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寶島一村》,也不是《光陰的故事》,
它是發生在颱灣宜蘭,真實的眷村故事。
風的切片。記憶的碎影。
生命中存在的一切,豈是一場徒勞?
周誌文傷痕纍纍的親情告白,
不隻是一個傢族的怔忡,
也呼齣同一世代漂泊的人們集體的不安。
年少時吞進的哀傷,讓記憶的縫隙滲齣瞭寬容,或是更多細瑣的殘酷?
多雨的蘭陽、漂蕩的歲月,以及一個各路人馬拼湊齣的老眷村。
小人物的身影,大時代的憂患,以及某一刻不經意的交談。
勞苦一生的大姐 / 跳上主席颱抗爭的二姐 / 無法修補裂痕的三姐 / 活在黨國體製下的二姐夫 / 沿街叫賣「呼泥」的老兵 / 踞於破屋誦讀〈陳情錶〉的書記官 / 滿口黑暗生意經的「股市大亨」 / 默許學生白看書的書店老闆……
記憶裏的紛擾癡怨、土黃青紫交錯的色澤、大鍋飯的油哈味,即使是韆瘡百孔的歲月,也不能抹去它曾經存在的痕跡。
每個傢族都藏著難以言說的痛,那些周纏不休的妒恨、猜疑與遺憾,長成一株遮光的巨大藤蔓,費盡心思地要把人縛住,被抓住的人若逃不齣,便也死命地拉住其它想要逃離的人,緊緊不放,每個人都被盤根絆扯著,然後一麵掙脫一麵探索外頭的世界。
當親情刻下的傷不再有痛覺,當歲月逐漸斑駁消逝,周誌文迴頭鑽入錯纏的糾結裏,紀錄那些不經意的事,那些曾經活著卻消失瞭的人影,一個「傢」的故事。
那個時代,一切彷彿靜止的,卻都憂心忡忡的存在。
偶爾會有人發瞭點癡,産生瞭點幻想,像火花在夜晚閃爍,但短暫又很小的光敵不過籠罩全局的黑夜。
作者簡介
周誌文
原籍浙江,1942年生於湖南,成長於颱灣宜蘭縣羅東鎮。大學教授,專長是明清學術史、明清文學、現代文學。亦是作傢,寫作以散文、小說及評論為主。
曆任《中國時報》、《民生報》主筆,淡江大學、颱灣大學教授,曾至捷剋查理大學、荷蘭萊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及珠海聯閤國際學院講學,現已退休。
文學作品有《日昇之城》、《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尋找光源》、《風從樹林走過》、《時光倒影》、《同學少年》、《記憶之塔》等。
序:遠方軍號聲
I傢族閤照
1 故鄉
2 若瑟與馬利亞
3 安平
4 二姐
5 有裂紋的鏡子
6 紛擾
7 蕎麥
8 姐夫
9 厚黑學
10 黨國體製
II竹籬內外
11 路姐姐與奚姐姐
12 書記官郭榮仁
13 商展場的初戀
14 竹敏
15 曹興城的故事
16 老兵唐桂元
III餘光
17 風的切片
18 稻田裏的學校
19 說國語
20 鋼筆
21 小鎮書店
22 書法的記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