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究竟是地域的使者,还是天堂的信差?
维廉斯家族究竟是黑天鹅的复仇者,还是保护者?
动物学家约翰.维廉斯为了实现祖先的秘密遗愿,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偏远地域。
一次意外中,拯救了拥有紫水晶般明亮双眸的黑天鹅及其五枚天鹅蛋免于袋狼的袭击,从此黑天鹅紫水晶便视约翰视为救命恩人,将他纳入天鹅家族,取代死于意外的雄天鹅。在约翰与黑天鹅家族相处的过程中,渐渐由动物学家的观察心理转变成守护者的温暖情怀;在黑天鹅一次次与外敌竞争的生存游戏中,渐渐由动物学家的中立立场转变成相依的亲情。当约翰成为天鹅家族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时,却同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祖先的遗愿竟是以杀死黑天鹅作为继承大笔遗产的条件。究竟,维廉斯家族与黑天鹅有着怎样的过往?约翰.维廉斯会为了继承家业而选择杀死生死与共的黑天鹅家族吗?或是有更好的选择……
《黑天鹅紫水晶》在相隔三百年的时空中加错出两则故事、两样情感,最后汇流成主角的决定。以紧凑的情节、生动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及专业的动物学知识,探讨人兽之间的平衡与对立,并时时刻刻向读者提出发人深省的发问。
作者简介
沈石溪
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会捉鱼、盖房、犁田、插秧;当过水电店民工、山村教师与新闻从业员,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八O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着作六百余万字,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并三次获得文建会、台北市立图书馆、民生报、国语日报、幼狮少年儿童读物优选奖,并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上海宁海路菜场旁狭窄拥挤的弄堂里度过的。他原是个体弱多病,害羞腼腆的孩子。初中毕业那年,正赶上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环境改造了他的命运,从一个普通家书都写不通顺的少年,逐渐蜕变成当今中国大陆动物小说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动物小说丰美厚实,读后令人血脉澎湃,着迷不已。
绘者简介
江正一
「城居多年,始终以乡下人自居。那多年前田埂慢跑送便当给父亲的画面一直记得。书中所提之事每每让我掉入回忆中。希望自己的拙笔能够很真切地传达出作者的心意,也希望读者能从我的画中得到一丝丝小时候的慰借。作为画者我想这是最大的收获,也希望自己能继续画下去……」
约翰.维廉斯在剑桥为写那篇有关有袋类动物的硕士论文,曾两次前往皇家博物馆观瞻那具名叫班哲明的袋狼标本,标本制作保存得非常好,跃跃欲扑的姿态,炯炯有神的眼睛,栩栩如生的表情,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袋狼威勐剽勇的丰采,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所以当那只神秘的野兽一跳上匹萨饼状土丘,约翰.维廉斯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只袋狼。他的兴奋是难以言状的。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可使劲掐掐自己那只欧洲人典型的高鼻子,有疼痛的感觉,证明不是在做梦。他激动得浑身颤慄。早已被宣佈灭绝了的袋狼,竟然活生生出现在他面前,这是何等重大的发现啊。他约翰.维廉斯的名字将和袋狼复活的消息同时传遍全世界!
雄天鹅伸长脖颈朝迎面扑来的袋狼啄咬,假如迎面扑来的是一只体型较小的豺,雄天鹅的啄咬或许还能让攻击者吓一跳,迟缓或阻扰掠食者的攻击,但面对一只袋狼,雄天鹅的啄咬就显得十分可笑,飞蛾扑火、蚍蜉撼树、以卵击石,只能是自取灭亡。约翰.维廉斯看见,雄天鹅扁扁的嘴喙刚刚伸到袋狼面前,袋狼的嘴巴一下张开了,嘴巴之大超出了想像,就像一条大蟒张开了嘴一样,刹那间就把雄天鹅的脑壳衔进嘴里,就像一只大猩猩在咬碎一枚坚果一样,咔嚓一声就把雄天鹅的脑壳给咬碎了。
这进一步证明了,跳上匹萨饼状土丘的确确实实是只袋狼。
袋狼除了背部有条状斑纹外,另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颚骨能像蛇一样分开,裂开的嘴巴奇大,能一口咬碎羊或猎狗的头颅。
约翰.维廉斯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该做一件事,就是用照相机将袋狼及袋狼捕食黑天鹅的过程拍摄下来,这是精彩而又珍贵的镜头,有力证明塔斯马尼亚至今仍生存着活的袋狼,推翻全世界动物学家关于袋狼已灭绝的结论,不啻为爆炸性新闻,定能荣登年度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榜首。
他赶紧举起相机,遗憾的是,忙中出错,忘了打开镜头盖。
脑袋衔在袋狼嘴里的雄天鹅两只翅膀无力地拍扇几下,便垂落下来,身体也僵然不动了。那只灌丛后面的雌天鹅,嘎嘎发出凄凉的鸣叫。袋狼阴森森的眼睛投向雌天鹅,噗一声吐掉已咬碎脑壳的雄天鹅,狼尾平举,摆出扑击的姿势。
这是千载难逢的拍摄良机,约翰.维廉斯激动得心跳不已,深吸了口气,努力均匀自己的唿吸,打开镜头盖,再次举起相机。袋狼近在咫尺,至多相距十来米远,他居高临下,拍摄角度极佳,使用的又是自动变焦的数码相机,一定能拍出震撼世界的好照片!
喀喇。他站在山毛榉和金合欢交杂的树丛里,四周佈满杂乱的树枝;他太兴奋了,急于举起相机拍摄,一抬胳膊,手臂撞在金合欢一根细枝上,将树枝折断了。
寂静的树林里,树枝折断的声音响亮而刺耳,约翰.维廉斯看到,袋狼打了个激灵,似乎意识到了某种危险,反应极其灵敏,重新叼起那只脑壳被咬碎的雄天鹅,倏地转身跳回水中,哗啦哗啦溅起大片水花,朝湖对岸的密林疾奔而去。
约翰.维廉斯连续揿下快门,相机连续发出咔嚓咔嚓声响。
约半分钟后,袋狼越过七、八十米宽的水域,消失在一片茂密的桉树矮林里。
约翰.维廉斯立即察看相机,一共揿了十三次快门,拍了十三张照片,数码相机拍摄后可以立即倒过来察看拍摄效果,他满怀希望地一张张察看,让他失望透顶的是,十三张照片没有一张是正面照出袋狼形象的,所有的照片都是从背后追拍奔跑中的袋狼,更让他洩气的是,画面上飞溅的水花照得格外清晰,袋狼隐没在水花后面,形象不够清晰,既像豺、又像狗,亦像狼,有两张袋狼登上对岸的照片,也因距离较远,拍得模煳不堪,袋狼最主要的特征:背部条状斑纹和腹部的育儿袋,根本就看不出来。
照片拍得很失败,如果将这些照片公佈与众,说是发现了活的袋狼,不仅没有人会相信,还有可能被指控为欺世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