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历时四年对大陆地区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书中除对大陆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背景及将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之发展状况作深入浅出之说明外,更重要的是作者以「全面品质管理」为主题,对大陆地区39家国营企业和89家乡镇企业作问卷调查和实地专访,而调查所得知结果亦载于书中,并与台湾地区企业做比较分析,此外本书中也包含若干大陆特定产业分析及个案研究,可说是近年来研究大陆企业管理最充实而完备的着作。
作者简介
邱议
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原大学、文化大学、淡江大学等校副教授,现任职于中华经济研究院,并兼任国立台湾大学副教授,长于管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策略规划,现为国际农企业管理协会终身会员及美国农业经济学会会员,着有专书十五种、编辑论文集三种,并发表了六十五篇中英文学术及专业论文。
序
本书是作者四年来对大陆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总结,全书共分成七章。第一章为中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分析,从经改前的企业管理体制,乃至利润留成、利改税、厂长责任制、承包制迄股份制等重大变革,均作深入浅出之剖析。第二章针对国营企业之发展状况作初步阐述,在内容上包含了国营工业企业,国营服务性企业、国营商业企业、此外对晚近颇受重视的企业集团也有详细的分析。第三章为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首先介绍大陆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和重要发展模式,并就乡镇企业经营效率和其与农村经济改革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就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大陆乡镇企业经营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有互补互利的关系。
第四章根据作者实地调查的资料(89家乡镇企业和39家国营企业)对大陆国营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全面品管制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国营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品管制度之内涵有所不同,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上前者较重视对供应商的评估,后者则对消费者需求脉动改变的掌握较为灵敏;至于在企业内部的品管制度方面,国营企业似乎较乡镇企业更成熟,而其产品品质也较有保障;但国营企业内部的全员参与品管之程度显然不及乡镇企业;而且国营企业在各种制度上均较僵化使其决策缺乏弹性,导致资产週转率偏低,这些都是国营企业先天上不及乡镇企业之处。
第五章也是根据作者实际调查的资料(89家大陆乡镇企业和47家台湾民营企业),对两岸企业的全面品管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台湾企业在与供应商的互动行为、对消费者需求变化讯息的掌握、统计品管的落实、公司内全员参与品管的程度,和修正差异行动等方面,都较大陆乡镇企业来得成熟,而落实的绩效也较为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陆乡镇企业的全面品管制度已具有雏形,而且由于乡镇企业在决策上相当灵活,对现代管理观念之撷取和吸收也极为有效率,因此值得台湾政府和企业界密切注意。
第六章为大陆企业的案例分析(一),文内针对大陆65家中大型甘蔗糖厂之调查进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营业年数越长,综合利用程度较高、产能利用率高、管理密度较大和沿海地区的糖厂具有较高的经营效率。第七章为大陆企业的案例分析(二),选取了首都钢铁公司、仪征化纤集团、尖峰水泥集团、上海十七棉纺厂和东安商业企业集团等五个企业实体进行个案分析,其结果有助于吾人对大陆企业运作内涵的了解。
本书的完成虽历经四年时间,而资料的使用多以极难取得的初级资料为主(次级资料为辅),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也尽量求其适切性,但个人学力和精力有限,疏漏与缺失仍在所难免,祈望海内外人士能不吝指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