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喜欢忆往念旧,这可能是步入老化的征兆。忆往的方式多样,蒐集旧文散篇亦是对自己过往学术路程的一种回顾。本书蒐集过去二十余年所撰写的论文,辑为自选集──敝帚自珍,算是对自己五十初度的一项鞭策与自勉。
书中收录以近、现代史为主的论文十余篇,虽不敢言有何突破性的创见,但从中亦可窥见自己研究领域的不同面向,以及研究志趣的转折。
作者简介
陈正茂
台湾省澎湖县人,1959年生,私立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大学讲师,现为北台湾科学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党史、台湾史、民国人物传记。
着作有《少年中国学会之研究》(中国青年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出版,1996年)、《曾琦先生年谱》(国史馆印行,1996年)、《左舜生年谱》(国史馆印行,1998年)、《在野的声音---青年党人的时代关怀及其政治参与》(新文京版,2004年)、《传记与思想---青年党领袖群像》(新文京版,2004年)、《中国青年党研究论集》(秀威版,2008年)等专书。另编有《曾琦先生文集》3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论集》3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主编《中国青年党史料丛刊》21册(国史馆版,1993 ~ 1998年)。此外,亦编着大专用书10余种,及在《传记文学》、《中外杂志》、《近代中国》、《东方杂志》、《国史馆馆刊》、《光武学报》、《香港中国近代史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自序
壹、冯桂芬之生平及其变法思想初探
贰、广州军政府与国会之研究(1917 ~ 1920)
参、浅论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
肆、少年中国学会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伍、少年中国学会与反宗教运动
陆、清太祖建储考
柒、明末澎湖群岛海防地位之探讨
捌、中法战争与澎湖海防
玖、解严以来台湾文学史论述的统独大战---陈芳明vs陈映真
拾、第三势力在两岸交流之角色分析
拾壹、同为「北大人」---记胡适与李璜的情谊
拾贰、中国青年党史料研究---以期刊为研究场域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文化韵味,“敝帚自珍”四个字,既有谦逊之意,又暗含着作者对自己呕心沥血之作的深厚情感。我初初看到这个书名,便被深深吸引。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智者对自己学术生涯的梳理与回顾,是他对自己一生心血的珍视与珍藏。可以想象,陈正茂教授在遴选这些论文时,一定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时间的淬炼,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对学科的独特洞察。这本书无疑会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带领读者走进陈教授的学术世界,感受他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些精选的篇章,去领略他治学的严谨,探寻他思想的脉络,理解他学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同行们看的,更适合所有对某个领域有深度探索愿望的读者,去跟随一位大师的脚步,进行一次心智的旅行。
评分“敝帚自珍”这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让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生动起来。它传递出一种对自身学术成果的谦逊而又坚定的珍视感。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本充满了作者个人印记的书。陈教授并非简单地将历年发表的论文堆砌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审慎的选择,挑选出那些他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学术追求、最有思想价值的篇章。这种“自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学术生命力的判断,也展现了作者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因此,我预感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可能蕴含着作者的治学理念、研究方法,以及他对学科发展的思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能够直接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从中汲取宝贵的学术营养,甚至可能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研究的新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尤其是“敝帚自珍”这四个字,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是一种非常人格化的表达,不同于那种直接、生硬的学术书名,它透露出一种主人翁的视角和一种深厚的情感。我猜测,陈正茂教授选编这些论文,一定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学术成果,更可能是在回顾自己多年的学术生涯,那些他引以为傲、认为真正具有价值的研究。这种“自珍”的态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从中窥见一位学者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如何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是如何思考和解决的。这本书或许会像一位老友在分享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和人生感悟。我渴望通过阅读,与陈教授的学术灵魂进行一次深刻的交流。
评分读到“陈正茂教授论文自选集”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位学者的形象:他应当是沉静而睿智的,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必定积累了无数闪耀的思想火花。选择“自选集”,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自信与自省,意味着作者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了自我审视和价值判断,挑选出最能代表他学术成就和思想精髓的作品。这就像一位艺术家在回顾自己创作生涯时,精心挑选最能体现其风格和技艺的作品集,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情感。因此,我预期这本书的内容会十分精炼,充满真知灼见,并且能够折射出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方向上的思想演进。这对于我这样一名渴望深入了解某一学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可以直接接触到最核心、最精华的学术成果,避免了大海捞针式的阅读,能够更高效地吸收营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评分“敝帚自珍”这个词语,总让人联想到一种对事物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珍视。当它与“陈正茂教授论文自选集”结合在一起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温度。这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学术论文的集合,更像是陈教授将自己多年来在学术道路上跋涉的脚印,精心拾捡,然后用他最珍视的目光去审视、去呈现。这种“自珍”的态度,暗示着每一篇论文背后都蕴含着他无数的心血、汗水,甚至可能是与质疑和挑战的辩驳。这使得我更加好奇,究竟是哪些研究,在陈教授心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它们又会以何种方式,展现他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我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去理解这位教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学术贡献,以及这些被他视为瑰宝的篇章,将如何引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思想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