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杰作的宝库
松本清张改编电视电影最受观众喜爱作品
〈绳〉2005东京、1996 TBS、1985富士、1979朝日电视台
〈天城山奇案〉1998 TBS、1978 NHK、1983松竹电影公司
〈证言〉2004朝日、1992 TBS、1961东宝株式会社
〈寒流〉1983朝日、1960日本电视台
一场诡异无解的谋杀案,男子隐藏多年的可憎秘密;
心怀不轨的作证者,权力斗争的深沉恶意……
唯一昭然若揭的真相是,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在说谎──
日本亚马逊书店五颗星最高评价
社会派推理巨匠松本清张之最高成就《黑色画集1~3》,精选〈遇难〉、〈坡道之家〉、〈绳〉、〈天城山奇案〉、〈证言〉、〈寒流〉、〈凶器〉、〈浊日〉、〈草〉等九篇曾于日本朝日周刊连载的高水准杰作。本册《黑色画集2》严选四篇多次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之最受观众喜爱作品──〈绳〉、〈天城山奇案〉、〈证言〉、〈寒流〉。
〈绳〉一桩发生在河岸的神祕勒杀事件,警方一路追踪死者背景及其生前的诡谲计画,在逐渐锁定犯人身分后,嫌犯却提出明确的不在场证明。此时,一位保险公司调查员紧接着介入重启调查,究竟兇手的动机是……?
〈天城山奇案〉以一段三十年前的旧日回忆为始,牵扯出一桩超过追诉时效的谋杀案。本篇作品不仅展现松本清张叙述推理脉络的技巧,更能见识到他描写少年青春情怀的心理刻划功力。犯人无论如何费尽心思,都无法避免被他人看穿自己设法隐匿的罪行;所面对的,终究不是形式上的牢狱,而是心理上永远的监禁。 本篇为松本清张极富盛名的经典之作,更曾多次改编为电视剧及电影。
〈证言〉是一篇偏重心理描写的社会派推理。怀有不伦恋秘密的上班族石野贞一郎偶然在路上遇见邻居杉山孝三。过没多久,杉山孝三却因故卷入一桩谋杀案,其关键时刻不在场证明,只有石野贞一郎能够证实他无罪。然而,不论是通知刑警的邻居妇人、指认犯人的相机店老板证词、笔迹鑑定人的回答──每个人都在说谎。人世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因偶然小事纵横交错,彼此相互连结,不知何时起就会乱了秩序,设陷诱骗他人……
〈寒流〉深刻叙述关于企业文化的趋炎附势、操弄权谋等阴暗面向,描写非常逼真,为松本清张最拿手、最典型的写实悬疑力作,结局随时都有可能出乎意料!
「杉山孝三知道的谎言不只石野贞一郎的谎言,不论是告诉刑警的邻居妇人、指认他的相机店老板证词、笔迹鑑定人的回答──每个人都在说谎。人世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因偶然小事纵横交错,彼此相互连结,不知何时起就会乱了秩序,设陷诱骗他人。」──摘自〈证言〉
同系列《黑色画集3》即将推出!
特别收录松本清张〈凶器〉、〈浊日〉、〈草〉等多篇精采杰作!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
出生于日本小仓市(现今的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在历经过工友、印刷工人等各式行业后,进入朝日新闻西部总社工作。四十一岁时以《西乡纸币》参与小说的甄选获得直木赏的提名,随后在一九五三年以《某「小仓日记」传》荣颁芥川赏。一九五八年的《点与线》为推理小说注入了所谓「社会派」的新风。他毕生竭尽所能致力于写作活动,作品题材的时代背景也横跨了古今,范围极为广泛。
译者简介
燕熙
淡江大学毕业之后赴日本学习日语,现从事与数字相关工作。学习日语纯属兴趣,偶尔借出差到日本走走。闲暇时喜爱阅读及写作,译有《一亿五千万之恋》(新雨出版)。
阅读松本清张
文/ 林景渊
松本清张,一九○九年出生,一九九二年去世。
在日本,有许多松本清张迷;在台湾似乎也有不少读者;松本去世以后依然如此。
作家松本清张一生经历许多波折。从少年时代开始,青年时期以至四十四岁前后,长期过着辛酸的日子。
家?贫穷,父亲没有固定职业;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校教育已十分普及,松本清张只能在小学高等科(初中前期)毕业,接下来就要工作养活自己。
松本清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北九州一家电器公司充当工友,干不到三年就因公司倒闭而失业。十九岁那一年,由于母亲的坚持而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从此在印刷厂工作了九年。二十七岁结婚,婚后一年离开印刷厂,担任「朝日新闻社」九州分公司的约聘人员,从事广告相关业务,六年后才成为正式职员。一九四三年(三十四岁)十月,由于战况趋于激烈,松本清张被征召入伍,不久被派遣至朝鲜半岛参战,担任卫生兵。一九四五年十月,因战争结束而返回九州,并幸运地复职回到报社。由于家中连续多了三个小男孩,生活负担沉重,松本清张不得不利用下班时间仲介买卖扫把。一九五○年十二月,小说〈西乡纸币〉得了《週日朝日》征文比赛的第三名,自幼喜好文学的松本清张初试啼声时己四十一岁。家境的困顿,使松本清张忙于柴米油盐,大志难伸。
可是,正如台语俗谚「大只鸡慢啼」,四十岁以后才正式登上文坛的松本清张,在一九五一年,作品〈西乡纸币〉成为「直木奖」后补,一九五三年获得「芥川奖」。从此,松本清张爆发性的写下无数精采作品。作家森田诚一统计过松本清张四十岁以后的写作生活,认为松本每餐的吃饭时间只花一分二十秒,上厕所则只花十几秒。(《太阳》,一四一期)
回忆起困顿中的执笔活动,松本清张如此描述着:「〈某「小仓日记」传〉草稿撰写时期正逢盛夏,我家住在兵工厂宿舍,共有三个房间分别是六、四点五以及三个榻榻米大小。妻子和四个小孩睡在隔室的蚊帐?;另一室是老父母的房间。我挥着一把圆扇子,边打蚊子,边写稿。偶而跑到昏黑的厨房里去喝水。」(《半生记》)
四十年后,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王国以后,松本清张已经充满了自信,也奠定了文坛地位。某次,接受《产经新闻》记者访问时,回答自己的生活步调:「我跟你们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不相同。别问我几点就寝、几点起床一类无聊的问题!」作家也清楚的指出:「我个人不和其他作家交往,一切只在乎我自己。」(一九九二年八月六日《产经新闻》)
没有人能够理解四十岁以前的空白,何以变成四十岁以后的百花齐放般的绚烂!作家松本清张的成就令人感到讶异!
从第一本历史小说《西乡纸币》开始,松本清张写了不少历史小说;《无宿人别帐》、《佐渡流人行》、《天保图禄》、《私说、日本合战谈》、《西海道谈绮》、甚至还有学术气氛浓厚的《日本黑雾》、《现代官僚论》、《昭和史发掘》、《古代史疑》、《清张通史》。
在一般创作方面,松本清张的深入耕耘也有相对的收获。一九五二年创作了《某「小仓日记」传》以来,不断有新作品发表,甚至一年中有好几部作品付梓。《断碑》、《黑地之绘》、《波之塔》、《深层海流》、《象征之设计》、《绚烂流离》、《兽径》、《岸田刘生晚景》、《砂漠之?》、《首相官邸》、《小说、东京审判》、《风之气息》、《日本改造法案》、《空之城》、《眩人》、《迷走地图》、《两像、森鸥外》、《草之径》。
在推理小说方面从质和量加以评价,绝对不输于专业推理小说作家。自一九九五年发表《埋伏》起,不断出精彩创作:《点与线》、《眼之壁》、《零的焦点》、《天城山奇案》、《雾旗》、《砂之器》、《球形荒野》、《影车》、《D之复合》、《中央流沙》、《黑色样式》、《火之路》、《黑色图说》、《黑色线刻画》、《禁忌连歌》、《雾之会议》等……。
四十年的创作,当你前往北九州市「松本清张纪念馆」亲眼看到松本清张着作第一版的封面全部呈现在眼前时,必定会自内心发出赞叹和敬佩:伟大的作家──松本清张。
这背后,一生中没有比较像样职务的父亲对松本清张还是产生影响的,不得志的父亲,在冬天夜晚,手棒《太阁记》(丰臣秀吉传)等小说唸给他听,不仅引起对文学的兴趣,也使松本清张拥有小小的幸福感。十五岁,有了一份工作以后,读遍「春洋堂」、「新潮社」等文学书籍,特别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绝不遗漏。
思维格局极大的松本清张,四十岁以后正式进入专业写作,为了弥补过去的不足,开始大量阅读资料、史料。日本神保町,「一诚堂书店」(旧书店)一位经理说,松本清张往往一天之中打好几次电话找书。在没有手机的那个年代,出差时也辗转打来电话。当然,松本清张早已跑遍日本全国各地;外国方面,包含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阿拉斯加、中东各国、印度,以及包括北韩在内的亚洲各国,松本清张都设法亲眼目睹、亲自体验。例如《沙漠之?》撰写期间跑遍埃及、黎巴嫩、叙利亚;而《雾之会议》更涉及英国、法国、摩洛哥、义大利、瑞士等国。
松本清张文学的价值,当然不单纯只是作品数量的庞大而已。
最先出现文坛的《西乡纸币》,以「叛军」西乡隆盛发行的钞票做为象征意义,深入探讨入日本社会现状及发展。简单的说,松本清张的作品一开始便建立了自己的风格;也许,他累积起来丰富无比的社会经验成为创作的养分。
在推理小说方面,改编成电影的《砂之器》,与原作情节显然有些出入。然而,松本清张依然借由不同形式而切入社会问题。换句话说,不论历史小说、推理小说,松本清张的原点是一致的。
对日本读者而言,作家松本清张观察下的森鸥外、菊池宽、岸田刘生这些近代人物,呈现了另一番面貌。甚至从「昭和史」和古代史,松本清张也充分发挥其独特又具有指针般效果的文学教材,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金字塔」(有马学)。
最近出版的《清张?战斗作家》(藤井淑祯)认为松本清张继承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菊池宽的写作技巧,又不断挑战纯文学「私小说」领域,因此而建构起松本文学的丰富领域。
作家松本清张在青年时代曾因为穷困而考虑自杀,也想一个人离家出走:「我想逃脱背负家庭(父母)责任的状态。那时候,父亲也好、母亲也好,几乎都依赖着我;因此我变成被束缚着、动弹不得。我真想逃离不能自由唿吸的困境。」(一九六二年四月《妇人公论》,人生特集)
检视松本清张留下的庞大无比的作品,足以证明困顿时代?,他储存的智慧和能量,是多么可观。吾人阅读松本清张文学作品时,或许更值得参考,思考。
林景渊
早稻田大学毕业,筑波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博士。着有《读书物语》,译有:《知识诞生的奥秘》。目前在《明道文艺》连载「日本经典文学家传记」。
推荐序
犯罪者们的肖像——谈松本清张的《黑色画集》 文/ 既晴
根据统计,由松本清张推理小说所改编的电视剧,自一九五○年代以来至今,已经超过三百五十部,大部分的作品都改编过。这类推理剧的片长多为两小时,所以又称「两小时推理剧」。其收视观众,以年长者与家庭主妇为主要族群,因此在剧本的取材上,并不是所有的推理小说都适合拿来改编。
首先,故事的篇幅不能太过厚重。由于这类推理剧的播出方式是每週一次,所以过长的原着作品,除了拍摄作业较为困难、制作成本将大幅增加以外,编剧也势必得将故事分割成数集才能容纳全部情节,可能会减损年龄层偏高的观众收视兴致。以实际的播出状况来看,一集完结是最适宜的做法,上下两集恐怕已是观众的接受极限。
此外,故事里的谜团、诡计也不能太过复杂。因此,许多运用特殊机关、或是嫌犯人数太多的古典本格推理也较难获得採用。在本格推理中,被读者视为最后高潮的解谜部,原本是愈长愈精采,却因为台词过多、场景单调,反而变成电视剧里的致命伤。
再者,超乎现实、虚拟幻想的故事舞台,不利于拍摄场景的搭建或洽借;太过血腥暴力、异色变态的情节,也不适合电视剧的尺度。总之,题材最好能贴近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引起广泛的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写实型的中短篇推理,或是删节次要支线的长篇推理,是电视剧最好的改编对象。诸如夏树静子、山村美纱、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内田康夫等量产型的国民作家,都是两小时推理剧的重要发想来源。
松本清张不仅多产,水准也高,因此他的作品并不仅止于定期出现在两小时推理剧里,更是在电视台制作週年特辑之际,必然选定的改编对象。前述的〈坡道之家〉即为一例。
〈绳〉是《黑色画集》系列的第四作,连载期间是一九五九年六月至八月,是一篇富有警察小说色彩的中篇本格推理。
本作的故事除了具备魅力十足的谜团,故事结构亦致密完整,既保持紧凑的节奏性,也没有传统本格小说过于复杂的搜证过程,场面不过于浩大,篇幅也不厚重,因此,经常获得电视剧的青睐,共计有朝日(1979)、富士(1985)、TBS(1996)及东京(2005)等电视台的四度改编,几乎每十年就被重新诠释一次,可说是松本清张作品中最受到观众喜爱的其中一部作品。
〈绳〉从一桩发生在河岸的勒杀事件开始,警方一路追踪尸体的死因、背景,及其生前最后的行动经过,再逐渐锁定嫌犯身分,最后则因为嫌犯提出明确的不在场证明,而陷入僵局;原本以为事件就此成为悬案,保险公司调查员却紧接着介入重启调查,揭露了最后的真相。
这种接力式的侦办手法,令人联想起傅利曼.威尔斯.克洛弗兹(Freeman Wills Crofts)的古典名作《桶子》(The Cask,1920)。尽管在现实中,数名侦探承接前一位办案结果继续追查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做为小说情节的佈置,则充满峰回路转的趣味,尤其是每位侦探观察案件的角度各有不同,往往能突破前一位侦探的盲点,集合众人之力,才得以揭穿兇手佈置的迷阵。
收录在《黑色画集》的第九作〈天城山奇案〉,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作品。与其他作品不同,〈天城山奇案〉并不是连载于《週刊朝日》,而是连载于《Sunday每日》,时间是一九五九年十一月,约莫与《黑色画集》系列的第五作〈寒流〉同时发表。
〈天城山奇案〉的舞台位于静冈县伊豆市内的天城山,这座山也是日本百大名山之一。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天城隧道,也在川端康成的名作《伊豆的舞孃》(1926)中出现过。〈天城山奇案〉除了曾经由NHK(1978)及TBS(1998)制作过电视剧以外,松竹电影公司(1983)也制作过电影,导演为三村晴彦,曾经拍摄过多部松本清张作品改编电影的导演野村芳太郎,也在这部电影中担任制作;其中与少年一同穿过天城隧道的神秘女子,即是由NHK电视剧《阿信》(1983)的演员田中裕子所饰演。
这篇作品以一段三十年前的旧日回忆为始,牵扯出一桩超过追诉时效的谋杀案。从本作中不仅可以读到松本清张叙述推理经纬的功力,更能见识到他描写少年青春情怀的心理刻划功力。
事实上,在推理小说里,对侦探而言,追查早已超过刑事追诉期的案件,重点已经不是放在「能不能将犯人制裁」的法律问题了,而是对于解明真相的纯粹执着。另一方面,犯人无论如何费尽心思,无论经过了多少时间,都无法避免被他人看穿自己设法隐匿的罪行。犯人所面对的,终究不是形式上的牢狱,而是心理上永远的监禁。
〈证言〉是《黑色画集》系列的第二作,连载期间是一九五八年十二月间,是一篇偏重心理描写的社会派推理。拥有秘密恋情的已婚上班族,无预期地在路上遇见交情不深的邻居。然而,这名邻居却因故被卷入一件谋杀案,而其关键时刻的不在场证明,只有这名已婚上班族能够证实他无罪。
原本是日常生活不经意的偶然,却成为可能暴露私人秘密的危机。然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安逸、优越的生活,特别是牵涉男女情爱的不伦之恋,即不惜提出伪证陷人于罪,则是中产阶级经常发生的恶德行为。在松本清张的笔下,并不是只有政治家、企业家能够制造败坏道德的犯罪,平凡如小市民也可能做出令人发指的罪行。这就是日本社会在经济急速成长之下所形成的,拜金重慾的堕落风气。
〈证言〉曾经多次改编为电视剧,计有朝日(1984,两次。其中一次,松本清张本人也参与了制作)、TBS(1992)、朝日(2004)等电视台。
〈寒流〉是《黑色画集》系列的第五作,连载期间是一九五九年九月至十一月,比起其他作品,本篇的推理成分虽然较为淡薄,但其中关于企业文化的趋炎附势、操弄权谋等阴暗面向的描写非常逼真,可说是松本清张最拿手、最典型的写实悬疑力作。
初获拔擢、位居要津,未来一片看好的年轻主管,因交际应酬而认识了外遇的对象。然而,提拔自己的上司随后竟介入两人关系,并且下令将自己流放到乡间分公司,前途也从此黯淡无光。他的心中充满愤恨,并且决心对上司展开复仇行动。
在日本伦理社会结构下,利用阶级、派系的势力,来满足个人私慾的行为并不罕见。因此,社会派作品经常可以见到遭受高阶势力压迫的小人物,为求正义也好、为求以牙还牙也好,设法找出一丝一毫的翻盘可能,逆转式地推倒对方的高墙。在〈寒流〉中,不到最后一刻,无法分出胜负,不到最后一行,无法得知结局。
〈寒流〉也曾经两度改编为电视剧,分别由日本电视台(1960)与朝日电视台(1983)制作。
然而,尽管由松本清张作品所改编的电视剧一直受到观众喜爱,但毕竟随着时代的演进,有不少故事的背景情节、佈局设计都已经显得陈旧。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改编,已经不再只是原作的忠实呈现,而是将原作精神单独抽离出来,并且增加崭新的情节。例如,由中居正广主演的《砂之器》(TBS,2004)或米仓凉子主演的《黑色笔记本》(朝日,2004)、《兽道》(朝日,2006)或《恶棍们》(朝日,2007),都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意义。
(本文作者为推理评论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