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3
讲述六十年代香港故事的《岁月神偷》刚在柏林影展夺奖,除了宣扬香港价值外,电影也令上环永利街,以及政府的上环士丹顿街 / 永利街重建项目受注目。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旧建筑正逐渐消失,很多独特、美丽、古雅的旧建筑现只能在历史图片看到。
《街角.人情──香港砵甸乍街以西》以文字图片,诉说砵甸乍街以西的故事。这里没有宏伟的建筑、着名的古蹟,却诉着说香港人的故事。本书前半部分选取了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八年间的摄影调查相片,这些照片令人惊异于岁月的流逝,短短三、四十年间,相中景物几乎已荡然无存。本书后半部分的九个章节,分别诉说居民与周遭环境的互动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有地区发展、城市规划、华商的冒起、娼妓的故事、风俗与神祇的关联、东华医院及香港大学创办的前因后果,还有一八九四年瘟疫爆发突显的华人社区的困境。这些是民生大事,也是关乎社会长远发展的命脉,香港点滴,此书一一尽录。
本书共有三百多幅珍贵的中上环历史图片,捕捉流逝了的岁月,重现街角人情。这消逝了的种种──有些是理所当然, 有些则不无遗憾。
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
1847 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在香港成立。其后于 1859 年停止活动,直到 1959 年才以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名义重现,相隔整整一世纪。
学会宗旨是通过讲座、本地和海外参观访问、照片展览、非经常刊物以及年刊,促进各界对东亚,特别是香港历史文化的兴趣。分会会员现时超过七百五十名,当中不乏学者专家,但以普通人士为主,他们皆对自己居住城市的历史文化深感兴趣。
作者简介
高添强
研究香港史及香港历史照片专家,前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干事(1998-2004),着有《香港今昔》(1994, 2005) 及《归程熹愿》(2007)等。
石翠华(Dr. Veronica Pearson)
社会科学家,着作多涉及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卫生和社会政策。2004年退休前,是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在校内任教长达二十三年。历任香港精神分裂研究学会主席(2005-2008)、广州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中国精神残疾康复研究会顾问(1998-2004)、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顾问(2002- )。石翠华博士除撰写众多文章外,还着有:Women in Hong Kong (1995),以及Mental Health Care in China: States Policies, Professional Services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1995).
街角.人情:香港砵甸乍街以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街角.人情:香港砵甸乍街以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