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個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附光碟)

單一個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附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鈕文英、吳裕益
图书标签:
  • 个案研究
  • 研究方法
  • 论文写作
  • 质性研究
  • 单案例研究
  • 研究设计
  • 学术写作
  • 案例分析
  • 社会科学
  • 教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不僅介紹單一個案研究方法,也闡述如何設計和實施單一個案研究,藉由量化和質性的方法分析單一個案資料,以及撰寫論文。本書還內附光碟,包括參考文獻、專業術語索引、附錄、使用EXCEL繪製曲線圖、分析單一個案資料的SPSS程式語言,以及撰寫單一個案研究論文之思考問題。

作者簡介

鈕文英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學士、美國堪薩斯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歷】國中啟智班教師、特殊教育組長

  【著作】如何發展個別化教育計畫--生態課程的觀點

  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
  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
  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

吳裕益

  【現職】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博士

  【經歷】大學教授、系主任、所長

  【著作】測驗與評量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精进学术研究,提升论文质量:一套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研究生、青年学者以及所有致力于严谨学术研究的人士,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研究方法论与论文写作实战手册。 本书内容横跨定性研究的精髓、定量研究的框架,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之道,目标是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多元化的实证工具,最终产出具有高度原创性与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石——理论构建与问题界定(约 350 字) 成功的学术研究始于一个清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本部分将详尽阐述如何从广泛的学术领域中提炼出具有研究潜力的“知识缺口”(Gap)。我们将探讨现有文献的批判性阅读技巧,不仅仅是罗列前人成果,更重要的是识别其局限性、矛盾点和未竟之处。内容涵盖理论基础的梳理,如何选择并恰当运用核心理论框架(如建构主义、实证主义、批判理论等),确保研究设计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而非空中楼阁。此外,我们将深入剖析“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研究问题”的精确表述,强调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的重要性。本章还会对研究伦理的初步要求进行阐述,为后续的数据收集奠定道德基础。对于跨学科研究,如何有效地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避免肤浅拼凑,也是本节重点探讨的难题。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与方法论的精选(约 500 字)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详细介绍了当前学术界主流的研究范式与具体的操作流程。我们将详细区分和阐述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混合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与核心逻辑。 定性研究侧重: 重点讲解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的迭代过程、现象学(Phenomenology)对经验的深度挖掘,以及民族志(Ethnography)中长期田野调查的艺术。特别关注访谈提纲的设计、非结构化访谈的技巧(如倾听、追问、沉默的运用),以及观察笔记的系统性记录与编码。对于定性数据的分析,我们将详述主题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和叙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的步骤,强调从原始文本中提炼深刻洞见的过程。 定量研究侧重: 本部分将清晰界定变量的类型(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以及测量层级(名义、顺序、间隔、比率)。内容将涵盖抽样技术(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并详细阐述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包括量表的信度(Reliability)与效度(Validity)的检验标准。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将介绍描述性统计(如均值、标准差、分布形态)的解读,以及推论性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假设检验的逻辑(P值、I类/II类错误),并提供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 R基础操作概念)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中的应用指导。 混合方法研究侧重: 如何在同一研究中系统地整合定性和定量数据,实现“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而非简单的叠加,是本节的难点。我们将介绍序列设计(如探索性/解释性序列)与并发设计(如嵌入式设计)的构建逻辑。 第三部分:数据采集、分析与结果呈现(约 400 字) 本部分聚焦于研究过程中的执行细节。在数据采集阶段,除了前述的方法技术,我们将讨论如何处理非理想状态下的数据(如访谈中断、问卷回收率低、数据缺失)。 数据分析环节将进一步深化。对于定性数据,我们将详细演示如何进行编码(开放式、主轴、选择性编码)和建立概念模型的可视化。对于定量数据,我们将侧重于结果的解释而非仅仅报告数字。例如,如何解读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如何判断模型拟合的优劣,以及如何清晰地说明统计显著性对研究假设的支撑或反驳。 结果呈现是学术交流的关键。本节强调图表制作的规范性与清晰性,确保所有图表都能独立于正文进行理解。我们会指导读者如何撰写客观、中立的“发现”部分,避免在描述结果时过早地带入个人观点或推论。 第四部分:规范的学术写作与论文结构(约 250 字)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将严谨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规范的学术文本。我们将系统拆解标准研究论文的结构:引言(聚焦问题与贡献)、文献综述(批判性对话)、研究方法(透明度与可重复性)、结果、讨论与结论。 重点指导“讨论”部分的撰写艺术,即如何将研究结果与引言中提出的理论框架和文献进行深度对话,阐明研究的独特贡献(Theoretical Contribution)和实践启示(Practical Implications)。此外,如何清晰地界定研究的局限性(Limitations),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是展现研究者成熟度的重要环节。最后,我们将提供关于引文格式(如APA, MLA, Chicago等主流格式)的校对要点,确保文本在细节上无懈可击。 总结: 本书内容旨在构建一个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完整闭环,强调研究的逻辑连贯性、方法的严谨性以及表达的清晰度,助力研究者跨越方法论的障碍,高效完成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單一個案研究之緣起與意涵
第一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名稱與基本概念
第三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方法論與基本要求
第四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優弱勢與適用性

第二章 單一個案研究之設計類型
第一節 撤回和倒返設計之意涵與應用
第二節 多基線和多探測設計之意涵與應用
第三節 逐變標準設計之意涵與應用
第四節 比較介入設計之意涵與應用
第五節 結合設計之意涵與應用

第三章 單一個案研究中自變項之發展與實施
第一節 介入方案之意涵
第二節 介入方案之發展
第三節 介入方案之實施

第四章 單一個案研究中依變項之設計與評量
第一節 依變項評量之內涵
第二節 依變項評量工具之類型
第三節 依變項評量工具之設計

第五章 單一個案研究效度之提升方法
第一節 單一個案研究品質指標之意涵
第二節 單一個案研究內在效度之威脅來源和提升方法
第三節 單一個案研究外在效度之威脅來源和提升方法

第六章 單一個案研究資料之分析
第一節 描述分析
第二節 統計分析
第三節 質性分析

第七章 單一個案研究論文之寫作
第一節 單一個案研究論文題目之擬定
第二節 單一個案研究緒論之敘寫
第三節 單一個案研究文獻探討之敘寫
第四節 單一個案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五節 單一個案研究結果與討論之敘寫
第六節 單一個案研究結論與建議之敘寫
第七節 單一個案研究摘要之敘寫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6828843
  • 叢書系列:教育叢書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6 x 23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寫作最精采的不是完成作品的瞬間,而是堅持寫作的過程。

  這本書原不在我的寫作清單中,會轉個彎與此書相遇的因緣在於,教授「特殊教育研究法」和「嚴重行為問題專題研究」兩門課程中,都會提到單一個案研究法,而我曾指導多位研究生做單一個案研究。雖然我這十多年來敘寫了許多講義,之後不斷增修,後來在《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一書中,加入一個篇幅的介紹;但是當我持續閱讀更多的文獻,做更多的思考後,發現自己過去對單一個案研究方法的認識尚不足,甚至看見過去書寫的內容不夠完整,於是決定有系統地撰寫這本書,希冀自己從不停地閱讀、思考和寫作的過程中,建構出對單一個案研究法的新理解。

  在量化研究方法中,單一個案研究長時間蒐集資料,細微地檢視行為的改變軌跡吸引了我。本書闡述單一個案研究的意涵、類型、應用和論文寫作,共包括七章,首先探討單一個案研究之緣起與意涵,以及設計類型;接著討論自變項之發展與實施、依變項之設計與評量、單一個案研究效度之提升方法,以及資料之分析方法,資料分析中不僅探討量化分析,還加上如何蒐集質性資料,進行質的分析;最後敘述單一個案研究論文之寫作。

  在編排設計上,每一章均從「導讀問題」開始,最後「總結」結束。在論述中,我以「示例」說明做單一個案研究論文的內涵;透過「思考問題」引導讀者從負例中,更深刻地覺察做單一個案研究論文須注意之處;藉由「論文寫作」帶領讀者逐步完成一篇單一個案研究論文。另外,我在第一次出現的中譯專業術語後加上原文,並提示國內學者的不同譯法;用不同字體呈現文本的重點,且做前後文的相互對照。本書還附上光碟,包括本書之參考文獻、索引、附錄(提供行為觀察記錄表空白表格、單一個案研究之設計圖、各類參考文獻之撰寫格式,以自我迴歸移動平均整合模式進行時間系列分析)、使用EXCEL繪製曲線圖,以及分析單一個案資料的SPSS程式語言。我深深期許本書能緊密結合單一個案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協助讀者有效率地完成高品質的單一個案研究論文。

  寫書彷彿播種,現在終於收成,雖然欣喜於豐碩的果實,但是寫作最精采的不是完成作品的瞬間,而是堅持寫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每天帶著手提電腦,利用零碎時間,不辭涓滴細流、規律地寫作。我深刻地體會寫作最重要的是「紀律」,而非「靈感」,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將我想到的寫下,靈感便會來敲門。寫作過程的堅持之於我,不只存在於步步為營的筆耕,更顯現在與內心底層「在乎作品是否完美、受肯定」的交戰。最近讀到幾米(2010)的《我不是完美小孩》,其中一段話──「不要害怕完美,因為你永遠達不到它」鼓舞了我。雖然我寫的書不是最完美的,但卻是用我最好的來寫。正因為作品永遠達不到完美,所以激勵自己永續學習和寫作。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我要感謝合作夥伴──吳裕益老師,從我擔任國中特殊教育教師以來,就已向他學習編製測驗和統計分析等能力;承蒙他的帶領,我對測驗統計的概念才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本書中,他貢獻了單一個案研究統計分析的方法,以及分析單一個案資料的SPSS程式語言,並且給我撰寫本書的修改意見,非常欣喜有他作為撰寫本書的堅強後盾。其次,我要感謝工讀生魯翠儀小姐,幫忙找資料、打字和製作光碟等瑣碎事務。除此,洪葉出版社編輯部的協助,我也要在此一併致謝。最後,更要感恩外子、父母和一對可愛兒女;即使他們不太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但仍然支持我,他們都是這本書的幕後功臣。

  知識讓我感受喜悅,也讓我學習謙卑。踏著眾多前輩的足跡前進,讓我時常感受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恩情;也期待這本書能成為後進者的墊腳石,踏著它,擴展他們對單一個案研究的理解。我雖已盡力撰寫和細心校對本書,但我知道它一定不完美;因為接受不完美,所以未來我還會繼續增修此書,學習之路不會終止,相信累積所有小小的進步,最後會慢慢……接近完美。

鈕文英 2011年2月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