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巴黎的人文艺术生活
作者简介
陈念萱
华兴育幼院毕业。以吃喝玩乐看电影为业。
1958.8.13生。塔罗人格:太阳 / 教宗 / 正义 / 魔术师 / 女皇 / 死亡 / 战车
根据古埃及数学的塔罗推理,我出生在能量充足却不断消耗的世纪,文采蓬勃而正义凛然的时代,感染了凡事黑白分明的氛围,却也莫名沾惹了死亡的气息。哀伤是我的本质,冲动是我的罩门,需要务实的经验,来化解与人世间的隔阂。
出版着作
《幸福邮戳在台北》《不丹闭关人》《自杀功法》《猫咪塔罗算自己》《寻找上师》《不丹,深唿吸》《更年期更美丽》《我爱说电影》《流浪笔记》《食色故事》《不丹的旅行者与魔术师》《我的香料之旅》《看脚下》《不丹漫游》《风迷马六甲》,另有《迎宾花絮》《河经》《毘湿奴之死》《巧合是故意的》《波斯爱经》等译作,以及编着《台湾的另类教育》等出版着作二十余本。
陈念萱Blog column.oushinet.com/221-554-91765.xhtml
欧洲时报专栏 blog.ifeng.com/1223180.html
alicerun.blog.163.com/
pro.self.com.cn/?54
三过巴黎被当成当地人
才刚下飞机,把行李拿到公寓楼下门口等朋友,就被过路的法国人问路, 我用英文回答听不懂,还被老太太瞪眼怒目相视,意思是:“你这没礼貌的年轻人,给我装死!”我回头便转述了三次,这让人洋洋得意的事件。哈!她真当我是住在巴黎的人耶!
第一次过境巴黎,是八年前为参加里昂双年舞展的剧团写舞码。位于欧洲转运中心的里昂,建于西元前四十三年,全城被文艺复兴时代留下的建筑物与石头步道包围,几乎看不到现代建筑。人口不多的金融、丝织重镇,是法国美食的发源地,却有十五家规模不小的剧院,这还不包括散落四处的上百家小型实验剧场以及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连锁戏院,再加上各有专题的三十家博物馆,还有週末沿着河道,来自各村镇艺术家聚集展览的假日市场,两星期的停留,彷佛装填了整年的行程般丰盛。而我对里昂最深的印象,是放了一星期没机会吃的面包,依然回回于开门时喷香,这可是在巴黎没享受过的福利。
第二回过境巴黎,约四年前帮片商到坎城影展选片,十天看了五十多部电影,途经巴黎休息一星期,又到纽约继续看影评人协会举办的影展,一个月看了百部以上的电影,幸好眼睛没看瞎掉。对坎城的记忆剩下:一小杯可乐要五块欧元,冰冷的三明治要十二欧元!!!
第三度造访巴黎,计划了两年,才得以狠狠地住上将近两个月(发现三欧元可以找到好吃的三明治),期间到荷兰葛宁根Groningen与巴黎近郊的吉维尼Giverny艺术村参加音乐节,又去了瑞士日内瓦湖边的沃维Vevey参观国际钢琴大赛。
很巧地,就在我刚到巴黎之时,整座巴黎市规划的公共自行车启用,一个月内到市府登记的使用市民已破两百万,收留我的朋友分析主要原因:市府规划自行车站的软硬体设施,设想非常周到,不但便利又便宜,且多方顾及周全,补足了其他交通工具如计程车、地铁与公车的价钱、距离与时间限制,真正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理想,又做到了便民的目标,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巨大的回响… 而且,更神奇的是,公共脚踏车若被偷窃,市府概括承受,使用者不需赔偿!这项关键的使用条款,可是连自用脚踏车的生意也给抢了……
终于又回到巴黎,我在巴黎享用的第一份早餐,是在十三区住家附近一米距离外的Cafe,凉爽的烈阳下,喝 Cafe de noir ,吃蛋饼与渴望已久的法式棍子面包。桌上有非常美味的芥末酱,屋里屋外毫无隔阂地艳阳普照,空气凉爽而清新,气温只有十五度左右,各色人种自由来去地烟酒不忌,或看报或上网或饮酒或喝咖啡,这就是肆无忌惮的巴黎人生活……才刚下飞机,把行李拿到公寓楼下门口等朋友,就被过路的法国人问路, 我用英文回答听不懂,还被老太太瞪眼怒目相视,意思是:“你这没礼貌的年轻人,给我装死!”我回头便转述了三次,这让人洋洋得意的事件。哈!她真当我是住在巴黎的人耶!
巴黎的第一个清晨,跟收留我的朋友去买面包,挨家挨户在这夏季巴黎人多半出国度假的城市里巡逻,许多店家都轮流公休去了……仍然找到了芳香扑鼻的面包,住在十三区实在太方便,越走越高兴起来…… Avenue d'Italie 义大利大道上的地铁Tobiac站出口,一名巴黎女孩跟我问路,正错愕间,朋友代我回答了……她不可置信地摇头看着我:“她为何不问我,而去问你?”旅居巴黎多年的朋友吹胡子瞪眼。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对巴黎的很多刻板印象都被打破了。我总以为去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必须得花一大笔钱,但这本书里却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免费或低成本参观这些著名景点的方法,比如一些特定的免费开放日,或者选择在非高峰期前往。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大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巴黎的每一个角落,那些隐藏在小巷里的咖啡馆,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那些本地人才知道的美食小店。作者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如何在这些地方寻找到最地道的巴黎风味,以及如何和当地人进行有温度的交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穷逛”的哲学,它不是简单的省钱,而是一种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生活的方式,去感受巴黎的呼吸,去发现那些不被游客蜂拥而至的、却同样充满魅力的所在。这是一种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旅行方式,让我觉得,即使预算有限,也能收获一段深刻而难忘的巴黎记忆。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毕竟“穷逛巴黎”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但读下去之后,这种怀疑就被彻底打消了。作者的叙述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亲身经历的细节。她分享的每一个省钱妙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比如如何利用免费的城市漫步导览,如何找到性价比极高的本地市场,甚至是如何在超市里购买到美味又便宜的食物。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如何在巴黎找到免费欣赏美景的地点,那些隐藏在山坡上的观景点,那些可以俯瞰塞纳河的桥梁,这些都是在攻略上很少见的,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让我明白,旅行的价值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你看到了多少风景,感受了多少文化,以及你与这个地方产生了怎样的连接。
评分我一直梦想着去巴黎,但现实的经济压力让我觉得这个梦想遥不可及。直到我遇到了《穷逛巴黎》。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巴黎旅行的想象,它证明了即便预算有限,也能玩转这座浪漫之都。作者在书中分享的各种省钱秘诀,绝对是干货满满,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建议,而是非常具体、可操作的。例如,她会告诉你如何在巴黎的超市里找到性价比高的美食,如何利用免费的公共资源来丰富你的行程,甚至是如何和当地人打交道来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了一种更加智慧和有温度的旅行态度。它鼓励我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惊喜,去感受巴黎最真实的生活气息,而不是仅仅走马观花地打卡那些著名的景点。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已经提前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巴黎之旅,对我的“穷逛巴黎”计划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穷逛巴黎》,光是这个名字就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巴黎那既向往又有点“望而却步”的情结。我一直觉得巴黎是个无比浪漫的地方,但同时,它也给我的印象是高消费的代名词,尤其是在旅行这件事上,光是想想机票、酒店、米其林三星……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了。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被它吸引了。它的封面设计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华丽到让人不敢触碰的图片,反而带着一种质朴的、随性的感觉,仿佛在说“巴黎,其实你也可以这样玩”。我当时就想,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教我如何在不掏空钱包的情况下,也能体验到巴黎的精髓,那简直就是我今年收到的最棒的礼物了。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穷”和“巴黎”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的,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省钱攻略,能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轻松实现巴黎梦。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旅行指南,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巴黎旅行=奢侈”的认知。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大量极其实用的省钱技巧,从交通、住宿到餐饮、景点,几乎无所不包。我之前总觉得巴黎的公共交通很贵,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购买最划算的交通卡,以及利用步行和自行车来探索城市的好处,这一点我尤其赞同。而且,书中对于如何寻找经济实惠又干净舒适的住宿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绝对是穷游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因为“穷”而牺牲旅行的品质,反而通过一种更深入、更本地化的方式,去体验巴黎的文化和生活。书中对巴黎每个街区的介绍都充满了细节,不仅仅是推荐景点,更是讲述了每个街区的历史和特色,让我感觉像是跟随一位熟悉的朋友在巴黎漫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