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室导读
作者刘鼎岳教授根据他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在学学生、机械专业人士、贸易人士等经常使用的机械工程相关字汇,对照「国立编译馆」公布之统一译名,整理汇编而成这本实用工具书「机械工程辞典」。
中英日交互对照,方便查询
为方便使用者查询,本辞典特别设计可由中、英、日三种语言拼音交互查询。
机械工程相关人士,必备工具书
机械、化工、电机、纺织、建筑工程等科系学生及专业人士,在研发制程或阅读外文资料时,能立即查询所需要的词汇。
中英日对照
作者简介
刘鼎岳博士
学历
1. 台北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科毕业
2. 日本东洋大学工学博士
经历
1. 国立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2. 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教授,长达46年
3. 曾任文化大学工业学院院长
第1部
英日中
PART I
ENGLISH-JAPANESE-CHINESE
第2部
中英
Part II
CHINESE-ENGLISH
第3部
日英
PART III
JAPANESE-ENGLISH
作者序
市面上有许多机械名词字典,大多数都只能由英文名词查出中文名词。如果想由中文名词查出英文名词,或者知道日文名词要查出中文名词或英文名词时,就无法查出来。
本《机械工程辞典[中英日对照]》没有这个缺点,乃由三部构成,中、英、日都可互相查出,且包括机械、电机、化工、纺织工程之名词,给大专工科同学、工厂技术人员,以及从事贸易人士带来无比的方便。
本新版有些名词参考国立编译馆编定之机械工程名词修改之。第一部:英、日、中对译,由英文名词可查出中文名词及日文名词,按照英文之A、B、C……顺序排列。第二部:中、英对译,由中文名词可查出英文名词,以中文之笔划依照一、二、三……划之顺序排列。为了查笔划方便起见,在每一页的左边,列出两个连结的数字,如6-11,乃表示中文名词第一个字是6划,第二个字是11划;又如8-7,乃表示第一个字为8划,第二个字为7划;9-0,乃表示只有一个字是9划;三个字以上的,只查到第二个字为止。第三部:日、英对译,则由日文名词查出英文名词,以日语发音依照A、B、C……之顺序排列,第一栏是日文以罗马拼音表示,第二栏是以日文表示,第三栏则是英文。
本辞典之编着,曾蒙多人协助与合作,始克完成,其过程虽极审慎,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海内贤达不吝指教。
民国九十九年九月于台湾大学
刘鼎岳 识
坦白說,我曾經嘗試過使用一些線上翻譯工具來處理日文的機械工程文件,但結果往往令人沮喪。很多時候,翻譯出來的句子語意不通,甚至會產生嚴重的誤解。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對專業術語翻譯的看法。 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專業翻譯,不僅僅是字面上的轉換,更需要理解術語背後的技術含義、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這本辭典,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它能夠準確地捕捉到每個術語的精髓,並在三種語言之間進行最恰當的對應。這對於我這種需要頻繁閱讀日文技術文件,並需要將其內容轉化為中文或英文報告的工程師來說,其價值不可估量。它讓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讓我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有信心。
评分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的出現,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機械工程世界的大門。過去,我在閱讀日文的機械製造設備說明書時,常常會被一些專業術語卡住,即便有中英翻譯,也常常覺得不夠精確,或是無法完全領會其中的細節。這本辭典,則提供了中英日三語的直接對照,大大縮短了我的理解時間,也避免了因翻譯不準確而產生的誤解。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公司引進了一套日本的精密加工設備,說明書上的某些操作指令和安全警示,我實在是捉摸不透。當時我花了很多時間查閱各種中英翻譯的資料,但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後來,我試著在這本辭典裡查找相關的術語,驚喜地發現,它對那些關鍵詞的解釋非常到位,而且直接提供了日文原文,讓我可以對照原文理解,再找到最貼切的中文和英文翻譯。這次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擁有一本權威、全面的三語對照辭典,在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機械工程領域,是多麼重要。它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增強了我與國際團隊合作的信心。
评分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的出現,讓我對「學習」這件事有了新的定義。過去,我學習日文工程術語,常常是零散地、被動地學習。但這本辭典,透過將同一概念的三種語言表述放在一起,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學習方式。我不再只是記憶單詞,而是能夠理解它們在不同語言中的邏輯關係和應用。 我還發現,這本辭典在設計上也非常人性化。例如,它的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而且,它可能還具備一定的檢索功能(雖然我還沒仔細研究),這對於需要快速查找特定術語的讀者來說,會極大地提升使用效率。最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資訊,是經過專業人士審核的,因此其準確性和權威性非常高。這讓我能夠放心使用,不必擔心誤讀或誤用。
评分作為一名機械工程的學生,我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接觸到不同語言的教科書和研究論文。雖然中文的教材比較多,但為了跟上國際學術界的最新進展,閱讀英文和日文的資料是必不可少的。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對我來說,簡直是一把「解鎖」這些資料的鑰匙。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準備一份關於先進材料的報告,需要參考幾篇日文的研究論文。論文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我之前從未見過,而且翻譯軟體給出的翻譯也顯得生硬且不夠專業。幸好,我及時想起了這本辭典。透過它,我不僅能迅速查到這些術語的中文和英文對應,還能看到更詳細的解釋,甚至是一些相關的應用範例,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論文的內容,並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到我的報告中。這本辭典,極大地減輕了我學習上的語言負擔,讓我能夠更專注於機械工程的知識本身。
评分坦白說,剛拿到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時,我內心其實是抱著一絲懷疑的。畢竟,要將三種語言的機械專業術語,在定義、用法、甚至是文化語境上都做到精準對應,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然而,當我實際翻閱並試用了幾天後,我的疑慮便一掃而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術語的選擇上,非常貼近台灣機械工程界的實際使用習慣。例如,某些在學術界常用、但在產業界較少提及的術語,它會用更符合實際操作的詞彙來解釋,同時也兼顧了學術上的嚴謹性。 更讓我欣賞的是,這本辭典在編排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基本的字母排序(依英文單字),它還可能會有按照主題分類的功能,這對於我在查找特定領域的術語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舉個例子,當我正在研究某個關於金屬疲勞的專案時,我可以快速找到相關的「應力」、「應變」、「斷裂韌性」、「疲勞壽命」等術語,並一次看到它們在中、英、日文的對應。這種分門別類的查找方式,比單純的字母排序更有效率,也更能幫助我建立起該領域的詞彙網絡。而且,我還注意到,有些術語的解釋後面,還會附帶相關的圖示或範例,這對於理解抽象的概念非常有幫助,特別是對於一些複雜的機械零件或結構,光看文字描述可能很難想像,但有了圖示,一切就豁然開朗。
评分身為一個熱愛鑽研機械技術的學習者,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真的讓我愛不釋手。我經常會花時間瀏覽其中的內容,學習一些我原本不太熟悉的領域的專業術語。例如,我對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一直很感興趣,但日文的相關文獻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大挑戰。透過這本辭典,我能夠輕鬆地查閱「伺服馬達」、「減速機」、「編碼器」、「PLC(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等術語,並一次了解它們在中、英、日文下的不同表述。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辭典的條目不單單是單純的詞彙列表,它還會針對一些比較複雜的概念,提供更深入的解釋,甚至是相關的原理說明。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學習者來說,真是太有價值了!它不僅僅告訴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還能讓我更理解這個詞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場景和重要性。我甚至會把一些我覺得特別有用的條目,記錄下來,然後試著在日常的工程討論或報告中運用,這大大提升了我專業的表達能力,也讓我對機械工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评分哇,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真是太讓我驚豔了!身為一個在台灣從事機械設計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以來都渴望有一本能夠兼顧中英日三種語言的專業工具書,能一次解決我在閱讀國外技術文獻、與國際客戶溝通、甚至學習日系機械新知時遇到的語言障礙。市面上雖然有許多中英對照的機械辭典,但日文的整合度普遍不高,或是翻譯品質參差不齊。這本辭典的出現,簡直是及時雨! 翻開目錄,我就被它龐大的收錄範圍給震撼到了。從最基礎的機械原理、材料力學、熱力學,到更進階的製造技術、自動化控制、甚至是近年來熱門的機電整合、智慧製造等領域,幾乎涵蓋了機械工程的每一個角落。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列出單詞,許多條目都附帶了簡潔清晰的定義,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對應的中文、英文、日文三種翻譯。這意味著,當我遇到一個陌生的日文術語時,可以直接對照中文意思,再理解其英文對應詞,然後反過來,當我需要用日文表達某個機械概念時,也能找到最準確的詞彙。這種雙向的、多語種的對照,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閱讀日文專利、技術報告,或是參與跨國合作專案的工程師來說,其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评分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簡直是為我這種「跨文化」機械工程師量身打造的。我過去曾在一家日商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當時為了能順利融入團隊、理解技術文件,我可是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日文的工程術語。如果當時就有這樣一本辭典,我肯定會事半功倍。 現在,即便我已經離開了那家日商公司,但在台灣的工作中,仍然經常會接觸到日系的機械設備和技術。這本辭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夠讓我隨時隨地,都能快速而準確地查閱所需的術語。舉個例子,當我在設計一個需要與日本夥伴協調的產品時,對於某些關鍵的技術參數,我可以用這本辭典來確認我理解的日文術語是否正確,以及我使用的中文表達是否到位,同時也能找到最適合的英文對應詞,確保溝通的無礙。這種「無縫接軌」的語言能力,對於在國際化的產業環境中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的出版,絕對是台灣機械工程界的一大福音。長期以來,我們在與日本廠商合作、學習日本先進技術的過程中,都面臨著語言上的隔閡。雖然市面上有一些零散的翻譯資源,但總是缺乏一本系統性、權威性的工具書。這本辭典的出現,填補了這個重要的空白。 最讓我感到實用的是,它能夠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就掌握到最精確的技術術語。例如,在討論機械設計規格、加工精度要求,或是設備的維護保養時,一個精確的術語,可能就關乎到專案的成敗。透過這本辭典,我們可以迅速地在中文、日文、英文之間找到最精確的對應,避免了因翻譯錯誤而造成的溝通障礙和潛在的風險。這不僅僅是提高工作效率,更是保障了專案的品質和安全。我個人在使用過程中,也經常會向同事推薦,特別是那些經常需要與日本客戶或供應商打交道的同仁。
评分坦白說,剛開始看到這本《機械工程辭典[中英日對照]》時,我並沒有預期它能帶來多大的驚喜,畢竟市面上類似的工具書並不少見。然而,實際翻閱之後,我對它的深度和廣度感到非常震撼。它不僅僅是收錄了常見的機械工程術語,更包含了許多細分領域的專業詞彙,例如精密製造、模具設計、流體機械、傳動系統等等。 更令我稱讚的是,它在術語的解釋上,非常講究精準性和實用性。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術語,它會明確指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對於一些有特定應用場景的術語,它也會給出相應的解釋。這意味著,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資深工程師,都能在這本辭典中找到所需的資訊。我曾經花了好幾個小時,只是單純地瀏覽其中的條目,就學到了很多我之前沒有意識到的、非常細緻的機械工程知識。這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讓我對這本辭典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