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丁傢大宅

鹿港丁傢大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鹿港
  • 丁傢大宅
  • 颱灣建築
  • 傳統民居
  • 曆史建築
  • 文化遺産
  • 客傢建築
  • 老屋
  • 鹿港
  • 颱灣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鹿港丁傢大宅因貴為「進士第」而深受地方人士重視。以建築格局來看,鹿港丁傢大宅前頭為三間相連的店屋,內部閤為一座標準閤院,是鹿港長條街屋的特例,更是少見的三坎五落兩過水的大宅,為鹿港極力維護的縣定古蹟;而丁傢的興衰曆史更是可貴的鹿港史見證。──李昭容

  鹿港丁傢為迴族後代,其傢族發展史可視為鹿港史的縮影,其興起、中挫到再興,更錶現齣傢族堅韌的生命力。

  鹿港丁傢開颱祖丁樸實(1763 ~ 1843)定居鹿港後,投資聞名全颱的船頭行「丁協源」商號,後再投資糖行及雜貨商行,於同、光年間達極盛顛峰。

  光緒年間,鹿港丁傢漸由商業之傢蛻變為書香世傢,丁醴澄(1846 ~ 1886)為同治舉人、光緒殿試三甲,是丁傢功名最高者。乙未割颱(1895)丁傢全族遷迴晉江陳埭,待颱灣抗日事弭,光緒二十二年(1896)後纔陸續返颱,但此時新舊協源皆毀。日治時期,「新協源」以讀書緻仕,並與鹿港辜傢及基隆顔傢聯姻,造就再興的局麵。

  本書以時間為縱軸,以地域為橫軸,瞭解丁傢自中國開基祖、開颱祖、清代至日治時期於鹿港的發展狀況,不僅有詳細的曆史史料、丁傢族譜與鹿港丁傢大宅的建築格局,更有丁傢人物傳記,可說是研究鹿港丁傢最全麵也最齊備的書籍。

作者簡介

李昭容(1971 ~ )

  彰化鹿港人,中興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彰化女中曆史老師、朝陽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颱灣史、傢族史與文化史。著有:《鹿港丁傢之研究》、《日治時期彰化地區文化事業之研究》。相關專文有:〈從工匠到藝師──探究傳統藝師李鬆林之成就曆程〉、〈鹿港木作傢具的曆史考察(1895 ~ 2003)〉、〈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電影事業(1895 ~ 1945)〉、〈日治時代之高等女學校研究──以彰化高女為例〉、〈意樓春深:鹿港慶昌行傢族研究──以七房為例〉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鹿港丁傢之來源
第一節 陳埭丁氏之源流與發展
一、陳埭丁氏之源流
二、陳埭丁氏之發展
第二節 陳埭丁氏之移居颱灣

第三章 清代鹿港丁傢之發展
第一節 「丁協源」之創立
第二節 「丁協源」於地方之發展
一、官宦之傢的産生
二、丁醴澄的社會參與
三、「丁協源」於地方活動的參與
第三節 丁傢之鬮分與風水擇葬
一、「丁協源」之鬮分
二、丁傢的風水擇葬

第四章 乙未割颱與丁傢的發展
第一節 割颱後的鹿港及丁傢的對應
第二節 丁傢生員及其他諸子的情形
一、丁傢生員的際遇
二、其餘諸子之情形
第三節 書房的設置與漢文教育的沿續
第四節 鹿港文人的結社與丁傢的參與
一、丁傢與鹿港文人之結社
二、丁式周與櫟社

第五章 日治時期丁傢之再興──以新協源六房為例
第一節 新協源的再起
一、丁傢女性的貢獻
二、陳虛榖與丁傢的關係
第二節 丁瑞圖參與的鹿港地方事務
一、生平簡介
二、丁瑞圖與文化協會
三、丁瑞圖的社會與經濟活動
第三節 丁瑞彬與殖民體製的閤作
一、生平簡介
二、丁瑞彬與皇民化時期的捐獻
第四節 丁瑞魚、丁韻仙與殖民體製的衝突
一、丁瑞魚的生平及其抗日事件
二、丁韻仙的彰女事件
第五節 丁瑞乾、丁瑞雲參與的鹿港地方教育
一、丁瑞乾生平簡介
二、丁瑞雲生平簡介
第六節 丁瑞鉠的嚮外發展
一、生平簡介
二、丁瑞鉠與丁傢、鹿港之關聯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附錄一:丁傢私傢史料
附錄二:口訪記錄一覽錶
附錄三:金長興天公會會員曆年捐金名細及值年爐主錶
附錄四:丁傢族譜
附錄五:〈孝子純良公派下長房鬮書〉
附錄六:丁瑞圖於《颱灣民報》之特設五問迴答
附錄七:霧峰林傢與鹿港的經濟及婚姻關係
附錄八:丁傢大事年錶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傳播鹿港文化的據點──丁傢大宅
丁禎祥(文開國小退休校長兼丁傢大宅管理人)

  鹿港丁傢祖譜始自一九五六年,由先堂叔父元圃公(諱玉熙)編輯,是為《丁協源傢譜》,其內容詳盡丁傢自三世祖因避亂而遷移到福建晉江,至十八世祖又渡海來颱,在鹿港奠基創業。先祖除經商外,亦是功名世傢,堂叔玉熙親撰序文輯錄,並以附錄編輯相關的祝文和文學,字字珠璣,文辭中更蘊含著子孫對祖先的緬懷崇敬。

  堂哥守真對丁傢傢族極其用心,搜集近世族長之善行、德業及文章,將四十一年間的人事消長加以銜接填補,並收集福建泉州曆史研究會的《陳江丁氏族譜》所記載之族人傢係圖,及相關文稿與軼事,於一九九七年編成《丁協源傢譜續編》,並分贈族人及相關機關團體。

  我在傢鄉從事教育服務長達四十餘年,承繼祖先的教育事業。早些年曾運用各種管道,至北京城外孔廟的進士碑林重地,將鹿港進士蔡德芳與曾祖父丁壽泉的進士碑文拓印迴颱,證實瞭曾祖父丁壽泉進士中式的年代為光緒六年,而非一般書籍所言的光緒三年。一九八五年初,叔父丁瑞鉠伉儷迴鄉祭祖時,曾與我閑話傢常,談及在傢鄉做一件有意義之事,煩我代為籌劃,之後我多次北上提供多項意見,最後決定以新颱幣伍佰萬元在文開國小建立一座多用途之紀念館,是為瑞鉠館。早年丁傢祭祀公業成立,我身兼丁傢祭祀公業的秘書兼執行長,處理相關事宜如祖墓拾骸遷移、伸港土地買賣,並負責管理無人居住的丁傢大宅。丁傢大宅於清朝光緒十九年由丁傢嚮王傢購得,為七大房中的三房、五房、六房共同擁有,是為新協源,後來三房搬至清水,將其持份賣予六房,二十多年前丁宅人已陸續搬離鹿港,留下無人居住的丁宅。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讓丁宅破壞嚴重,幸於二○○○年核定為縣定古蹟,二○○三年由縣政府文化局主導,漢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高雄杉鴻營造有限公司承包,於二○○三年三月十七日開工動土修復,二○○五年八月三日重修落成。

  在丁宅的修復過程中,颱北藝術大學林會承教授主持丁宅的調查研究,當時責責曆史篇研究的為李昭容老師,她常密切與我聯係,訪問有關丁傢傢族之人、事、物,以係統及脈絡的筆法串連成傢族史,亦同步完成其碩士論文,由於這本論文極為用心,具備齣版價值,因此得到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與丁協源六房的贊助,於二○○二年由左羊齣版社齣版。該書齣版後,曆經多年的變化,丁傢大宅已修復完成,近年來李昭容老師亦獲得博士,擬將丁傢傢族史重新改編,並搜集新史料填補,增加新研究成果,如丁傢始祖是為阿拉伯人後代或是波斯人後代,提齣其質問,並有待日後繼續考察,今喜見其大作重新改編,以《鹿港丁傢大宅》付梓。

  現今由丁傢成員成立「彰化縣定古蹟鹿港丁傢古厝管理委員會」,擁有丁宅的所有權,同時丁瑞鉠後代亦將其收藏品捐迴丁宅,供遊客參觀。為集結鹿港有誌者,培育解說人纔,丁宅另成立「彰化縣定古蹟鹿港丁傢古厝協進會」,將丁傢大宅成為傳播鹿港文化的重要據點,賦予丁傢大宅新的生命。然而丁宅因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政府補助有限,多靠親族與地方人士捐獻,恐怕未來受經費限製導緻經營的睏難,希望相關單位能多重視。

作者序
丁傢大宅與鹿港發展史
李昭容

  鹿港在颱灣開發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商港帶動瞭經濟發展,也為文化的培養纍積瞭資本。「商業的鹿港」漸漸轉化為「文化的鹿港」,鹿港同知孫壽銘曾於一八八二年(光緒八年)重修的文祠碑記中,贊美鹿港「文風之盛,不惟冠一邑,直冠一郡。」在這過程中,鹿港丁傢可為鹿港發展史的縮影,而其興起、中挫到再興,更展現颱灣傢族堅韌的生命力。

  鹿港丁傢之始祖為迴族的後代,於宋元之際至中國發展。開颱祖丁樸實(18世)在清朝道光年間來颱,第二代(19世)丁剋傢以孝子著稱,創立郊商「丁協源」,緻富後培養子弟科考,以排行第六的丁醴澄於光緒庚辰年(1880)賜同進士齣身最著稱。丁傢晉身為官宦之傢,並躍升為鹿港的領導階級。光緒十九年(1893)丁傢進行鬮分,大房、二房、四房居舊厝稱舊協源,三房、五房、六房居新厝稱新協源,是為今之丁傢大宅。乙未割颱,第四代(20世)生員無法求取較高功名,於政權轉換時選擇避居中國,亂平返颱時産業盡失,傢族發展中挫。沉寂的丁傢有賴寡母的支撐,秉持祖先重視教育的原則,第五代(22世)與鹿港辜傢、基隆顔傢聯姻,新協源六房造就瞭再興的局麵,並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筆者在一九九九年至二○○一年始進行丁傢研究,當時參與「鹿港古蹟保存區丁傢大宅調查研究」,受教於林會承老師與許雪姬老師,而得以開拓學術視野。二○○二年得助於丁協源六房及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並由左羊齣版社齣版《鹿港丁傢之研究》。二○○九年修正原書,並增加新史料的詮釋,重新以《鹿港丁傢大宅》付印。

  筆者承濛丁玉書、丁淑芳來信,改正書中錯誤之處。之後,二○○五年在陳仕賢的幫忙,我和父親至泉州,曾至靈山陳埭丁氏祖墓群,瞭解陳埭丁氏為迴族後代。近年來,關於陳埭迴族來源有不同說法,除瞭原阿拉伯人後代,並增加波斯人後代之說,因尚未有定論,將其討論列於第二章鹿港丁傢之來源。其他重新改寫之處,尚有前言及第五章第二節丁瑞圖參與的地方事務。而第五章第三節丁瑞彬與殖民體製的閤作,承濛收藏傢施純明提供丁瑞彬與辜傢往來書信。最後,本書另增補不少照片,若未特彆註明攝影者或提供者,皆為丁傢人所提供,於茲一併緻謝。

  自丁傢研究至今,丁傢耆老凋零與逝去,新的一代不斷興起,如同丁傢大宅般,丁傢擁有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在丁宅修護完畢後,丁傢人組成「彰化縣定古蹟鹿港丁傢古厝管理委員會」,持續在古蹟保存貢獻其心力。在研究的過程,丁傢的處世風範,讓我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在此衷心感謝丁傢各房協助,纔有本書重新付梓的機會。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