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榕出使期间,在瑞士经历十个人为此案离奇死亡的世纪大案——拉法叶舰案的诉讼审判,从种种台湾的外交困境,更去思考在活力与混乱之中,混沌与秩序之间, 台湾如何发展?如何迈入秩序?如何迎向全球化潮流?
2002 ~ 2008年,王世榕凭借丰富的涉外经验,奉派担任台湾驻瑞士代表,六年期间,历经拉法叶舰案瑞士帐户赃款的审理、寻求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观察员的努力、台瑞双方承认驾照,以及台瑞避免所得税双重课税及杜防逃税协定等重要外交事件;在台瑞双方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下,处理这些重大的外交业务,作者发现,来自国内媒体与官僚体系的压力,竟然比瑞士方面执行「一中政策」更具阻挠力,也感叹台湾年轻外交官的活力与创造力,可能要在僵化的官僚体系中被埋没,因此将这六年的驻瑞士经验撰写成此书,期待能发挥实质上的影响力,提升台湾在国际外交上的能见度。
本书特色
◎拉法叶舰案在瑞士法庭的审判过程与各方角力,首度完整曝光。
◎我国第一线外交人员的工作实录,直言国内体制的官僚作风经常扼杀外交人员的斗志,希望能借此引发反思,从事改革。
◎前台湾驻瑞士代表回忆录,阐述六年驻外经验,点明台湾在面对国际困境时该如何因应。
作者简介
王世榕
龙年生,天蝎座,左撇子,AB血型,断掌手。
曾任驻瑞士代表、联合国官员、教授、Taiwan News总主笔兼总编辑,在国内外社团与财团法人都相当活跃。
现为「2040台湾愿景计划」发起人。
序1 当大使直言 萧新煌 02
序2 坚定于大是大非 谢志伟 04
自序 06
第1章 憧憬与2040台湾愿景 13
1、憧憬与准备
2、初来乍到,推销自己
3、2040台湾愿景计划
(1)2031年闰3月计划
(2)2040台湾愿景计划
第2章、瑞士联邦政府的「一中政策」 31
1、赴上院外交委员会报告
2、破解一中魔咒
3、国会议员访台计划
第3章、拉法叶舰案 51
1、事实与背景
2、2004年5月3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3、后记
第4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75
1、一些怪现象
(1)没有签名的新年贺卡
(2)法院公文和待客之道
(3)每年重复一样的工作
(4)2005年4月29日外交部电报
(5)伸港乡公所
(6)台北县消防员受训
(7)对外政策说明
(8)财产信託
(9)网站风波
2、年度十大主要工作计划表
3、96年度驻外馆长返国述职事
4、台、美、欧国会议员连线事
5、台非论坛
6、马虎的公文,有损国家颜面
7、沟通、建言与公文往来
8、禽流感(Bird Flu)事件
9、巴塞尔钟表珠宝展的启示
第5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人事制度 115
1、人事制度
2、驻外团队
3、驻瑞士代表处与驻瑞士代表处日内瓦办事处
4、薪资多少的问题
第6章、落井下石文化 157
1、不如归去
2、辞职
3、下台场景
4、余波盪漾
5、环境外交
第7章、台、瑞关系 179
1、无外交关系下的「外交关系」
2、双十国庆(2002年)
3、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联合国
4、世界卫生组织
5、瑞、中小组成立
6、改名
7、台、瑞双方承认驾照和台、瑞避免所得税双重课税及杜防逃税协定
8、WTO开馆
第8章、直接民主与公投 209
附录1、瑞士2003?2007公投案举例
附录2、诸罗邦(Jura)以公投和平脱离伯恩邦(Bern)独立
第9章、侨胞是台湾在海外的最大资产 239
1、华人联合会
2、侨爱合唱团
3、欧洲台湾医事联盟
4、纪念林伟模秘书长
第10章、台湾意象和国家利益 253
1、瑞士擅改居留证上我国国籍事
2、弗莱堡国际民俗节
3、搬家
4、提款离开,一毛不剩
5、反分裂法
6、台湾艺术节
7、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对「观光客倍增计划」暨「2004台湾观光年工作计划(摘要)」提出一些看法
(2)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3)针对台湾未来数年的政治发展提出四点看法
第11章、在瑞士生活点滴 287
1、圣伯纳犬
2、赴苏黎世大学演讲
3、瑞士为各国外商投资之最爱
4、瑞士Emmental人荣获美国威斯康辛州乳酪世界冠军
5、睦邻政策
6、正式起诉瑞士航空公司前高层负责人
7、白冷会和神圣十字架修女会
8、ACI Bern 80创会五十週年庆典
9、台北国际学舍
10、洛杉矶演讲2031年闰3月
第12章、我们追上瑞士 309
1、旁观者清
2、台湾怎么了?
3、我们追上瑞士?
编后语 346
序1 当大使直言 萧新煌
我手边有一本书,书名是《外交官的字典》(The Diplomat掇 Dictionary),作者是Chas. W. Freeman, Jr,由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在1997年二版修订出书。
我查阅了这本字典所列的「外交」和「外交官」名词,竟然让我对这两个名词的定义有震惊的发现:
「外交是为自己国家说谎的爱国艺术表现。」
「外交是说法文,什么都没说,还会说假话。」
「外交是说谎和否认。」
「外交是用绅士的说法,表现国家的实力。」
「如果政治是『可能』的艺术,外交就是将此『可能』带出国界的艺术。」
「外交官凭一张嘴想解决所有问题。」
「外交官是那种专门解决那些如果没有外交官,根本就不会发生的复杂问题的人。」
「外交官是那种叫你去死,你听完之后却还竟然有所期待的人。」
「外交官从来不会无意地去侮辱别人。」
用以上这些「真」到让人「不舒服」的真言去读王世榕大使的这本《直言:驻瑞士六年实录》新书,就不难深深体会到世榕兄实在太不符合上述所有「负面」的对外交官做外交的表列特色。他不骗人、不虚假、不因循、不苟且,而是要直言以对,以六年出使瑞士的第一手经验,批判外交部内部官场的僚气和敷衍文化以及僵化的封建制度;更要真实还原台湾在当前国际处境下的险境真相;最后他还大胆为当下马政府标榜的「外交休兵」路线,下了「怎敢有一丝丝奢望」的论断。
榕兄当然不是一位典型僚气而伪善的大使,也因为这一点,他做了六年外交官、当了六年政府官员,回国和离开政府之后,我们的友谊还在。
除开上述对台湾外交部的直言批判之外,世榕兄在本书还真言透露了无外交关系下的台、瑞外交关系内幕,剖析待破解的瑞士政府「一中政策」,揭开涉及瑞士的国民党时代的「拉法叶」悬案。他在本书也以羡慕的笔调介绍了瑞士的直接民主与公投制度,大力唿吁要重视台湾在海外的最大资产—侨胞,以及语重心长地以「六句真言」—即守时、精准、透明、责任、礼貌、信任等六个瑞士国民性格和素养—叫醒那些只想表面学瑞士,却不知什么是瑞士精神的无知政客和媒体。
在世榕兄出版此书前夕,我有荣幸先睹为快,在感佩之余,更诚心地在此推荐给所有「有胆」、「有心」的台湾知识份子和爱书人。
(本文作者为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执行长)
序2 坚定于大是大非 谢志伟
为人豪迈、头脑清晰、心胸宽广、人文素养与语言能力俱佳的世榕大使,早在台湾仍处戒严时代的民主艰困时期,就已在默默地为这块土地上的自由与人权催生,而派驻瑞士六年期间,更是将台湾国家观融合于国际视野的长才,发挥到淋漓尽致。如今,世榕兄卸任不过两年,一本热腾腾的驻瑞士大使回忆录就将出炉了,我漏夜捧读,读到其间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眼泪几几要夺眶而出。尤其是描写「拉法叶舰」一案有关汪传浦佣金存瑞士银行,而台湾政府多年费尽心力却徒劳无功,最后终在世榕大使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到一度几乎要兴「轻生」念头的奔走下,才一役毕其功的那个章节,简直像是在读悬疑侦探小说一般,即便已知结局,依旧令人深感惊心动魄不已。原来,其中有这么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折在里面,我不由得要在此为全体台湾人说一声:「世榕兄,谢谢您为台湾所付出的心力!」
世榕兄见多识广,言语幽默,我亲身经历过好几次;他又胆识过人,坚定于大是大非,这些更见诸于他几十年来对理想及愿景的坚持和追求。而这样的一位人才,在那六年为台湾争取国家利益、公理正义的外交生涯里,却又必须—本人也忝任过两年驻外代表—为国隐忍许多辛酸,甚或委屈。然而我知道,有理念高度的人会将这些曲折转为试炼,而从此角度出发来看本书所述各个面向的事情,读者们绝对能有获益良多的赞叹。细细咀嚼书中对台湾的国际处境之描绘后,再冷漠的人也将难掩慨叹,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何以要受到如此坎坷的命运。然而,同时他们也必会兴起振奋之心,认为台湾的未来必是光明的,因为世榕兄在书里为台湾这个国家指出了一条路:只要我们对这块土地上的人、事、物抱持关怀与认真,希望就无限。
此外,亦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里蕴藏了许多非身历其境就难以完整取得的知识,大至包括瑞士,乃或欧洲的文化之肌理,及各类典章制度之运作,小至对瑞士人日常生活里的细腻观察,都透过世榕兄的精确而感人的笔触,一览无遗地与读者们分享。当然,毫无疑问,从书里对我政府部门的建议、鍼砭或感谢,我们也看到一位鞠躬尽瘁的谋国之臣,对这个国家爱之深、责之切的殷殷挂念。要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受邀亲笔推荐,本人深感荣幸。
(本文作者为东吴大学德文系教授、前台湾驻德国代表、前新闻局长)
自序
自1970年年底从国外学成归国就业算起,个人一辈子的工作都与「涉外」有关,加上也参加了几个国际性社团,所学也与国际政治有关,因此,国际事务对个人而言,并不陌生。不过,自己亲自「上阵」,虽然只是在小小的国家(一个相当特别的小国家)—瑞士—待了将近六年的时光,但「异域」实地工作和见闻,的确所获良多。这得感谢许多人士和机构帮助我成长。
另一方面,我想将在瑞士的生活心得和工作真相道出,谅对国人有点帮助。驻外馆处其实是国内的缩影和延长据点,国内丢人,我们跟着丢人,国内发展令世人称赞,我们也跟着沾光。国内政党恶斗或「忘了我是谁」,那我们也只有被人家勐打闷棍。话虽如此,近六年的外交生涯,才更确切认清台湾政府仍然是一井底蛙,外交部里的僚气令人窒息。欣慰的是,外交部的年轻人仍然清新上进,台湾的民间组织仍然活力无穷。
没有邦交下的代表生涯,绝对不是国人所想像的衣着入时,夜夜笙歌不断,高谈阔论;相反的是经常披星戴月,四处奔波。这说明了代表处的工作可以无限忙碌,人家并没有阻碍你;可恼的是,往往是国内的因素,让你啼笑皆非,进退失据。
总之,「中华官场」的官僚,和仍然保有传统落伍习性的国人,在这两大项因素下,使得驻外工作格外吃力。个人只做了这一任大使,就已让人既醉且饱。本书内容只是诚实地写出所见所闻,当然会陷入以管窥天的毛病;只想表达落伍制度和封建文化之害人,而不在攻击他人。不良制度扭曲了个人成长,而文化则更进一步型塑(enculturation)了我们今日封建落伍的民族性。若因此书而导致外交部在人事制度和官场传统有所检讨,则幸甚矣。至于未来四年,行政或政府治理能力是否均能大大提升,完成改革,从而全面提高台湾全方位的竞争力,鉴于以改革为号召的陈水扁政府,都可说缴了白卷,目前体制下的旧有人马「回銮」,则个人怎敢有一丝丝奢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