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天堂的事物
呂政達 (作傢,大學心理學講師)
想飛,是自古來人類懷抱最大的夢想。人必定都做過飛翔的夢,精神分析鼻祖佛洛依德即曾分析過飛翔夢的案例,代錶著人們最深層的願望。
想飛,卻也給人們帶來莫大的挫摺。希臘神話裏,伊卡魯斯得到父親所製,用蠟做的翅膀,他得意地展翅飛嚮天際,卻由於過度接近太陽,高溫將蠟融化,伊卡魯斯就這樣摔死瞭。然而,神話卻成為人們想像與發明的助動力,許多飛翔團體和俱樂部,即以伊卡魯斯命名。
人類飛翔,不同於搭飛機、滑翔翼等動力輔助,而是純靠身體和物理的力量而夢想飛翔,接近基督教天使的意象。我們或許曾讀過這類故事,這時,有本可愛的小書突然「飛」進我們視綫,就是你即將翻開的這本《爸爸會飛》。故事裏,傑剋爸爸不再裝上蠟翅膀,而是真的用羽毛編織翅膀,在女兒的鼓勵下,想去參加「全國人類飛越大賽」。
雖然書裏父女相互打氣:「信心是夢想最好的助推力」,雖然他們觀察鳥的骨架,學會裝尾羽,把翅膀做得維妙維肖,卻依然註定是個失敗的任務。當父女雙雙跌進河水後,看看我們還擁有些什麼?
噢,我們差點就忘記,裝上翅膀,靠著自己身體的力量飛翔,其實是人類能力所及,最接近天堂的事物。在雲朵密佈的天空頂端,不僅會有伊卡魯斯遇見過的太陽,還有天堂,死去的親人住在那裏,等著和我們團聚。書裏的父女這樣看待他們的飛翔願望:「我們隻要專心地想,媽媽在天空中看著我們就好。」
那麼淡的一句話,那麼濃鬱的想望。
故事並沒有交代母親的死因,是意外或是疾病,也沒有說明父親想飛的心路曆程,它就像某個日子的平凡片段。然而,當讀者想清楚每個人行為的動機和互動後,難免會感覺,講的其實是每個曾經失去而最後從哀慟走齣來的故事。親人的死有時就像永遠在心裏留下的坑洞,再也填補不起來,但是,日子總會接踵而來的,在每個接續而來的當下片刻,很久以後我們纔發現,自己終究走齣來瞭。
如果覺得意猶未盡,可以去找1986年齣品,由Nick Castle編導的電影《屋頂上的男孩》(The Boy Who Could Fly),對於想念、悲傷、療癒和飛翔有更清楚的指涉。
這部作品裏,十五歲女生蜜莉的父親厭病自殺,母親帶著她和弟弟搬到小鎮居住,蜜莉也認識瞭隔壁一名叫做艾瑞剋,有自閉癥的男孩。艾瑞剋的父母死於空難,平常,艾瑞剋雖不會言語,但他開始上屋頂伸齣手臂想像飛翔,像是一隻飛機。艾瑞剋看似對外封閉的心靈,想到能救父母的惟一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隻飛機。兩個失去至親的小孩,逃避到飛翔的夢裏,最後,艾瑞剋真的飛起來瞭。
有沒有飛起來,就看你怎樣去寫那個故事瞭吧。但從神話、電影到你手中的這本書,飛翔也許真的是那麼頻繁的夢想,那麼難以達到,卻又那麼的貼近我們。
差點忘瞭迴答這個問題,關於書裏的這對父女擁有什麼?
他們擁有彼此的愛。愛纔是最接近天堂的事物。
《解憂雜貨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溫暖治愈。東野圭吾用他獨特的敘事風格,講述瞭一個關於時間、命運和人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浪矢,繼承瞭祖父的雜貨店,這傢雜貨店有一個特彆的功能,那就是人們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嚮過去的人尋求建議。 這本書通過三個不同的故事,展現瞭不同人物的睏境和選擇。每個故事都充滿瞭懸念和感動,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氣讀完。我特彆喜歡東野圭吾對人性的刻畫,他筆下的人物,既有善良的一麵,也有陰暗的一麵。他們都在麵臨著各種各樣的睏境,但他們最終都選擇瞭勇敢地麵對自己的命運。這本書讓我思考,我們的人生,是否也像這封封信一樣,充滿瞭未知和變數。我們應該如何麵對自己的過去,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它也讓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一絲希望的光芒,指引著我們前進。這本書就像一杯熱茶,溫暖瞭我的內心。
评分讀完《海邊的卡夫卡》後,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漫長又迷幻的夢。村上春樹的文字總是帶著一種疏離感,卻又精準地擊中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這本書裏,少年卡夫卡離傢齣走,尋找著他從未謀麵的父親和姐姐,而年邁的納卡塔先生則在失去記憶後,擁有瞭與貓對話的能力。兩條看似毫無關聯的綫索,在故事中慢慢交織,最終匯聚成一個關於命運、孤獨和尋找自我的深刻寓言。 我特彆喜歡村上春樹對日常細節的描寫,比如卡夫卡在圖書館工作的場景,納卡塔先生製作三明治的過程,這些看似平淡的片段,卻充滿瞭生活的氣息。他筆下的人物,也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迷茫,仿佛在尋找著什麼,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尋找什麼。書中充滿瞭各種象徵性的意象,比如井、森林、貓等等,這些意象都賦予瞭故事更多的解讀空間。讀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父親”,什麼是真正的“自我”,以及我們該如何麵對命運的安排。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理解的作品,它需要你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它像一杯醇厚的威士忌,需要慢慢品味,纔能感受到它的香氣和迴味。
评分《百年孤獨》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史詩!加西亞·馬爾剋斯用他那充滿想象力的筆觸,描繪瞭布恩迪亞傢族七代人的興衰史。馬孔多這個小鎮,從一片荒蕪之地,到繁榮昌盛,再到最終被颶風摧毀,整個過程充滿瞭傳奇色彩。書中的人物,也個個都性格鮮明,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冒險精神,烏爾蘇拉的堅韌和智慧,奧雷裏亞諾·布恩迪亞的孤獨和憂鬱。 我最喜歡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它打破瞭傳統的時間順序,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自由穿梭。這種敘事方式讓故事更加復雜和引人入勝。書中充滿瞭各種奇幻的元素,比如預言、幽靈、長生不老等等,這些元素都為故事增添瞭神秘感和浪漫色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經曆瞭一場漫長的旅程,見證瞭一個傢族的興衰,也見證瞭一個時代的變遷。它讓我思考,什麼是曆史,什麼是命運,以及我們該如何麵對人生的種種挑戰。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之作。
评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卡勒德·鬍賽尼用他細膩的筆觸,講述瞭一個關於友誼、背叛和救贖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阿富汗,講述瞭阿米爾和哈桑這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之間的故事。阿米爾是一個富傢少爺,哈桑則是一個哈紮拉族的僕人。他們之間的友誼,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打破,阿米爾為瞭自己的懦弱和自私,背叛瞭哈桑。 多年以後,阿米爾迴到阿富汗,試圖彌補自己過去的錯誤,並救贖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這本書的背景是阿富汗的戰亂和動蕩,作者用真實的描寫,展現瞭阿富汗人民的苦難和掙紮。我特彆喜歡這本書對人性的刻畫,阿米爾的懦弱和自私,哈桑的忠誠和善良,索拉博的堅強和勇敢,都讓人印象深刻。讀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友誼,什麼是真正的勇氣,以及我們該如何麵對自己的過去。它讓我相信,即使犯瞭錯誤,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和救贖。這本書是一部充滿力量和希望的作品。
评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讀完之後,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瞭。林奕含用一種近乎殘酷的筆觸,描繪瞭一個少女被補習班老師性侵的故事。這本書不是一個簡單的犯罪故事,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颱灣社會長期以來對性侵問題的忽視和冷漠。作者用大量的心理描寫,細膩地刻畫瞭房思琪在遭受侵害後的痛苦、掙紮和絕望。她試圖用文字來對抗那段黑暗的記憶,但最終卻無法擺脫內心的陰影。 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優美,但這種優美卻與故事的殘酷形成瞭強烈的對比,讓人感到更加壓抑和窒息。作者對細節的描寫非常到位,比如房思琪的穿著、她的錶情、她的動作等等,這些細節都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和真實。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非常憤怒和悲傷,憤怒的是加害者的卑劣,悲傷的是受害者的遭遇。這本書提醒我們,性侵不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問題,我們需要正視它,並采取行動來保護那些弱勢群體。它也讓我反思,我們應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並勇敢地站齣來揭露不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