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预言:超级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太阳风暴如何形成?何时出现?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让历史告诉你答案!
2007美国出版商协会宇宙学及天文学类最佳专业 / 学术图书
2008英国皇家学院科学图书奖入围
一八五九年九月,翻腾的气体笼罩地球,空中出现血红色的极光。世界各地的电报机器爆炸起火,罗盘指针乱转,彷彿受到巨大的磁力拳头一击。没有人知道这股奇怪的力量从何而来,唯一能够解答的人,就是英国的业余天文学家卡林顿。
本书把我们带回十九世纪最重要科学争议的核心。在饶富兴味的述事中,克拉克告诉大家卡林顿观察到太阳表面出现神秘爆发背后的故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留下纪录的太阳闪焰,也揭开了现代天文学的序幕。本书也透露许多天文学家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私人丑闻终究导致卡林顿的科学事业化为乌有。
作者简介
史都华.克拉克 Stuart Clark
天体物理学博士。曾任英国最畅销的天文学杂志《当代天文学》(Astronomy Now)编辑。他写了几本书,包括《星际之旅》(Journey to the Stars)和《外太空:宇宙的开端》(Deep Space: The Universe from the Beginning)。
译者简介
严丽娟
台大外文系毕业,英国伦敦大学语言学硕士及西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现从事软体全球化工作,业余喜爱阅读和翻译。
序曲: 狗的年龄
Chapter 1: 燕子来了,夏天的脚步不远了?
Chapter 2: 赫歇尔的荒谬理论
Chapter 3: 磁场圣战
Chapter 4: 同生同变
Chapter 5: 日夜运作的天文台
Chapter 6: 完美太阳风暴
Chapter 7: 太阳的魔掌
Chapter 8: 最有价值的东西
Chapter 9: 无法越过的魔鬼障碍
Chapter 10: 太阳的图书馆员
Chapter 11: 新闪焰、新风暴、新领悟
Chapter 12: 伺机而动
Chapter 13: 云室
尾声: 磁星的春天
推荐序
为什么?为什么?记得小时候碰到一些事物都会问「为什么?」,想知道原因,这是好奇心所引起,有了好奇心就会追根究底,一连串的故事情节因此发生,如果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没有驱动好奇心,万有引力就不会被发现,「太阳风暴」一书,核心动力就是好奇心,为了探究原因,意外地揭开了太阳的神秘面纱。
近年「太阳风暴」成为媒体新词汇,也渐被大众接受,其实天文学中并未有「太阳风暴」一词,其所论及的太阳风暴涵盖范围很广,理论上是太阳的表面活动情形,如闪焰、太阳耀斑等的爆发,会释放出大量能量、电子辐射和高能带电等粒子其形成的高速粒子流称为「太阳风」,一旦吹向地球,受波及影响较大的是通讯、人造卫星和在太空活动的人员及航具,但居住在地球表面的人们,虽有大气层及磁场的保护,会不会受到威胁呢?本书以一只电子看门狗──SOHO卫星揭开「太阳风暴」的序曲。
圆圆大大的太阳,发射出光和热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泉源,最早用眼睛看到太阳表面有黑点的记录是在《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后来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看清黑子的真面目后,掀起一股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观察夜空的风潮,因此陆续有许多新发现,如太阳黑子的形状变化、日珥、闪焰、红外线和光谱,还有天王星、海王星等星体,作者史都华.克拉克用历史故事的方式呈现,述说各种天文现象发现经过和发现者的秘辛,值得想一探究竟的人细细阅读。
台北天文馆馆长 邱国光
说实话,我最近读过一本关于历史悬案的书,感觉意犹未尽。《太阳风暴》这个书名,虽然听起来像是关于自然现象,但它也可能暗示着某种颠覆性的事件、某种突然爆发的危机,甚至是一种席卷而来的历史变革。我一直对那种能够巧妙融合历史事件和虚构情节的书籍情有独钟。想象一下,如果《太阳风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某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故事,也许是某个秘密被揭露,也许是某个统治被挑战,又或许是某种隐藏了几百年的真相浮出水面。这种“风暴”可能不是物理上的,而是社会、政治或文化层面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构建一个扎实的历史背景,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让故事中的人物因为这场“风暴”而被卷入其中,做出影响历史走向的选择。如果作者能对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结构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其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我喜欢那种带有一定悬疑色彩的故事,在层层剥茧中,逐渐揭开谜底,那种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哇,光是看到《太阳风暴》这个书名,就觉得一股强大的能量扑面而来!身为一个从小在海岛上长大的孩子,我对海洋、风暴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尤其是在夏天,午后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或是冬日里呼啸而过的东北季风,都曾在我年少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总觉得,这些看似狂暴的力量,其实蕴藏着某种神秘的秩序和生命力。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带我进入一个关于宇宙中同样壮阔、同样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风暴”世界呢?我一直对科学与人文的交织很感兴趣,如果《太阳风暴》能巧妙地将天文、物理的知识融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那绝对是我的菜。想象一下,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那些遥远的光芒,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我们尚未理解的“风暴”?那些星球的诞生与消亡,恒星的演化,会不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波澜壮阔?我很期待书中的描述,能让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同时又不失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本科幻小说,更能引发我对生命、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位置的深刻思考。
评分收到《太阳风暴》这本书的试读机会,我真是又惊又喜!最近我沉迷于一些探讨社会议题和人性挣扎的作品,感觉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现实的洪流裹挟,需要一些能让我们停下来,审视内心和周遭的文字。如果《太阳风暴》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人性层面,描绘出在极端环境或巨大压力下,个体和群体如何做出选择、如何挣扎求存,甚至如何爆发或沉沦,那我会非常着迷。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挖掘出暗流涌动的复杂情节。比如,一群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危机而聚集,然后展现出各种各样的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秘密、自己的执念。这种“人性的风暴”往往比自然界的天灾更加难以预测,也更加令人动容。我很好奇,《太阳风暴》里的角色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又会如何突破自我的局限?书中会不会有关于爱、牺牲、背叛、救赎这些永恒的主题?如果作者能把这些情感刻画得细腻入微,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为它打call。
评分我最近对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议题特别关注。《太阳风暴》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像是天文现象,但我觉得它也可以引申为一种对地球环境的警示。我想象,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个关于地球面临巨大环境危机的故事?比如,一次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或者某种未知污染的爆发,就像一场“太阳风暴”席卷地球,给人类带来严峻的挑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探讨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在保护地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书中的情节会不会涉及科学家们的努力,或者普通民众在危机面前的选择?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作品。如果《太阳风暴》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脆弱,以及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提醒和一种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能够引发我们对未来的深思。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激发我创作灵感的读物。《太阳风暴》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动感和想象力。我本身是一个对艺术、设计、音乐都很有热情的人,我总觉得,伟大的作品往往诞生于某种“风暴”——无论是内心的激情迸发,还是外部的灵感碰撞。我很好奇,《太阳风暴》会不会描绘一个关于艺术创作的故事?比如,一个艺术家在创作的低谷期,经历了一场如同“太阳风暴”般的灵感爆发,从而完成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作品。或者,这是一个关于音乐家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奏出震撼人心的旋律,就像风暴席卷大地,但最终留下的是更加壮丽的风景。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关于色彩、声音、光影,能够让我感受到那种创作的澎湃力量。我也期待书中的角色能够有独特的艺术视角,能够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美。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沉浸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创造力的世界里,那它就是一本我心目中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