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话
语文能力三级跳
每次去演讲,家长老师们最常问到:
孩子错字连篇,该怎么办?
孩子文句不通,该怎么办?
孩子连题目都看不懂,又该怎么办……
我认真思考起来,为什么孩子的语文能力不如以往?是不是国语课本太简单?还是课外读物读太少?
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的阅读经验,当时最大的阅读材料是「油条」——不,应该说是每天早上去买油条回来蘸酱油配稀饭时,那一小块包油条的旧报纸。
旧报纸上多半是政令推广的文章,保密防谍的宣导,国军英勇事蹟的表扬,还有一小格一小格「遗失身分证小启」和「寻人启事」……等等。运气好的话,拿到「副刊」,可能会有几行「思念祖国风光的散文」或「连载武侠小说」,我们三兄妹总是抢来抢去,读了又读。呵呵,每一个字都好看,每一个句子都迷人。
应该是小四的时候吧,父亲扔了一本《水浒传》给我,内容可真精采啊,有官兵,有强盗;喝酒论罈,吃肉论斤;上山打老虎,下山打贪官……让我爱不释手。不过,半文半白的章回小说,岂是那么容易全盘了解的,我看了三页都看不懂,于是重头再看一次,这次好像「多懂了一点」。我捏紧书本(怕被哥哥抢去)再看一次,再看一次,终于懂了七八成,得以顺畅阅读下去。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看完《水浒传》,我开始阅读其他章回小说,《西游记》、《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看了一遍又一遍。故事里的人物和言语,也跟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哥哥欺负我,我就拉高嗓音大叫:「你这厮休得胡作非为,看我禀报知府打得你皮开肉绽!」哥哥则嘻皮笑脸的回应:「女人家如此嚣张,莫非是母夜叉孙二娘再现?」
相较于现在的孩子,我一方面觉得他们实在很幸福,从小就有那么多「童书」可以读,一方面却担心大人「服务太周到」,可能遏阻了孩子们「自己阅读」的能力。
因此,小兵出版了这个非常特殊的故事系列——「语文三级跳」,让小朋友在轻松阅读的同时,爱上「看似艰深的文字」和「以为自己一定不会理解的语文」。
赶快找找看,这个系列还有哪些书?你会发现,中国语文「越深奥越有趣」,至于「写作文」呢?再也不困难啦!
小兵出版社总编辑 可白
作者序
文字的温度
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温度的。
特别是文字被创作者赋予思想情感,并且艺术化构造后,文字的温度更是沸腾热烈,很能吸引人。虽然现代视觉图像渐渐取代文字的地位,但对视觉图像的清晰表述,我们依然要依赖语言和文字,这又是文字无可取代的优势。
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字不可避免的被忽略少用了,这我可以理解,但我无法忍受的是许多常用字被简化,甚至图像化成火星文,那种作法既失去象形文的美感,也使人的头脑变得偷懒。
每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青铜器,我一边记忆它们的特殊名字,一边想像着怎么使用,最初是想写一个古董收藏家的故事,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转成了现在的样貌,它原名叫〈惊奇的作文〉,是第一届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当时受限于字数规定,故事主人翁那篇惊天动地的作文只写了三分之一,后面全用删节号带过。
这次出版前,应主编建议,把那篇未完的作文补回。时间相隔七年,当初我所设想但没写出的内容已经有点忘记,干脆重来,有趣的考验因此产生。
我翻出书架上那两本已经十分破旧,从小就陪伴我的《康熙字典》和《辞海》,还有一本我读研究所时才读的清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有它们当靠山,便开始玩起罕见字大集合的游戏。
重写的第一天,我绞尽脑汁也写没几句,到了第三天却如有神助,灵思泉涌,而且想用哪个罕见字造词都有了想法。冥冥之中,也许文字之神——仓颉,真的在我身边加持打气;或者说,祂恆常存在,因为我信仰祂、崇敬祂、珍爱祂,使得我对文字的感情与日俱增,从未消减过一丝一毫。
对我而言,能坚持文字创作,还能与大家分享,是幸福的。感谢父亲赐给我的名字,以及当初对我喜欢写作的支持,能以「文」宏扬「鸿」鹄之志,其中所寓的深义,我没有辜负。能以文字刻记生命前进与飞行的高度,我见我思若能引起感动与共鸣,我也深深的期盼大朋友小朋友从此能更珍爱文字,享受文字阅读的乐趣。
我的文字有怎样的温度?请大家慢慢感受。同时我得敬託这只字片语,遥送给逝世将届二十年的父亲,告诉他我对他的思念至今没有停止过,他在我心里依旧温热的活着。
谢鸿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