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大屯山,南至都兰山,远及金门等外岛
一段追寻野鸟之旅,一部追踪台湾三十处乡镇景观的随笔集
画画写写,捕捉台湾土地的搏动,描绘台湾野鸟的色彩
画画写写,自画自说,让这本足迹遍布台湾北、中、东部和离岛,描绘台湾的野鸟翩翩、丘河处处的水彩画集,成为渗有作者所思所感的画写随想。他在金山的满天羽翼下勘问旧事,在磺溪的扑鼻硫味中遥念青春,在合欢山顶的万籁俱寂里远望友人,在慈峰农场的杂草丛生间探问自然,沿着台东纵谷的起落曲折感受地块推移,隔着兰屿的观光景色寻觅角鸮行踪──而贯穿这趟从北到南的旅程的,则是作者与野鸟之间恆久的、坚定的对望。
本书作者刘伯乐是一位水彩画家、野鸟摄影家、图书作者,也是自然观察家。在这本写生随笔集里,他带着水彩之手、寻鸟之眼,深入台湾三十处地方乡镇,挖掘出了在走马看花的矫造底下,台湾土地的真实搏动与丰富色彩。
作者简介
刘伯乐
1952年生于南投县埔里镇,曾任教育厅儿童读物出版部美术编辑,并从事插画工作。
担任「中华儿童百科全书」美术编辑期间,有机会接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进入野鸟世界以后,更想要以画笔描绘生动的野鸟图像。
常在野外观察野鸟,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田野资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开始从事自然文学写作。
序顾盼台湾自然真实美意∕何政广
自序自画自说
北部
1大屯山也有蚂蟥出没
2金山野鸟翔集
3肉粽角包围全台湾
4寻找一条白云小溪
5走!到金瓜石淘金去
6印象淡水河
7草山公园不再神祕了
8石头磺溪,看不见河乌的踪影
9红树林是野鸟乐园
10雾中走向七星山
11森林像是自己的家一样
中部
1登上了友情最高峰
2期待柿子红的时候
3扫不尽老家的落叶
4走在小溪,口中哼着民谣
5合欢溪自强不息
6睁开眼睛就置身花海中
7云层上的思源垭口
8农改场有一棵大樟树
9登上奇莱顶,我是最高峰
东部
1纵谷、米乡、芙蓉香
2苏花公路不再是危险公路
3感觉台湾一直在动
4宝石就藏在细石堆里
5森林里有人蔘的味道
6都兰山又叫作美人山
7满山遍野都是花
离岛
1是海门天险,也是鸬?天堂
2兰屿是心向往的海角乐园
3踏花马祖行
自画自说 刘伯乐
近年台湾受到世界潮流和地球上灾难频传的影响,有关环保的议题,几乎已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话题。自然生态艺术和自然文学,也在诸多讨论和反省的声浪中快速酝酿成长。许多环境自觉运动、本土认同、关怀、抗争……,让关心环境、欢喜自然的人,有很大的演绎空间。然而博古通今的论文、研究和林林总总的报告,却易让一般民众无所适从。同样地,自然生态绘画或抒情文字,如果少了用心认同与真情关爱,就不见得能确实表现出台湾自然环境的固有美感。
即使在一片「要环保、要自然」的口号声浪中,许多人对于台湾的自然环境,仍然不求甚解。
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带回来崃谷、草原、城堡、森林的赞美,有的色彩缤纷目不暇给,有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有的世界遗产绝无仅有,也有的是硕果仅存值得保护。可是,当大家还在回味着北国樱花祭多么令人眼花撩乱的时候,台湾漫山遍野,相思树上的小黄花正争相怒放,好像打翻了黄色染料似的,北从大屯山南到垦丁公园,山河为之色变。这样事实俱在的美景,却是很少有人愿意顾盼的台湾自然环境。当我们行经中横雾社支线,沿途在中央山脉的心脏地区,看到了标示着:卢森堡、萨尔斯堡、普罗旺斯、亚维农……形色色的民宿招牌,好像已经忘了我们是位于北回归线上亚热带的居民。
出离台湾、放眼世界甚至拥抱地球,固然都是一件积极正面的活动,然而,若是我们不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不自信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不安份于既成的自然环境宿命,台湾就只能朝着自我作践的命运和向下沉沦的方向前进了。
小小的台湾,我们拥有足以傲视全球的高山嵴梁景观,我们拥有从热带到寒原的植被分布,我们有高山深海、纵谷平原,也有辉煌的史前遗迹和文化。这些原有的、美好的、特殊的风景、民俗……,却在环保声中一一被矮化、忽略或舍弃。美丽小岛被粉?成一个尴尬的地球村,居住在岛上的人没有自信、缺乏远景,环境愈来愈丑陋,心情愈来愈郁闷。
笔者生于乡间,长于都市,及长更有机会优游台湾山区海角,时间上横跨了半个世纪的春夏秋冬。从玉山巅到外伞顶洲,从富贵角到垦丁龙坑。我思,我在,我写,我画,从台湾的真实面着眼,以眼见为凭着手。片纸只字写的是所见所闻,信手拈来画的尽是山林野趣。
笔者也是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生活中远离了事事求是的野望,工作中又常耽于迷惑人的美感,始终追求那属于不入流的、草贱的绘画题材而无怨无悔。有关台湾的人文、自然景观,从山川草木乃至于飞禽走兽和花草虫鱼,自有一番刻骨铭心的感情和心得。只是平凡的能力,无法形容心中累积着千山万水的心情,手拙笔秃也无能渲染台湾的枝草滴露,只能借着平时的观察和模写,把握瞬间即刻或永远铭记的印象,随手随笔,写实写意。偶有篇章图像成稿,针砭评断,多半是个人好恶的抒情;于生态上的描绘,不论精密、粗放、逻辑、浪漫,都是依据实物而有所本,不敢妄造。
同样是艺术工作者,我也不在乎别人的画作多么精美,技法多么纯熟,对于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够反求诸己,在自己画定的界限范围里,纵然孤芳自赏也是自得其乐,或可出版还能自娱娱人。希望借着本书,以笔记、速写和简单描绘的方式,尽可能记录多样的台湾自然环境,让这些既俗又平凡的画写素材,有一天能够登堂入室被人舞文弄墨,也要让台湾民众认识,长在自己家门口的一草一木,要像世界瑰宝一样珍爱与保存。在本书对台湾北部、中部、东部和离岛的纪录之后,对南部和西部、滨海和高山地区的描绘则将以另册出版。
台湾的「真」不在名山大川,台湾的「善」不独凤毛麟爪,台湾的「美」就在寻常百姓的心中。只要心中有台湾,哪怕荒山草木,无论夏花秋叶,任何飞禽走兽,都可以拥有台湾自然的美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