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去流浪的机会
这本书记录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关于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独自在欧洲流浪十四个月。
「流浪」,这两个字对台湾人来说,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轻狂和浪漫幻想。如果流浪的意义就是在于花很多钱,跑到很远的地方,跟一个外国人谈恋爱,和俊美的荷西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流浪的意义就是在于花很多钱,跑到很远的地方,跟一个外国人谈恋爱,莫怪许多台湾的家长都无法理解孩子一心向往流浪的心态。
台湾长大的小孩,从小到大什么也不缺,唯一缺乏的,其实是和自已相处的时间。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家人,兄弟姊妹,邻居,老师,同学,电视节目,随时随地陪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在教导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我们不懂得和自己相处,也不会处理寂寞。一刚开始我们以为,爸妈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喜欢的东西,长大一点以后,同学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喜欢的东西,再过一阵子,男朋友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喜欢的东西,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天,一个目标,一个信仰。
学生时代的目标很简单,建中北一女就是我们的信仰,全班第一名就是我们的信仰,同学喜欢你就是我们的信仰,打扮得像蔡依林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忙碌着,像帮女王蜂採蜜的工蜂一样,每天忙得团团转,我们以为我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从来不想停下来仔细问问自己,这是否真的就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们的社会不容许停顿,我们的父母从小希望我们赢在起跑点上,我们已经习惯放学就去补习班报到,成绩单一发下来心里就计算着自己赢了还是输了,不管情不情愿,对于比别人慢一步这回事,充满了恐惧。因为根本没有机会跟自己相处,所以我们很难真的认识自己,直到有一天突然一觉醒来,赫然发现自己大学毕业了,念了二十年的书,却好像没有地方可以发挥,觉得自己满腹的才华,却好像没有伯乐懂得赏识,更甚的,好手好脚,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才华,更不是所谓的草莓族或者水蜜桃族,我们缺乏的,不是能力或者才华,我们也不是不能吃苦,我们心底最迷惘最害怕的,是想要做自己却又怕跟别人不一样,是想要努力却不知道为了什么?
古罗马的谚语说:「人啊,认识你自己。」
「做自己」的口号早已经在台湾流传好多年,做自己没有什么不对,做自己很好,但最可悲的是,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做自己?
作者在二十四岁那年大学毕业,陷入了一段非常迷惘的时光,她花了一段时间工作,也申请上研究所,眼前有几条看起来很不错的路让她选择,她很想快点决定却又总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最后,她放弃了研究所,放弃了很照顾她的老板,放弃了对她呵护备至的家人和朋友,背起七公斤的行李,独自踏上欧洲大陆。
作者回想起:
那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年,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渡过的,我穿着最不起眼的破大衣,拿着超级市场塑胶袋伪装成的包包,走过欧洲的大街小巷,我睡了将近八个月陌生人家的沙发,经历了许多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一刚开始,我常常寂寞得想哭,常常想家,遇到事情只能跟自己讨论,但是渐渐的,因为远离了舒适圈,远离了那些叮咛的声音,我逐渐慢慢找到自己的模样,那种感觉,好像小时后台风天家里突然停电,你摸索着五斗柜的抽屉,摸啊摸啊摸,最后终于摸到一支圆滚滚的蜡烛,那种惊喜的感觉。
与其把流浪说得那么浪漫,不如说,流浪让我们远离了所有我们最习惯的东西,流浪把我们送上和自己独处的道路上,流浪很辛苦,但流浪让我们认识自己。
愿不管什么年纪的人,都给自己一个去流浪的机会。
作者简介
连美恩
情感丰富,任性鲁莽,所以一天到晚在冒险。
还好,除了18岁那年从三层楼高的断崖上跳下来,20岁那年在时速120km的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外,其余的大惊小怪,都只是在餐桌上讲出来让大家笑一笑罢了。
【美恩的官方网站:www.meienlien.com】
推荐序 透过你看见世界 透过世界看见你
推荐序 好胆就走
自序 脱队万岁
Chapter 1 出走──遇到人生的沟时,把自己丢到沟里面,宁可在沟里面痛苦,也不要一生都不面对那份迷惑。
Chapter 2 迷惘──我很想回家,却有一种不知道家在哪里的感觉。我跟自己说,我不是出来寻找一个答案的吗?
Chapter 3 睡沙发的日子──从踏进某个人家的那一刻起,这个城市对我而言就不再只是一个观光景点,随着一段又一段写满悲伤与快乐的故事,我逐渐触摸到这个城市的节奏与温度。
Chapter 4 梦游──这是一个会让人盛开的城市,它让女人像一朵盛开的花,灿烂夺目,香味浓郁,但谁不知道当花开得最盛的时候也代表花朵即将要凋零……
Chapter 5 创作──真的开始喜欢上伦敦,是从拍照开始的。
Chapter 6 自由──这是一个孤单的城市,因为没有人会理会你,但也因为没有人理会你,最终,你可以做一个百分之百的自己。
Chapter 7 放逐的理由──不管我们面前还有多少东西必须学习,原来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段独处和消化的时间。
后记
读完《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诗意的方式,描绘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连接。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惊心动魄的冒险,或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微小而真实的瞬间。每一次“睡沙发”的经历,都像是一次短暂的瞥见,窥见了不同家庭的生活百态,感受了不同人际关系的温度。从那些陌生的沙发上,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善意,看到了陌生人之间最纯粹的信任,也看到了在旅途中,我们如何卸下防备,坦诚相待。书中那些关于细节的描写,比如沙发上残留的烟味,床单上细微的褶皱,甚至是主人留下的一个便签,都成为了连接作者与“沙发主人”的线索,也成为了我理解他们生活片段的窗口。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间里,感受着潮湿的空气,聆听着窗外的雨声,品尝着陌生人递来的热茶。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家”的定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羁绊。即使是短暂的相遇,也可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无疑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它直击人心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家”的思考。在作者的笔下,81个不同的沙发,承载着81种不同的人生轨迹,81种不同的生活哲学。我被作者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所折服。他没有选择循规蹈矩的旅行方式,而是选择了这样一种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位移,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深度探索。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穿越了不同的地域,体验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那些沙发,就像一个个跳板,将作者弹射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让他得以观察、体验、感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情感的捕捉,他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一种不动声色的笔触,描绘出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感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家”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属,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
评分《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独自旅行的人,但我被书中作者的叙述深深吸引。他笔下的每一个“沙发”,都不仅仅是一张家具,更是一个故事的载体,一个情感的驿站。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选择“沙发”时的犹豫与期待,也能体会到入住时的拘谨与不安,以及离开时的不舍与感激。他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那些与他有过短暂交集的人们,他们或许是淳朴的农民,或许是忙碌的上班族,或许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年轻人。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看到他们的眼神,甚至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也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错过身边那些微小的美好,是否也曾经忽略了那些默默付出善意的人们。它鼓励我去打开心扉,去拥抱陌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着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问号,这究竟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还是某种隐喻?又或者是某种形式的社交实验?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标题,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无数种可能性,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点,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81个人”到底是谁?“沙发”又代表了什么?是物理意义上的沙发,还是象征着一种暂时的、非固定的归属感?我甚至开始想象,作者是否真的有过一段横跨81个陌生人家庭的旅程,期间经历着怎样的故事,遇到了怎样的人,又留下了怎样的回忆。这种标题的魅力在于它的开放性和想象空间,它不给你明确的答案,而是邀请你一同去探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还没有看到,但我猜想,它应该也会延续这种简约而富有深意的风格,或许是一张泛黄的地图,或许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又或许是无数个不同风格的沙发堆叠在一起,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暗示着书中隐藏的线索。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踏上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去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暖与冷漠,去理解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角落的闪光点。
评分《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相遇”的百科全书。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睡了多少个沙发”这个数字上,而是通过这些沙发,串联起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我被书中作者的真诚所打动,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脆弱与迷茫,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感激与赞美。每一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沙发主人”,都像是他旅途中遇到的天使,在不经意间给予了他帮助与温暖。从书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陌生人之间可以建立起的深厚情谊,看到了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写,那些关于食物的味道,关于夜晚的星空,关于主人的一个微笑,都成为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它鼓励我去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拥抱世界,去珍惜每一次相遇,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