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資訊的交鋒

政治與資訊的交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政治傳播
  • 媒體研究
  • 信息環境
  • 公共輿論
  • 政治學
  • 新聞學
  • 數字媒體
  • 社交媒體
  • 虛假信息
  • 政治溝通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資訊革命提供瞭豐富性和便捷性,但垂手可得的大量資訊,令人既亢奮又焦慮,一下子如獲至寶,一下子又迷失徬徨。智者早已指齣資訊既非等同知識,更遑論比擬智慧。資訊科技突飛猛進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無所不在的。政治社會研究無法自外於此項發展,其中電子化政府和網路民主等皆已成為最重要的討論議題。政治與資訊科技的跨領域交流與對話,無論就理論或實踐而言,皆具實質而深遠的意義。本書精選匯編第六至八屆「政治與資訊科技研討會」中所發錶過的學術論文,概分為「資訊科技與政治學研究」,「資訊科技在國際關係議題之應用」,「他山之石:日本電子化政府之經驗」和「電子化政府與民主治理」等四大主題,每一主題下各包含二篇論文,總計為八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政治與資訊科技兩個領域精彩交鋒下的結晶,非常值得深入閱讀。

作者簡介

新立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哲學係學士,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政治哲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政治學係教授,專長領域為政治理論、社會科學方法論、政治社會學、比較政治學理論、馬剋思學。

張錦隆

  政治大學外交係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政治學係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國際關係、形式理論和研究方法。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者序 i

第一篇 資訊科技與政治學研究 1

第一章 政治迷思的建構—以颱灣「總統直選」的憲政選擇為例 廖達琪、林福仁、張慧芝、李承訓、鬍傢瑜 3

摘 要 4
壹、前 言 5
貳、研究方法:事件迴顧之資訊技術 8
 、颱灣總統選製從間接選舉到直接選舉之憲法變遷的背景和過程 19
肆、政治菁英的利益計算 23
伍、民眾對民主政治的理解程度 29
陸、兩種總統選舉方式與民主政治的親閤性 32
柒、結 論 33

第二章 中文文字計數研究中的萃取詞匯問題 郭豐州 35

摘 要 36
壹、前 言 37
貳、中文文字計數的問題與對策 38
 、實驗設計 42
肆、結果討論 46
伍、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嚮 47

第二篇 資訊科技在國際關係議題之應用 51

第三章 科技在恐怖主義與反恐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宋興洲 53

壹、何謂恐怖主義? 54
貳、科技與恐怖主義 57
 、國際恐怖主義的演進 58
肆、恐怖分子的傳統戰術 65
伍、恐怖分子的非傳統武器 69
陸、反恐怖主義策略 76
柒、結 語 87

第四章 資訊科技與中共品牌國傢的建構 薑傢雄 91

摘 要 92
壹、國傢形象的概念 93
貳、中共的國傢形象問題 95
 、資訊科技與中共國傢形象重塑 101
肆、邁嚮「品牌國傢」? 111
伍、結 論 114

第三篇 他山之石:日本電子化政府之經驗 119

第五章 日本科技行政組織與科技政策決策之分析 楊鈞池 121

摘 要 122
壹、序 論 123
貳、日本1990年代以前科技政策決策機製之設計 127
 、日本1990年代以後科技政策決策機製之調整與設計 133
肆、日本科技政策決策機製改革之意涵:從「行政指導」轉變為「首相領導」的科技政策決策體製 140
伍、結 論 144

第六章 日本行政改革過程中電子化地方自治體的作用—以擴大參與及深化民主為焦點 陳建仁 151

壹、前 言 152
貳、電子化政府與電子化民主之爭議 153
 、日本行政改革與電子化自治體 158
肆、電子化自治體的運用與作用 161
伍、代結論 166

第四篇 電子化政府與民主治理 173

第七章 資訊科技與民主治理的辯證關係—以電子化政府為例 王漢國 175

摘 要 176
壹、問題之提齣 177
貳、電子化政府的基本理念與發展願景 180
 、國際評鑑機構調查結果之分析 186
肆、資訊科技與政府治理之辯證關係 194

伍、結論與建議 202

第八章 電子化政府與全觀型治理 許文傑 213

壹、緒 論 214
貳、公共治理及其挑戰 215
 、全觀型治理的意涵 219
肆、電子化政府達成全觀型治理的協調與整閤 229
伍、結 論 234

圖書序言

編者序

  資訊革命的推波助瀾下,電子/網路經濟所占的比重不僅趕上,而且超越瞭工業/製造經濟,兩者之間的差距逐漸增大,尚未有趨緩或反轉的情形發生。資訊的爆炸性成長,固然提供瞭豐富性和便捷性,但也更易於讓人既亢奮又焦慮,一下子如獲至寶,一下子又迷失徬徨。智者早已指齣資訊既非等同知識,更遑論比擬智慧。資訊科技突飛猛進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無所不在、無遠弗屆的。政治研究無法自外或無視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例如電子化政府已成為政府組織改造創新的最重要課題,又如網路民主引發公民社會議題的激烈辯論;因此,政治與資訊科技的跨領域交流與對話,無論就理論或實踐而言,皆具實質而深遠的意義。

  自佛光大學創校以來,政治學係每年舉辦的「政治與資訊科技研討會」,迄今已有九屆,廣獲海內外學者專傢支持。第一至五屆研討會論文,經過編審,分彆集結成《政治與資訊科技》與《政治與資訊的對話》兩本論文集,由颱北揚智文化齣版。本次再與該齣版社閤作,整理第六至八屆研討會論文,匯編付梓。在本書篇章安排方麵,收錄「資訊科技與政治學研究」,「資訊科技在國際關係議題之應用」,「他山之石:日本電子化政府之經驗」和「電子化政府與民主治理」等四大篇,每一主題下各包含二篇論文,總計為八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政治與資訊科技兩個領域精彩交鋒下的結晶,非常值得深入閱讀。

  本書得以順利齣版,首先感謝多位匿名評審委員不辭勞苦,細心審閱評分。本書的完成,過去參與曆屆研討會的學者專傢、研究生和大學部同學,有積沙成塔的功勞,在此緻上誠摰的謝意。藉此也要感謝對於最近幾屆研討會的贊助單位,包括佛光大學、國傢科學委員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育部、外交部、中華發展基金會、國際製造工程學會—中華民國分會等,協助解決「無米之炊」的窘境。校內行政部門和其他係所的全力支持,對於研討會各項任務的開展與執行,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在此一併緻謝。最後,特彆需要感謝的是政治係助理鄭嘉琦小姐,她在行政方麵的卓越能力和豐富經驗,使得「政治與資訊科技」研討會的持續舉辦和相關論文的集結齣版,都能順利完成。

  薑新立、張錦隆 謹誌
  2009年7月15日於宜蘭礁溪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政治與資訊的交鋒》,封麵上「交鋒」兩個字就挺吸引人的,不知道裡麵講的是什麼樣的你來我往。我平常對政治新聞稍微有點關注,但有時候覺得訊息太多、太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分辨真假,尤其是網路上的資訊,有時候傳得比什麼都快。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像是在探討政治角力跟資訊傳播之間的關係,這點我還蠻好奇的。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從颱灣的在地脈絡齣發,分析一下我們這塊土地上,政治人物或政黨是如何運用媒體、網路來影響輿論,又或者,我們這些讀者又是如何接收、解讀這些資訊的。 我對書中可能會探討的「資訊戰」或是「假新聞」議題特別有興趣。畢竟這幾年下來,假新聞的氾 تحميل染瞭整個輿論場,有時候搞得大傢人心惶惶,甚至影響到選舉結果。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實際的案例分析,像是某個選舉期間,齣現瞭哪些影響重大的假消息,它們是怎麼被製造、散播齣去的?又或者,針對這些假消息,有沒有什麼比較有效的辨識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這些一般民眾不至於被濛蔽。如果能有實用的方法論,那這本書就真的太有價值瞭。

评分

讀到《政治與資訊的交鋒》這個書名,就讓我想起,最近這幾年,颱灣社會的政治討論,好像越來越容易被極端化,很多議題都變成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我覺得,資訊的傳播方式,在其中扮演瞭非常關鍵的角色。這本書名所強調的「交鋒」,是不是意味著,政治人物或團體,會利用各種資訊手段,來攻擊對手,同時鞏固自己的陣營?我很好奇,作者會不會從這個角度切入,分析政治攻防中,資訊是如何被當作武器使用的。 特別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探討,當不同的資訊來源,傳達齣截然不同的敘事時,我們應該如何找到一個相對真實的立足點。比如說,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社群媒體,它們在傳遞政治訊息時,各自有什麼樣的偏頗性?又或者,當一種「主流」的論述齣現時,反對的聲音又是否容易被壓製?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在資訊的洪流中,我們如何不被單一的聲音所裹挾,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維,那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评分

拿起《政治與資訊的交鋒》這本書,腦中立刻浮現的是最近幾年颱灣社會經歷的幾場大型政治運動,以及它們背後推波助瀾的各種資訊傳播方式。我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事實」都不是單純的客觀存在,而是經過瞭一層層的篩選、加工、甚至是扭麯。這本書名恰恰點齣瞭這個核心問題:政治的運作,如何與資訊的傳遞糾纏在一起,甚至互相影響、互相製約。我期待作者能帶我們深入剖析,當政治成為一場資訊的戰爭,其中的勝負關鍵又在哪裡? 尤其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觸及一些比較技術性的層麵,比如大數據分析、演算法推薦,這些高科技工具在政治宣傳中扮演瞭什麼角色?現在很多訊息都是透過演算法推送到我們眼前,我們以為自己看到的是「興趣」,實際上會不會是「被安排」的?如果能有這方麵的探討,那對我理解網路時代的資訊獲取,以及它對政治判斷造成的影響,將會是極為寶貴的啟示。畢竟,瞭解這些「幕後」的運作機製,纔能讓我們有更清醒的判斷力。

评分

這本《政治與資訊的交鋒》的書名,讓我聯想到不少我平常在追蹤的新聞事件。颱灣的政治環境一直以來都充滿瞭戲劇性,而媒體和社群平颱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越來越吃重。我一直在思考,當一個政治人物或一個政黨,掌握瞭大量的資訊管道,甚至是能夠影響傳統媒體的報導方嚮,那麼對於一般民眾的認知,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例如透過精心設計的社群媒體貼文,或是選擇性地釋放新聞,來塑造公眾對某個議題或某個人物的看法? 而且,我還很好奇,書中會不會討論到「後真相時代」這個概念。感覺現在很多時候,事實的真假好像已經不是重點瞭,而是能不能打動人心、製造情緒。政治人物是不是很擅長利用這種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支持者,或是打擊對手?如果這本書能夠帶我們瞭解,在政治角力中,資訊是如何被「操弄」的,那對我理解當前的政治局勢,肯定會非常有幫助。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比較深刻的分析,而不是流於錶麵的敘述。

评分

翻開《政治與資訊的交鋒》的目錄,看到一些似乎在探討訊息真實性、網路輿論生態的章節,讓我感到一絲熟悉,也有一絲不安。這幾年來,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被海量的新聞、評論、八卦轟炸,有時候真的覺得眼花繚亂,甚至懷疑自己所接收到的訊息是不是真的。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像是在揭示政治鬥爭背後,那股隱藏在資訊洪流中的暗流。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帶我們去辨識,哪些是真心話,哪些又是為瞭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精心編造的謊言。 我特別希望能從書中學到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分辨網路上各種言論的可信度。有時候看到一些極端的言論,或是充滿煽動性的標題,真的很難剋製住情緒,也很難判斷事情的真相。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工具或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更理性、更客觀地看待政治議題,而不是被情緒左右,那就太好瞭。畢竟,在這個資訊越來越複雜的時代,獨立思考和辨別能力,是我們最重要的武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