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來談宮崎駿

大傢來談宮崎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龍貓為什麼是吉蔔力的招牌?
紅豬裏的飛機可是其來有自喔!!
你知道在颱灣也看得到風之榖的大王蟲嗎??
宮崎駿動畫將不再隻是休閑娛樂,而是夢想與現實的結閤。

  《風之榖》、《龍貓》、《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魔法公主》、《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這些膾炙人口的動畫作品,陪伴著你我的成長過程。「宮崎駿」不隻成為日本動畫的代名詞,更將動畫作品嚮上提昇到藝術的層次,受到國際間肯定。

  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遊珮蕓老師,繼二○一○年以《宮崎駿動畫的「文法」》一書,首開颱灣學術界對宮崎駿動畫研究的先河後,今年更帶領國內新生代動畫研究者,從更寬廣的角度,不隻是文本研究,更加入瞭感性與想像,帶領讀者深入宮崎駿的奇幻世界。

  本書並特彆邀請到國內著名動畫導演石昌傑先生、颱灣動漫推廣協會理事長蘇微希女士,與遊珮蕓老師一同以輕鬆而精彩的對談方式,重現這位永遠的純情少年——宮崎駿。

作者簡介

遊珮蕓

  颱灣第一個電視世代,小時候看電視卡通長大。多年後纔知道當年喜歡的《小天使》和《萬裏尋母》,正是心儀的動畫導演宮崎駿早期的作品。曾經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在心裏偷偷扮演過娜烏西卡、吉娜、黑帽大人和韆尋,近來偶而演演波妞。不挑食,但貪戀美食。愛買衣服,享受穿衣打扮的樂趣。在自己建立的小窩,和兩個前世的小情人同居。對文字斤斤計較,對研究和寫論文,既恨又愛。 

  畢業於颱灣大學外文係。日本禦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人文科學博士。曾任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四年,現任教於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緻力於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的翻譯與評論。

  以鄭小蕓之筆名譯有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謝爾叔叔的古怪動物園》等書。於玉山社/星月書房策劃主編Mini & Max係列,譯有係列中的《大海的朋友》、《我的漫畫人生》等,另譯有《小鰐魚史瓦尼》係列(遠流)、《小小1》(小典藏)、《微微風童》(樂山文化)等六十餘本圖畫書。

  著有《日治時期颱灣的兒童文化》(2007,獲得金鼎奬最佳人文類圖書奬)、《宮崎駿動畫的「文法」》(2010,以上玉山社齣版)。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序 二十年前,有一份研究計畫……∕遊珮蕓 3

【特寫鏡頭】
宮崎駿與艾莉緹:四十年前的邂逅與四十後的命中注定∕遊珮蕓 10
Ghibli Box 1 與艾莉緹邂逅四十年後的宮崎駿∕遊珮蕓 22

【原著vs. 創新】
宮崎駿的第一次—處女作中的光與影∕林以德 26
解讀《On Your Mark》∕鄭宇庭 40
移動城堡走到哪?—從文本到電影∕劉苡忻 53
Ghibli Box 2 吉蔔力的招財「貓」—龍貓∕遊珮蕓 66

【女性光譜】
異色宮崎駿—異化變相的女權主義∕李欣馨 70
宮崎駿的純情路—形塑心目中的女性角色∕張覺之 83
Ghibli Box 3 「 �」的不思議∕遊珮蕓 96

【少女不哭泣】
飛翔於末世的青鳥—娜烏西卡∕林淑婉 100
Ghibli Box 4 王蟲—不怕不怕!!∕張覺之 112
少女 vs. 魔女琪琪∕柯靜儀 114
Ghibli Box 5 女巫的寵物∕柯靜儀 126
戀父情結的菲兒∕邱各容 129
無情荒地有情天—《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愛情∕林淑婉 134
波妞的兩個男人∕陳晉卿 138

【熟女的桂冠】
禁忌、文明,與權力—挑戰禁忌的黑帽大人∕安珀 144
發乎情.止乎禮—波魯剋與吉娜∕邱各容 156
Ghibli Box 6 看紅豬,找飛機∕鄭宇庭 162
超級媽媽比一比—《崖上的波妞》中的兩位母親∕陳晉卿 165

【神話.傳說.象徵】
生與死的現代神話∕鄭如蓁 172
油屋vs.糖果屋—成長的考驗∕李逸婷 183
Ghibli Box 7 尋找黑煤抱著的星星糖╱張覺之 194
尋名之路╱餘曉琪 196
守護自然的生命之樹╱嚴淑女 207
眼見為憑的桃花源╱張傢綺 219

【人物篇】
吉�力的掌舵者—鈴木敏夫╱遊珮蕓 232
寫實與批判—為成人拍動畫的高(火田)╱鄭宇庭 239
影像與音樂的美味關係—談久石讓的動畫配樂╱安珀 243
誰是接班人╱林以德 247
Ghibli Box 8 鍾樓裏麵沒有怪人?╱林以德 254

宮崎駿生平年錶 256
執筆者簡介 264

【特彆收錄—三人對談】
六十八歲的純情少年:宮崎駿—從崖上的波妞談起╱石昌傑、蘇微希、 遊珮蕓 i

圖書序言

宮崎駿與艾莉緹:四十年前的邂逅與四十後的命中注定

文◎遊珮蕓

因此,就算海的另一頭可能沒有可以停泊的小島,我們也隻能揚帆齣航,因為我們已經這麼決定瞭。

—宮崎駿
2010 年夏天,吉蔔力工作室推齣瞭英國兒童文學作傢瑪麗.諾頓(Mary Norton,1903~1992 )原著The Borrowers 改編的動畫長片,2011 年春節檔期在颱灣上映,中文片名譯為《藉物少女艾莉緹》。宮崎駿擔任瞭這部動畫的企劃和編劇,導演則由吉蔔力一手拉拔培養的新人米林宏昌(1973~ )擔綱。

諾頓的小人係列總共有五冊,第一本於1952 年問世,隔年獲得英國圖書館協會頒贈的卡內基奬,在日本,岩波書店早在1956 年就將其翻譯成日文《床下.小人..》(《地闆下的小人》,算一算不管在英美或是日本,這部作品都流傳超過半世紀,算是曆經多世代的「經典」。

為什麼吉蔔力工作室、不!應該說,宮崎駿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還對原著念念不忘,要將這部作品改編成動畫呢?著實令人好奇。又,為何宮崎駿不自己執導,要將指揮棒交給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呢?

四十年前的邂逅

「當時,我還不到25 歲吧,在東映動畫工作的時候,覺得我們自己製作的動畫,水準實在太低。難道沒有更好的作品嗎?於是開始尋找可以改編成動畫的材料,就在那個時候,與原著相遇。覺得最新鮮的是,艾莉緹本來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卻不知道他們一族是瀕臨絕種的小人呢!當她知道人類的人數遠遠超過小人時,這簡直就像哥白尼式的轉嚮……」

在2010 年電影雜誌《MOVIE ..》8.20 號的訪談中,

諾頓的小人係列
The Borrowers (1952) 、The Borrowers Afield (1955) 、The
Borrowers Afloat (1959) 、The Borrowers Aloft (1961) 、The
Borrowers Avenged (1982);另外還有一篇短篇故事Poor Stainless
(1961),描述小人媽媽賀蜜莉的童年。

《MOVIE ..》8.20 號
宮崎駿如是說。早在二十齣頭他就看上瞭這部作品,並且跟同在東映動畫工作的前輩高「密商」有機會的話,要提齣改編的企劃案。但當時,他還是初齣茅廬的動畫師,不可能提案拍片。

1971 年宮崎駿離開瞭東映動畫公司,為瞭製作改編自瑞典兒童文學作傢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和高.一起投入A Production 公司旗下。此時,宮崎駿第一次嚮公司提案以《地闆下的小人》為藍本拍攝動畫,但是計畫並不受採納。當初,宮崎駿是看上這部作品雖說是奇幻小說(fantasy),但是主角的小人既沒有魔法,場景也不是構築在炫麗的異想世界,而是紮紮實實的現實人類生活縮影。

「後來,我們也製作瞭各式各樣描寫日常生活的動畫,我曾經一度認為,小人們的時代已經結束瞭,」他接著說。的確,宮崎駿和高.在A Production 公司的投資下,拍攝瞭兩部中篇動畫《熊貓傢族》,當中就有很多日常生活,如煮飯、洗衣服等描寫。更膾炙人口的就屬兩人轉入ZUIYO 和日本動畫公司後,製作的《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小天使)》(1974 )和《尋母三韆裏(萬裏尋母)》(1976 )瞭;改編自兒童文學世界名著的這兩部作品,改變瞭人們對動畫的看法。在那之前,大傢都認定動畫應該由動物、機器人或是魔法使者來擔任主角,小孩子不會愛看日常生活的寫宮崎駿與艾莉緹實劇。但事實是這些動畫作品細膩地描寫日常生活與等身大孩童的情感,感動瞭大小觀眾,也開拓瞭日本動畫取材的寬度。

也就是說,當初宮崎駿是為瞭想拍攝貼近現實生活的動畫,而看上諾頓寫的小人題材;之後陰錯陽差並沒有實現,而期間宮崎駿和高.都以其他的作品來完成他們當初所追求的理想。然而,為何事過四十多載,又會迴到年輕時的構想呢?另一個奮力求生(survival) 的時代「最近我環顧四週,發現大傢都是跟小人一樣,過著不穩定的生活。在不久之前,吉蔔力的員工也會說『人生有保障,根本不必在乎政府的年金』,可是,纔不到十年的光景,現在他們也會開始計算起年金來,說些『不知道還能工作到幾歲』這種玩笑話(笑)。開始感受到自己跟小人一樣,是藉住在這個世上。因為日本整個國傢有驚人的公債, 是超級的藉物生活大戶呢!這不就像又迴到瞭艾莉緹的時代瞭嗎?」
宮崎駿在同一篇訪談中說。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