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入围作品
他是个「快递」!但快递的是浪漫的情歌。
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人要他吹萨克斯风给尸体听?
这么「新鲜」的差事还真是史上头一遭啊......
《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巧妙地把「网路小说」的书写风格「借来」撰写推理小说,它有案子(一个如假包换的谋杀案),有布局,有转折,有悬疑,最后也还有惊奇,故事男主角更从嫌疑犯挣脱,成为自己破案的要角;小说还有各种陪伴的角色,包括一个极具侦探实力的法律系高材生朋友......这些元素与设定,当然都是你在推理小说里早已熟悉的,但小说的腔调是新的。
──【PChome网路家庭创办人】詹宏志
这不是阿驹第一次快递情歌,但肯定是最惊骇的一次!
常有人问他,「情歌快递」究竟是什么?能吃吗?他通常回答不出来,就像他现在瞪着眼前的尸体一样,一整个无言!阿驹看到了这辈子都忘不掉的景象:一个赤裸女人的头破了个大洞,斜躺在按摩浴缸里,红红白白的血和脑浆从她破掉的脑袋里流得全身都是......
不用说,萨克斯风根本不用吹了!因为这个死状悽惨的女人已经被警方抬了出去,他也被当成头号杀人嫌疑犯,扭送到警局去了!阿驹立刻急叩好友Andy来帮忙!他头脑冷静、思绪缜密,还是法律系的高材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是自己唯一的一根救命浮木!
果然,Andy不但把阿驹保了出去,还跟小平头警官混成了麻吉,挖到了许多内幕!据可靠消息指出,死者名叫Angel,是个援交妹,目前涉嫌最重的三个人则分别是:阿崑、Monkey和张俊宇,三人都和死者有过一腿!但其实,兇手是谁阿驹根本不在乎,他只想知道,陷害他去「发现尸体」的那个缺德鬼,究竟是谁?......
作者简介
不蓝灯
本名白一平,一九七六年诞生于台湾新竹,一个风很大的城市。
目前定居于台北,表面上的工作是个外商公司的业务员,但真实身分却是一个疯狂嗜读小说的怪家伙!无论睡前、用餐时、马桶上,甚至连开车等红绿灯的空档,都非得有小说的陪伴不可。
期望自己能从一个阅读故事、听故事的人,转而扮演一个说故事的人。
推荐序
谋杀快递──读《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
詹宏志
任何带来新想法、新手法、新气氛、新语言的推理小说,哪怕只是一点点,对我这位老推理迷来说,都是心里感到开慰的事。推理小说奖的入围作品《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就是这样一部带给我新感受的推理小说,读起来很开心。
《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这部小说,乍读起来很像目前流行的「网路小说」,或者说,是蔡智恆写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所带起来新典范的书写风格。一般而言,网路小说节奏明快,不求厚重;取材于年轻人的生活,不会舍近求远;气氛上大部分幽默搞笑,很少沉重负担;对白常用时下的流行用语,有一种时髦之感。虽说这些小说兴起于网路,受年轻人的欢迎,有时候却不为严肃评论家接受。但我倾向于相信创作风潮与文学风格时有「世代交替」,反映了当时的民心向背,新世代书写典范转移快速崛起于网路,没有传统「守门员」从中作梗,反倒可能是原因之一。
《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这部小说巧妙地把「网路小说」的书写风格「借来」撰写推理小说,正是我在其中得到的乐趣之一。推理小说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吸收他种类型成为养分,也是此一类型历久不衰的奥秘;推理小说永远不虞转折与翻新,它能从科幻小说演化、能从历史小说演化、有些竟然还能从奇幻或怪异小说演化,生命力惊人;如今,又有创作者轻松自网路小说演化出推理小说来(或者颠倒过来说,是推理小说把自己「乔装」成网路小说),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
虽然化身网路小说,《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一书仍然是百分之百的推理小说。它有案子(一个如假包换的谋杀案),有布局,有转折,有悬疑,最后也还有惊奇,故事男主角更从嫌疑犯挣脱,成为自己破案的要角;小说还有各种陪伴的角色,包括一个极具侦探实力的法律系高材生朋友......这些元素与设定,当然都是你在推理小说里早已熟悉的。
但小说的腔调是新的。
小说的主人翁阿驹从事一项有意思的时髦工作,叫作「情歌快递」。每当有委託人想要塑造一种浪漫气氛,譬如有人要向女友求婚,就可以要他在特定时刻突然出现在两人约会的餐厅,演奏起约定好的情歌(他能演奏萨克斯风与吉他,也有好歌喉),在这突如其来的浪漫场面,委託人向女友下跪,拿出预藏的戒指求婚,女友当场就眼泪溃堤,边流泪边点头,完全失去抵抗能力,演奏者达成任务就趁乱悄悄退去。
阿驹平日通过e-mail和MSN接案子,生意不多倒也够用。直到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接了案子,依约前往一家汽车旅馆,他遵照指示藏身在房间里,准备要带给进门的女子一个意外,但约定的人始终没有出现,等到他走进洗手间想上厕所,却看见浴缸里躺着一具全裸的女尸,头上破了一个大洞。
他是被陷害了,但网路上连络者来去匿名,无迹可寻。阿驹的奇怪职业也无法说服警方,他的确只是听从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指示来到现场,而且还待了很长的时间。案子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开始,接下来当然就是推理小说要进行的解谜的部分;作者也很尽力的创造了许多惊奇,中间也安排了各种办案推理讨论的桥段,对推理迷来说,这是情节丰富、没有冷场的小说。
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我喜欢他设定的背景,年轻人的现代世界;我喜欢他轻快而略带自嘲的语言;我喜欢他那颇有巧思、但没有太过诡异超乎现实的谜题;我也喜欢他用到的网路日常生活用语,包括剧中角色在MSN上的名称;我也对他塑造角色的功力,觉得很欣赏!
这是本土创作推理小说的好发展,有现代感、有现实感、故事轻松有趣、角色活泼生动,读起来很亲切,也觉得很能得到娱乐。也许有人期望得奖小说应该更「用力」,更费脑筋,我倒有一点不同想法。「轻松」(light-hearted)推理小说本来就是推理小说史的一支,古典的我可以举写《玩具店不见了》(The Moving Toyshop, 1946)的英国作家克里斯宾(Edmund Crispin, 1921-1978)为例,近的我也可以举写《脱衣舞孃》(Strip Tease, 1993)的美国作家卡尔.海尔森(Carl Hiaasen, 1953-),也许我可以再加上日本的赤川次郎(Akagawa Jirou, 1948-),这几位都是轻松幽默推理小说的最佳诠释者;如果未来有一天,《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的作者能够跻身和他们相提并论,这绝对是值得推崇的成就。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它像一杯醇厚的红酒,初尝微涩,再品回甘,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品味出新的滋味。它的故事,它的语言,它的思想,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不再把“快递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而是学会去感受生活中的微小美好,去珍惜身边的人,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内心的平和。它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悄然种下,并慢慢生根发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内心世界。我非常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本书,它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重塑。我推荐给所有对生活感到迷茫,对幸福感到困惑的朋友们,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迪。
评分从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来看,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她善于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能描绘出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文字之间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精准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孤独感时的笔触,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无声的呐喊,都写得 so real,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份寂寥。同时,作者在描写希望和温暖时,又会展现出一种温暖的力量,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阴霾。这种语言上的张力,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句子时,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韵味,仿佛在品一杯陈年的美酒。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灵魂的共鸣。它让我觉得,作者并非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与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分享着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评分初读这本书,就被作者细腻的情感笔触深深打动了。故事的主人公,似乎并不是那种生活一帆风顺、自带光环的英雄人物,反倒更像是我们身边某个普通的邻居、朋友,甚至就是那个每天在地铁里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的生活,充满了琐碎的日常,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挣扎和迷茫。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在一次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都写得 so real,仿佛能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书中有很多情节,让我不禁停下来,反复咀嚼。比如,主人公在某个平凡的午后,看着窗外发呆,那一刻的内心独白,让我感觉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画面,感受到了同样的静谧与失落。又比如,他与家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那种欲说还休的关怀,那种藏在争吵背后的爱意,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不快递幸福”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的故事。它没有给你提供一套标准的解决方案,而是让你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常常觉得,我们总是过于追求完美,总是试图将生活打磨得光鲜亮丽,却忽略了那些不完美之处,恰恰是构成我们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那些不那么完美,但却真实鲜活的瞬间。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关于“和解”的主题。这里的“和解”,并非指那种轰轰烈烈的原谅,而是指一种内心深处的平静,一种与过去的自己、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与生活中的不完美达成和解。主人公在书中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如何放下过去的包袱,如何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从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多年后,再次回到故地,面对曾经让他痛苦的回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并从中获得了新的力量。这种“和解”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它能让我们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拥抱生活。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伤痛和遗憾,但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和解,学会放下,我们就能让自己的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内心的释然,远比任何物质的满足都来得更加珍贵。它是一种内在的丰盈,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精巧,多线叙事的手法让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作者并没有采用单一视角,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不同人物的故事,他们之间的关联,起初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原来这些看似独立的故事,都像是一张巨网上的节点,相互牵引,最终汇聚成一个宏大的叙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每一个小小的道具,每一个不经意的对话,都可能隐藏着深意,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伏笔。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功力,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老旧咖啡馆的描写,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墙壁上挂着褪色的照片,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个咖啡馆,在书中不仅仅是一个场景,更像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串联起不同人物的命运。读到这里,我仿佛也闻到了咖啡的香气,听到了老旧唱片机的歌声。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巨大的故事中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即使微不足道,也同样重要。
评分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选择”的深刻探讨。书中反复出现的,并非是那种戏剧性的、改变命运的重大选择,而是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人生的选择。比如,是选择逃避还是面对?是选择抱怨还是积极行动?是选择封闭内心还是敞开心扉?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累积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开始认真审视自己每一次的选择,并试图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我读到他决定开始早起跑步的那一段,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但却预示着他内心某种力量的觉醒。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被命运所束缚,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而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自我创造的过程。即使是最糟糕的境遇,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以何种姿态去面对。这种 Empowering 的感觉,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它不是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在主人公的挣扎和成长中,看到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看到选择的无限可能。
评分书中对人际关系的描绘,也让我深有感触。主人公与家人、朋友、恋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和谐美满,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有误解,有争吵,也有理解和包容。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矛盾,反而将其真实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模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疏离”的描写,那种即使身处人群,却依然感到孤独的无力感,以及那种想要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的纠结。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觉得这本书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亲密关系,并非没有矛盾,而是懂得如何在矛盾中去维系,去成长。它不是一味地去“快递”爱,而是学会去“传递”爱,去感受爱,去给予爱。这种关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也更加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坚韧。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打破了我对“幸福”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幸福是一种需要努力去争取、去获得的状态,而这本书却告诉我,幸福可能更像是一种“不强求”的状态,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智慧。主人公并没有像一个“幸福快递员”一样,去给别人送去他所认为的幸福,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不快递幸福”的态度,反而让他收获了更真实、更持久的幸福。我读到他开始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清晨的阳光,享受与朋友的简单聚会时,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纯粹的快乐。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我们是不是过于执着于外在的成功和别人的认可,而忽略了那些潜藏在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幸福的盲区,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更轻松、更自在的幸福模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更有思想上的启发。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出了许多关于人生意义、关于自我价值、关于如何活出真实自我的深刻思考。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章节时,停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本书并没有给你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你去独立思考,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喜欢作者那种开放式的写作风格,它不强加任何观点,而是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种“引导式”的思考,比直接灌输要有效得多。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我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交流,引导我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这种思想上的碰撞,让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而书名“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则以一种略带疏离却又充满诗意的字体呈现。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时,就觉得它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一种想要去探究背后故事的冲动。我喜欢这种带有哲思意味的书名,它不像那种直白的“如何幸福”或者“幸福的秘诀”,而是抛出了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引人深思的命题。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幸福不是“我的工作”,那它究竟是什么?是被动接受的礼物?是偶然的际遇?还是某种需要被精心呵护才能绽放的花朵?书中的故事,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它会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关于幸福的解读空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幸福的关系。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误解幸福,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去追逐它,从而错过了它原本应该出现的模样。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不必强求,不必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许,幸福就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我期待着,它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从书页中找到通往内心平静的钥匙,理解那些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幸福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