的证据而无法引用,但对如何解释「文革」现象,在方法上仍给予启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把毛泽东视为发挥负面人性的一个典型。这样的典型,你可以厌恶、排斥,但请你不要忽略,它对人类历史的演变,提供了另类的启示: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人,在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意识形态召唤下,会由原初人道主义的出发点上转化为毁灭文明的恶魔!这类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出现,对我们最有意义的警讯是:人是可以这样坏的!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远远跟不上恶魔们的足迹。充满罪恶和悲剧的「文化大革命」,如果对人类历史还有什么重要意义的话,那就是它将促使我们对人性做更深更全面的探讨。

  一九九六年七月,我在济南书店里,买到一套《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不看内容,它的标题就引起我高度的兴趣。这本书我买到的共有六本:(1)《虚假论──真实背向的理性沉思》;(2)《罪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3)《丑陋论──美学问题的逆向探索》;(4)《衰落论──兴盛界线阐微》;(5)《失败论──关于成功之母的幽思》;(6)《错误论──辨错、治错、防错、化错》。这套丛书的研究取向,至少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破天荒的,更重要的,在我看来丛书的作者,是对「文革」的荒谬现象,在理论上做了相当深入的反思。这个研究方向是值得鼓励和重视的,否则永远无法理解「文化大革命」为何如此荒唐,为何造成无数人的悲剧与冤死!

  在本书架构建立的过程中,我很少预存的成见,在上篇部份我原先是想探讨中共革命的本质,在阅读文献时,因丰富的资料改变了我的想法,根据这些资料,我提出,「文化大革命根本就是毛泽东由少至老一生的梦想」的假设,并经由毛泽东青年期(中共成立之前)的革命观、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阶级斗争,不断革命的观念加以阐述。在这个假设的引导下,使我对「文革」做了探本溯源的研究,针对目前流行的认为「文革」乃毛晚年(一九五七年以后)犯错,晚年才强调阶级斗争,提出不同的看法。

  本书的中篇部份,是重构出充满诡谲、离奇、恐怖、残酷的「文革」现象:第五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是根据毛给江青的一封信的解读,剖析毛发动「文革」时的处境和心情。这封信无异授江青以尚方宝剑,心机深沉的毛泽东,在这封言词闪烁的信里,已为那些想为他做脱罪辩护的后人留下一些伏笔。第六章〈毛泽东的角色〉是在说明毛对是「文革」的第一主角,在这期间所搞的造神运动,和《毛语录》风行全国,对全民生活的宰治和破坏,使进入文明已几千年的国家,重又回到洪荒时代!第七章〈触及灵魂的革命〉在「文革」时是针对知识分子和「学术权威」很响亮的口号,是用最暴烈和无尽折磨的方法,使他们「脱胎换骨」、「换脑袋」,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这是中国史上读书人最恐怖、最残酷的遭遇,这些被虐待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是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共产党的。第八章〈创造性的毁灭〉主要描述和分析「文革」期间的种种暴行与破坏,包括批斗大会、「红都女皇」复仇、破四就、武斗、红卫兵内斗,把毛泽东乐见的「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重现于读者之前。

  下篇〈人性的炼狱:文革与死亡〉,所处理的就是「文革」期间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在那「无法无天」的年代,造反派、红卫兵、干部都可以任意在光天化日之下打死人、杀害人,打杀所使用的手段,野蛮、荒唐的程度超乎想像,实在骇人听闻,我把这种死亡现象称之为「人性的炼狱」,炼狱的恐怖远胜于佛教警惕世人的地狱!第九章〈死亡万岁〉在精神分析学上,是指把活生生的人变成尸体的那种激情。在「文革」期间,红卫兵们贴出「红色恐怖万岁」的标语,「四人帮」叫嚷着「要抓几个人、枪毙几个人才能恨」,青少年如有胆量杀几个「黑帮」,成为一种光荣。当时很流行的口号:「全国一片红」,「红」早已不是象征光明的红太阳,而是指的遍地血腥!第十章〈死亡的类型〉是为「人性炼狱」提供一些真实的故事,这些大小人物冤死的种种情节,真令人毛骨悚然,在数量上虽仅是千千万万冤死者的一部分,但他们的死亡已为「人性的邪恶」和「文革浩劫」留下活生生的见证。

  我这本书能顺利进行,要感谢中国大陆、香港、美国的一些朋友,不断把相关的书籍寄给我,他们无私的友情,我永生难忘。其中要特别感谢目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执教的王友琴博士,她把尚未发表的研究报告提供给我,这里头有许多是至今世人完全不知道的「文革」真相。友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到美国史坦福大学任教。十多年来,她不辞辛劳,也冒着一定的风险,在中国大陆访谈了一百多所中学,发掘「文革」期间学生对老师的暴行和学生打死老师的真相(当时在共产党控制下的报纸、杂志完全没有报导)。到目前为止,她已是这方面研究的唯一专家。两年前史坦福大学来了一位红卫兵出身的同事,对研究「文革」的友琴,颇有敌意,使她愤而离职,转往芝加哥大学。

  「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如前所说,是要促使我们对人性做深层的反思,以往由于我们对人性负面和阴暗面不够重视,也缺乏深入的理解,才使我们不断受到惩罚。对那些在「文革」时有过罪行而无悔意的人,也许可以宽恕,但不要忘记哲学家桑塔亚那(Santa Yana)对人类所提的警语:

  不能记取过去经验的人,注定要再受罪一次。

二OO一年七月十五日于台北内湖碧湖之滨

图书试读

这是关于毛泽东着作中的扛鼎之作
韦政通以哲学家的笔,写一代豪雄


触及灵魂革命的真相

  毛泽东发动「文革」做最后一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人以「全面内战,打倒一切」来形容「文革」,这是从现象方面的观察。就实质而言,我认为一九六六年六月二日《人民日报》社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讲得很清楚:

  党和毛主席教导我们,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起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造主观世界,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资产阶级「学者(术)权威」却硬要把我们拉到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泥坑中里去,挖我们的社会主义墙脚。大敌当前,我们必须在毛泽东思想伟大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坚决向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展开坚决的毫不留情的斗争。

  所谓「无产阶级世界观」,及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或唯物史观,也就是社论引毛主席说:「我们承认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毛泽东自从搞「三面红旗」运动彻底失败之后,它完全没想到要赶上英美的工业化,不是用「土法炼钢」,用「大跃进」的方式可以达成,更没有想到共产主义社会仅是一种幻想。当「改造客观世界」的愿望受挫,他把责任归咎于「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因此转而「改造主观世界」,所以社论说:「我们要抓意识形态,抓上层建筑」,理论根据是毛对正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修正:「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所谓「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指党内,「资产阶级当权派」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依社论所说,包括「在文化战线上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洋人、死人统治舞台,搞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宣传,为资本主义复辟做舆论准备」。所谓「搞帝王将相」,原是毛骂文化部的话,这里可能是指在北京是彭真的庇荫下,邓拓发展的《燕山夜话》,邓拓、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在毛看来,这些文章都是为资本主义复辟做舆论准备,而姚文元批评吴晗《海瑞罢官》历史剧的文字,最初在北京却发表不出来。

  「才子佳人」是指非意识形态、非政治挂帅的文艺作品;「洋人」是指那些搞西洋学问的人;「死人」是指那些搞传统学问的人。「学术权威」乃讽刺语,指以上这些人物,自以为是权威,实际上是在「搞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宣传」。这篇社论真正要向社会大众宣示的,就是最后那两句话:「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这篇社论发表时,毛泽东为鼓励「文革」的第一把火已经放出。当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走廊贴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公然向刘少奇宣战,所谓「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命运,盖已註定。因此「文革」的重头戏码,反而是落在人数众多的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身上。一般人民较容易驯服,反右运动之后,被毛泽东视为心腹大患的,仍是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在知识界、学术界有名望的人,「文革」时〈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主要的对象就是这些人,下面举一些实例,看看他们如何对这些人展开「毫不留情的斗争」: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