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巴黎、城市、广告与历史交织的文化冒险……
巴黎,浪漫花都,一个充满历史线索的迷宫;
从一八五五年到二十世纪初,巴黎举行了五次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在那美好年代的巴黎城,是由许多片断的符号所组成的空间,
在塞纳河边或街角的广告、海报,隐藏、再现了巴黎社会人文风景,
那属于布尔乔亚或大众的历史、美学、艺术、经济等生活实况,
是商品的贩售,也是欲望的暗示、撩拨与刺激…
带领旅人走进一个想像的、怀旧的、永远美好的巴黎流转时光。
全书蒐罗、解读近百幅巴黎珍贵老广告海报图像,包括旅行、万国博览会、百货公司、现代浴室、电影事业、艾菲尔铁塔、香水、服饰、侦探小说、饮料、大众旅行、海滨休闲、自行车、汽车等。这些广告海报出现背后的历史脉络,如同一幅巨细靡遗的巴黎历史地图,呈现出看待巴黎的不同视角,以及被人忽略的西方脉络。
在巴黎城市中晃游的生活期间,我总是不断地考掘,在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在旅途、在图书馆、在书店里,考掘多年前初游巴黎之际,在塞纳河边的小书贩那里所发现的广告海报。这些广告海报是法国美好年代(Belle Epoque)的印记。然后,顺着如「追忆似水年华」一般的时光倒流,走进一个你所想像的、或是许多人都如此想像的过去永远美好的巴黎。那样的巴黎,带着超凡、不沾染任何俗世尘埃的怀旧美感。所谓的美好年代,一般来说,其时间点在一八九○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而其内涵则是随着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崭新的文化、艺术乃至生活形式。事实上,这个时间点也正是法国逐渐克服经济低迷、第二次工业革命正要启动的关键时刻。广告海报背后的故事与现代巴黎的形成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李政亮
从台北、北京到巴黎,既在知识迷宫里流浪摸索,也如城市晃游者一般的行行走走,在城市景观、广告海报、影像、书店或图书馆的故纸堆之间。总相信城市历史当中犹有未解码的马赛克,在那里,有资本与欲望的交织、国家权力的昂扬与顿挫、也有大众文化的身影……。也正透过解码,或许可以拉出一条崭新的历史脉络。
辅仁大学法学士、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05-2007年于巴黎从事语言学习与自由写作。目前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传播系。
推荐
序言:巴黎片断
第一章 摩登都市的装置
广告海报:美好年代巴黎的风景
万国博览会的首都:巴黎
巴黎便宜百货传奇
巴斯德、公共卫生与现代浴室
光影巴黎
第二章 巴黎制造
艾菲尔铁塔神话
香水神话
巴黎服饰纪事
都会变奏曲
饮料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移动的欲望
从壮游、探险到大众旅行
海滨旅行的诞生
风景:阿尔卑斯山
个体的移动欲望:自行车
标致汽车传奇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浪漫与历史的韵味,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个辉煌的“美好年代”,以及塞纳河畔那独特的巴黎风情。《世博花都,巴黎城市风景:美好年代.巴黎片断》——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这座城市无尽的想象。我一直对巴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个时代,艺术、文化、科技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巴黎,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中心。从这个书名来看,我期待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些繁华的街头巷尾,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我希望作者能够细致地描绘出当时巴黎的城市景观,无论是宏伟的埃菲尔铁塔在落日余晖下的剪影,还是蒙马特高地上艺术家们挥洒汗水的画室,亦或是香榭丽舍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能够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片断”这个词,让我觉得这并非一本枯燥的历史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个性化视角和生动故事的集合。或许会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片段,又或是某个艺术大师创作灵感迸发的瞬间。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巴黎世博会的故事,那无疑是那个时代最盛大的庆典之一,它如何改变了巴黎,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想这本书或许会提供独特的视角。总而言之,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让我沉浸在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感受巴黎最真实的呼吸。
评分《世博花都,巴黎城市风景:美好年代.巴黎片断》——单凭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幅关于“美好年代”的巴黎画卷,这是一个充满艺术、创新与浪漫的时代,而巴黎,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个人化、更加细腻的视角,带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的巴黎。书中的“片断”,很可能是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微观叙事,或许是某个艺术家在工作室里的苦思冥想,或许是某个咖啡馆里男女主人公的低语,又或者是某个街角发生的小小故事。我尤其对“世博花都”这个定位充满好奇,巴黎在那个时期举办了多次世界博览会,它们无疑是这座城市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世博会对巴黎城市景观、文化氛围乃至于市民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希望作者能够捕捉到那个时代巴黎独有的“花都”气质,不仅仅是那些宏伟的建筑和繁华的街市,更包括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艺术气息、时尚潮流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通过这些“片断”,我希望能更真实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那个时代巴黎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评分《世博花都,巴黎城市风景:美好年代.巴黎片断》——光是这个书名,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老电影里经典的巴黎场景:雨后的街道、斑驳的梧桐树影、悠扬的手风琴声,以及身着优雅服饰的人们在林荫道上缓缓踱步。这本书似乎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视那个被称为“美好年代”的特殊时期,窥视那个时代的巴黎。我期待它能够捕捉到那个时代巴黎最迷人的“片断”,也许是某个艺术沙龙里思想的碰撞,也许是某个咖啡馆里不经意间的浪漫邂逅,又或者是某个街头艺人表演时引起的人群围观。我尤其对“世博花都”这个说法感到好奇,在那个时期,巴黎举办过多次世界博览会,它们无疑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挖掘世博会对巴黎城市景观、市民生活以及文化氛围带来的具体影响?例如,世博会上展出的新奇技术和艺术作品,是否也渗透进了巴黎人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充满温度和人情味的方式,展现那个时代的巴黎,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它宏伟的建筑,更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
评分《世博花都,巴黎城市风景:美好年代.巴黎片断》——这个书名本身就如同一个精致的明信片,寄托着我对巴黎美好年代的无限憧憬。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不像一般的历史书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史实和数据,而是会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漫步在那个时代的巴黎街头。我想象中的“片断”,可能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充满故事性的场景:比如,在某个露天咖啡座,品味一杯咖啡,聆听邻桌的谈话;又或者,在某个画廊里,驻足欣赏一位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感受那个时代的艺术浪潮。我特别对“世博花都”这个称谓很感兴趣,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着重描绘巴黎在举办世界博览会期间的盛况,以及这些博览会如何将巴黎打造成一个充满魅力的“花都”?我期待作者能够描绘出当时巴黎的城市风貌,无论是那些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还是新兴的装饰艺术风格,都能在书中找到它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从书中感受到那个时代巴黎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追求,以及他们在那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瞥见那个时代最动人、最真实的巴黎剪影。
评分从书名《世博花都,巴黎城市风景:美好年代.巴黎片断》来看,我猜测这本书应该会非常注重那些微观的、容易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细节。毕竟,“片断”二字,预示着它不太可能是一部面面俱到的巴黎通史,而是可能聚焦于某些特定的场景、事件或人物。我个人对“美好年代”这个时期特别着迷,那段时期,欧洲仿佛经历了一场盛大的、充满活力的觉醒,而巴黎,无疑是这场觉醒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幅幅斑斓的画卷,可能会有关于那个时代独特的服饰、咖啡馆里的闲谈、歌剧院里的欢声笑语,甚至是街角报刊亭里匆匆掠过的新闻。我尤其好奇“世博花都”这个前缀,是否暗示着书中会深入探讨巴黎在举办世界博览会期间的城市面貌和文化氛围?世界博览会往往是国家形象的集中展示,也预示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我想了解在那个年代,巴黎是如何通过世博会展现其“花都”魅力的,这种魅力又对当时的市民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美好年代”的巴黎有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认识,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更希望能够窥探到那个时代普通巴黎人的生活气息,以及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