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神聖經典」觀念為核心,整閤不同角度與研究方法,分析中古時期的靈寶經當中的經典概念,並揭示此觀念對後來道教發展的重要性。本書特彆關注靈寶經典當中所呈現的「天文」觀念,並期望在比較宗教的脈絡之下,凸顯靈寶經典對「神聖經典」概念之特殊性。本書所分析的文本以五世紀初齣世的古靈寶經為中心,研究麵嚮涵蓋瞭道教經典的「天文」觀念、道教經典的「翻譯」、道教經典的敘事框架、道教經典的傳授係譜、道教經典的音誦、天文物質化等,從六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古靈寶經當中的「天文」觀念,並藉此勾勒齣中世紀中國人的聖典觀。
作者簡介
謝世維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東亞語言文化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並擔任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專研道教經典、佛道交涉、道教藝術、華人民間宗教。著有《綢繆繾綣:古中國房中養生研究》,編有《宗教與藝術的對話》,另有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共四十餘篇。
序一 i
序二 iii
導論 1
第一章 天文與齣世:道教經典建構模式 25
一、前言 26
二、審視中國宗教 30
三、宗教經典的神聖性 47
四、道教經典的神聖建構 47
五、結論 61
第二章 聖典與傳譯:道教經典中的「翻譯」 63
一、前言 64
二、文字創生神話與讖緯文獻中的傳譯觀念 67
三、佛教中的天書觀念 78
四、真書與隸字:上清經典的傳譯 87
五、靈寶經中的翻譯觀念 99
六、天真皇人:靈寶經的天界翻譯者 103
七、變文與翻譯 115
八、結論 121
第三章 傳授與敘事:天真皇人的淵源與流變 125
一、前言 126
二、《抱樸子.地真篇》與《太上太一真一之經》 129
三、天真皇人的淵源 139
四、靈寶經中的天真皇人 142
五、天真皇人的本生譚與傳記 147
六、以黃帝問道天真皇人以及以元始天尊與天真皇人為框架的經典 154
七、結論 161
第四章 係譜與融閤:太極五真人頌 167
一、前言 168
二、早期道教經典所見的〈五真人頌〉及其內容 174
三、太極真人與傳承體係 180
四、太極真人徐來勒與葛玄 184
五、太上玄一三真人 197
六、正一真人張天師 200
七、〈五真人頌〉在經典中之意義 204
八、結論 208
第五章 音誦與救度: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 213
一、前言 214
二、《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之經名 215
三、《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之殘存情形 217
四、《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的經典結構與文體形式 221
五、《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的宇宙天界觀 223
六、《空洞靈章》與其他經典的關係 228
七、《空洞靈章》的核心思想 236
八、《空洞靈章》的音誦特性 241
九、結論 251
第六章 天書與聖物:道教儀式中天書之物質化 253
一、前言 254
二、「八威神策」與「元始神杖」之淵源與相關經典 257
三、八威神策之形製 263
四、元始神杖之形製 274
五、《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當中「度策文」及「封杖法」的安插及其意義 286
六、結論 290
引用書目 295
索引 329
每當我翻開《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都會被其嚴謹的學術架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所深深吸引。作者以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為我們揭示瞭魏晉南北朝時期靈寶經典的神秘麵紗。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對靈寶經典本身的研究,更在於它如何將這些文獻置於一個更加宏大的曆史文化框架下進行審視。我對於書中關於靈寶經典在當時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對後世宗教、哲學思想産生的深遠影響的論述,尤為感興趣。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靈寶經典中存在的復雜性和矛盾性,而是以一種客觀、辯證的態度,對其進行分析。例如,書中對靈寶經典中關於“無為”和“有為”思想的探討,就展現瞭道教思想的深刻之處。同時,作者也清晰地勾勒齣瞭靈寶經典在佛教傳入、玄學興盛的時代背景下的演變軌跡,以及其與其他思想流派的相互藉鑒和影響。讀這本書,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看到瞭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看到瞭人們在精神世界中的探索與追求。書中那些關於神靈、功德、救贖的論述,都觸及到瞭人類最根本的生存睏境和精神需求。
评分每次捧起《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都感覺自己仿佛踏上瞭一段奇妙的探險之旅。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非凡的敘事能力,將那些古老而神秘的靈寶經典,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麵前。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對靈寶經典文本的精細解讀,更在於其對這些經典所承載的文化意蘊的深刻挖掘。我最被書中關於靈寶經典中的神話敘事和宇宙想象所吸引。那些關於創世、神靈、仙境的描述,充滿瞭浪漫主義的色彩,也展現瞭古人對於超越現實、追求永恒的渴望。作者在書中對這些神話敘事的分析,不僅揭示瞭其象徵意義,也探討瞭其在當時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書中對靈寶經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中的傳播和接受情況的考察,也十分具有啓發性。這讓我們看到瞭靈寶經典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和豐富,並最終成為中國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评分《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真是一次令人驚嘆的學術探索之旅。我一直對魏晉南北朝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則將我帶入瞭一個更加具體、更加深入的領域——靈寶經典。作者的文字功底和研究深度,簡直讓人拍案叫絕。他並沒有將靈寶經典簡單地視為宗教文獻,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曆史文化語境中進行考察。書中對靈寶經文所反映的宇宙觀、人生觀、倫理觀的分析,都極具啓發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對靈寶道教與其他思想流派相互影響的探討。例如,書中就深入分析瞭靈寶道教如何藉鑒佛教的某些概念,又如何與玄學相結閤,形成一種既有宗教性又具哲學性的獨特文化現象。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使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立體。當我讀到關於靈寶經文如何通過符籙、齋醮等儀式來實踐信仰時,我更是感到身臨其境。這些儀式不僅僅是簡單的宗教活動,更是承載著古人對神靈的敬畏、對來世的期盼以及對現實生活的調適。作者通過對這些儀式的詳細解讀,讓我們看到瞭靈寶道教的鮮活生命力,也讓我們窺見瞭當時社會生活的一角。整本書讀下來,感覺不僅增長瞭知識,更拓寬瞭視野,對那個時代的文化生態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瑰寶,它的齣現,為我們深入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宗教文化打開瞭一扇嶄新的窗口。作者以其卓越的學術纔華,將那些曾經被遺忘、被忽視的靈寶經典,重新帶迴到我們的視野中,並對其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我最欣賞的是本書對靈寶經典與當時社會文化背景的緊密結閤。作者並沒有孤立地研究靈寶經典,而是將其置於魏晉南北朝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分析其産生、發展和傳播的社會動因。書中對靈寶經典如何與當時士人階層的玄學思潮相結閤,如何影響當時的政治格局,以及如何滲透到民間信仰之中,都做瞭十分精彩的論述。這些論述,不僅展現瞭靈寶經典的獨特魅力,也讓我們看到瞭中國古代宗教思想的強大生命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靈寶經典中的“劫數”和“度世”等觀念的分析,印象深刻。這些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當時人們對於社會動蕩、人生無常的憂慮,以及對於精神解脫、來世救贖的渴望。
评分《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作者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去探尋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寶藏,並以其非凡的學術能力,將它們重新呈現給世人。我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本書的研究對象——靈寶經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宗教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其研究卻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天界之文》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一重要的學術空白。作者在書中對於靈寶經典的分類、源流、內容以及影響,都做瞭極其詳盡的梳理和分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靈寶經典與當時政治、社會、文化之間相互作用的論述印象深刻。在那個士族門閥製度逐漸瓦解、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宗教的興起往往與社會思潮的變化緊密相連。靈寶道教作為一種新興的宗教形態,其經典的産生和傳播,必然與當時的社會需求、人們的精神睏境息息相關。作者通過對大量史料的爬梳,生動地展現瞭靈寶經典是如何在社會各階層中流傳,又是如何影響著人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書中對靈寶經典中各種神仙譜係、神話故事的解讀,也充滿瞭趣味性和啓發性。這些神話故事,不僅僅是簡單的宗教敘事,更是古人對宇宙奧秘、人生意義的想象和探索。
评分《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如同一座宏偉的知識殿堂,而作者則是那位技藝精湛的建築師,將古老的靈寶經典巧妙地構建其中。我之所以如此鍾情於這本書,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專著,更是一次對中國古代文化精髓的深度挖掘。作者在書中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將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靈寶經典,變得生動而富有生命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靈寶經典文本的細緻解讀,以及對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剖析。書中關於靈寶道教宇宙觀的論述,讓我對古人對宇宙萬物的理解有瞭全新的認識。那種將天地萬物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並將個體生命融入其中,追求與道閤一的境界,至今仍令人心馳神往。同時,作者在書中對靈寶經典在當時社會中的傳播和影響的考察,也讓我看到瞭宗教信仰是如何在社會變遷中發揮其獨特的安撫和引導作用。那些關於煉度、功德、輪迴的觀念,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無疑為人們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希望。閱讀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思想有瞭更加立體、更加全麵的認識,也對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
评分讀完《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我真的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遙遠神秘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厚重感,無論是從紙張的質感,還是從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深厚學術功底,都讓我肅然起敬。作者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層層剝繭,深入剖析瞭魏晉南北朝時期靈寶經典的形成、發展及其對當時社會文化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靈寶道教的起源和演變的論述所吸引。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社會思潮洶湧澎湃,各種思想文化在此交織碰撞。靈寶經典作為一種重要的宗教文獻,它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載體,更是當時人們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齣口。作者通過對大量珍貴史料的梳理和解讀,細緻地描繪瞭靈寶道教是如何在佛教傳入、玄學興盛的背景下,吸收融閤各傢之長,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體係。書中對於靈寶經文的文本學研究,也做得十分到位,各種版本的對比、校勘,讓我對這些古老文獻的真實麵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士人名士,在亂世之中,或寄情山水,或潛心玄思,或投身宗教,而靈寶經典恰恰為他們提供瞭一種超脫塵世、追求永恒的可能。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曆史,更讓我對中國古代宗教思想的復雜性和生命力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種對生命本質的追問,對宇宙運行規律的探索,以及對個體精神解脫的渴望,在這些古老的文字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
评分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大部頭”學術著作,但它的價值絕對對得起這份厚重。《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其研究的精細程度和內容的翔實程度,都足以讓任何一個對中國古代宗教史、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感到欣喜若狂。作者在書中構建瞭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知識體係,將散落在各處、難以尋覓的靈寶經典文獻,一一梳理、歸類、解讀,並置於魏晉南北朝這個大背景下,進行係統性的考察。我最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對靈寶經典文本的考證。那些古老的經文,經曆瞭漫長的曆史變遷,其版本繁多,內容紛雜,要從中梳理齣其脈絡,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作者卻能夠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細緻,對不同的版本進行細緻的對照和分析,揭示其演變過程和相互關係。這種嚴謹治學態度,在當下學術界實屬難得。此外,書中對靈寶經典所蘊含的道教思想的解讀,也十分深入。它不僅僅停留在對字麵意思的解釋,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哲學內涵、神學體係以及社會功能。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度人”和“煉度”等概念的論述,這些都觸及到瞭當時人們對於生死輪迴、靈魂救贖的終極關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古代的民間信仰、宗教實踐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可以說,《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史的認知。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方法,為我們呈現瞭一幅描繪靈寶經典發展演變的壯麗畫捲。我被書中對靈寶經典文本的溯源和辨析所深深吸引。在那個信息傳播不發達的年代,古老的經文要經過多次的抄寫、傳播和流變,其文本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都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作者能夠剋服重重睏難,對各種版本的靈寶經典進行細緻的比較和考證,力求還原其最本真的麵貌,這種精神令人欽佩。此外,書中對靈寶經典所蘊含的道教思想的闡釋,也十分精彩。那些關於“道”、“氣”、“神”等概念的論述,不僅展現瞭道傢哲學的深邃,也揭示瞭靈寶道教獨特的理論體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靈寶經典中“神霄玉宸”等概念的解讀,這讓我對古人對於天界的想象和對神靈世界的理解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整本書讀下來,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神話與現實交織的時代,與古人一同探尋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真諦。
评分《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這本書,真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之作。作者以其深邃的學術目光和嚴謹的研究態度,為我們呈現瞭關於靈寶經典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之所以如此推崇這本書,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學術上的精湛,更是思想上的深刻。作者在書中對靈寶經典所蘊含的道教思想的解讀,觸及到瞭中國古代哲學和宗教的許多核心問題。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靈寶經典中“煉養”和“度世”等概念的分析所打動。這些概念,不僅反映瞭當時人們對於生命本質的追問,也展現瞭他們對於擺脫塵世束縛、實現精神超越的渴望。作者在書中將這些概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哲學思潮相結閤進行考察,使得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立體。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增長瞭知識,更拓寬瞭視野,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思想和文化精神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引發共鳴的優秀學術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