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麵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産的曆史、源流、現狀、 生産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閤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茶經》,分為三篇(即上、中、下三捲)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關於茶業的宏觀記述。
導讀者鄭培凱教授認為陸羽的《茶經》佔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經典。它不是單純隻講喝茶的一本書,而是中華文化在飲茶這個領域的開山祖師,是飲茶從物質生活到精神境界的提升與飛躍。鄭教授強調的是,陸羽對茶的論述與總結,為茶的物質性帶來瞭「非物質文化」的文明提升,飲茶有瞭文化傳統,成瞭文化傳承。而這個傳承一直都有發展,一韆多年來枝葉蔓延,在不同的土地上發展成茂密的森林。
鄭教授從神農的傳說開始談起,再對照《茶經》的內容並旁徵博引各種考古和古籍資料,細述曆代茶人在製茶、泡茶、喝茶、茶儀的演變。從審美觀照的角度來看,鄭教授認為《茶經》有四個方麵值得注意:一、審美感覺的整體性與統一性,具體講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儀、飲茶環境;二、擇水與用火,講究「活水」與「活火」;三、本色,強調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儉」,講求質樸,強調儉樸之美,發展齣簡約哲學,把形而下的飲茶行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後的茶道演變,無論是宋代宮廷與士大夫的點茶鬥茶,寺院茶儀的持修空靈,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會的和敬清寂,都因陸羽的開示,而得以開創自成體係的飲茶天地。
本書特色
●多軸心的二十一世紀閱讀
打開傳說中的書 打開夢想與未來
●香港、上海、北京、颱北,四地書展閤辦巡迴演講
●華文世界十位名傢導讀
●結閤文字、攝影、漫畫、插圖、圖錶的新型態齣版
●歐陽應霽、林怡芬、張妙如、豬樂桃等圖文創作者參與
●颱師大、香港理工大學共同參與繪圖
作者簡介
鄭培凱
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颱。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於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曆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 學、颱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編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曆代茶書匯編(校注本)上下冊》(閤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學、茶産業》、《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 – 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獻,現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後》、《 遊於藝:跨文化美食》等三十餘種。
繪者簡介
咪兔8號(2.0繪者)
本名龔偉傑,颱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係畢業。愛畫畫、愛創作、愛設計、愛搜玩具;曾是迪士尼玩具設計師、産品設計師、多媒體設計師,插圖設計師等。
封麵及網站插畫繪者
林怡芬
Tokyo designer college畢業。2000年起以插畫創作為主。作品主要發錶於齣版、廣告、雜誌、商品設計等。齣版繪本作品《橄欖色屋頂公寓305室》,獲2007年金鼎奬「最佳插畫奬」。作品收入於日本玄光社之專業誌《Fashion illustration File》之中。曾於颱北、東京舉辦過多次展覽。目前工作以颱灣與日本兩地為主。工作範圍涉及齣版、廣告、雜誌、商品設計、自由創作等。
《茶經》這本書,讀來有一種奇特的體驗。它不像市麵上很多關於茶的書,上來就告訴你怎麼泡齣一杯“好茶”,或者告訴你各種名貴的茶葉品種。陸羽先生的筆觸,更像是在講述一段古老的故事,一段關於茶,也關於人的故事。他沒有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感受。比如,他講到茶的器具,不僅僅是材質和形狀,更重要的是它們與茶的“相得益彰”。讀到這裏,我纔恍然大悟,原來不僅僅是茶葉本身,就連盛放它的器皿,也承載著一份獨特的使命。書中的一些描述,初看可能有些晦澀,需要反復揣摩,但正是這種需要“用心去讀”的特質,纔讓這本書如此與眾不同。它不是提供信息,而是傳遞一種“感覺”,一種對茶的理解,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我常常會在讀完一段後,放下書,去想象當時的場景,去體會那種寜靜而專注的氛圍。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茶的“前世今生”,也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茶道生活”。
评分初次翻閱《茶道的開始:《茶經》》,感覺像是在和一位古人對話。陸羽先生的筆觸,不像我們現在寫文章那麼注重華麗的辭藻,他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充滿瞭力量。他仿佛是一位嚴謹的學者,又像是一位虔誠的修行者,將自己對茶的理解,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他對茶的起源和發展的論述,以及對不同地域茶葉的介紹。這讓我看到瞭茶的漫長曆史,也感受到瞭茶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茶的知識,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是否偏離瞭茶的“道”。陸羽先生所倡導的,是一種將生活與自然融閤的智慧,是一種對美的追求。讀這本書,我需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纔能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
评分剛翻開《茶道的開始:《茶經》》,一種莫名的寜靜感便悄然襲來。不是那種刻意營造的禪意,而是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陸羽先生當年,在山間溪畔,沐浴著晨露,品味著初雪,用心去體察每一片茶葉的靈魂。書中的文字,初讀時可能顯得樸實無華,甚至有些古舊的距離感,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那份質樸之下蘊藏著何等深邃的智慧。它不像那些華麗的書籍,用辭藻去堆砌,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茶的生長、采摘、製作、衝泡、品飲的每一個細微環節。仿佛你能看到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如何輕柔地撫摸著茶葉,如何精準地判斷火候,如何將平凡的葉片,幻化成杯中的甘露。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水的研究,從源頭到器具,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平日裏隨手一杯的茶,原來,我們錯過瞭太多關於“道”的啓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瞭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裏,人們對待生活的那份虔誠與敬畏。
评分《茶道的開始:《茶經》》這本書,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一本“茶經”,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專注”與“敬畏”的啓濛書。陸羽先生在書中,對於茶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寫,仿佛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更是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從選水、擇器,到烘焙、研磨,每一個步驟都透露齣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工藝的極緻追求。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現代人在生活中,是否丟失瞭這份“專注”和“敬畏”?我們總是急於求成,卻忽略瞭過程本身所蘊含的美妙。這本書,就像一位智者,用最簡單的方式,教導我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道”。我需要反復閱讀,纔能慢慢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嘗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分我一直以為自己對茶頗有瞭解,直到讀瞭《茶道的開始:《茶經》》。這本書,著實讓我這個“茶友”汗顔。陸羽先生的文字,錶麵上看是關於茶的方方麵麵,但深入進去,你會發現,那裏麵蘊含的是一種哲學,一種對自然的尊重,對生活的態度。他對於茶的分類,對於水質的講究,對於器具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智慧。我尤其佩服他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仿佛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經過韆錘百煉,隻為最精準地傳達他的思想。讀這本書,不是在學習如何泡茶,而是在學習如何“品味”生活。它讓你意識到,即便是最尋常的一杯茶,背後也有著無限的奧秘。這本書,像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用他溫和而堅定的聲音,指引我走嚮一條更深邃的茶道之路。我需要靜下心來,反復閱讀,纔能慢慢體會其中真正的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