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画意与诗情 林中斌教授
和君正兄在偶然机缘认识,初始的印象其人文质彬彬,熟稔之后方知君正兄有着多方面的兴趣,在略为腼腆的外表下,藏着炙热的心,有如一座火山,外表幽静,然内心澎湃,任事总以无比的热情,戮力完成美丽的篇章。
君正兄自幼生长在书香之家,父亲是一位作育英才的校长,也是隐居乡间的画家,君正兄从小看到父亲将名山胜景融入画作的点点滴滴,也看到父亲一生耿介,安贫乐道的风骨,因而陶冶熔铸了君正兄的朴实性情。而乡下纯朴的民风,田间的小径,无垠的原野,庙埕的童趣印象与农家亲切的问答,成为孕育君正兄文思的泉源。
台湾僵化的教育环境扼杀了许多学子的天赋才情,多少人在升学导向体制内埋没了兴趣,能够坚持志趣而不随波逐流者,毋宁是寥寥可数,诚如君正兄自述,从求学、服役到任公职,在历经人生几个阶段后,几乎将仅存的一丝创作热情销磨殆尽,然而事实证明,只要有心,仍有机会在夹缝中突围,君正兄工作之余坚持对诗的兴趣,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并未在各种现实环境压力下缴械。
创作是苦闷的象征,各种艺术尽管表现方式不同,但过程与动机应是一致,君正兄从多年固定的生活中,不被琐事淹没文思,这本诗集即是最好的证明。
君正兄自幼曾获得作文比赛冠军,并代表学校参加国语文竞赛获得佳绩,更于高中崭露诗文的才华,屡屡在全县及全市的青年文艺刊物刊登作品,但迟至今日才出版诗集,原因固出多端,但何以在个人创作历程中断这么久,却突然于短期间接续年轻的创作生命,是可以探讨的,从过往可知,他始终充满学习热忱及坚持其志,或许日常保持对艺术的关心,情怀仍不停的滋长,所以诗心不致枯竭,在某一个特定时点,火山的能量蓄势,终于找到适时的出口而爆发出来。
对于诗,君正兄有不变的执着,高中时期,就以古城的诗人自命,但是人生走了大半圈,却与当时的期许大相迳庭,如今借此机会,总算回归年轻时的自许。对于诗,君正兄自有观点,他认为,妙观逸想是诗的重要前题,妙观是对日常事物观察不落俗套,逸想是飘逸想像,达到创见,因此需要一番细看与苦思。
君正兄认同孔子的文学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和怨抒发个人的感情,观和群则强调社会的意义,合以观之,言志和载道,浪漫与写实可以兼容并蓄。
有人说,诗是个人的呓语,也有人说,诗是美的语言,前者认为诗人写下他的诗篇,并不刻意想到效果,而是抒发对人生的态度与看法,涉及诗的价值,而后者探讨词句、音韵与技巧,涉及诗的效率。君正兄认为好诗应可在价值与效率间取得衡平,他相信好的诗原本存在,诗人只是发现它。
君正兄认为诗无古今之分,中国诗在唐朝达到灿烂的巅峰,后来的演变惟有寻求时代精神与相应格式的搭配,毕竟所有事物都有演化的历程。诗也无国界之别,歌德说「诗人就像是鹰,飞巡列国,纵目俯瞰,并不在意它下攫的野是在普鲁士或是萨克森境内奔逃」。君正兄的诗有写本土,亦咏世界,印证诗人合当世界公民。
有人引柏拉图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进行对诗及诗人的批判,君正兄以为诗人将心思注入作品,清除人心田上那层积习的翳膜,不让它遮蔽生命的奇蹟,诗人的吟诵是对神的暗示之截获,借融入的词语通过人心而产生力量,故诗是人类共享的财富。
西方神话里,阿波罗兼为诗与音乐之神,九位缪思之中,抒情诗的女神尤透琵(Euterpe)兼司音乐,手中握的是笛。专长情诗的女神爱若多(Erato)抱着竖琴,所以英文抒情诗(Lyric)一字语出于此。
君正兄的诗风一如秉赋,秉赋来自天生的气质,君正兄的诗自然涵情,偏向抒情应是显而易见的,这本诗集大部份的诗是他以一年期间追溯生涯所产生,因此无法以作品时间分析其风格的变化,然从诗表现的阶段来看,追溯年轻时期的诗充满感性,属于前期的特征,诗集涵盖年轻到中年,后期转向理性深思,其缘由,可能与身处的环境及后来至博士班继续深造,不断赞研哲学思考有关,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诗反应其人,是如此自然,从诗集分竹园岗、瓶中花、致萧邦、辩证法四辑,可以化约为青春、追寻及回归的人生三阶段,对于本真的探索过程。这本诗集的特色就是自然,毫无做作,读者若能从中体会,当能对蕴含的自然与诚实,产生共鸣。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哲学诠释学的奠基人海德格以《存在与时间》开辟了现象学的新方向,并由人的生存出发,建构其理论体系,人生在世不免于烦,由于烦在畏惧中显现,使人落入日常生活的沈沦,唯有从根本领悟,听到内心的唿唤,恢复自己的本真,才能从沈沦中解脱。
海德格后期思想的转向,强调语言的作用,及诗歌的本真性,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他认为诗人是神在地球上直接的访问对象,做为存在的牧羊人,把握了存在,因此,照亮、证实、强调人的潜力,本真的诗歌,是人居住在地球上的财富,我们期许君正兄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