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3
一般人对口述历史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他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佈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他自己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伟大「口述史传工程」。
胡适先生此书的重点是对自己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反映出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甚么出入,所以正如唐先生所说,读过胡适《四十自述》的人,在这一本口述中很难看到新东西。但唐德刚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远在传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唐先生在这些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养见识具有难得一见的才情风致,真正让人有读其书想见其人的钦慕之感。
就写作的体裁来说,本书倒不失为别开生面、自成一格的「学术性的自传」。也是一本简单明了,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是一部最浅近的、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研究中国近代文史的专家们,抽空浏览过,这本小书或许也可帮助他们,把他们概念中的「胡适」,整理得更有条理。因为它是一本辞简意赅、夫子自道的「胡适学案」。一般遣兴读者,工余饭后翻翻,也可大略体会出,胡适底「反动言论」和「毒素思想」的来龙去脉。至于它是毒草还是香花,胡适自己并没有「自卖自夸」;他只是「据实招来」而已。贤明的读者们──不论批胡也好,拥胡也好,既批又拥也好──自然会各自做其正确的判断。
作者简介
胡适(一八九一 ~ 一九六二)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一八九一年一二月十七日出生。幼年受私塾教育。一九○四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接受新式教育。一九一○年考取庚款留美生,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一九一五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一九一七年一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一九一七年完成博士论文(一九二七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要创造一种「活的文学」,即「国语的文学」;并把白话文学提到「中国文学之正宗」的地位,这是文学观念一个大变革。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也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九二二年创办《努力周报》。一九二七年与徐志摩等人合办《新月》杂志。一九三二年创办《独立评论》。一九三八~一九四二年任驻美大使。一九四五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九四九年离上海赴美。一九五八年离美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病逝台北。
唐德刚(一九二○ ~ 二○○九)
一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安徽省合肥县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着有《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版)、《顾维钧回忆录》(英文原着,纽约时报系发行,大陆有中译本)、《胡适口述自传》(中英文版)、《胡适杂忆》(中文版)、《中美外交史1844-1860》(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张学良口述历史》、《五十年代底尘埃》、《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战争与爱情》(远流)等书,另以中英文分别出版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病逝美国旧金山,享寿八十九岁。
着作:
《晚清七十年(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晚清七十年(贰)太平天国》
《晚清七十年(参)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晚清七十年(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晚清七十年(伍)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
《袁氏当国》
《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五十年代底尘埃》
《书缘与人缘》
《史学与红学》
《胡适杂忆》
《胡适口述自传》
《张学良口述历史》
《战争与爱情》
《李宗仁回忆录》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唐德刚
编译说明/唐德刚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徽州人
我的家族──绩谿上庄胡氏
第二章 我的父亲
青年期的家难
考试和书院教育
吴大澂的知遇
在台湾任知州和统领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与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触
我对美国政治的兴趣
放弃农科,转习哲学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公开讲演的训练
学习议会程序
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信仰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文科各系的教授阵容
杜威和实验主义
实证思维术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诗三百篇言字解〉
〈尔汝篇〉和〈吾我篇〉
论「校勘」、「训诂」之学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革命的导火线
孤独的文学实验 大胆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国学季刊发行宗旨
我在干些甚么
研究神会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一部「整理过的本子」
红学的诞生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老子比孔子更「老」
并不要打倒孔家店
双线文学的新观念
再谈中国思想史
中古期的宗教
骈体文有欠文明
现
胡适口述自传(平装)(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适口述自传(平装)(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