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一朵情花

宋詞是一朵情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聯閤編審

  上至皇帝、士人,下至草寇、青樓女子的宋代眾生相,凝結在宋詞的篇章,情花般幽遠傳香。

本書特色:

  【由人說史】
  詞人軼事說齣宋代文化史,李師師串起皇帝、文人與山賊。

  【以今帶古】
  以熟悉的電影、戲劇及小說等現代語匯帶齣詞境,引人入勝。

  【從事觀詞】
  史學方法讀詞,還原當代文化;對照現代觀念,貼近詞人心境。

  詞人入題,由人說史,連綴成一幅清明上河圖、韆嬌百媚的宋世萬象。
  在宋詞的幽香縷縷中,深味人間悲歡離閤的愛憎。

  讀《聲聲慢》背後,李清照少女時期的青澀戀愛;看寫盡青樓繁華的柳永,何不求取功名;重溫讓人心碎的「紅酥手,黃滕酒」,陸遊與唐蕙仙棒打鴛鴦的悽美愛情;精忠報國的嶽飛,《滿江紅》憤慨與壯闊;金庸小說人物懸念著元好問的《摸魚兒》:「問世間,情是何物?」,詞香留頰之間,細品詞人的生命故事。

  在宋朝自由燦爛乃至於漸露腐敗的花園裏,最美的一朵情花莫過於宋詞。她佔盡園中風情,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末代帝王之殤與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江湖草寇的氣魄;「見客人來,襪□金釵溜。和羞走。」士人韆金的羞怯與「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煙花女子之悽婉;亦或「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宋代文人之閑漫與「英英妙舞腰肢軟,章颱柳,昭陽燕」青樓文化的艷麗;甚至「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復國壯誌的愛國熱情及「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韆韆結」堅定愛情的不朽,都匯聚到詞人們的筆下,凝凍在一首首的詞作中。詞作裏綻開的幽冷香氣,曆經歲寒交替世代傳頌,芳美依舊、迴味雋永。

作者簡介

李會詩

  喜歡看書,寫毛筆。因仰慕魏晉風骨,沾染瞭北方粗獷氣息,樂天知命,開朗達觀,遨遊書海,始終堅持並執著相信「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本書編輯委員與顧問名單》

《推薦序》 東吳大學中文係教授 林宜陵
宋詞如何成為一朵生命裏的花

(作者自序)
花至荼蘼

廟堂與江湖
居廟堂之高,不憂民;處江湖之遠,不念君。生在一個黑白顛倒的時代,為君,為官,為盜賊,都是一樣的深情和浪漫。
亡國之嘆如一江春水:李煜
隱士齣名也風流:林逋
不是個好皇帝:宋徽宗
淚為蒼生美人流:賀鑄
包黑炭,六親不認:包拯
那年山寨,草寇亦風情:宋江

宋代女子的現代生活
幸運的女人總是相似的,比如有纔華、有情趣、有品味、懂得浪漫,會享受生活。不幸的女人卻各有各的不幸,比如傢道中落、婚姻不幸,又或生逢亂世。
濃睡不消殘酒,宋代的布爾喬亞生活:李清照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李清照
從青樓齣走,在塵外謝幕:琴操
風塵難沒,俠女本色:嚴蕊
煙花深處有香軟的懷抱:李師師
斷腸女,妖風流:硃淑真

中國青樓文化的頂點
在中國妓女史上,宋朝無論如何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宋朝的青樓幾乎是「全民總動員」的行業:皇帝、達官顯貴、落拓文人、江湖大盜、市井小民,都可以在這裏找到自己靈魂的客棧。
大雅大俗,盡藏青樓:柳永
殊途同歸,生命輕與重:柳永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
並刀如水,誰未曾年少:周邦彥
功名利祿如雲煙糞土:晏幾道

韆年不散的唯有愛情
上元夜燈火璀璨,汴京城接踵摩肩。轉動的花燈,舞動的銀龍,還有擦身而過的佳人。喧鬧的街市,繁華的夜晚,哪一雙情人可以白手相約,哪一對不過是露水姻緣?
不管肯不肯,那些青春年少的愛情狂歡,都深深地紮根在她們的心中。任憑年華老去,唯青春的宴席韆年不散……
一束梨花壓海棠:張先
鳳釵鈎沉,往事如風:陸遊
愛情是生命的一條麯綫:蘇軾
醉臥花市,月夜燈如晝:歐陽修
記否,那次銘心的迴首:辛棄疾
一碗湯圓一段情:薑夔

文人的天空
「一團和氣,兩句歪詩,三斤黃酒,四季衣裳。」傳統文化中理想的生活模式,在宋代文人身上得到完美的詮釋。也正因如此,這裏開墾齣一片培養真正精神貴族的自由的沃土。
我為潭淵獻人生:寇準
世事洞明,人情未必練達:硃熹
當世不知我,後世當謝我:王安石
有情何似無情,水缸相公也風流:司馬光
傳統文人的理想生活:晏殊
我藉一生悟聰明:蘇軾

無望復中原
羸弱的宋朝,其實比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隻有他們的鐵血和熱情,纔能鑄造起一道堅固的長城,抵抗外族的騷擾。
然而 ,這似乎又是一個「英雄過剩」的時代。更多的時候人們聽到的都是朝廷的求和聲。軍歌異常響亮,將士摩拳擦掌,恢復中華的跡象卻日漸渺茫……
將軍白發徵夫淚:範仲淹
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嶽飛
隻恨堂堂中國空無人:陸遊
清明浩蕩,肝膽皆冰雪:張孝祥
儒冠誤身,英雄無路:辛棄疾
一葉扁舟,踽踽獨行:蔣捷
天地男兒的軍旅夢:劉剋莊
山河不在,早生華發:元好問

詞外談詩
幸福就是醉倒在旖旎的春色中
一生所求隻為「更上層樓」
長短各有,相輔相成
山河破碎,一塊烙在心底的傷疤

圖書序言

亡國之嘆如一江春水:李煜
南唐,在綿遠悠長的中國曆史上實在算不得甚麼。既沒有秦、隋短命卻亂世統一的功績,也沒有漢唐盛世的繁華命。 一段「四十年來傢國,三韆裏地山河」的短暫存在,實在是韆年歲月中的曇花一現。

可是,區區幾十年的光陰,她卻為中國文學史貢獻瞭三顆明珠:李璟、李煜、馮延巳。他們秀美精緻的詞風,已經有瞭宋詞的影子。而在這三顆明珠中, 最為璀璨的當屬後主李煜瞭。

嚴格意義上講,李煜應該算做南唐人。可他的確曾經在宋朝生活過,承濛皇恩浩蕩,被做瞭幾年宋朝的「侯爺」。所以後人每每提及宋詞,必會從他開始說起。「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皆枉然」,好像說宋詞不談李煜,也似乎有些不閤「學術規範」。後主在天有靈,不知是否願意依然和宋朝糾結在一起。

「違命侯」這三個字到底是殊榮還是羞辱呢?
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然而這個尷尬得有些卑賤的官職,好像並沒有為李煜帶來生的尊嚴。倒是人間的悲歡離閤、春鞦苦度,深深地紮疼瞭他的心。

林花謝瞭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花開花謝,時光匆匆,人世間最無常的就是自然的更迭,恰如晨起的寒雨夜晚的冷風。在苦雨淒風的歲月中,不禁想到瞭分彆時的場景。人生的哀痛莫過於「生離死彆」,嬌妻的淚水點點滴落,可惜連這樣傷感的時光都不知幾時還能再有?人生的遺憾猶如東流之水長綿不休。

這首《相見歡》, 初讀字字寫景,細品卻句句言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歲月匆匆,不僅有紅花凋落,也有國破山河碎的悲涼。「朝來寒雨晚來風」簡簡單單的七個字,既寫齣瞭晨昏的景緻,也寫齣瞭處境的淒苦。李煜被軟禁期間,雖然名為侯,實則與外界幾乎隔絕,恐怕除瞭自然的風雨,真的再也沒有甚麼來客瞭。

終於,有一天舊臣徐鉉來探望。
李煜拉著徐鉉的手悲切地哭瞭起來,感慨當初聽信讒言錯殺忠臣,撫今追昔,悔恨難平。不料,徐鉉是宋太宗派來的「眼綫」。貳臣終究是貳臣,被宋太宗一逼問,嚇得甚麼都說瞭,當然吞吞吐吐透露齣的還有李煜對近況的哭訴。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雖然李煜已經「虎落平陽」,但是他還懷念自己稱王稱霸的生活,這是宋太宗所無法忍受的。

很快,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到瞭。這個浪漫的皇帝恰恰生於中國最為浪漫的七夕。
明月當空,故國不堪迴首。後主的文人情思在這夜色和月色中被深深地喚起,「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硃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推杯換盞之際,竟然忘瞭寄人籬下需低頭的道理,酒入愁腸,一時興起。國仇傢恨噴薄而齣。

一首虞美人,成就瞭李煜個人詞史上的輝煌,也葬送瞭他寶貴的生命。
宋太宗被「小樓昨夜又東風」激怒,賜下毒酒一杯。相傳毒酒為中藥馬錢子,服後全身抽搐,頭腳蜷縮,狀極痛苦。李煜死後被追為吳王,愛妻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美人香銷玉殞隨愛仙逝,空留一段《虞美人》孤獨遺世韆古傳唱。

李煜死後人們演繹齣不同的版本。
有人說是因為宋太宗自以為也會寫兩句「歪詩」,但無論如何也寫不過李煜,一生氣把他毒死瞭,有點「文人相輕」的意思。也有的人說,宋太宗看上瞭他漂亮的媳婦小周後,花轎抬走,旬日纔返;後來嫌李煜礙事,索性就宰瞭他,以絕小周後的情思。

無論如何,李煜被毒死瞭,追隨著先他而亡的國傢,一併煙消雲散瞭。留下綿綿的詞風和冤死的孤魂。
李煜是一個典型被曆史「玩弄」的人。

本來無心當皇帝,身為中主(李璟)六子,帝位無論如何也輪他不著。結果曆史開瞭一個莫大的玩笑,他的叔叔哥哥們,一個個全都死光瞭,偌大的場子就剩下他獨自來撐。

李煜不是寶玉,開心的時候可以躲在暖紗櫥裏吃姐妹們嘴上的胭脂,不開心瞭,頭發剃光光,跑去當和尚玩。畢竟,王府的公子哥兒和帝王的子孫總是有所差彆的。李煜沒處躲,隻好硬著頭皮當瞭這個皇帝。

假如落在手裏的是一個盛世王朝,估計李煜也會勵精圖治,說不定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惜,南唐到瞭他的手裏,氣數已盡。加上李煜主觀上也沒甚麼稱帝的精神準備,所以很快就被初起的北宋給滅瞭。

末代皇帝的曆史抉擇通常都彆有意味,自殺和投降都沒有甚麼好結果。正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作為一個國傢的代言人,曆史可以解散,但人生卻不能。所以,李煜終於還是決定活下來,哪怕沒有尊嚴,他也希望可以苟延殘喘地活下去。

縱觀李煜的一生,半是詞人,半是帝王。為詞,他香艷旖旎;為王,也多如此。這和趙氏兄弟截然不同,趙氏兄弟首先是帝王,其次纔是文人(不管是真文人還是裝文人)。文治武功、文臣武將,雖然可以並立而稱,但重心上還是有所不同。政治傢首先想到的是韜光養晦、運籌帷幄;而文人,清茶烈酒、風花雪月,最在乎的是纔情;這便是文武之道的不同。李煜文質彬彬,本無登基妄想,也無一統山河的野心;隻希望偏安一隅,有立錐之地可以吟詩作畫。但是,文人的夢想多半很難實現,何況他畢竟是一個皇帝。

然而,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宋太宗雖然毒死瞭李煜,但李煜所倡導的三寸金蓮,卻猶如曆史巨大的包腳布,牢牢地捆綁瞭宋朝的審美。宋朝理學對女人的迫害和禁錮,彷彿中瞭咒語,由腳到頭不斷蔓延,牢牢地裹住瞭人們的思想。

毫無疑問,宋朝重文輕武,文人們都過得十分瀟灑;有的官至宰相,直接影響政治的走嚮;有的匹馬戎裝,馳騁沙場守土固疆。假如李煜不是一個皇帝,而隻是宋代一個普通的文人,或許他會活得非常愜意:郎情妾意,提筆成文,拈花醉酒,一幅人生寫意。但是轉念一想,假如他一生都不過是浪蕩纔子,輾轉於軟香溫玉之中,恐怕詞作就會是另外一副模樣瞭。

李煜實在沒有柳永「淡掃蛾眉」的福氣,估計也不願意體會「天上人間」的巨大反差,「詞帝」的稱呼恐怕也未見得心裏受用。但無論如何,「國傢不幸詩傢興」的論斷在他身上得到瞭充分的印證。

李煜走後,世間留下瞭他的詞作。人們記不得他當皇帝時候的詞,卻感慨他階下囚生活的無盡心酸,「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彆時容易見時難。」字字看來皆是血,今非昔比痛斷腸。所以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李煜的謝幕和趙宋的華麗登場,都是曆史的巧妙安排。

李煜雖死,但綿綿詞風卻在宋代詞壇依然綻放,他的清麗、灑脫、落寞和深情,都在後世詞人的血脈裏不斷延展,並內化為一種超拔、俊秀的力量,繼而溫婉、狂放。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