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了,不怕,再爬起来就好
改变也可能让你比原来更好喔!
景气不好,爸爸突然被公司资遣,一家人只好搬回北埔与阿婆同住。佳佳的生活面临转变,不仅远离原有的同学,还要适应新的环境。阿婆出主意开粄店,佳佳和妈妈都全力配合,可惜爸爸硬是放不下身段,只敢闷闷不乐的躲在背后支援。看到传统小吃在全家人通力合作下,经营得有声有色,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职业不分高下,只要认真就是最高贵的行为。他毅然以他的专业背景,为新事业开创新局面,让全家人的感情更融合,还适时协助佳佳的同学改善生活条件。
作者简介
陈素宜
毕业于北埔国小、竹东国中、新竹师专、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76年第一篇童话作品〈纯纯的新装〉在国语日报发表后,开始努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作品得到多项儿童文学奖项的肯定,并有《天才不老妈》、《妮子家的事》、《等待红姑娘》、《非常任务》、《入侵紫蝶谷》、《山樱花》、《千段崎》等二十余本着作出版。
陈素宜的作品中有不少以北埔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生动的刻画北埔的风土民情,流露浓厚的客家风味。从这些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北埔乡的好山好水,更可以感受北埔人的纯朴、温馨与豪迈。当然她的作品并不以「客家」自限,仍有其他场域的书写,不过家乡北埔,永远都是她关心与关切的主题。
绘者简介
钟燕贞
毕业于复兴商工美工科,曾任职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和插画工作,目前则在家接案。
画过的书有:《森林共和国》、《臭脸转学生》、《台大校园自然步道》、《台北城市公园之旅》、《玩艺术学数学》(6册); 画过的封面有:《时报广场的蟋蟀》、《当三叶虫统治世界》、《夏日农庄》、《岛居岁月》、《香草豆和鸡汤块》。
一、回到阿婆家
二、 九层粄
三、 粄店开张
四、 一支竹签子
五、 新学校
六、 新同学
七、 第一家粄店
八、 辉哥的祕密
九、 妈妈的好点子
十、 预─备─砰!
达人笔记
美食笔记
系列缘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学了,在路边嬉闹,有个小孩拆开一盒糖果,包装纸顺手往地上扔,另一个孩子说:「你乱丢纸屑。」这孩子回答:「有什么关系,反正每天都有人扫马路,太干净了,清洁队员就没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来,大家抢着分糖吃,再没人去管那片包装纸。
可是那片纸屑一直留在我心里,像胚布上一点不经意沾染的墨,不碍事,却一个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个异样的点,但是,多么希望这种不经意的沾染可以少一点,单纯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给真正要下笔的彩绘。
「关心家人」、「尊重他人」、「爱护社区」、「珍惜资源」、「体贴生命」……这样的论调经常被提起,可是,怎么付出行动呢?如果「关爱」只是一道测验题,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动不必相应的话,那将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到底要有什么准备,才能让人「理解」关爱的重要,又要「怎么付出」关爱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对需要被关爱的对象得先有认识,不是认识标准答案喔,而是让孩子(甚或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之后才进入社会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这个共生共荣的大镕炉。生病了,找医生;迷路了,问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场;笔记本用完了,到文具店;电话不通,找电信局;寄信到邮局;买菜到市场;猫狗生病找兽医;要种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队;要分享找朋友;要温暖找家人……我们和社会上的每件事、每个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了这层息息相关的认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场去思索行动方式。这样,要「爱屋及乌」的付出关爱,是不是会容易些呢?
基于这些理由,「阳光少年游」这个系列的构想于是成形。在这里,不是要为大人物作传,而是为小人物写精神,为寻常工作找价值。希望透过作者的笔,传达出不同岗位上的人乐天安命、认真积极的生活智慧;透过小说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据;更希望初探社会的孩子能因此对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爱惜与尊重。
说「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郑重,如同听人「说教」令人不舒服;不过,听人「说故事」却令人开心。从故事当中发现原来有许多别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许多别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许多别人的观念值得参考,有许多别人的是非成败可以拿来反思检讨,要比让人家直指鼻子说:你就是这样那样,所以才这样那样……好多了。
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靠外在的示范、经验累积和独立的探索判断,为了避免一厢情愿的置入性给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这个系列还增设了「七嘴八舌」栏,用来做提问或註解,并供路人甲乙丙发表看法,当然,所有的空白处就留待读者填补了。章末或文末的「达人笔记」是知识的整理,协助孩子有系统的、轻松的了解一个概念或技能,希望全书能达到知性、感性尽收的目的。
期待「阳光少年游」像一串钥匙,可打开不同领域的思索空间,让孩子们愿意进来驻足留连,并採撷能够滋养自己生活的养分。
导读
客家小镇的故事
这是一本以客家庄为背景写成的小说。
故事先写爸爸失业,给佳佳一家人带来的冲击。他们搬回老家跟独居的阿婆(奶奶)同住,为了一圆阿婆年轻时的梦想,他们和阿婆在街角开了一家粄店,由于一家人的通力合作,努力打拚,加上阿婆的好手艺,粄店的粄终于打开知名度,生意也愈来愈好。当过工程师的爸爸,本来极力排斥开粄店,后来也加入粄店的工作,甚至原来的公司通知他可以回去上班了,他反而决定留在粄店卖粄哩!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十分成功。少年佳佳的思想未必成熟,但她的言行无疑是台湾许多高年级同学的缩影;爸爸在粄店的畏琐行径,充分显露他死爱面子的个性;妈妈乐观进取,能体谅丈夫,跟婆婆相处得宜,是一位标准的现代家庭主妇;阿婆是传统的客家女性,宽容、和蔼且充满自信。小读者阅读时,不妨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角色的。
小说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情节。在书局前看见跟爸爸长得很像的人;爸爸告诉佳佳要搬回北埔老家住;离家出走却遇见隔壁班的小黑在卖肉粽;阿婆要开一家粄店;用竹ㄅㄞˋ吃水粄的客人;转学生辉哥……这些事与人的发生、出现,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
小说中还带入一些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例如阿婆说九层粄有一种吃法,是一层一层撕下来吃,还用它来比喻人生:「人生也是这样啊!一层甜的一层咸的,有甜有咸,人生才有滋有味啊!」
没有人从出生到老都能平平顺顺,像佳佳的爸爸被公司资遣、阿婆粄店的经营、辉哥的遭遇……无论是人生或事业,总难免会碰到一些挫折或不如意,用什么样的态度处理挫折和不如意,才是大学问;又如「职业不分贵贱」、「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有能力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等等格言佳句,在这本小说中都有很贴切的印证。
国民中小学实施母语教学已经好多年了,客语能够琅琅上口的少年朋友毕竟不多,尤其未选修客语的,聆听客语有如鸭子听雷。不过客语的确是很优美的语言,在这多元开放的社会里,若能习得几句客语,运用在日常会话中,不仅可以增添生活趣味,还可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不懂客语的小读者,请稍稍留意佳佳阿婆说的话,她的话中富含哲理,且不时掺杂一两句道地的客语,一边看小说一边学客语,轻松又没负担。
近几年来,健康养生观念兴起,传统的客家米食也受到大家的青睐,阿婆的粄店卖的就是传统的粄,从制作到食具,卫生可口,令人垂涎。跟着小说中的人物参与制粄工作,很容易就了解水粄仔、猪笼粄、九层粄的制作过程和含义。以后你跟朋友聊起对「粄」的印象,除了「好吃」以外,若还能说出更多关于米食的知识,朋友不对你刮目相看才怪。
打开这本书,走进北埔小镇,走进爸爸的老家,走进阿婆的粄店,走进佳佳的学校。佳佳一家人的故事,温馨而有趣,正等着你来分享呢!
冯辉岳
作者序
考试一百分
国小三年级以前,我每次月考全部都一百分。真的,一个学期三次月考,一年两个学期,三年六个学期十八次月考,我每一次全部都一百分。我还记得,那时候的考试科目是国语、算数和常识三科,算一算,那三年,我拿了五十四个一百分!所以,在国小三年级以前,我是很喜欢考试的。因为 每科都一百分,住在街上的大舅舅,会给我五块钱的奖学金。别说这五块钱好少,当时一碗阳春面才卖一块半哪!
上了四年级,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已经忘记考试考哪些科目了,但我还记得,每科都一百分的神话被打破了。再来上了国中,考试科目越来越多,学习内容越来越难,别说是每科都一百分,能有几科一百,就要高兴万分啦。所以,过了国小三年级以后,我不再喜欢考试了。每当考期接近,我就特别羡慕大人,心里想的是,大人真好,都不用考试。
现在,确确实实当了大人,我才发现,大人的考试还真多呀!去应征工作的时候要考试,看看老板给几分;追求女朋友的时候要考试,看看小姐给几分;有时候连当爸爸妈妈都要考试,看看孩子给不给分。麻烦的是,这些考试的考期不确定,不知道什么时候考。讨厌的是,这些考试的答案不确定,不知道哪一个最正确。唉,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大家都得面对考试呢!
我常常在想,有没有人像国小三年级以前的我一样,很喜欢考试呢?还是所有人都跟国小三年级以后的我一样,总是羡慕别人不用考试呢?
我观察我在学校遇见的许多学生,确实有一些考试成绩不错的孩子,并不排斥考试,甚至有些人还有点期待考试呢!不过大部分的学生,并不喜欢考试。这些学生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喜欢考试但仍然积极面对,上课认真学习,下课努力复习;另外一类不喜欢考试到了极点,他们希望考试那天,台风把学校吹垮,大火把考卷烧掉,总之不要考试最好。
我也常常观察生活中遇见的大人,他们面对社会上的考试时,各种不同的反应,跟我的学生还真像。有人充满斗志的迎向考验,甚至自己去寻找考验,他们享受挑战考验的过程中,品尝面临的各种人生滋味;但也有人一味的逃避考验,无法面对失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亲爱的小读者,你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学校里的考试?用什么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考验呢?是佳佳阿婆的面对现实?是佳佳妈妈的乐观开朗?还是佳佳爸爸的死爱面子、躲藏逃避?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结果。一样是中年失业,乐观开朗的面对现实,或许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新希望;逃避躲藏不敢面对,绝对是只有失败一途的。
有时候,我会特别怀念国小三年级以前的日子,单纯的只有国语、算数和常识的考试。但是啊,人总要长大,总要面对新的阶段、新的挑战、新的考验,希望我和所有的读者,都能有拥有佳佳阿婆的理智,拥有佳佳妈妈的乐观,当然也能拥有佳佳爸爸后来的知错能改而战胜自己!希望我和所有的读者,都能跟佳佳一样,像箭一样的向前射出去,射向一百分的红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