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着。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 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着,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着。《茶经》,分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关于茶业的宏观记述。
导读者郑培凯教授认为陆羽的《茶经》佔有非常独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经典。它不是单纯只讲喝茶的一本书,而是中华文化在饮茶这个领域的开山祖师,是饮茶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境界的提升与飞跃。郑教授强调的是,陆羽对茶的论述与总结,为茶的物质性带来了「非物质文化」的文明提升,饮茶有了文化传统,成了文化传承。而这个传承一直都有发展,一千多年来枝叶蔓延,在不同的土地上发展成茂密的森林。
郑教授从神农的传说开始谈起,再对照《茶经》的内容并旁征博引各种考古和古籍资料,细述历代茶人在制茶、泡茶、喝茶、茶仪的演变。从审美观照的角度来看,郑教授认为《茶经》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一、审美感觉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具体讲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仪、饮茶环境;二、择水与用火,讲究「活水」与「活火」;三、本色,强调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俭」,讲求质朴,强调俭朴之美,发展出简约哲学,把形而下的饮茶行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后的茶道演变,无论是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点茶斗茶,寺院茶仪的持修空灵,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会的和敬清寂,都因陆羽的开示,而得以开创自成体系的饮茶天地。
本书特色
●多轴心的二十一世纪阅读
打开传说中的书 打开梦想与未来
●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地书展合办巡回演讲
●华文世界十位名家导读
●结合文字、摄影、漫画、插图、图表的新型态出版
●欧阳应霁、林怡芬、张妙如、猪乐桃等图文创作者参与
●台师大、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参与绘图
作者简介
郑培凯
山东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于1970年负笈美国,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 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着作甚多,所涉学术范围甚广,以明清文化史、艺术思维及文化美学为主。编着有《汤显祖与晚明文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上下册》(合编)、《茶饮天地宽:茶文化与茶具的审美境界》、《茶与中国文化:茶文化、茶科学、茶产业》、《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陶瓷与中外贸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高尚的快乐》、《真理愈辩愈昏》、《树倒猢狲散之后》、《 游于艺:跨文化美食》等三十余种。
绘者简介
咪兔8号(2.0绘者)
本名龚伟杰,台湾艺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爱画画、爱创作、爱设计、爱搜玩具;曾是迪士尼玩具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插图设计师等。
封面及网站插画绘者
林怡芬
Tokyo designer college毕业。2000年起以插画创作为主。作品主要发表于出版、广告、杂志、商品设计等。出版绘本作品《橄榄色屋顶公寓305室》,获2007年金鼎奖「最佳插画奖」。作品收入于日本玄光社之专业志《Fashion illustration File》之中。曾于台北、东京举办过多次展览。目前工作以台湾与日本两地为主。工作范围涉及出版、广告、杂志、商品设计、自由创作等。
初次翻阅《茶道的开始:《茶经》》,感觉像是在和一位古人对话。陆羽先生的笔触,不像我们现在写文章那么注重华丽的辞藻,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他仿佛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又像是一位虔诚的修行者,将自己对茶的理解,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对茶的起源和发展的论述,以及对不同地域茶叶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茶的漫长历史,也感受到了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的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现在的饮茶方式,是否偏离了茶的“道”。陆羽先生所倡导的,是一种将生活与自然融合的智慧,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读这本书,我需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评分刚翻开《茶道的开始:《茶经》》,一种莫名的宁静感便悄然袭来。不是那种刻意营造的禅意,而是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陆羽先生当年,在山间溪畔,沐浴着晨露,品味着初雪,用心去体察每一片茶叶的灵魂。书中的文字,初读时可能显得朴实无华,甚至有些古旧的距离感,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那份质朴之下蕴藏着何等深邃的智慧。它不像那些华丽的书籍,用辞藻去堆砌,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茶的生长、采摘、制作、冲泡、品饮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仿佛你能看到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如何轻柔地抚摸着茶叶,如何精准地判断火候,如何将平凡的叶片,幻化成杯中的甘露。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水的研究,从源头到器具,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平日里随手一杯的茶,原来,我们错过了太多关于“道”的启示。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里,人们对待生活的那份虔诚与敬畏。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茶颇有了解,直到读了《茶道的开始:《茶经》》。这本书,着实让我这个“茶友”汗颜。陆羽先生的文字,表面上看是关于茶的方方面面,但深入进去,你会发现,那里面蕴含的是一种哲学,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态度。他对于茶的分类,对于水质的讲究,对于器具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智慧。我尤其佩服他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仿佛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只为最精准地传达他的思想。读这本书,不是在学习如何泡茶,而是在学习如何“品味”生活。它让你意识到,即便是最寻常的一杯茶,背后也有着无限的奥秘。这本书,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用他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指引我走向一条更深邃的茶道之路。我需要静下心来,反复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其中真正的精髓。
评分《茶道的开始:《茶经》》这本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本“茶经”,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专注”与“敬畏”的启蒙书。陆羽先生在书中,对于茶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仿佛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从选水、择器,到烘焙、研磨,每一个步骤都透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是否丢失了这份“专注”和“敬畏”?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却忽略了过程本身所蕴含的美妙。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最简单的方式,教导我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道”。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尝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分《茶经》这本书,读来有一种奇特的体验。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关于茶的书,上来就告诉你怎么泡出一杯“好茶”,或者告诉你各种名贵的茶叶品种。陆羽先生的笔触,更像是在讲述一段古老的故事,一段关于茶,也关于人的故事。他没有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感受。比如,他讲到茶的器具,不仅仅是材质和形状,更重要的是它们与茶的“相得益彰”。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仅仅是茶叶本身,就连盛放它的器皿,也承载着一份独特的使命。书中的一些描述,初看可能有些晦涩,需要反复揣摩,但正是这种需要“用心去读”的特质,才让这本书如此与众不同。它不是提供信息,而是传递一种“感觉”,一种对茶的理解,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我常常会在读完一段后,放下书,去想象当时的场景,去体会那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茶的“前世今生”,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茶道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