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的大象

魔术师的大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ate DiCamillo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儿童文学
  • 动物故事
  • 魔法
  • 想象力
  • 成长
  • 友谊
  • 幽默
  • 大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真相会不停的改变

端看你 站在哪个角度 用什么样的眼 什么样的心 去映照

  彼得一心惦挂着他对妈妈临终时的承诺:要好好照顾妹妹。可是收养他的老兵告诉他,他的妹妹一出生就死了。彼得一再想起幼年时爸爸陪他在花园里嬉戏,大肚子的妈妈微笑看着的画面,并不真切相信老兵的话,于是怀着姑且一试的心情,用一块钱去换取算命师的一个答案。算命师告诉他,他的妹妹活着,一头大象可领他到妹妹住的地方。

彼得很沮丧,因为在这个寒冷的城里,并没有大象,他觉得算命师只是开他一个玩笑。

  没多久,城的另一端,有个过气的魔术师因不满观众的不尊重,倒唸咒语,招来了一个他原先毫无预定的东西──一头大象。大象穿过帐棚,从天而降,压坏了一名贵妇的腿,他也因此被关进牢里。

  大象被展示在伯爵夫人的大舞池里,供民众参观,彼得也去看了,众人兴奋谈论的时刻,他却看进了大象的眼里,看到牠的焦虑与孤单,看到牠的思乡,所以想法子恳求警察、伯爵夫人、腿伤的贵妇让魔术师用法术倒退时间,将大象送回牠原本的地方,将贵妇的一双好腿留住。在一干人和一头大象浩浩荡荡去牢房的路上,经过了一所孤儿院,意外遇见了彼得失联的妹妹。

大象最后回家了,贵妇的腿伤没好转,但她选择原谅。

作者简介

凯特.狄卡密欧(Kate DiCamillo)

  出生于美国宾州,成长于温暖的佛罗里达州,目前居住于冬季漫长的明尼苏达州。第一本儿童小说《傻狗温迪客》(Because of Winn-Dixie)获2001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银牌奖;隔年《高飞》(The Tiger Rising)获美国国家图书馆青少年文学银牌奖;《双鼠记》(The Tale of Despereaux)获200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爱德华的神奇旅行》获2006年美国角书─环球报儿童文学奖。各本书在国内也屡获、好书大家读、深耕阅读、新闻局优良读物甄选活动推荐。

  她表示:对我来说,讲这篇有关魔术师、大象、彼得和亚黛尔的故事,是一种意味深长、可以令人折服的经验。我大胆的希望,你在读这篇故事时,会发现一些安慰、希望、魔法和一些治疗力,这些都是我在创作时发现的。

绘者简介

田中阳子(Yoko Tanaka)

  居住于洛杉矶,是位风格独特的插画家。她表示:初读《魔术师的大象》就如同在看一出舞台剧,故事如诗如幻却又无比真实、有魅力,为它作画,让我感觉它的温暖和丰富。

译者简介

汪芸

  台湾大学社会学学士,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社会所硕士。曾任空中大学讲师、《中国时报》编译、《中时晚报》编译、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副主编、远见杂志主编。着有《你》(小说)、《世界上第一条眼镜蛇》(童书);译有《余烬》、《我可以不是艾莲妮》、《天杀的热带日子》、《萝西与苹果酒》、《铁器时代》、《郁林湖失踪纪事》、《在烟囱农庄上的日子》、《岛屿时光》、《生活在蜜乡》等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赏析一

谁是「魔术师」?「大象」是什么?

台湾儿童阅读学会顾问 林伟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很想做出一件让人觉得惊喜的事情,没想到事与愿违,做出来的事情竟然让人觉得很难堪、很受伤害?如果你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办?

  或者,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总是热心的想帮你的忙、做一些讨你欢喜的事,但是,每次只要有他,总是越帮越忙,搞的你非常的生气、非常的不舒服?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你该怎么办?

  或者,你的朋友有没有跟你埋怨过或诉苦过,他所期待的事情,结局总是不尽如他意,甚至对他造成严重的伤害、让他痛苦不堪?当你的朋友在对你诉说他的不幸遭遇时,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有过上述的经验,或者曾发生过类似的困扰,却苦无因应良方。我想凯特.狄卡密欧的这本《魔术师的大象》就非常值得推荐你阅读了。

  狄卡密欧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十岁小男孩杜舍纳寻找妹妹的故事。「杜舍纳是一个被老兵收养的孤儿,他最大的挂念就是他对妈妈临终前的承诺:要好好照顾妹妹。可是,老兵却告诉他,他妹妹在出生时就死了。有一次他用买鱼和面包的钱找了一个算命师,算命师告诉他,他的妹妹没死,并且只要跟随着一头大象就会找到妹妹。于是,他怀抱着希望,克服困难,找到了一只由魔术师凭空召唤而来的大象,跟随牠,终于找到了妹妹。不过,这本书绝对不仅只是一个单纯的「寻找亲人」的故事而已,因为,作者在故事中加入了一些奇幻的元素,使得故事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有了一些隐喻式的联结,因此,我们在阅读故事时,不仅充满曲折的趣味,同时,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可以深入探究故事背后意义的思考乐趣。

  事实上,当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你不要真以为小说就只是故事而已哦!一本精采的小说,除了趣味性的故事之外,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小说常会用一些简单的情节来影射(或隐喻)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经验难题与困扰,让我们进行思考与反省,并且,作者也会借由故事的情节发展,一步一步的对这些难题与困扰,提出一些可供我们省思的观点与作为。

  在这本书中,和生活现实相联结、可供讨论的隐喻性情节很多,但我觉得最有趣、也最具关键性的隐喻,就是那一只贯串着整个故事的「大象」,以及将牠召唤出来的那个「魔术师」。我想每一位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感受到,事实上,那个「凸槌」的「魔术师」讲的就是「我们自己」。因为,你想想看,是不是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做的事,它的结局应该像「花束」一样的美好,但是,很不幸的,我们做出来的结果却常常「意外」的像是那只「突如其来的大象」,不仅困窘了自己,也让他人受伤。

  尽管我们「善意」的「魔术表演」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凸槌意外」,但是,在面对「意外」时的反应,我们和故事中的角色所表现出来的作为却常是一模一样:「凸槌」的人(魔术师)总会以自己的善意做为推诿,认为自己的本意也不愿如此,因此觉得委屈、不肯认错;而受到伤害的人(贵妇)则是将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自己的不幸上,因此不断的埋怨与自怜。这样的态度不仅无助于「意外」的化解,反倒在僵化的气氛下,事情没有了转圜,关系也变得更为恶化了。

  面对这些人际关系上的困局,狄卡密欧借由这本小说、通过小男孩的「寻找」故事,提供了我们一些化解之道。包括(一)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如果凸槌的人能真心诚意的祈求对方的谅解,受伤害者也能以宽容之心停止埋怨,你会发现原先对事情的看法与意义,将会因态度的转变而有所改变(也就是「真相是会不停改变的」),僵化的关系也能逐渐化解。(二)如果我们能以怜悯与关爱的善念,怀抱着希望之心去面对意外事件,你会发现常常「事情并不像你看到的那样」,而且在「不幸」中也能有机会让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希望与新的可能。(三)当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而受伤害时,让「事情过去」常是最好的疗癒方式,(就像故事中「大象必须被带走」一样),因为,只要「等一段时间」,伤痛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退」,而受伤者的心灵也会得到真正的平静与安稳。我们若是能依循着这些建议,调整面对事情的态度,改变观看事情的角度,不要执着于发生的过去,那么前述的人际困局也就能够被合宜的因应了。

赏析二

奇幻构筑的真实世界

前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张子樟

痊癒与重生

  我们细尝《魔术师的大象》(The Magician’s Elephant) 的滋味之前,不妨先回顾凯特.狄卡密欧(Kate DiCamillo) 这位青少年文学高手的前四本得奖连连的作品──《傻狗温迪客》(Because of Winn-Dixie)、《高飞》(The Tiger Rising)、《双鼠记》(The Tale of Despereaux)、《爱德华的神奇旅行》(The Miraculous Journey of Edward Tulane) 。读者细嚼慢嚥后,就不难发现,作者巧妙安排她笔下角色如何由悲痛的心碎中痊癒,又如何得到使伤口复原的重生力量。

  我们如果用心深究这些感人肺腑的文本,会发觉有两种破坏力量使得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心碎:来自家庭的伤害,以及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凯特安排了动物和朋友陪伴角色度过难关,并以眼泪洗涤他们心中的悲伤。这些外显的支持力量,帮助受苦受难的主角,产生面对伤痛、释放情绪的能量,并辅以爱、勇气、希望这三种无形的内隐力量,协助角色完成自我蜕变的旅程。

  进入凯特的小说国度,就像生活在真善美的世界中,即便是写实的问题小说,作者仍在披露人生问题的黑暗面之后,留下温暖鼓舞的力量,协助小说中的人物脱困,成就大圆满的欢乐结局,也给予读者正向明亮的感受,跟随角色一同获得重生的力量。在《魔术师的大象》里,重生力量再现外,作者更进一步渲染了浓烈的艺术氛围。借由本书,她突显了她对作品时空与主题的爱好:虚构的世界、英雄气概与奇幻的世界、童年希望与梦想的世界、淡淡绝望与生命渴望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连串与主角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密切连结一起的那些令人无法置信的虚幻事物。

第五个故事

  十岁孤儿彼得寻妹心切,不断在梦中回到从前。他牢记幼时与父亲快乐嬉戏的画面、母亲临终前要他照顾妹妹的吩咐。市场算命师的一席话给他带来无限希望,虽然他不全然相信这座阴沉郁悒四佈的巴尔蒂斯城会出现大象,然而一位「上了年纪、过气的」魔术师却创造了奇蹟。他无意的、但也是故意的挥动魔杖,使出混身解数,变出一只大象取代了一大束百合花,不但没能取悦拉冯尔夫人,反而压碎了她的双腿,惹来牢狱之灾。这只不知来自何方的笨重大象突然改变了这座小城的生活型态,也给彼得带来无限的希望。

  一群古怪有趣的角色来陪伴彼得与亚黛尔走上相认的旅途,作者这样的安排使得读者爱不释手、陶醉入神。一个沉迷于昔日光荣辉煌战蹟的老兵、一对没有子女的警察夫妻、一个服侍贵妇的男仆、一个喜欢把平淡无奇事物编成歌曲的乞丐与他的瞎眼老狗、一位长期照顾亚黛尔的修女、一个曾努力雕刻当屋顶笕嘴(注:导水管上的装饰)用的怪兽石像的残废石匠。这群十九世纪末封建社会里的卑微者,恰好与大腿被压碎的贵妇、把大象安置在自家舞池里的伯爵夫人成为对比。然而促成彼得与亚黛尔重逢的,却是这群卑微者生命激发出的微微火花。他们也跟彼得与亚黛尔一样,不停地做不同的梦。每个人都深陷困境,也不相信生活会起变化。但他们不断的问:「如果……那会怎样?」如果他们冒冒险会怎样?如果他们相信生命会有变化,那会怎样?如果他们能够让变化发生,那会怎样?结果心想事成,奇蹟跟着而来。

博览群籍的展示

  作者丰厚的阅读经验随时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唿应比喻与象征的妙用。变出大象与大象消失的把戏,难免会让人想起魔术大师胡迪尼(Houdini)一九一八年在纽约州马戏场上的那出「大象消失」(hiding the elephant)的表演。选择大象,作者自有考量。虽然大象也有愤怒狂奔的时候,但牠毕竟比狮子、老虎温驯多了,安排孩子与其互动也比较可以接受。难怪作者自问:「如果有许多鳄鱼、犀牛和长颈鹿从屋顶掉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文中的大象从熟悉的空间被带到一个全然陌生、气候不宜的地方,牠茫然且畏惧,但没有丝毫侵略性,使得彼得急于见到牠,以验证算命师预言的真实性。

  作者同样没忘记转化着名童话的部分情节来嘲讽贵族与普罗大众的媚俗与盲从。从天而降的大象一时改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这头大象戏剧性的、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出现,改变了巴尔蒂斯市民众讲话的方式。举例来说,如果某一件事物令某人感到惊奇或感动,这人会说:『你知道,我就像看到这头大象一样。』」……「一种摇来晃去、步伐笨重的两步舞,当然,它就被称为『大象舞』。」……「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谈论的话题永远是『这头大象,这头大象,魔术师的大象』。」这些描述使我们想起安徒生〈夜莺〉中那只机器夜莺媚力的情节。同样的,伯爵夫人要求伯爵把大象带到家里来:「即使伯爵夫人命令宇宙,叫它用某一种方式往前移动,宇宙也会浑身发抖,为了取悦她,赶紧照办。」读者会连想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那位渔夫太太的蛮横跋扈模样。作者一路引来,不着痕迹,自有她的高明之处。

 归属与救赎

  作者一直是位文字大师,这本小说便是最好的说明。整篇文字借由赏心悦目却略带嘲讽的幽默来支撑着,显得非常简洁。她用流利的、轻描淡写的语辞揭开了这本作品处处悬疑的主题。透过有着诗人灵魂的警察李奥.马尚尼喜欢问与思考类似「如果这样……」和「为什么不是那样?」或「有可能这样吗?」这类没有答案的问题,她间接质疑了人生无常的意涵,但也直接点出人有改变生命的能耐。

  在这篇充分呈现恆久与普遍人性的寓言中,凯特.狄卡密欧借由一位魔术师手中魔杖的轻轻一点,激起了相当丰富的主题──希望与归属、爱与怜悯、信仰与救赎。她接受访问时说:「对我来说,讲这篇有关魔术师、大象、彼得和亚黛尔的故事,是一种意味深长、可以令人折服的经验。我大胆的希望,你在读这篇故事时,会发现一些安慰、希望、魔法和一些治疗力,这些都是我在创作时发现的。」她在这篇作品中尝试把不可能化为可能,来宣扬爱与归属感的力量。它预示了每个人在小镇上、在社会中都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每个人都有所归属。它也是一篇萦绕读者心头的归属比喻──不论人兽、贫富、乞丐或贵妇,都只要求能有家可回、爱与被爱、有所归属。它同时还是一篇叙述节奏不疾不徐、有关于了解永远让人捉摸不定的真相的寓言,正如书中的乞丐所说的:「事情并不像你看到的那样,真相会不停的改变。」故事将近尾声,拉冯尔夫人决定让魔术师自由离去时,「突然觉得,她心头的一个极为沉重的东西,竟然拍拍翅膀,挣脱她,就这么飞走了。」她不再受困于恩怨,救赎的意味便提昇到极致。

文字展示的意涵

  素朴、带有诗意般的文字与童话/寓言般的氛围及风格征服了读者,先是着迷,接着是感动。她在一个不完全是童话的故事里,使用了古典童话的元素。她使用极为简约的文字,主要是顾虑到要让角色内心深处的情绪,能在读者心中更清楚的展露出来,而非以令人晕眩的句子,或过度考究的字眼而自陷于不知。故事虽阴沉哀伤,但常被希望之光所淡化,这道光同时也是宽恕、自觉、移情与怜爱同类之光。

  作者笔触细腻,能借由文字转化为感人的画面,结尾处大教堂顶端的一个男孩领着一头大象往前走,后面又跟着一群人的雕像描述极为传神:「……每一个人都抓着自己前面的人,每一个人都跟自己前面的那个人连在一起,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望着前方,他们的头部姿态相同,彷彿都在看着一道明亮的光。」明亮的光给这些人无穷的希望。她安排细节伸缩自如,透过雪景生动美化的描绘,把读者安置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抒情时刻,浸入像散文诗一般的喜悦:「大雪的那只温柔、饶恕的手覆披万物,让这个世界静谧无声。」温馨的言语铺陈了人间的平和与安祥。

  梦想会成真吗?不可能的事曾经真的发生过吗?大团圆结局不但真的发生过,而且以如此深刻意义般的发生过吗?也许每位读者在生命不断流失的当下,应该稍停片刻,回味这故事给予上面这三个问题的稍微接近圆满的答案。

图书试读

上上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巴尔蒂斯市的市集广场上,有个男孩头上戴着帽子,手里握着一枚铜板站在那儿。男孩叫彼得‧奥古斯都‧杜舍纳,手里的铜板不是他的,是他的监护人的。他的监护人是个年老的士兵,名叫维尔纳‧鲁兹。他派这个孩子到市场来买鱼和面包。

那一天,广场上许许多多鱼贩、布商、面包师傅和摆满廉价银器的银器摊子间,突然出现一个算命师的红色帐篷。帐篷外贴着一张纸,上面用难以辨认的字迹斩钉截铁的写了一句话:「你所知道或所感觉到最深刻、最困难的问题,将会在里面得到解答,代价是一枚弗洛里。

彼得读完纸头上的字,又再看一遍。话里神勇的口气,文字里令人晕眩的承诺,让他一下子有些喘不过气来。他低头盯着铜板──他手中那一枚弗洛里。

「可是我不能这么做。」他对自己说:「真的,我不能,因为要是我这么做,维尔纳‧鲁兹问我钱到哪里去的时候,我就得撒谎,而撒谎是非常可耻的。」

他把铜板放进口袋,摘下头上的军帽,又重新戴上。他背对着纸条走开,没一会儿,又走回来,站在纸条前面,紧紧盯着这句不合常理却又棒透了的话。

「可是我很想知道。」过了很久,他这么说着,然后从口袋里取出这枚弗洛里。「我要知道真相,所以我会这么做,可是我不会用说谎来掩盖;这样至少我还能保住一些荣誉。」在这些话的支持下,彼得走进帐蓬,把这枚铜板交到算命师手中。

她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说:「一枚弗洛里可以让你买到一个答案。只有一个。你明白吗?」

「明白。」彼得说。他站在帐篷掀开的隙缝处、一小块射进来的光线里。他让算命师握住他的手,来来回回仔细的看,好像他的手上刻了许多细小的字,好像他的手掌上是一整本有关彼得‧奥古斯都‧杜舍纳的书。

「嗯。」好一会儿后,她说。她松开他的手,斜眼打量他的脸。「不过,当然啦,你还只是个孩子。」

「我十岁了。」彼得取下头上的军帽,尽力让自己站得很挺。「而且我正在接受训练,要成为一名勇敢又忠诚的士兵。我今年几岁并不重要,你收了这枚弗洛里,就必须解答我的问题,给我答案。」

「一名勇敢又忠诚的士兵?」算命师笑了,笑到口水都挂下来了。「很好,勇敢又忠诚的士兵,你要这样说,那就是这样啰。提出你的问题吧。」

彼得被恐惧刺痛了一下。万一经过这段时间后,他没法忍受听到的真相,那该怎么办?万一他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真相,那该怎么办?

「说吧。」算命师说:「你问吧。」
「我爸妈……」彼得说。
「这就是你的问题?」算命师说:「他们死了。」

彼得的双手微微颤抖。「这不是我的问题。」他说:「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你必须告诉我一件我不知道的事。你必须告诉我别的。你必须告诉我……」

算命师瞇起眼睛。「噢。」她说:「她?你妹妹?你要问的就是这个?很好。她还活着。」

彼得的心紧紧抓住这句话不放。她还活着。她还活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